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扩军之计
同英国代表金执尔议定了汉口租界的事宜后,英国人说干就干,他们在江北登岸,并开始了筹建居住区的活动,尽管那片地方如今尚属杂草丛生,但汉口租界开通的消息还是在武汉三镇之中沸沸扬扬地传开了,我旗下的报刊也作了相关的跟踪报道。 由于我授意这些报纸重点将武汉租界的管理条款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相区分,因此武汉地区的百姓尚且没有对这个设立租界的事情产生多大的抵触情绪。
打了一个擦边球暂时避免了卖国骂名,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就在这时“中军统”北方的情报机构传来了消息,清朝内部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人事更迭,而这一消息也足以让人目瞪口呆。
临清一战,捻军主力全军覆没,捻军首领张乐行兵败被杀,据说两宫太后和朝廷上下闻讯皆为之一振,两位太后以同治皇帝的名义大封功臣。津门新军的统帅李鸿章是这次作战的提议者,同时他的新军还攻克了捻军的大营安阳,另一方面,由于捻军在进攻临清的过程中直隶总督文煜临阵脱逃致使大名府被攻破,因而清廷迫于压力罢免了文煜,而升江苏巡抚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直隶总督是清朝九大封疆大吏之首,所以现在的李鸿章可谓一步登天位极人臣。我知道历史上李鸿章确实最后位居高位,但那都是他晚年的事了,现在这家伙由于我的存在反而提前坐上了升迁火箭,强势地成为了我的又一个强劲对手。
毕竟李鸿章曾是我的手下败将,现在又通过和我类似的手段兴办新军获得了成功,因而对着他的情报我半晌说不出话来。一旁的刘继盛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道:“殿下不必过于担忧,那两宫妖后对僧妖头和荣禄这二妖也有大赏,因此李妖帅实际上是受到钳制的,这也就说明清妖朝廷实际上也在防备着李妖帅。”
刘继盛分析得没错,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另有情报显示两宫太后又赐了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的博多勒噶台亲王爵,以诏世袭罔替,等于是明文确立了僧格林沁的皇亲国戚地位。同时又升那个武卫军统领荣禄为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赐遏必隆刀。遏必隆腰刀相传为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遏必隆的佩刀,后来这把刀被收入宫中作为清朝的皇家信物之一,作用类似于尚方宝剑。将遏必隆刀授予荣禄,意味着给予了荣禄先斩后奏的钦差大臣之权。因而清朝廷这一次加封实际上是同时确立了李鸿章、僧格林沁和荣禄三个人的地位。临清之战后此三人势力膨胀,因此清廷让他们相互制衡。
“哈哈,好一个三足鼎立之策,有点那个三权分立的意思哈。”我笑着说道。只见刘继盛满目愕然,似乎听不太懂我的话。
就在这时,部下进殿递上了英王陈玉成的亲笔回信,他还是十分给我面子的,接到我的调遣指示后立马挥师开拔,准备撤回皖北与他的旧部吴如孝会合。陈玉成回皖北等于是顶替了张乐行再次充当起我与北方清军间的屏障,对此我是十分开心的。
但我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后堂传来的喧嚣声所打破,在我遣散女眷之后城王府内已经十分安静了,此时能够发出声响的不是别人,正是一直被我软禁的那个洪宣娇。
我气冲冲地奔向洪宣娇居住的偏房,只见洪宣娇此时已被仆人们捆在椅子上,嘴里也被塞上了东西,但依然十分激动地呜呜直喊,仆人报告称突然发现洪宣娇企图用丝巾上吊自尽,于是赶紧进行制止。
我拾起掉在一旁的三寸白绫,狠狠地瞪着洪宣娇,洪宣娇立即变得安静了,她的眼睛里投射出了恐惧的目光。
好啊,居然敢自杀。我本想好好训斥她一顿,甚至教训教训她,但看到她那略带无助的目光我话到嘴边又不忍开口了。软禁着她避世这么久,对于洪宣娇这种“交际花”而言大概已是最残忍的折磨了,因而她想寻死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我摆摆手对仆人道:“算了,给西王娘松绑吧,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好好对待王娘,王娘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仆人们纷纷大惊,但不敢违命,于是就松开了她,
我转身刚要离去,洪宣娇忽然在背后喊道:“哼,冯瑞城,你以为你不让我死,我就会感激你吗?”
此时的我根本不打算搭理她,一边伸手推门一边随口道:“本王不在乎你感不感激,人活这一世,心安理得就好。”
洪宣娇突发冲上来一把抓住我的手,满脸怨气地挡在我面前,恶狠狠地道:“冯瑞城!本宫不需要听你来说教。你当年只不过是一个胆小怕事的无用书生,王兄念在同门之谊升你当主将,你可好……你对得起洪氏对你的信任吗?你对得起太平天国最早的那些先烈吗?”
洪宣娇愤怒地教训了我一顿,肆意地宣泄着心中的怒气,此时的她一身素衣没戴任何饰品,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珠光宝气的妖艳贵妇人了。看着眼前的洪宣娇,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我瞬间觉得洪宣娇此时分外可爱,也许最本真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吧。
关键时刻,我的内心提醒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被洪宣娇所迷惑,自己先前几次险些丧命于她手,因而绝对不可放松警惕。
内心挣扎过后,我平静地对洪宣娇道:“你的话说完了吗?本王还有公事,恕不久陪。”说罢任由洪宣娇在背后如何哭闹甚至威胁,我毅然决然地走了出来。
城王府的大堂内,两个人已在那里等候,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来的是刘继盛和任化邦。
“你们这是?”我不解地开口问道。
刘继盛首先开口:“殿下,吴主将发来急报,安徽战场形势危急,清妖伪安徽巡抚李续宜重整两淮妖军,并且一路进犯我天国地界,现如今寿州与凤台一线全部失守,叛将苗沛霖复夺长丰、定远,庐州以北全线告急。”
我皱起了眉头,接过信报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李续宜确实不是个平庸之辈,当初曾国藩保举他巡抚安徽派他深入皖北重整残局时,苗沛霖自立为王,而寿州一带大片地区也都被我占领,结果李续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皖北卧薪尝胆一年多,先招降了苗沛霖,又重组了两淮兵勇,现在他卷土重来,我当初打败苗沛霖时建立的皖北防御体系已然崩塌。
“殿下,苗贼不知好歹卷土重来,小弟愿率骑兵团北上增援,定全歼苗贼伪军,为殿下缓解皖北之急。”任化邦上前一步拱手请命道。
我知道任化邦是急于去找那苗沛霖报仇,但此时说什么我也不能答应,因为一来苗沛霖的背后是李续宜,我怕任化邦不是他的对手;二来陈玉成的大军马上就要回师皖境,因而让他去对付李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而此时的我再也不愿意去插手那片贫瘠的皖北了。
“任将军勇气可嘉,”我摆摆手,决定一五一十地向任化邦解释,“但此番安徽的清妖反扑,我们主力身在武汉难以劳师远征,况且英王殿下的大军即将归来,安徽是他的地方,吴主将也是他的部属,咱们再去用兵皖北已是不合时宜了。”
看着满脸遗憾的任化邦,我安慰他道:“任兄弟不必灰心,待南方的后顾之忧平定,大军北伐清妖之际,苗贼一定交给你来对付。”
任化邦闷闷不乐地离开了,刘继盛则开口问道:“城王殿下,您真的打算用兵南方了吗?”
我微微一笑,用手指向地图上的四川方向,道:“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若能得之作为根据地,则取天下何难?”
河北保定的直隶总督署,李鸿章正式入主接替因为守卫大名府不利的前任文煜,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就成为封疆大吏之首,加上周围一众部下的来回附和,李鸿章的心里也一直美滋滋的。不过更让他得意的是,他手中的津门新军如今已经扩展到了三万五千人,就连之前一直态度跋扈的常胜军首领戈登此时也对他恭敬有加,特地送来书信表示愿意听从调遣与新军并肩作战。
“哈哈,戈登这个洋鬼子,还以为他有多厉害呢,这么看也不过是个墙头草罢了,认识到咱们的实力了也就变乖了。”坐在殿下的富明阿笑着说道。
李鸿章放下戈登的信,抚着自己下巴上的小胡子,微微地点了点头。
李鹤章道:“大帅,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鸿章抬起头,缓缓开口道:“三万五千人,但看起来还远远不够。本帅想加募一些新兵,诸位意下如何啊?”
郭松林道:“大帅想得是,您瞧那些作乱的长毛头子,那个不是拥众无数,少则十余万多则几十万,将来要想对付他们,咱们的队伍还得扩。”
王凯泰也跟着开口说道:“大帅,我军增兵已是大势所趋,您现在贵为直隶总督,又削平了中原地区的捻匪叛乱,依我军现在的声望,再招两万人组成五万大军轻而易举。但是购置新枪,编练新军也都需要时间,所以依老夫之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李鸿章点点头,道:“幼徇先生说得很对,现在中原地区已经平定,招募新军正合时宜。本帅刚刚和英国那边谈了五千支新枪,季荃啊,我派你去皖北加募五千人来。”李鸿章深知自己的故乡皖北地区民风彪悍,当地人勇武善战,所以特派自己的弟弟去那里募兵。
李鹤章点了点头,忽然问道:“大帅,我军的名称是什么?新军?津门新军?还是津军?”
李鸿章笑道:“听起来都不响亮,你们说说咱该叫什么?”
“李家军不错!“李鹤章脱口而出,整个大堂里瞬间变得肃静了。
李鸿章的笑容瞬间凝固,他厉声喝道:“放肆,这种名称说出去咱们就等着掉脑袋吧!”
站在一侧的亲兵营官罗荣光忽然开口道:“大帅现任北洋大臣一职兼办对夷事务,而我军又是师夷长技,何不就叫‘北洋军’?”
罗荣光的话一字一句说得十分缓慢,不过片刻,在场的多数将领纷纷点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