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你入围了
少不凡心想也是,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他或许能胜任这个任务,便答应了罗静谊。罗静谊才帮过自己,人要学会感恩。看着罗静谊笑嘻嘻的样子,他自己心情也很好。
就在这时候,教室门口一人气喘吁吁地喊道:“少不凡!”
少不凡听得一颤,那声音真是够大的。他抬头去看,竟然是李海含,这李海含不知道是怎么跑过来的,跑得脸色发白。
少不凡忙问道:“怎么了?”
“你小子手机关了?教练在找你!有情况!”
“什么情况?”
“你快去太极拳社!快!”
少不凡看他催得那么急,不敢怠慢,一路跑了过去。来到太极拳社里,只见李炜一人在翻太极拳社的名册,看到少不凡来了,忙说道:“你怎么关机了?”
其实是少不凡手机忘开机了。现在只好说了声“抱歉”。
少不凡问道:“教练有什么事情啊?”
李炜笑道:“告诉你个好消息,联赛那边来电话了,你进入了市级比赛。”
少不凡觉得自己一定是听错了,就再问了一遍是不是搞错了。李炜说:“你知道吗,上次和你比赛的那个曹旭竟然是武校学生。武校是不能参加这种比赛的,他瞎报信息被查了出来。所以就取消了比赛资格,你算是走运了,直接填补名额进入市级淘汰赛。”
少不凡吃惊地说:“他是武校的?”
李炜点了点头说:“主办方的人大发雷霆啊,竟然乱报信息。毕竟武校的学生天天在练,和你们这些学生根本不同。”
少不凡听得头皮发麻,说:“我好像听说武校大多是中专学历吧,那他比我小?”
李炜摇了摇头说:“武校的文凭都是中专,有的武校自己办成人大专,让学生有机会拿个文凭,含金量就不高了。所以武校的学生都不是大学生,怎么能报名?如果说曹旭还在念中专的话,肯定是比你小了。但是武校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我有朋友30岁了还回母校去学了两年。”
少不凡听明白了,不知该高兴还是紧张,反正心情复杂。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社团,甚至整个校园。少不凡路过橱窗的时候,看到里面的简报写着“逼平武校学生东宇学生扬威”。大致是把少不凡的事情给说了一遍,这么一说别人就明白少不凡为什么输了,而且他还不是输得太惨,至少是输在了打分上。
少不凡看完后觉得不少人在议论他,马上就走。正好遇见来看橱窗的鲍丹妮。这校花气场够足的,周围有两个女生跟着,看到他的男生都是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她。她笑着对少不凡说:看过了吗?“
少不凡说:“一定是你安排的吧。”
鲍丹妮笑嘻嘻地说:“我知道后开心的不得了,就让宣传部的同学马上赶稿子了。”
“你真是领导气派啊。”
“没有啦,你的事情就是整个学校的事情,我们自然要弄弄好。”
她走后,少不凡深吸了口气,如获新生。市级淘汰赛是八月份的事情,那时候已经放暑假了。他知道进入市级比赛的都是好手,如果以自己目前的水准去打,不会有什么好成绩。好在还有时间给他准备,坏在时间未免太短了。
少不凡更加努力的投入到艰苦的锻炼中来。李炜看着他扎马步的时间已经达到其他社员完全不能企及的地步,他出拳的次数,他出去跑步的时间,都是完全超出常规的锻炼。
李海含练了六次来回五十米冲刺后就坐到了跑道边,嚷道:“差不多啦,我们又不是田径运动员。”
林瑞英用卷起的报纸一棍子打在他脑袋说:“还有四次,给我马上去完成,你瞧瞧人家少不凡,都已经二十几次了。”
李海含干笑道:“他已经不是正常人范围了,可以忽略不计……”
他又挨了下林瑞英几下,就说:“你能不能别老打我头,会变笨的。”
“我看你这人就是太聪明了,越聪明越懒!”
正说的时候,少不凡走了过来,李海含忙捡起一瓶饮料送了过去,笑嘻嘻地说:“你要努力啊。”说着一把抢过林瑞英的报纸,铺开后做成扇子,为少不凡扇了起来。
林瑞英说:“你是同性恋吗?”
李海含正色道:“胡说八道,我对少不凡好是应该的。他是我们社团的明星,是我们大学的明星。”
林瑞英说:“所以你更要以少不凡为榜样啊,好好学学人家努力的精神。”
少不凡喝完后说:“还差二十次。”
李海含和林瑞英都不懂他说得是什么意思。然而少不凡根本就是专注在自己的思考中,他所谓的二十次,是来回冲刺跑还要练二十次。李海含后来明白过来,脸色都虚白了,让少不凡别太卖力了。但少不凡却说:“如果我不努力,遇到那个华延波后会怎么样?”
李海含想到的就是邵琦被一击秒杀的瞬间,那迅捷的身姿和惊人的爆发力让人记忆犹新。孟照海朝着他们走了过来。他已经很少参加社团的活动了,但还是会来看看大家,陪大家练练。他对少不凡说:“任何事情过于急切就会办不好。那个华延波的实力,我想已经是全国三十强内了。”
“我知道,所以我要缩短差距。”少不凡说着跑回了社团,开始练习马步。
林瑞英看着他走了,对孟照海说:“他也太拼命了,你们倒是说说他啊。”
孟照海说:“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努力,然而我的努力也不及他。他还拥有别人没有的天赋,教练也这么说过,我相信他会很快成长的。”
少不凡的招式越来越凛冽,他的神情越来越专注。很多社员都喜欢看他打拳,甚至有一群学生特地来看他,其中大部分是女生,也有受到少不凡影响来参观的。有的学生甚至受到少不凡的影响申请加入太极拳社,老社员看到社团终于被重视了起来,受到了很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