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留守宫中之安抚百姓
三天之后,贤王便宣布了,为了安抚百姓们战中不安的心情,要安排国库给京城以北的地区都发放津贴,为了保证都能用之于民,贤王和皇上打算微服私访,这次带的人不多,也就是贤王、依儿、苏禹城和陈公公,同时带一队暗卫暗中跟踪保护。
依儿自然知道贤王打的什么如意算盘,他和皇上都离开,势必就要让太子来掌政,但是如今三部都被他牢牢抓在手里,太子不过是个空躯壳,而贤王也借此表示自己没有争夺帝位的心,以表示自己的谦让,这可以会取得很多的大臣支持.苏禹城微服私访却只带了贤王,这也是无形之中表示,贤王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太子和禹王.真是一箭三雕,用计甚妙啊!只是苏禹城还不知道,只是赞叹贤王不争不抢,还孝顺忠心.
依儿不愿到太和殿去看贤王那副嘴脸,便和陈公公等候在东门.
贤王刚走进太和殿内殿,便听得苏禹城说道:"不要碰朕,让贤王来."
一个小太监唯唯诺诺的说道:"可是陛下,您已经憋涨多时了,再不尿出来,恐怕伤了龙体."听得出苏禹城声音有些颤抖,贤王内心得意一笑,如今苏禹城是事事都要自己来做,只怕是离不开自己了.
贤王装作很急的样子赶紧走上前,说道:"你们都下去,我来服侍皇上."
看到贤王来了,苏禹城护着浑圆腹部的手颤巍巍的伸向贤王,说道:"清儿,快,快抱父皇去."话还没有说完,便打起了尿摆子,瘫软的双腿不住的打着颤.
"父皇别急,儿臣这就来."贤王将苏禹城抱在怀里,轻轻搓揉着他的腹部,苏禹城一感觉到一股重压朝着自己的腹部而来,嘴里便不住的叫起来,双腿也是不住的颤抖起来.
揉了半天还是没有什么动静,这便是胯骨受伤之后的后遗症,苏禹城已经被憋涨的直翻白眼,嘴里不住的叫着:"憋啊,要尿,清儿,帮帮父皇."
贤王一咬牙,将苏禹城放到床上,取过一旁的痰盂,取下苏禹城胯间的尿布,便俯下身为他含尿,如今这人已经被自己侍候得再也不愿别人接近了,贤王虽然恶心却也忍下了.
终于感觉到腹部的憋胀感消失,苏禹城慢慢睁开眼睛,看到贤王还在为他含尿,两条瘫腿被贤王轻轻分开,倒向两边,贤王正伏在自己的两腿间,细心为他含尿,漱了口便赶紧取过热毛巾为他轻轻擦拭着,苏禹城感觉到热毛巾正细细的拂过自己腿间的嫩肉,身子不由一颤.
贤王取过尿布,细心的为苏禹城系好,又为他穿好天蚕丝袜和底裤,为了照顾他的面子,还是为他穿上了白色的长袍,只是这破败的下身几乎都湮没在长袍之中,贤王在他耳边说道:"父皇的脚穿不住鞋子,但是儿臣还是先给您穿上,待会上了马车,儿臣便给你取下来."
苏禹城向来注重面子,如此安排很是满意.苏禹城的脚萎缩的太小,一般的鞋子穿不住,所以太子当初特地为他订制了羊绒鞋,但是又怕鞋子掉了着凉,便做的很紧.
刚一穿上,苏禹城便觉得双脚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的绑住,很是疼痛.
贤王了然的说道:"皇兄当初只是考虑鞋子不掉,没考虑您的脚舒服不舒服,父皇且忍忍,待会上了马车,儿臣便立刻为您脱掉."一句话又是褒扬了自己,又是贬了太子.
赶紧抱起苏禹城便赶向东门,马车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依儿和陈公公在马车内等候,贤王抱起苏禹城走上马车,陈公公接过苏禹城小心扶抱在腿上,贤王则立刻将苏禹城的腿放在自己的腿上,脱下了苏禹城的鞋子,苏禹城一下子觉得脚被释放了,只是天气有些凉,小脚一下子受凉,脚趾在天蚕丝袜里不停的收缩着.
贤王赶紧将苏禹城的一双小脚捧在手中,紧紧包裹着说道:"父皇别担心,哪里不舒服了便和儿臣说,这一路不短,父皇体恤百姓,也别委屈了自己.儿臣给您暖着脚."
贤王一脸孝顺的样子,看的依儿恶心,便不再看下去,转过头,掀起帘子看着窗外.苏禹城看着依儿眼里的鄙夷,以为她是嫌弃自己,心里一阵疼痛.
看着苏禹城的样子,贤王体贴的说道:"现在在外,我便称呼父皇为父亲,陈公公为陈管家,陈公公唤我少爷便可,依儿姑娘还是依儿姑娘,可好?"
苏禹城点点头,说道:"清儿安排的很好,便这样吧."
贤王在自己腿上垫了厚厚的羊毛被,从陈公公手里接过苏禹城,一手抱住他的腰,将他扶抱着坐起来,说道:"父皇可以看看您的子民,看看您的江山."说着便掀起帘子,让苏禹城看看马车外的世界.
陈公公会意的将苏禹城的一双小脚抱在怀中暖着.苏禹城感动于贤王如此懂事,叹气道:"难得你跟随朕一路奔波辛苦了,回到宫中朕必有重赏."
依儿听到重赏二字猜到了苏禹城的想法,他没有明说是什么赏赐,若是太子监国有方,那么太子还是太子,贤王可以得到很多物质上的赏赐,但是绝对不是太子之位.而如果太子监国不当,那么最好的赏赐当然便是太子之位了,这一切还是要取决太子的,依儿只道苏禹城虽然思虑周全,可是他不知道三个部都是贤王的了,即便太子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将这三个部运用起来,那只有一个结果,便是被废,可是贤王跟随苏禹城身边,也免去了故意捣乱的嫌疑,果真是厉害啊!
贤王听到这里,也明白了苏禹城的意思,更加卖力起来,介绍道:"这里是东市,主要是一些富家子弟们逛街的地方,这里的东西很珍奇却也不是一般人家买得起的."说着,手下还按摩着苏禹城的腰肢.
苏禹城满意的点点头,赞赏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