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和诺贝尔奖打擂台
一个人的自信是源于他的能力,国家也是如此。以前华夏人因为国力的原因有些自卑,认为外国比华夏好,而现在华夏强大了,华夏人的自信也回来了,不再盲目崇拜西方。
比如以前在华夏,外国车就是可靠和高档的代名词,而国产车就是是山寨、低端、质量差。有钱有身份的人,谁也不会开国产车。现在不一样了,今年前两个季度,华夏汽车市场销量为万,其中国产汽车占了50%!
这里所说的国产车不是那种合资车,而是华夏的本土品牌,由此可见华夏的汽车工业发展何等迅速!
汽车如此,其他产业也是这样。智能手机领域,华夏销量排名前五的都是国产品牌,苹果已经落到第七,而三星刚刚挤进前十。在高端手机市场,天信电子和华威同样对外国品牌实现了碾压,他们不仅称霸国内市场,还瓜分了相当的国际市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又有卢阳这样的领军人物,华夏上下对诺贝尔奖的反思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普通人的评论没有多大影响,但一些专业人士的支持就不一样了。就在卢阳发起反思潮的第二天,中科院院长于广杰院士在微?博上发表了评论,表达了对卢阳的支持,称“华夏不应该迷信诺贝尔奖,反而要自省,在科学研究上保持务实、严谨、脚踏实地的作风,不要被奖项误导。”
当然,他没有像卢阳那样指责诺贝尔奖的不公平,在他看来,在诸如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奖等科学奖项上,诺贝尔奖还是比较权威公允的。
许多教育专家随后也都发表了评论,赞同卢阳带来的这种反思。在对待诺贝尔奖的问题上,他们没有卢阳这么尖锐,但也都要求国人不要把它看得太重。
最让外界吃惊的是,前几年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华夏科学家也支持了卢阳!
华夏媒体评论,“中科院院长和这位科学家的表态说明卢阳已经征服了华夏科学界”,而国外媒体则诧异,之前一直把诺贝尔奖当做骄傲的华夏,难道现在要集体抵制诺贝尔奖吗?
关于诺贝尔奖的争论太多、影响太大了,卢阳的家人和朋友都知道了。为此,身在京城照顾卢雨涵的朱晓彤专门给卢阳打来电话。
“你啊,就不能顾及一下自己的形象吗?”朱晓彤打电话埋怨道,“你现在的地位,随便说一句话外面都要讨论半天,你还说这么有争议的话。”
卢阳呵呵一笑:“我这个人你还不了解吗,不管什么地位不地位,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可是你这样说,影响多不好啊。”朱晓彤担心道,“我看新闻,欧洲对你到处都是批评,很多有影响力的科学家都站出来了,还有人提议抵制蓬莱集团的产品。今天我又看到,挪威还有游行让你道歉……”
卢阳不在意道:“你也别在意,什么批评、游行,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至于抵制蓬莱集团的产品,随便他们吧,我说什么根本不用考虑他们的感受。当年挪威人把诺贝尔和平奖给那两个王八蛋,也没有考虑华夏,到现在他们也没有道歉,还指望我道歉,哼哼……”
朱晓彤见丈夫没有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心里就放心了。她打电话不是为了责备卢阳,而是为了安慰他,在她心里,不管卢阳是对是错,自己肯定都要和他站在一起的。
“爸爸,以后我也不要诺贝尔奖!”见朱晓彤没有说话,星星插言道。
卢阳看到儿子,哈哈笑道:“真是爸爸的好儿子!不过诺贝尔奖没有什么稀罕的,到时候你给爸爸拿一个更厉害的奖!”
朱晓彤没好气道:“我怎么没听说过还有更厉害的奖?”
卢阳道:“现在没有,要不了多久就有了。”
朱晓彤马上反应过来:“你准备自己办一个奖?”
“不愧是京大的高材生,反应就是快!”卢阳赞一个。
朱晓彤看着丈夫的虚拟影像,哭笑不得道:“老公,你不是为了和诺贝尔奖置气,就专门再办一个奖吧?虽然你看不上诺贝尔奖,但是公平的说,在全球范围内,它还是非常权威的。就算你办一个奖,和诺贝尔奖打擂台,但差距太大,也没有意义,反而成了笑话……”
“什么差距太大,笑话……”卢阳翻了一个白眼,“你就对我这么没有信心?”
“这不是信心的问题,总之,办奖项和搞技术研究不一样,它不是你自己能够掌控的。”朱晓彤劝道。
“即使不能全部掌控,但还是能够掌控大部分!”卢阳冷静的说道,“诺贝尔奖能够发展到今天,那是西方世界用来一百多年捧起来的,也是因为这一百多年来西方主宰了全球科技的发展。现在形势不一样了,未来的科技中心在华夏,华夏应该有一个与她地位相称的科学奖。”
朱晓彤这时意识到卢阳并非说说而已,也就不再劝了。她忽然觉得,自己丈夫筹备这个事情绝非一天两天了。
朱晓彤猜对了,卢阳很早就有创立一个科学奖的计划。
卢阳创立奖项的想法有五年多了,最初的灵感来自于奥斯卡。当时天信影业借着华夏电影发展的大潮,迅速扩张,华夏的电影市场票房已经达到米国的69%,看到卢雨涵几次带电影冲击奥斯卡,卢阳就有创立一个更加权威的华夏电影奖的念头。
卢阳事业的重心不在电影上,后来蓬莱岛的建设让他这个心思淡了。不过他这个想法被卢雨涵继承下来,听说今年华夏电影市场的票房将会超过米国,成为全球第一,而卢雨涵也代表国内的影视公司和政府谈判,准备创立一个更加公正、开放、与奥斯卡争锋的电影奖。
蓬莱科学院成立之后,卢阳意识到蓬莱岛应该有自己的科学奖,不过当时他考虑,蓬莱岛毕竟起步晚,还需要一些积累和沉淀,突兀的建立一个世界性的科学奖有些困难,便暂时搁置下来。
这一次,诺贝尔奖事件刺激到卢阳,让他不得不把计划提前。
当然,即使卢阳十分自信,但是对创立一个权威超过诺贝尔奖的奖项,他还是感觉到棘手。在他看来,诺贝尔奖有如此的名望,最初靠的是奖金,然后是西方世界的认可,特别是后者最为重要。这百年来,诺贝尔奖几乎成为衡量一个科学家名气的标准,是否获得过诺贝尔奖代表了一个科学家的成就。
除了这两个因素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成就了诺贝尔奖,就是那些成就非凡的科学家和影响人类的技术成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诺贝尔奖和奥斯卡有不少的相似之处,奥斯卡诞生在电影工业最发达的米国,得到这个奖项对电影的票房有很大好处,这类似于诺贝尔奖的奖金。其次,奥斯卡得到米国的承认,继而得到世界的承认,代表了巨大的名望。第三,在前两个因素的刺激下,来参加奥斯卡评选的都是最优秀的电影和电影人,而这又反过来拔高了奥斯卡的逼格。
三个因素良性循环,成就了奥斯卡。
卢阳按照这个解读的思路,心里规划了一下自己准备创立的科学奖。第一,资金不成问题,这个世界上比卢阳有钱的人大概存在,但肯定没有几个。而且以华夏如今的实力,已经可以创办这种顶级的科学奖。
第二,名望和认可度,这个有点难办。现在世界的话语权还掌握在西方手中,华夏崛起时间尚短,挑战西方力有未逮。此外,对一个奖项而言,公平、公正的名声非常重要,在这一点上,华夏相对于西方有着天然的劣势。
第三,参与者。一个奖项是否权威,逼格有多高,看看参与者就知道。对于科学奖而言,只有那些顶级的科学成就和科学家参与进来,才能体现这个奖项的权威,参与者就相当于奖项的代言人。这就像名牌产品,你要是找乞丐来代言,就算你的产品再好,也没有人愿意去买。
“第一点算是天时,第二点是地利,第三点是人和。天时有了,地利欠缺,人和需要想办法解决。”卢阳寻思,按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来看,这三个因素中,第三个因素是最重要的,也是卢阳需要解决的重点。
“资金上,太多不好,太少也不行。太多了,给人一种砸钱的暴发户印象,太少了又没有吸引力,这样,奖项基金定为100亿,项目就定为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天文学这五项基础自然科学,嗯,再加上计算机网络或者人工智能,就先定这六项,太多了的话反而不好。这么一算,每位获奖者能够从基金的收益里分不少钱。”卢阳盘算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