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白鹿青崖间 > 第103章 长鲸掀巨浪 汹涌不可挡

第103章 长鲸掀巨浪 汹涌不可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安禄山召集高级将领开会。

开会前,安禄山先给每位将军送了一箱珠宝,这些钱足够每个人用半辈子。

安禄山开始板着脸训话,给每人一张军事地图,让他们按既定的路线行军,违令者斩。

安禄山摆平了高级将领,还必须对士兵们有一个交代。

也就是说,安禄山起兵必须师出有名。

这时,安禄山派到洛阳的使者回来了,安禄山马上想到对策,伪造了一份圣旨。

十一月九日,大部队集结,只见旌旗飘荡,黑压压的一片人。安禄山高站在阅兵台上,举行誓师大会。

安禄山慷慨激昂地说:“今有奸相杨国忠,残害忠良,挟持皇帝。奉大唐皇帝密诏,入京诛杀****。如有异议,煽动军人者,诛三族。”

战鼓擂响,万人呐喊,惊天动地。

安禄山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骨干,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坐在特制的铁辇上,发布进军命令。安禄山的部队绵延几百里,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沿途的老百姓都惊呆了。

安禄山的第一个目标是偷袭太原,一举拿下河东。虽说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但是他根本管不过来,由朝廷派来的副使坐镇。

河东的战略位置十分显著:山西西面是吕梁山,和关中隔着黄河相望;东面是太行山,可以俯瞰华北的肥沃土地。只要控制了河东,就打通了通往关中的路;就算打不赢,也可以遏制唐朝向东发展,把唐朝困死在西边。

早在大军开拔前,安禄山就派出何千年当先锋,但不是强攻,是智取。当然还是安禄山的老招数,何千年谎称东北大捷,入京献俘虏,路过河东。一行人藏好了兵器,收好旗帜。

河东副留守杨光翙,是杨国忠一手提拔的,行政能力不行,溜须拍马很在行,他怎么会错过讨好安禄山的机会?屁颠屁颠出城,迎接何千年。何千年不废吹灰之力,就抓住了杨光翙,送给安禄山。

安禄山拿杨光翙开刀祭旗,一开始就抓到唐朝一个大官,士气大振。一些将领赶紧向朝廷告急,请求增援。这正是安禄山想要的结果,他是虚晃一枪,吸引唐军的主力,自己亲率大部队直捣长安。一旦拿下长安,打掉最高指挥中心,唐军必陷入混乱。

十九日,安禄山的部队推进到博陵(河北蠡县),占领藁城。

常山郡(石家庄)太守颜杲卿,面对汹涌而至的敌军,自觉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选择投降。安禄山自范阳南下,石家庄是第一道门户。看到如此顺利拿下石家庄,安禄山可高兴了。当即重赏了颜杲卿,并赐他金紫,仍然让他当太守。安禄山不傻,他用颜杲卿的子女做人质。

安禄山的部队快速到达黄河边,可以看见对岸的灵昌郡(滑县),唐军根本来不及布防,好在有黄河天险阻挡。

面对滔滔黄河水,安禄山十分无助。安禄山下令找船,可是河水太急,一只船刚放下,一下子就被冲走了。怎么能让水流得慢些呢?

安禄山让士兵拆了许多百姓的门板,砍了许多树,弄了许多杂草,堆积如山,打算明天渡河前全部扔进河里,减缓水流速度。

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安禄山的头上。

当晚,气温骤降数十度,河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黄河天险如平地一般。安禄山的铁骑滚滚向前,扑向灵昌郡,灵昌郡陷落。

灵昌郡离东都洛阳不过500里,离长安只有一千余里,安禄山踌躇满志。

告急文书雪片一样飞向长安,玄宗才如梦初醒:安禄山是真的造反了。十一月十五日,玄宗召集大臣开会,商量应对之策。大臣们享受太平日子太久,面对这么大的变故,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最得意的是杨国忠,为什么呢?安禄山造反,说明他是多么有远见。

杨国忠慷慨激扬地说:“陛下,安禄山谋反,是不得人心的,我相信过几天,安禄山的手下就会砍下安禄山的头,送到长安。”玄宗当然不会像杨国忠那么天真。

这时,一个西北赫赫有名的将军入朝,他就是封长清。他对玄宗说:“陛下,安禄山犯上作乱,让我到洛阳征兵,不出十天,我取安禄山的首级献给陛下。”将相都这么说,所以玄宗就对安禄山叛乱的事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玄宗就做了简单安排:让毕思琛到洛阳,程千里到河东。

封长清一到洛阳,就打开府库,招募新兵。洛阳的百姓还真爱国,短短十天,招得新兵六万人。

洛阳以东,玄宗设下三道防线,自我感觉良好,就带着杨贵妃去华清池泡温泉去了。

第一道防线设在陈留,就是今天开封一带,派出的人是张介然。张介然,山西人,原本是王忠嗣部下。凭着战功,一步步提上来。陈留,地处水陆交通要道,有上万户人家,只是这里很少发生战争,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战争为何物。一听到张介然招新兵,大家踊跃报名,他们以为杀敌就是切菜那般容易。

张介然刚刚布防,安禄山的十万铁骑就气势汹汹冲过来,队伍绵延十几公里,卷起的烟尘笼罩住整座城市。这群乌合之众那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当即吓傻了。陈留太守吓破了胆,开城门投降。

玄宗的第一道防线就这样被破了。

安禄山根本停不下来,快速逼近荥阳。荥阳也是战略要地:是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也是水陆交通要道。招募新兵的将军叫崔无诐,他刚让新兵简单修了工事,安禄山的大军就冲过来了。

这次更惨,守城的士兵见到安禄山强大的阵势,吓得浑身发抖,根本拿不稳兵器,而且从城楼上掉下来,不是一个,两个,据史载:自坠入雨,倒是一道奇观。结局毫无悬念。

安禄山轻易攻破玄宗的两道防线,下一个目标是洛阳。这次他不敢大意,他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将—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三个先锋官,因为这次的对手不是草包,而是大名鼎鼎的封长清。而封长清扬言十天之内取自己首级,安禄山怎敢大意?

叛军入罂子谷,因为所向披靡,气焰嚣张。途中与封常清部于武牢相遇。

封常清是治军奇才,经过几天的调教,这支临时拼凑的部队有了一定战斗力。如果上天再多给封长清十天时间,这只部队就成了精锐之师,那么安禄山就要倒霉了。可惜前方的两道防线形同虚设,叛军转眼就到。

别人怕安禄山,封长清不怕。封长清亲自披挂上阵,率领新军,突然杀出。叛军猝不及防,被斩杀百余人。这是安禄山自起兵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失败。

封长清来不及高兴,安禄山的主力部队源源不断跟进。

封常清为当时名将,虽然足智多谋,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但这样一支新招募的军队,与号称“禄山精兵,天下莫及”的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劲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尤其是田承嗣、安忠志所率的前锋部队,多是骁勇善战的骑兵。

封长清刚刚列好阵势,安禄山根本不给封长清喘息的机会,下令铁骑轮番冲击,封长清的军队被冲垮,败退,但不是溃散,而是成建制有序的撤退。

安禄山步步紧逼,封常清收拾余部,拒战于洛阳城东的葵园,又败。封常清再收兵与叛军战于洛阳上东门内,再败。

十二月十二日,叛军攻陷东都洛阳,安禄山纵兵鼓嗓,叛军自四门入城,烧杀抢掠。封常清率残部与安军战于都亭驿,再败。退守宣仁门,又败,退到皇宫里。最后封常清只好率兵推倒禁苑的西墙向西突围。为了阻挡敌人骑兵追击,封长清命士兵砍倒大树,堵住道路,然后渡谷水,西奔至陕郡(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留守李橙、御史中丞卢奕、采访使判官蒋清,皆守节不屈被杀。

在封常清动身去洛阳后,唐廷立即将朔方、河西、陇右等军镇的兵力,除留少数驻守防地外,其余部队全部内调。

玄宗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又在长安募兵,并把在京的边兵及飞骑、扩骑集中起来,高仙芝匆匆统率这只乱七八糟的部队,宦官边令诚任监军,进屯陕郡(治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

封常清率残部守陕郡时,陕郡太守窦廷芝已逃往河东,城中吏民皆已逃散。

封常清向驻守该地的老上司高仙芝说:“常清连日血战,贼锋不可当,且潼关无兵,若贼兵迂回攻破潼关,则长安危矣。陕郡虽然险要,但是一座空城,不能持久。不如引兵先居潼关以拒之。”封长清是有战略眼光的,这在当时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这是明智之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