第106章 洒水成兵
烟雨在纸上只写了八个字,雄关漫道,洒水成冰。
三人看过字条之后,周源立即下令所有士兵皆去打水。
节气已经是小雪,地面已经封冻,水洒在上面,用不了多久就会结冰。
函谷关将士忙碌了半天,终于在函谷关面前造就了二十余米宽的冰面。
等第二天磨牙罗亲率大军准备进攻之时,就是磨牙罗也惊呆了。
冰面的作用,不用说她也知道。
一旦士兵工程,滑溜的冰面就是将士们最大的障碍。
一个战力不稳,非但自己会滑倒,还会给后面的人造成大麻烦。
粘布尔看着冰面,过了好一会儿,才对磨牙罗说道:“大汗,下令攻城吧。”
这是个无比艰难的抉择,明知道会有无数将士就此丧命,但为了生存,也必须冲过去。
磨牙罗知道西周人必定准备充分,但也没想到西周人居然如此狡猾,本来预计的损失估计会更高。
磨牙罗是骄傲的,突厥人是骄傲的,她们的骄傲告诉她们,今天就是死,也要死在攻城的路上。
进攻的号角声吹响了,突厥人第一次对函谷关发动冲锋。
周源并未下令放箭,突厥人虽然进入射程,但还没有踏上冰面,她要为长时间的对抗做准备,每一只箭都是宝贵的,不能浪费。
冲在最前面的突厥人已经踏上冰面,就是以突厥人的灵巧,冰面也是给她们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一个人滑倒,往往带着后面的人一起滑倒,本来有序的攻击,现在变成了摔跤游戏。
周源令旗一挥,第一批箭雨带着呼啸的风声冲进突厥人的大军之中,顿时收割了无数生命。
本来严阵攻城的士兵,前面有大盾保护,或者手里都拿个小盾之类的阻挡箭矢。
这现在,一旦到了冰面上,连走路都费尽,好不容易摆好的防御,一个跟头就葬送了。
倒下一个,后面的要么是被自己带倒了,要么就是被趁着这个空隙飞进来的箭矢送去见阎王了。
磨牙罗已经闭上了眼睛,就是以她的意志,也不忍看这种场面。
现在冲上去的士兵就是送死,用人命,用尸体解决那些冰面,二十米宽的冰面到底需要多少尸体她不知道,但她知道那一定不会是个小数目。
每一步都需要无数人用生命和鲜血堆积起来,二十米的冰面,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让后面的突厥人踏着前人的尸体闯过去。
突厥人进攻一上午,丢下无数尸体退走了。
函谷关并未损失多少将士,箭矢却消耗了不少。
突厥人的尸体几乎覆盖了整个冰面,看来突厥人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
姜文与姜武已经开始新的部署,迎接突厥人接下来的攻击。
失去了冰面的阻碍,突厥人接下来的攻击会更加凶猛。
周源现在心里一点底都没有,锦囊没有了,她甚至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她不停的问自己,若是烟雨在这里,他会怎么办?
问了无数遍,可惜自己就是想不出,看来她还是太过于依赖烟雨了。
此刻突厥大帐之中,磨牙罗正在与几位重要首领开会。
“大汗为何突然下令停止进攻?若是西周人再弄出一道冰,我们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问话的是齐克太,她的部族算是突厥第二大部族,仅次于磨牙罗的。
“西周人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弄出一道冰,倒是我们的将士们需要吃饭了。”
“大汗,下午还继续攻城么?”
“当然继续攻城,而且是不停的进攻。粘布尔你去安排,将士们交替攻击,无论昼夜,不能再给西周人一点喘息的时间。”
突厥人安排完了,周源呢?
周源实在想不出应该怎么办,只好找来一众将领商议。
周源还特意找来靳起,昨天靳起意外的胜利,让她对这个年轻的百夫长有一种莫名的期待。
果然,靳起不复周源期望,给出个十分稳妥的建议。
将将士们分成二十四组,无论战况如何,每半个时辰换一组,个将士们足够休息的时间。
函谷关现在有将近四十万人,布满城墙一万人足够了,二十四组就是二十四万人,剩下的人呢?
靳起又建议,将剩下的将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援军,突厥人进攻凶猛之际,派去帮忙。
剩下的一部分,随时补充二十四组伤亡。
看来靳起也是料定,突厥人接下来的进攻不会轻易结束的。
鬼谷子道场之中,烟雨正和鬼谷子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依你看,守住函谷关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是这几天鬼谷子问的最多的问题,她虽然表面上不辅佐周王,但实际这心里可是很牵挂西周的。
“现在来说,可能性不足一成。”
“昨天还是三成,今天怎么又变成一成了?”
“因为我听舅舅说,二王子都造箭矢。二王子会给周源足够的守城箭矢么?她巴不得周源战败,好给自己创造机会。”
“若是有了足够的箭矢呢?”
“那也不超过五成。徐侠客去过突厥草原,我听她说,突厥人如今十分强盛,人口应该在两千万以上。若是突厥人真宁死不屈,两千万人就是堆,也能把函谷关堆破。”
“那你认为,此刻当务之急是干什么?”
“等。”
“等什么?”
“等周源的求援,姜文姜武的求援。现在就是相国大人你出面,周王也不会再给周源兵马了,不然二王子和四王子如何能安心?只要三人同时求援,到时候周王就是想不给也不行。”
“若是周源来不及求援函谷关就已经被攻破了呢?”
“那我只能说天要灭西周了。”
“老夫很好奇,你给周源的锦囊之中到底写的什么,现在可否告诉老夫?”
烟雨哈哈一笑,然后也不说话,直接递给鬼谷子三张字条,和烟雨当日送给周源的一模一样。
鬼谷子看完,大呼妙哉,妙哉。
两人正闲谈之间,一位侍从敲门说道:“相国大人,外面有一位甚是娇狂之辈,刘先生几次相劝,那人都不肯走,不知大人是否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