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害人终害己 献麦瞒灾情
杨国忠猜不透玄宗其中的意思,一路磨磨蹭蹭,走走停停,来到了成都。屁股没坐热,使者来了,召杨国忠回京。
杨国忠的心一下子踏实了,他客气的问使者:“公公,可知陛下召我何事?”
使者一笑,说:“恭喜杨大人,大人要高升了。”
杨国忠已猜到玄宗要任命他为宰相。
杨国忠一回到京城,就来探望李林甫。
杨国忠还是很恭敬:“李相国,好些了吗?”
李林甫说:“病入膏肓,怕是没有几天了。”
杨国忠说:“李相国是陛下的重臣,上天会保佑你的。”
李林甫突然低声下气:“杨大人,我有一事相求。”
杨国忠有些惊慌:“请丞相大人示下。”
李林甫说:“我将死,你必将接替我入相。请杨大人念在昔日的交情上,关照一下我的家人。”
杨国忠素来知道李林甫奸诈,不由直冒冷汗,说:“李相国说哪里话,李相国好好休息,肯定会好起来的。”
李林甫死,刚登上相位的杨国忠连死人也不放过,他要出一口气。
李林甫尸骨未寒,杨国忠就找安禄山帮忙。安禄山看李林甫死了,压在胸口多年的大石头移开了,而且杨国忠成为宰相,就答应了。
安禄山抓了几个俘虏,让他们作证,说李林甫和李献忠暗中结为父子。玄宗听了大怒,剥夺李林甫一切官爵,没收全部家产充公,李岫、李崿诸子并谪于岭表。
杨国忠派手下去抄家。手下劈开李林甫的大棺材,只见里面全是珠宝。李林甫口中含着一颗硕大的夜明珠,更是无价之宝,珠宝全部被抢去。正在服丧的李家哭天喊地,一片狼藉。
接着,杨国忠又请求第二次发兵攻打南诏。玄宗便命令在长安、洛阳、河南、河北各地广泛招兵。杨国忠派御史到各地去抓人,把他们带上枷锁送到军营。父母、妻子哭声遍野。十三载(754年)六月,杨国忠又命令留后、侍御史李宓率兵,再次攻打南诏,结果又遭惨败。两次攻打南诏,损兵折将近20万人。杨国忠专权误国,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动辄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用兵,不仅使成千上万的无辜士卒暴尸边境,给少数民族地区造成了灾难,而且使内地田园荒芜,民不聊生。
大唐元气大伤。
大雨持续数天。玄宗望着窗外的雨,心里很着急。
玄宗问:“力士啊,这雨下了多少天?”
高力士说:“已经下了半个月。”
玄宗叹一口气:“不知道灾情如何?杨国忠怎么也不来报告?”
这时,响起脚步声。
杨国忠满脸堆笑的走进来,手上拿着几束饱满的小麦。
杨国忠说:“陛下,你看,这是新收的小麦。”
玄宗把小麦的壳揉碎,把果实放进嘴里尝一尝。
玄宗说:“多好的麦子啊!老百姓的收成没受影响吧?”
杨国忠说:“没有。在大雨前,臣就下令收割,所以今年的收成很好。只是有少数几个县,农田里有一些积水,臣已下令让地方的官员去排水。”
玄宗说:“你做得很好,朕就放心了。”
其实全国灾情严重。
扶风太守房琯奏报当地出现水灾,杨国忠便叫御史审问他,从此再没有人敢汇报实情。
杨国忠为了笼络人心,发展自己的势力,让文部选官不论贤不贤,年头多的就留下来,按照资历有空位子就接官。
按惯例,宰相兼兵部、吏部尚书,选官应交给侍郎以下的官员办理,规定的手续十分严格,须经三注三唱,反复进行,从春至夏才能完成。
杨国忠却另辟奇径,先叫胥吏到自己家里,预先定好名单,然后把左相****烈及给事中、诸司长官都叫到尚书都堂,读—名,定一名,一天就完事了。
当全部结束之后,杨国忠便当着大家的面说:“左相和给事中都在座,就算经过门下省了。”于是,选官大权就这样由杨国忠一人垄断。从此门下省不再复查选官,侍郎仅仅负责试判,致使选官质量下降。然而另一方面,由于杨国忠迎合和满足了一些人的权欲,因而颇得众誉。为此,杨国忠的亲信京兆尹鲜于仲通、中书舍人窦华,侍御史郑昂等授意选人,请求玄宗给杨国忠在省门立碑,歌颂其选官有功。玄宗让鲜于仲通起草碑文,并亲自修改了几个字。鲜于仲通为了向杨国忠献媚,便把这几个字用黄金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