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方卓的坚持,黄琬的忧虑
方卓义正言辞的说自己还没有走到,便看到操场所在的庄园里秣马厉兵杀声震天..
方卓所描绘的场面让黄琬在脸面上特别挂不住。
黄琬自诩治家有方,所以从来都是禁止自家的仆从贪言妄语的,却没想到自己一直很看到的方卓,却能说出来这么滑天下之大稽的言语来。
因为已经先入为主了,所以黄琬根本不相信方卓之言,反而觉得这个天杀的恶仆太没良心,人家曹操都已经病成那样了,结果为了自己偷奸耍滑,还这么不要脸的编排人家,简直是罪无可恕,罄竹难书!
愤怒的黄琬就打算对方卓家法伺候,好好的收拾敲打他一番,毕竟是这么小的孩子,又挺聪明伶俐乖巧听话,没必要一榔头就把他打死,知错能改,好好做人,还是更善莫大焉的。
于是黄琬便开始摆出一副威严的模样对方卓进行说教。
但有什么样的上司,还真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方卓这小伙子,年纪不大,脖子倒还真是挺硬的,虽然因为受到自家大人的曲解,承受着特别大的压力,但方卓依然算是忠心耿耿,无论黄琬怎么对他训斥,方卓还是坚持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以自己身家性命做赌注不停的发毒誓,苦苦哀求自家大人黄老爷子不要以身犯险。
方卓跟了黄琬也是很有日子了,黄琬对他还算是知根知底的。对方卓特别看重眼前的这个位置,为了自己不被调离,为了抓住这个可能会让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方卓拼了命的曲意逢迎的吃了不少苦头。这一切,黄琬都是心知肚明的。黄琬最看好方卓的就是这一点,在年轻气盛的日子可以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夹紧自己的尾巴装孙子,这样的人如果假以时日想没有点儿成就都难。
只是,黄琬需要做的是保证方卓心智的纯良,保证他不走什么歪门邪道,向什么鸡鸣狗盗之徒靠拢,只要可以保持这样的心智,方卓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社稷有用的人。更难能可贵的是,方卓并不是贫民小户出身,只是家道中落衰败了,所以肚子里的笔墨跟同龄人比一点都没有落下,他因为自己生平的经历,他又显得比同龄人成熟稳重的多,拥有这么多优点的方卓又怎么不被黄琬看重加以培养呢?
黄琬只是觉得年轻人应该再多些磨练和经历,这样才会心态更加的平和稳重,虽然眼前可能会多吃些苦,但是对于以后的成长却是有莫大的好处。所以黄琬才会在明知道让方卓干门吏这差事是大材小用,也知道方卓总是遭受到非人的待遇,但却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做声,一直听之任之。
看着眼前在地上猛的磕头磕的都渗出血来的方卓,黄琬心中也有些怀疑。便多了个心眼,并没有急着贸然前去,而是又派了些心腹再次去打探。
这一派不当紧,果不其然,所有被委派出去的人,无论之前是去过的还是没去过的,没有一个不是屁滚尿流的吓回来的。当黄琬从每一个人嘴里听到对曹操军队有关军容齐整、杀声震天、不可战胜、气冲霄汉的描述时,这种种绘声绘色的描述让兖州刺史黄琬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红的,表情实在是无限精彩。
愤怒的黄琬把手头边案子上所有可以触及的什物都摔打了出去!
到了这个时候即便是黄琬再傻再天真,他也意识到自己是被曹操彻彻底底的给忽悠了!
暴怒的黄琬,立刻下令点兵准备出征,恨不得现在就亲手结果了曹操!
但不得不说汉末一代名臣的黄琬,身为汉末大儒虽文采斐然是士林里泰山北斗级别的存在,但是在牧守一方百姓上面,大权在握的他不通武学兵法,却实在是他最大的硬伤和弱点。在黄琬心中那爆棚的愤怒过去之后,黄琬直接冷静下来,回想起手下心腹的描述,他竟然因为被几个心腹对曹操部曲势极雄豪的描述,搞的心中很是忐忑。
黄琬本想直接点齐陈留城里的郡国兵,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过去,分分钟教曹操做人。但是,身为一州之长军队最高统帅的他,在麾下众将已经被召集来以后,需要他自己做出决断的时候,竟然有些犹豫,迟迟的不能做出判断了。
因为现在正值天下弭乱之际,兖州地处中原,正是四战之地,是黄巾之乱的重灾区,虽然如今黄巾军已经被扑灭了,但是散落在四处落草为寇的败军更是数不胜数,时刻便会有死灰复燃的趋势。所以散落在各地的流寇虽然都向往城市的富庶和繁华,但是这些贼寇因为慑于黄琬个人巨大的威望,再加上百战百胜屠戮无数的虎狼之师郡国兵威势,目前也只能蠢蠢欲动的继续过着啸聚山林的日子。
黄琬倒也不是愿意对这群流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用手里如狼似虎的郡国兵去剿灭这群乌合之众那简直是分分钟的事情。但是因为黄巾之乱对百姓的荼毒深重,其中又是重灾区的兖州更是十室九空。
用兵,是需要大量钱粮的,而现如今中央政府的经济都已经崩溃了,黄琬不想办法给朝廷更多的筹措税源就不错了,哪里还好意思舔着脸添乱要钱呢,而且就以朝廷里现在寅吃卯粮的模样,给百官发工资都是打折扣的,又哪里能出钱粮给黄琬剿匪呢?所以,除了一些太过于嚣张不开眼的被黄刺史当做出头鸟打掉了,其他的匪寇只要低调一点,黄刺史还是会权当做没有看见的。
但是,眼前曹操这模样,这架势,可是到了不剿不行的地步了。按说是消灭在萌芽里是最好的,但是因为心腹们所见所闻的描述,让黄琬生出了一丝担心和忧虑。
虽然黄琬再清楚不过,对于曹操这种鬼魅魍魉还是尽早的消灭在萌芽里最好,但是因为担心万一数量不占绝对优势的郡国兵没有一战而克,而是铩羽而归。之前慑于威势不敢有丝毫孟浪之举的流寇们,怕是很快就会毫无顾忌的闹腾的狼烟四起。那时候若再想让他们屈服,所要耗费的精力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