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节 飞机工业
杨潮自然不可能厚此薄彼,但是飞机工业与汽车业相比,市场更加狭窄,更需要政府的推动。@,..
现在全世界的飞机客户,几乎都是面向政府,准确的说是面向军队。
欧洲通过战争,飞机工业终于被刺激出来了,杨潮那么玩命还是没有扭转过科技树,飞机还是在跟飞艇的竞争中开始顽强的生长了。
不是飞艇的性能不够强,而是飞艇的价格始终太过昂贵。
即便是德国人,战争中也开始发展飞机工业,而对他们的的飞艇工业没有扩展。
对被封锁的德国人来说,制造一艘飞艇的物资,可以制造一百艘飞机了。
见扭转不过这个大趋势,杨潮只能积极应对,还好他手里也是有人的。
洛克希德就十分合适。
“洛克希德先生,这就是你们生产的新飞机?”
杨潮承诺洛克希德,如果他能生产出不输给欧洲人性能的飞机,他就采购一百架。
洛克希德还不是和乐意,这几年他都参加飞艇研究,给飞艇加上翅膀就是他的构想,可是让他转向生产飞机,他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倒退,洛克希德坚定的认为飞艇才是未来。
杨潮虽然没有能扭曲飞行科技树,却扭转了洛克希德的思想。
不过洛克希德还是接受了,毕竟在飞艇公司,他只是设计部一个普通设计师罢了,而且在一群德国人中间,他并不是很受重视,所以他也想要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杨潮的说服也起到了作用,杨潮告诉洛克希德,飞艇做的在好。人们只会记住齐柏林,在飞艇上洛克希德完全没有机会,可如果洛克希德能够在飞机上开拓出新的领域,才能真正的扬名立万。
洛克希德就是这样带着犹豫投入到飞机的设计中来的。
不过他这几年在飞艇公司还是积累了丰富的设计能力的,也学到了齐柏林公司那种系统化的设计方法。
先设计,后论证。然后生产验证,齐柏林公司的拥有一整套包括风动在内的实验设施,这些都可以借用。
而且洛克希德还在飞艇公司中学到了最新的流体动力学的理论知识,这对他设计飞机也有极大的帮助。
所以洛克希德很快就设计出一架飞机,进行了风动实验,性能良好,可以达到西方同时代的飞机。
只是:“怎么两个翅膀,我看你们在飞艇上可只装了一个翅膀啊!”
这是一架双翼机,世界的主流就是双翼机。但是世界的未来却是单翼飞机,杨潮觉得有必要将这种方向扭转过来。
洛克希德解释道:“飞艇的话,是用氦气做浮力,但是飞机完全是靠机翼提供升力。飞艇翅膀损伤的话不会出现危险,飞机机翼如果折断,可就危险了。”
杨潮点点头:“我还是喜欢飞艇上那种单翼。你设计一架单翼机吧,不用生产出来,图纸给我看看就行。我希望能提出一些意见。”
洛克希德笑道:“那也可以。”
杨潮的名声在青岛设计界还是很大的,不但因为他是最早的实用飞艇制造者。而且经常给齐柏林飞艇,迪塞尔发动机和西门子的一些设备提意见,而且往往意见十分中肯,所以大家都很佩服杨潮的眼光,不过杨潮可以拿出合理的数学推理,其他人就没有这个能力了。因为他们不可能单纯靠数学推算解决复杂的机械原理,因为那样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杨潮有超级计算机,可以模拟,专门找出问题所在。这让其他人也只能佩服杨潮的数学能力,而不会产生其他的怀疑。最多怀疑杨潮是找了许多数学天才一起算的。
洛克希德跟他哥哥还有十几个从飞艇公司拉出来的技术人员,开始起早贪黑的进行新的设计,他们结合已经出现的单翼飞机,很快推出了一款上单翼飞机,杨潮通过模拟进行了一些更改,但是最大时速只能达到230公里,杨潮告诉洛克希德说,速度比飞艇没有优势,能不能提高速度。
飞机比飞艇的优势最大的就是灵活和快速,要是这两项指标无法超过,那就没有应用的意义。
洛克希德只能增强机体强度,大量采用铝合金材料,然后增大马力,借助迈巴赫的发动机技术推出了另一款新的飞机,这次速度大大提高,达到了300公里。
虽然性能还很原始,杨潮是以每架三万的价格,采购了十架进行试验。
杨潮的目的可不仅仅集中在飞机上,飞机的发展可是能带动技术的,比如发动机技术,新式的飞机发动机还是用汽油发动机,虽然是水冷发动机,但是杨潮也是个不懂技术的,根本就分不清什么水冷气冷,只能让洛克希德这些人慢慢研究了。
反正现在这款飞机,各项参数已经超过了欧洲的同行,只要一直保持优势就好,让中国的飞机技术始终保持在前沿。
借着处理汽车和飞机的事情,杨潮在青岛多待了一些时日,仔仔细细参观了这座城市。
现在的青岛依然有80万德国人,其中有50万妇女10万儿童,剩下30万人,基本山都是技术人员和投资者。其中光是技术人员就有18万人,直到现在这些人依然是山东的技术骨干,虽说已经有大量的中国新生代技术人员出现,想要完全替代他们也很困难。
这些人的工资始终很高,普通技术人员还好点,现在已经拉平到了跟中国工人一个等级,否则就没人会用他们了。但是最高级的技术专家,依然拿着全世界最高的工资,中国有专家能力的技术人员也不会比他们工资低,完全市场化调节就这点好处。高低都是市场决定,让工人和资本家去博弈。
只是这些拿着高工资的德国人现在日子可不好过,他们的积蓄大量的被鼓动购买了德国人的国债,而这些债券都是私下发行,杨潮没有允许,他们就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只能悄悄的在德国人中间交易。
而这些债券将会在战后变成一张废纸,他们的财富会随着德国的战败,而蒸发一空。
杨潮很清楚这些变化,却没有阻止,因为那样就能让这些人继续留在青岛卖苦力,而不是战后回到德国去过退休生活了。
青岛的城市发展则冠绝山东,沿着胶州湾,德国人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港口码头,现在已经有3万吨级的码头了,可以停泊最大型的商船,只是战争期间这里略显冷清,主要是中国国内一些商船停泊,美国商船主要在烟台停泊,而其他国家的商船,则基本上不来中国了,起码战前是很难看到他们了。
不过沿着码头,则是环绕海湾的城市群,这比后世的青岛面积都要大,因为在摩天大楼没有兴起之前,城市要发展,只能从面积上着手,骨架就迅速的摊开。
不过一西门子为首的德国交通企业,在城市中修建了大量的电车,倒是让这里的交通始终保持畅通。
但杨潮更关心的是青岛的管理机构。
李富安的人马已经完全接管了青岛,现在德国官员真的只是顾问了,完全说不上话。
李富安这点让杨潮很认可,可唯独一点让杨潮很不放心,这小子太西化了,除了开会,他始终是西装革履,住的是洋房,吃的是西餐,喝的是咖啡,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任何中国人的样子。
他出身大家族,但家道中落,全靠着自己的努力才爬起来,显然李富安内心是不自信的,虽然他拼命工作,是最典型的工作狂,而且总是表现的很强势,从他打断他堂弟的腿就能看出来,但是不能掩饰他内心的不安,他是一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
尽管如此,杨潮依然很器重李富安,很认可他的能力,也认同他做的贡献,等范文勋章设计出来后,杨潮打算授予他第一枚银质勋章,金质和玉质的则还不能给他们,金质的得等再过几年,而玉质的,那就真的得是做出范仲淹、文天祥那样能够起到警醒后人、影响历史的人才能得到,不是给一般人准备的。
“德国人管理最成功的一点,不是他们军队一般的高效,而是他们的建立的福利保障体系。青岛现在的税收占据整个山东的近四成,你们继承的这个福利体系应该是可以保持的。而且不但要保持,而且要学着改进。”
听完青岛市政府的的报告之后,杨潮向他们提出鼓励和要求。
12月,杨潮才离开青岛。
然后去烟台走访了一圈,烟台的发展没有青岛规模大,这里只有200万人,但是发展更均衡一些,这里的商业和轻工业同样发达。
而东营纯粹是一个轻工业基地了,而且基本上是华商独自,以纺织业为核心产业,新兴产业只有王求的化纤工业。
但是轻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让东营的城市反而更大,比青岛都大,也是沿着海岸,在数百万亩的盐碱地上疯狂扩张。
现在的人口已经达到了500万,人口达到500万的城市,那已经是另一个类型了,出现了许多新的特殊问题。
比如城建问题,但最严重的而是犯罪问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