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帝天下 > 第76章 重振雄风

第76章 重振雄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1886年当年的幼帝皇子登基成为中华大明帝国皇帝兼华夏神龙帝国大明殖民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永志。他继位后的第六天就在奉天殿下诏。

奉天殿。

永志帝;“如今西洋列强已大规模装备先进的铁甲舰船,而我大明却无一艘,就连东瀛日本都有数艘铁甲舰船,我大明乃是华夏神龙帝国的主权国,岂能没有先进的铁甲舰船。

朕决议向西洋英法德购置铁甲舰船,加大国内制造工业。

不久之后西洋各国都为明帝国拿出了设计方案。英国为明帝国定制了一批铁甲舰,还无偿赠送了蚊子船,鱼雷艇。德国最终以满载8000吨的舰船击败了德国获得了华夏殖民帝国这笔大单子。

1887年英国定制的数艘铁甲舰抵达北京市的龙皇江天平港(龙皇江是一条从北京到渤海的人工运河。)

大同舰

大同采用较为常见的单烟囱双桅

杆设计。

舰体数据:舰长78.2米,吃水最深4.57米

标准排水量:1800吨,满载排水量2600吨

武备:舰首装备一门双联装、舰尾一门单装210毫米(8.3英寸)克虏伯舰炮,均带炮盾;舰舯部靠前方两侧各有一门150毫米(5.9英寸)舰炮,带炮盾;舰首和舷侧各四门57毫米(2.2英寸)舰炮。此外,还装备有18英寸(457毫米)鱼雷发射管四具和机关炮10门;

动力:2座蒸汽机,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增压最大马力7600匹,航速18.5节,最大载煤量520吨、续航力6000海里\/10节。

防御:装甲为拱形“穹甲”,装置于船身中间,中部位于水线以上,两侧向下倾斜至水线以下。水线带不设装甲,只以煤柜防御。穹甲厚50.8~101毫米,司令塔装甲100毫米,炮盾装甲50毫米。

明帝国共买了6艘,英国政府送了3艘鱼雷艇,6艘蚊子船。同时送来的还有乔治级巡洋舰,改名龙港级巡洋舰

龙港号采用了不是很常见的双烟囱三杆设计。

舰体数据:舰长80.2米,吃水最深8.57米

标准排水量2000吨,满载排水量3600吨

武备:舰首装备一门双联装、舰尾一门单装210毫米(8.3英寸)克虏伯舰炮,均带炮盾;舰舯部靠前方两侧各有一门150毫米(5.9英寸)舰炮,带炮盾;舰首和舷侧各四门57毫米(2.2英寸)舰炮。此外,还装备有18英寸(457毫米)鱼雷发射管四具和机关炮30门

动力:2座蒸汽机,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增压最大马力7300匹,航速16.5节,最大载煤量650吨、续航力8000海里\/10节。

装甲为拱形“穹甲”,装置于船身中间,中部位于水线以上,两侧向下倾斜至水线以下。水线带不设装甲,只以煤柜防御。穹甲厚59.8~101毫米,司令塔装甲80毫米,炮盾装甲50毫米。

1888年明帝国兵部派人前往德国接收舰船,改名华夏级铁甲舰,此舰共造三艘

华夏级

长99.8米,宽30米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7220吨,满载排水量8000吨

动力:8个锅炉,两台三气缸往复式蒸汽机(首舰6,200匹马力;后续舰:7,200匹马力双螺旋桨推进,最大载煤量1000吨

航速:华夏号:14.5节;帝国:15.4节,飞龙:16.13节

武备:主炮为克虏伯305mm后膛炮4门(分左右2座双联装露炮台,水压动力,每门炮管重31.5吨,25倍口径)、克虏伯150mm后膛副炮2门(露炮台式,首尾各一门,每门炮管重4.77吨,35倍口径)、75mm克虏伯舢板炮4门、37mm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8门、57mm、47mm哈乞开斯机关炮各2门,14吋鱼雷发射管3具(两舷各一具、舰尾一具,备有21枚鱼雷)。

此级军舰采用的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铁甲堡”防御样式,即重点防御样式,在舰体舯部(包含弹药库以及轮机等要害部位),用12-14英寸的竖甲围出一个长43.5米,宽18米的装甲堡垒。在舰体其他部位则只采用水平、但低于水线3英寸厚的装甲甲板,以减轻装甲总重量。

主炮炮台(大炮底座):18英寸,炮罩:2英寸,舷侧:12-14英寸,舰桥(装甲司令塔):9英寸,甲板:6英寸。装甲总重1891吨.

舰员编制600人。(类似定远级)可以说是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船。(下面的数据不列出大体同于北洋水师舰船)

后兵部又订购了黑龙(济远舰)红龙(平远舰)

为了不输于国外,南京潜龙重工有限公司设计建造了潜龙级铁甲舰。

潜龙级

长度81.7米宽,度50米

标准排水量3000吨,满载排水量4600吨

动力:3个锅炉,两台三气缸往复式蒸汽机。

在舰首和左右两侧配有260毫米国产重型火炮。三门炮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布局(火炮类似克虏伯火炮,但由于设计原因炮管过长。)船两侧还配有机关炮各10门。舰尾设3门机关炮。

装甲防御:大部分装甲的厚度基本上在3~4毫米左右。火炮炮塔装甲仅仅只有两毫米。应该说是不得不减少装甲。

犹豫没有设计过铁甲舰,导致很多地方不完善。舰体采用与华夏级基本上相同的舰体,但上层建筑却是隋朝楼船五牙大战舰的建筑,设计导致了舰岛过于高大,容易暴露,也导致了不稳定。第一给人的感觉就是威武霸气,但真正进入里面可以说空间布局很失败,很多地方十分狭小。

国内也一时掀起了铁甲舰狂潮。南京重工下水潜龙号后又对有木制军舰之首的龙船进行改造。在龙船300多米的舰体上加装铁板。在龙骨上固定铁管以加固船体。

不久后南京重工推出了苏州号,龙旗号,南京号,太湖号(南京苏州龙旗都属于潜龙级,设计上成熟很多舰岛虽然还是比较高但是明显小了很多。太湖号是一两千吨的巡洋舰,火力一般和济远舰一样。)

北方机械船政局,温州帝旗船政局分别推出了奉天,平远。龙府,帝旗。(都是巡洋舰级别类似大同舰但吨位稍大满载接近3000吨)

1888年6月兵部接收国内建造的铁甲舰60艘除南京重工北方机械船政局,帝旗船政局以外大部分设计都不成熟。

大同级首舰大同号,大同级上海号,大同级山海关号,红龙号,黑龙号,潜龙级的4艘船,龙府,帝旗,华夏级三艘船,4艘鱼雷艇等18艘舰组建出来一支世界第五亚洲第一的顶级舰队,这支舰队为大明皇家海军北方舰队,受海军督战院直接管辖。

截止至1889年3月明帝国国内军舰的制造总体水平已经与列强互相上下。

在世界铁甲舰的大家族中首次加入了日月旗。(日月旗明帝国海军军旗)

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