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桃潭深千尺 未及一片情
秋高气爽。监察御史李华是李白的族叔,途经宣城,两人见面,相邀同登谢眺楼。
李白道:“不知朝中近来可有大事发生?”
李华长叹一声:“国之不幸也—安禄山凭谎报战功而封王,杨国忠效仿。大举出兵,却无军事之才,大败。既而封锁战败消息,继续出兵,竟至全军覆没,唐军伤亡多达二十万之众。”李白说:“那大唐元气大伤,如有外敌入侵,江山危矣。”
李华喝一口茶:“谁说不是这样呢?皇帝夜夜旌歌,不理朝政。杨氏兄弟姐妹大富大贵,朝中人争相巴结。而今关中大旱,物价暴涨,沿途但见灾民遍野……”
李华哽咽了:“我身负监察之司,专司考核吏治,但贪赃枉法者朝中多有靠山庇护,我的工作是阻拦重重,举步维艰。”
李白也长叹一声:“莫非大唐气数将尽吗?”
半空中传来鸟叫声,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在朗朗碧空下,在瑟瑟秋风中,悠闲地拍着翅膀。两人心情多少好了些,不由自主地谈起了诗文。从《诗经》到《离骚》,从建安到六朝。杯中酒,泻入喉,两人又谈到了谢眺。
李华说:“谢眺才华横溢,却受人陷害,下狱而死,仅活了三十五岁,真是可惜啊!”
李白道:“恨其兰玉早凋,故长辔未逞。”李白站起身,倚着栏干,高声吟道: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春,李白游金陵。江宁宰甚友善,在北湖宴请李白与众官,李白感其“古之帝宫苑,今乃人樵苏”,有诗《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李白随后去了扬州,已是五月,天气转热。一个年轻人向李白问候:“李先生,我们终于见面了。”李白看他面容,满脸风尘,并不认得。
那人马上说:“李先生,你不要奇怪,容我自我介绍。我们且到茶馆里详谈。”
那年轻人说:“小人戝名魏万,王屋山人,自小喜欢文史,十三岁时有涂鸦作。拜读李先生大作后,但觉先生的诗纵横变化,豪迈浪漫,想像奇特,可谓神授。小人仰慕不已,盼望有朝一日与君相见。不瞒李先生,小人自嵩宋沿吴相访,游台越,经永嘉,走了三千余里,穿坏了几双鞋,皇天不负苦心人,今天终于让我遇上了先生。”
李白看他满脸疲倦,看着他的破鞋已经露出脚趾头,却掩盖不了内心的喜悦,非常感动:“魏兄弟,你辛苦了。李白何德何能,让你饱受颠簸之苦。”
魏万说:“不辛苦不辛苦,一点都不辛苦。只要能让我见上先生一面,我也觉得是心满意足。”两人不约而同地谈经论史,交流心得体会。李白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可谓胸中锦绣海样深。内心一动,有了一个想法。
两人同游金陵,不觉一月有余。天下无不散之宴席,魏万要回王屋山,李白拿出一大卷纸,交给魏万:“魏兄弟,这些都是我的拙作,承蒙兄弟看得起,就交给你编成集吧。”
魏万激动得热泪盈眶,手打颤,嘴里直说:“谢谢你,太谢谢你了。”
李白说:“不知何日再相见,聚散皆是缘,有缘自有见面时。我再送你一首诗吧。”说罢,李白吟《送王屋山魏万还王屋》。
李白又是孤身一人。这一天忽闻海上起大风,日本友人晁衡的船只失踪不见。
李白打开包裹,找到一件日本服,久久凝视,那是在长安时晁衡赠送的。睹物思人,想起和晁衡一起喝酒吟诗,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踏春游玩,而今故人已去,不由大哭: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那么晁衡有没有葬生鱼腹呢?
原来晁衡随藤原清河大使一行辞别长安,往扬州延光寺邀请鉴真和尚东渡。十月十五日,他们分乘四船从苏州起航回国。当晚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撒满大江,秋水共长天一色。但是,命运却偏偏和归心似箭的晁衡为难。
他们在归国途中遇到了风暴,藤原清河大使和晁衡所乘的第一船触礁,不能继续航行,与其他三船失掉联系,被风暴吹到越南的驩州海岸。登陆后,稍微宽心,不料又遭横祸,全船一百七十余人,绝大多数惨遭当地土人杀害,幸存者只有晁衡和藤原清河等十余人。
公元755年(天宝14年)6月,他们历尽艰险,再次入长安。好友们见到晁衡脱险归来,不胜为之惊喜。
晁衡听说李白为他写的诗《哭晁卿衡》,非常感动,也写了一首《望乡》诗作为答谢:
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
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
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
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
秋天,李白到了秋浦。
秋浦白猿甚多。李白看到几只白猿倒悬饮水。听到有人声,飞一般消失了。剩下水波荡漾,撕碎了水中月。
秋风秋雨愁煞人。对明镜,鬂半白,李白感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全无睡意,起身漫步。四周静悄悄的。突听得叮叮铛铛的声音,李白循声而去。从打开的窗户看到一个健壮的男人,这样冷的天气只系一条围裙,后背露在外面,是黝黑健美的皮肤。此刻正把通红的铁从炉中取出,放入水中,腾起一团白烟。夜已深,他忘情地哼着歌,继续打铁。李白觉得眼前此人形象如此高大,写诗赞道: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李白在秋浦一共写了十七首诗。
李白收到一封来信,是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的,内容如下: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如蒙不弃,曲尊枉顾,把酒高歌,岂非乐事?……
李白笑了:这汪伦倒像是很了解我一般,非得见一见。
一个高而瘦、下颔留有胡须的人迎过来,正是汪伦。两人打了招呼,李白随汪伦到了居处,果然是好居所,李白赞道:“汪生面北阜,凿生营池台。”两人落座。
李白说:“恕我眼拙,绿树倒有,未见桃花;村屋甚多,未见酒旗。”
汪伦笑道:“今日我为先生接风洗尘,明日自当一饱眼福。”两人都是洒脱之人,便你一杯我一杯喝酒。
第二天,李白随汪伦出游。一湾清泉,迎面而来。汪伦说:“待我们攀爬而上。”渐向上,水面越宽,路越难行。但见岸边怪石如狮如虎,古树参天,青藤绕树。黄鹂唱歌,而飞阁依水而建。李白觉得如临仙境。
有古朴的石板书,李白看到津津有味。累了,躺在彩虹岗上,一会儿功夫就精神抖擞了。汪伦说:“你听说此潭吗?它叫桃花潭。好啦,今天就到此吧,我们到万家酒店去瞧瞧。”
万家酒店建在潭西的山顶上,离地约有十数米,向前伸展,凌驾于潭面。
酒店老板识得汪伦,老远迎出来。汪伦说:“万老板,拿最好的酒,上最好的菜,我要招待贵宾。”
万老板说:“请座,马上就好。”
菜无非是山珍野味,只有一味特色菜,是一种当地出的鱼,桃花潭的特产,叫琴鱼。酒倒很有特点,是桑葚酿的果酒,已存了五年有余。
李白因为好酒,一听介绍,也不客气,先干了三杯。因为是果酒,很好上口,汪伦也陪着干了三杯,第四杯下去后,李白再看汪伦,却是醉眼朦胧,嘴里唱颂的,却是自己的诗歌: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大惊,这是自己去年秋天,刚刚完成的一首五律,没想到到汪伦竟已烂熟于胸,并在酒后朗诵出来,李白感动了。
李白突然笑了:“贤弟,我猜所谓十里桃花,便是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就是此家酒店吧。”
汪伦不好意思地笑了:“兄长真是聪明过人,你不会怪我骗你吧。”
李白道:“我怎么会怪你呢?这里确实是好山好水,但这都算不了什么?”
汪伦奇道:“你还发现了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吗?”
李白答:“的确有,那就是我认识了你这样一个好朋友。”两人相视大笑。
李白在桃花潭停留有一月有余,每日汪伦和李白不离左右,谈诗喝酒,论字作画,指点时事,批评历史,只恨时日苦短,每每不能尽兴。
自古多情伤离别,李白要离开了,汪伦深知挽留的无奈,只是默默地为李白准备了好些东西,有酒,吃食,文房四宝。汪伦心知李白的豪爽,用度上从不拘束,没有给钱,而是送了名马八匹,锦丝十箩,装了满满一船,走在前面。
李白另乘一船,跟在后面。
潭上无风,水清见底,岸上,桃花渡口,蛇皮小鼓敲出很复杂的节奏,一个年轻人,裸着上身,跟着节奏在踏步,嘴里长吟短诵,饱含着离别的伤痛之苦。忽又一变,音乐响起,暖洋洋一片,蛇皮鼓也敲出很明快的节奏,年轻人的踏步也慢了下来,吟诵也变成了歌声,是祝福的意思了。
李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此时,岸上的音乐更响了,踏步的节奏更快了,送行的人,跟着踏步也鼓起了掌。
前一艘船上,那匹被称为“电飙”的宝马,大概受了惊吓,一阵长啸,一撩前蹄,把几箩筐的锦罗绸缎,踢进了水中,象打翻了彩虹一样,水面顿时被映得色彩斑斓,目不暇接。
船丁们手忙脚乱地从水中捞起锦丝,沉到水底的锦丝,从船上看去,都能看得清楚那丝丝的花纹,李白想,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白微微回了回头,瞥了瞥送行的汪伦,迎着风,手捋胡须,一字一顿,吐出了最后的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