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借道传幽魄(九)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里,韩素每日要做的事情除了打磨剑意,猎食果腹以外就又多了一项,便是与方寻一同参悟道书。
韩素家学渊源,自幼熟读各家典籍,见解固然不凡,可方寻本是仙界中人,虽则出身旁支,可身在世家,自幼在修炼方面所受的教育也是极为系统纯正的,他的见识更有其独到之处。何况方寻自小刻苦,除了仙根资质差些,灵性悟性皆有,他与韩素互相印证下来,两人都是极为受益。
在韩素看来,《连山》《归藏》《周易》三书虽然看似是卜卦之书,可实际上,这三书真正的价值却并不在那占卜推算之间。《连山》《归藏》《周易》不止是在教人如何占卜吉凶祸福,推算过去未来,更是在讲述天地至理,人道规则。
韩重希当年是这样教她的,如今她也这样拿来与方寻说。
方寻听罢每每感慨:“凡人智慧当真不可小觑,竟比许多修士还要通透。”
韩素道:“仙人万年是一生,凡人百年也是一生。虽则看似相差极远,但凡人百年当中便需经历生老病死,起伏兴衰,有经历丰富的更是尝遍诸般爱恨情仇,离合悲欢,有人看得透,有人看不透,皆不出奇。红尘是熔炉,当能锻出百炼真金。”
方寻深感赞同,也说:“一段时日之后我也当离开司方城去到各处看看了,虽是已感应到将要凝结元神的契机,可我毕竟缺乏历练,如今看来,还是应当历练一番,积蓄得更加雄厚一点再行突破才好。”
韩素道:“闻君说起仙界中人倘若不能在二十弱冠之前突破化神,便永生不能再有突破。这般说来,仙界岂非遍地化神?化神以下皆是凡人,凡人在外行走应当很是危险。”
“素娘说得不错。”方寻道,“正因为凡人在外行走很是危险,所以大多数人不练出元神是不会出门历练的。我原也是这样打算,可听得素娘提及凡间诸事之后却觉得其实不应当。相比较起静坐苦修,历练积累才更是修行途中不可缺少的。既想攀登巅峰,又要害怕危险,只怕后继无力,一世也难有大成就。我本就资质差与旁人,又缺乏背景与资源,倘若更不付出多倍努力,即便以后能够在时限之内修出元神,只怕也不过是一世碌碌收场。”
韩素赞同:“大善。”
她本来就是从不惧怕危险之人,只因通过交谈得知方寻修行至今从未离开过司方城,又因仙界环境与凡间不同,她这才多问一句。方寻能有这样的决心,她只会更高兴,却是绝不会劝阻的。
两人后来又说及仙根资质之事,韩素没有仙根,除了知道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仙根便不能修行外,对仙根就再没有更其它了解。如今既然提及,她也颇想知道更多一些。
便听方寻道:“在仙界虽是人人皆有仙根,但这仙根也分三六九等。最最上等的只有一种,便是五行混沌仙根,须知混沌化阴阳,阴阳化五行,这世上万物,大多脱不出阴阳五行的限制,便是人类,虽则天生分男女,可不论男女,身体皆有五脏,须得五气平衡方能身体康健,神意完足,因此混沌五行仙根是最上等。”
“所谓混沌五行仙根,指的是一条仙根之上分叉五枝,每一支长短一致,纯度一致,深浅一致,能够互相生克,互相平衡,如此方才可以称作混沌五行仙根。”
“判断仙根好坏往往有三条准则,一看长短,二看纯度,三看深浅。以长度越长、纯度越纯、深度越深者为佳。”
“因而即便都是混沌五行仙根,这混沌五行仙根也是分好坏,分高下的。”
“当然,不论如何,但凡拥有混沌五行仙根便都算是天纵奇才,即便要从中再分高下,那其中最差的也要比大多数人强上太多。”
“除去混沌五行仙根,上佳的仙根又还分几种。”
“有单一仙根,此种仙根往往纯度高,颜色深,取的便是一个纯净。虽则缺乏五行平衡,但单一仙根之人在修行初期甚至能够获得比混沌五行仙根更快的速度,往后精修一项,成就未必不大,也是极为了得的。资质最佳的单一仙根甚至可以算做纯仙之体,此种体质倘若属火,便被称为纯火仙体,倘若属水,便被称为纯水仙体,以此类推,凡有纯仙之体者,也都算是绝世天才。”
“还有阴阳仙根,有人体质极阴,有人体质极阳,此两种虽然难免失之于阴阳不调,但不论纯阳仙根还是纯阴仙根,一旦纯净到一定程度,也同样威力非凡。说起来,纯阴仙根和纯阳仙根之人若是双修,当两人默契达到一定程度,或可强于五行混沌仙根也未可说。”
韩素顿时了然道:“其实仙根虽然分高下,但在最强的几种仙根中,更重要的其实还是那个握有仙根之人。具体强弱,还须得看人做定。”
方寻道:“不错,虽说纯仙根十分厉害,但双生仙根中未必就没有高手。如水木仙根,土火仙根之类,水生木,土生金,等等双相相生,只要仙根长度、纯度、深度都能得宜,也算是资质上佳。”
“又有三仙根,四仙根之人。说来混沌五行仙根虽是最强最难得,可这三仙根、四仙根的仙根数目虽则不少,却不要说与混沌五行仙根相比,便是与纯仙根、双仙根相比也往往颇有不如。盖因三仙根、四仙根虽则属相偏多,却往往容易不纯,相生之中又易相克,再则缺乏五行平衡,所以在成就上便有些困难。”
“比如那水木火三仙根,看那水生木、木生火,原本应当是极好的,可偏偏水火不容,此间便有大矛盾。此种仙根之人修行到深处极易失却平衡,最后仙体焚身而亡。”
“然而高风险又往往伴随高机遇,又以水火仙根为例。水火不容原本极难协调,许多被查出拥有此等仙根之人往往会在一开始便放弃修行,做一世凡人,寿元三百载,也算安逸。”
说到这里,韩素奇道:“仙界之人,即便是凡人,原来也可拥有三百载的寿数么?”
“仙界仙气浓郁,环境与凡间大不相同。凡间的凡人寿数百载便算是极限,可仙界的凡人寿数三百载只是基数。有背景或有机遇的凡人或依靠灵丹妙药,或依靠仙法奇术,最长甚至可以拥有五百年寿元,如此一来,比之凡间的人仙也相去不远了。”
韩素道:“我曾听得天外天修士提及,炼得元神是人仙,炼神返虚是地仙,炼虚合道便可飞升为天仙,既然人仙寿数五百载,天仙寿数一万年,不知地仙寿数几何?”
方寻道:“其实仙人的寿元也同凡人一般,是只有极限,却无定数的。比如有人修炼常春功,此功法主生机,原本便是以养生延寿为主,那修炼长春功之人或许在人仙阶段便可活上八百年、甚至一千年。又或有人修炼百戮图,此功法主杀,威力极大,却既伤人又伤己,一练百伤,念念皆伤,修此功法之人便极容易损及寿元,有些即便是修到人仙阶段,也未必能有五百年天寿,或许不过四百载、三百载,甚至更短。”
韩素点头:“原来如此,依此说来,仙人天寿不但同功法有关,同性情应当也有关联。有道是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往往感情过激过烈,思虑过深过多之人总是要更加难以长寿些。”
“便是如此罢。”方寻轻咳了一声,道,“其实以上种种我也不全是从书上看来,有些愚见,做不得真。在我紫宸仙国便有一位极有名的仙君,这位仙君也不知存世多少个春秋了,他原本却是水火双仙根的资质,修的则是黯然销魂之道。此道威力虽是极大,可常人实在难以修炼到深处,只因此道未伤人先伤己,摸约便是你所说的情深不寿。然而这位仙君以水火双仙根的资质,为人所不能为,不但冲破仙根限制,还能修炼此道以至仙君境界,可见万事皆有例外的。”
韩素遥想了一下那位拥有水火双仙根,却修炼黯然销魂道的仙君,一时也颇觉钦佩。她道:“水火双仙根,原本是常人认定不能修炼的资质,这位仙君既然是这样的资质,又修炼黯然销魂道,想必也曾是个伤心人。情深虽说不寿,然而有些时候纯粹激烈到极致的情感却也能转化成强大的力量,使人莫可匹敌。”
方寻赞同道:“便如剑修之剑意,便是天下最纯粹激烈的情感之一。剑者意念所聚,神魂所凝,锐利之处当真能使人心胆俱裂。素娘能修成剑意,在炼气阶段应当是难有敌手了。”
韩素道:“我如今所在之处,剑意充盈,直达天际,也不知是哪位前辈所留。我在这留有剑意的山峰之上攀登,将近两月也不过是前进了百丈许,比之这位前辈,我如今境界委实太过渺小。”
“也是素娘的机遇。”方寻道,“素娘不可太过妄自菲薄,你尚未真正与修行界相接触,不知众多修者当中,唯以剑修战力最强,剑修当中,又以能成剑意者为冠。然而万千修者也不过能出一二剑修,而万千剑修当中却未必能有一两个可以修出剑意,可见剑意之难得。”
韩素讶然片刻,继而端正道:“既是如此,我当更加勤奋进取,打磨不辍,以攀巅峰。”
方寻受其感染,立时也肃然道:“我亦当日省自身,勤修不辍。”
韩素微微一笑,拂袖而起。她原本正盘坐在山脚下的短草地上,此刻起身之后便沿着山脚渐向东行去。这东面地势较低,她不过行了数十步就将将到了海岛边缘。此处有三五怪石斜立,因被海水经年累月的冲刷,石面上尽是一片光滑湿漉。韩素飘身而上石尖,迎风轻立其上,只见脚下细浪轻拍,蔚蓝海水深邃无垠,一时只觉天地广阔,无限浩大。
她道:“我如今见了大海,方知大海之深广,他日若有幸行离小世界,去到各大世界看上一看,所见所知所感应当与今日又有不同。”
方寻道:“我原本苦心积攒仙石谋取仙缘台,最后却只得一个随珠,然而心中却仍旧是存着侥幸,盼望遇到大能得其指点,以求仙路更加顺遂。而如今想来,遇见素娘才真是我的幸运,便有大能愿意教我,给我一流功法,顶级神通,我也不过是拾人牙慧,却永远不会知道意志、勇气、阅历才是仙路上最大的财富。我曾听闻,上古时候诸神修炼原本都是没有功法的,那时候各人有各道,所谓功法全凭自身领悟,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上古时候才会出现那许多璀璨无比的天才人物,使得而后多少年,都无人能够超越。”
“最契合的,方才是最好的。”韩素道,“方郎君说的甚是有理。”
方寻又叹了一叹:“然而要想领悟独属于自身的功法,却又何其艰难。素娘,你原本修炼的只是凡间武者的内功,并不曾有修行者的功法,如今机缘巧合又已修至炼气阶段,更妙的却是,你已在丹田中种下道种,不妨便试一试自创功法罢。”
韩素只点头道:“正该如此。”
她见脚下细浪一浪迭一浪,或溅起无数雪白细珠,迸散在阳光下只显得晶莹可爱,便随手一摄,摄了一把海水握在手中凝成一支冰笛。
“方郎君,我吹个曲子与你听罢。”
她横笛身前,以唇相就,便轻吹起来。
就似有一缕天音自遥远无际处悠悠荡起,那声音若有似无,恍惚间叫人仿佛听到了无数花开的盛景。桃红杏雪、北地胭脂、洛阳牡丹,那一缕缕幽香飘过了山水墨卷的烟雨江南,游过了十里脂粉的秦淮金陵,渐自那北地堂皇万千气象中游走而过,卷起满目边关烟尘,飘摇万里,来到东海。
笛音渐渐与海浪之声相和,轻摇缓荡,欢畅悠扬,渐至无所思,无所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