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军情
春天来临,长江沿岸已经处处显露出一片苍翠,苏州巡抚张国维站在安庆府的防洪大坝上,他已经等待了很久。
午时已过,一只船队组成的长龙终于出现在张国维的视线中,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安慰的笑容。
几只安庆的水军船只远远迎了上去,距离还很远,旗帜无法看清。除了漕船,长江不会有这样规模的船队出现在江中,而现在也不是漕船经过的时间。凭想象也知道,这一定是那支来自舟山的援军船队。
。。。。。。。。。。。。。
翁之琪对自己士兵的表现很满意。
全程一千七百里,近万人逆水而上,途中还要经过无数的闸坝,这个路程他们只用了不到七天的时间,士兵们斗志昂扬的精神,他们的凝聚力、强韧的性格已显露无疑。
这些士兵是翁之琪上任之后亲自挑选的士兵,他们中有军户、渔民、普通百姓,甚至还有的人来自于低贱的坠民家庭。翁之
琪回忆着这两年来的一切,其中他最满意的是这些士兵的服从性,为了那份足额的饷银,为了翁之琪提供的近似于奢侈的饮食,这些士兵经受了他无数残酷的各种训练。他们没有人退缩,他们的服从性远远超出了翁之琪的预期。
“我的小伙子们,检验你们的时刻到了!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张国维的招待让翁之琪也很满意,他的士兵与船队被安排的很周到,也很细致,作为一省巡抚的张国维连午饭都没有吃就开始亲自照应这些这些来自家乡的子弟。
吃过午饭,进行短暂的休息。
一身便服的翁之琪来到张国维的行辕门前,门卒已经知道翁之琪与张国维关系很密切,连通报都没有,在一个认得引领下翁之琪进入了张国维的行辕。张国维不愧被称为最勤勉的巡抚,屋内,他双眉紧锁,与自己的两个幕僚对着几张军事舆图在仔细研究。
翁之琪进屋,打过招呼,见礼,张国维没有过多的客气,他直接开始对雪中送炭的翁之琪讲解现在的军事部署状况。
崇祯十年二月初,被江防阻击的流民大军由于碰上总兵左良玉而转战安徽,左良玉随后与马爌、刘良佐部合兵,就在安徽中部的舒城与西部的六安接连进行了遭遇战,左良玉与马爌、刘良佐部两战两捷。
庞大的流贼大军现在正在向麻城一线移动,而最近则有向更南的罗田县与英山县移动的迹象,也就是说,张献忠部距离安庆越来越近。张国维正在担心,因为左良玉部并不受他的直接同属,凭直觉,张国维认为,左良玉可能不会全力追击和截击流民大军,铜陵、宿松、太湖、潜山等地有可能即将面临流民大军的攻击。
张国维的分析是正确的,翁之琪对左良玉还是有些了解,因为,他的不受节制与军纪涣散非常有名。
“左良玉不会全力进行截击和追击,他更不会搜山!因为这不符合他的利益!他只要做到使阜阳、六安一线的安全,使南京不至于受到直接威胁就够了,这就是他的战术意图。宿松、太湖、潜山一带是伯父的防区,责任最大的当然是您,左良玉应该不会来,他可不想受到您的辖制!所以,现在只能靠我们自己!”
翁之琪的分析也很有道理,张国维点点头道:“元倩说言之有理!左良玉可能不会来安庆一线,最大的可能就是做做样子,还得靠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张国维很是有些无奈,其实他已两次给左良玉下达了紧急公文,让左良玉部阻击流民大军,防止他们进入自己的辖区,并要求左良玉进行搜山。可实际上根本无济于事,左良玉听不听命令只是一种未知。
左良玉部相对于流民军队来说还有些战斗力,但他的军队军纪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而且,左良玉这个人是一个利益至上的人,让他的士兵进行搜山,没有利益,他绝对不会执行。全力的追击和截击流民大军,会使流民大军和他亡命对抗,他的军队会产生巨大的伤亡,这种不符合自己本身利益的战斗,左良玉肯定不会进行。
而张国维现在也在紧急的募兵,他的防线太广阔了,这造成了兵力的严重分散,兵力远远不够,而翁之琪的来援正是雪中送碳。
副总兵张载赓和镇江副将程龙现在驻防安庆,刚刚被张国维提升为游击将军的陈于王现在留守太湖;苏州副将潘可大,陈于王的弟弟太湖营都司陈国计现在驻守在潜山;苏州副将许自强现在则在宿松驻防,江浦守备蒋若来现在就驻留在江浦。
简单的介绍分析军情,张国维也知道翁之琪连日的行军肯定已经疲惫,决定还是让他回去休息:
“元倩回去休息吧!估计在傍晚监军使史大人就会回来,他现在正在桐城往回赶,你的军队我会为你安排好,记得晚上在我这里吃饭!”
“伯父!这次的监军使可是史可法,史大人?”
“是的!正是史宪之史大人!”
“好!那之琪就先回去休息,晚上再来拜会!”
连日的乘船确实已经有些累了,翁之琪对这个史可法很有些兴趣,他想看看这个在历史上留下很高评价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自己驻地的营房中呼呼大睡了几乎一个下午,起身,翁之琪在小厮的伺候下洗了把脸。
翁氏家族在浙东沿海很有名气,是一个很著名的诗书世家,而翁之琪的祖母林氏家族在福建是一个大海商,翁之琪的祖父翁汝进也正是依靠福建林氏的帮助才获得一个参政的官职。而翁之琪的父亲翁信和翁之琪一样在科举方面很没有天赋,几十年来几无寸进,所以一直停留在秀才这个功名上,后来翁信通过关系进入了南京国子监。很不幸的是,仅仅在南京过国子监呆了一年的时间,翁信因为患病只能回到家中休养。
翁之琪的投笔从戎让祖父翁汝进很恼火,但对于这个嫡长孙他也没有办法,因为,翁之琪的祖母林氏对这个孙子向来异常宠爱。当翁之琪自作主张的偷偷考取了武举后,老太太林氏虽然心中也有些不满意,但她对孙子的回护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翁汝进也只能无奈的选择了妥协。
在就任舟山守备之后,翁之琪受到了福建泉州林氏的鼎力支持,他的表叔林韦良立刻给他提供了两百名家丁,并支援了五艘中型福船。谁也不知道林韦良给翁之琪提供了多少银子,第二年,也就是崇祯八年,年轻的翁之琪火箭般的升任舟山游击,而林韦良也得到了回报,他在舟山的石浦拥有了一个良港。
正是石浦港,它给翁之琪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来自福建方向的海船不断地停靠在这个港口,并通过甬江把无数的各种货物运抵宁波,并分销至杭州,吴淞、苏州一带,而来自这些地方的棉布、丝绸、瓷器、纸张等货物则在回程中被运走。
依靠这个经济来源,翁之琪一直在扩军,他不停地用优厚的待遇招募沿海一带的年轻人来舟山从军,这次来安庆的八千士兵也正是翁之琪这两年来的成果。
来到张国维的客厅门前,翁之琪一眼就看到张国维正在与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黑瘦中年人在对坐攀谈。
看到翁之琪,张国维满面微笑的起身:“宪之兄,我们的武科状元来了!”
黑瘦的中年人迅速起身,一身肥大的团领官服包裹着他瘦小的身躯,显得一身官服异常肥大。史可法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苍老,面上皱纹很多,胡须稀疏,一双眼睛却很有神采。
“属下舟山游击翁之琪见过史大人!”翁之琪郑重的向前两步,深深一个揖礼:
“元倩无需多礼!万林兄与本官在南京国子监曾有同窗之谊,这私下的称呼还是应以叔侄相称!”
寒暄之后,张国维招呼下人备饭。
以张国维和史可法的身份,今天的晚饭并不算丰盛,仅仅几个普通的菜,甚至没有酒。两个人都在身作则,这也符合两个人的一贯作风,奢侈显然与这两个人无缘。
史可法是安驰道巡抚御史,也是这次守御江防的监军使,因一向官风严谨,所以,史可法与一向以敢于任事著称的张国维相交莫逆。
既然都有深厚的私人关系,饭后,翁之琪也就不再客气,他直接开始询问史可法现在的军事情况。
据史可法得来的消息,张献忠等流民大军攻皖不克,又在江浦与六合遭受阻击,现在已向庐江的西向移动,左良玉部和总兵马爌、刘良佐部已经在进行追击。
流贼大军的走向与张国维的判断没有大的出入,结果一定是流贼大军涌向桐城、安庆、潜山、太湖,然后是宿松,这是一个共识。左良玉等部虽然可以击败流贼大军,可是流贼大军过于庞大,他们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些流民军队。
流动作战是流贼大军的一贯作风,他们需要给养,需要突破口,张国维的这个防线对于流民大军来说,是必定要攻击的目标,而这道防线现在异常的脆弱。
长江沿线除了中都凤阳,其实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存在,为了江南不受到流民大军的攻击,张国维在各处调兵在所难免。而翁之琪的八千大军来的是如此及时,他们是支援长江沿线各部最大的一股军事力量,而且是张国维绝对可以信任的一支军队。他们的出现终于使张国维有了些底气,防御长江沿线的兵力终于得到了一些有效的补充。
三个人反复商议,翁之琪的八千舟山士兵去哪里增援最合适。桐城距离江防有些远,张国维不同意翁之琪前去桐城,他建议翁之琪驻军安庆或者是潜山,而史可法也持同样的意见。
不能分兵,这是翁之琪的一个作战先决条件,因为他这八千士兵是火器与冷兵器参半的军队,而他的火器部队需要大量的辅兵,而且翁之琪没有火炮,如果分兵,那将大大降低他的军队战斗力。
只要和流民大军进行作战,就可以检验这些士兵的战斗力,潜山显然是一个首选。
翁之琪稍加思索,随即开口道:“潜山是安庆的屏护,小侄愿率军驻守在潜山,一旦桐城有警,小侄还可以率军增援。”
崇祯十年二月二十日,休整完毕,补充足给养之后的浙江舟山八千士卒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火速入驻潜山。在临行之前,翁之琪的一千余名水营士兵被张国维抽调进入了安庆府,领军将领是舟山水营千户阮骏。
二月二十三,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传到潜山,张献忠军开始向宿松一线移动。正在潜山巡防的史可法火速的赶往了宿松,就在史可法离开的同时,潜山之北也传来警讯,斥候发现了有流贼军队在向潜山一线移动。
战争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