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宏愿
凌云外出虽然穿的破旧不堪,但是他的包裹可值老鼻子钱了,为啥?里面包的全是银票啊,陈莫三早就看到了。所以他才一个劲儿的向凌云推销他的《如来神掌》,向凌云的朋友豆豆推荐《无相神功》,向花姑推崇《驻颜述》。
凌云心存善念,几次驳了陈莫三的请求,落了他的面子。一次两次还行,到了第三次凌云心里过意不去了,反正自己也不缺这俩钱,就当救济陈莫三了。
三张50两的银票放到陈莫三的眼前,陈莫三怕凌云反悔,一把就把银票抢到了手里,躲到无人的地方才拿出银票,验验真假这才放了心,然后美滋滋的坐到了餐桌前,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凌老弟……还是你识货啊,这三本旷世绝学,老朽就把它们交给你了。”
陈莫三收了凌云的钱财后,就称呼他为老弟了。陈莫三说完话从怀里,拿出三本皱皱巴巴的书放到了凌云的眼前。
凌云也没有和陈莫三客气,他把《驻颜述》送给了花姑,把《无相神功》送给了豆豆。《如来神掌》则留给了自己。
“凌云哥哥,《无相神功》这不是吃的,豆豆不要。”豆豆很直接,有什么就说什么。
“凌少爷,花姑不识字,这《驻颜述》放在我这里并不合适,你还是收回去吧。”
花姑一听《驻颜述》的书名,心里怦然心动,奈何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放在自己手里,唯恐让好书蒙尘,故此才谢绝了凌云的好意。
“这个……这两本书既然和你俩有缘,你们就先收下,不识字可以学。豆豆你带头先把书拿起来收着,不然哥哥就生气了。花姑你也把你的书收好,毕竟这是我的一番心意。”
凌云好说歹说,豆豆和花姑才把《无相神功》《驻颜述》收好。
若干年后花姑凭借《驻颜述》潜伏在敌人的心脏,为华夏的解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豆豆凭借《无相神功》与佛教结缘,学会了佛门绝技《易筋经》《大力金刚指》,勇闯18罗汉阵一路过关‘斩将’,被封为少林寺最年轻的一任住持。
在豆豆的带领之下,少林寺全院武僧抗击倭寇平内乱,为华夏的统一贡献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力。而豆豆那么大的能耐,却还不是凌云手下的第一武将!当然这只是后话,暂且不提。
“老伯……你真乃奇人也,就是不知道您老有没有兵法之类的书籍,奇门遁甲之类的也行……”
凌云对着陈莫三一捧二激,就是要看看陈莫三还有没有,自己想要的书籍。
“弥勒哪个拖佛……凌老弟啊,这个可以有……不过嘛……这得靠你自己去取,就看你有没有那个胆量。”
陈莫三拿着羽扇,玩着深沉捻着银须。
“老伯您老就别卖官司了,说说怎么个取法?到哪里去取?”
凌云一听有门,马上就来了精神。一个人的能耐再大,浑身是铁能碾几颗钉?兵书学会学精融惯汇通,组建战队对付起小鬼子来,那还不是裤裆里摸‘小鸟’手到擒来的事嘛!这也是凌云此次下山其中的一个目的。
“老朽游历半个华夏,终于发现了三个墓葬群,老朽考古推演多年,终于推演出一座古墓有可能是……三国时期孔明之墓,不知凌老弟对这座古墓有没有兴趣?”
凌云听到陈莫三提及孔明,他再也不能保持平静了。诸葛亮能掐会算,前知500年后算1000年,那是华夏历史上了不得的政治家、军事家!白天占卜、夜观星象测运势,奇门遁甲排兵布阵无一不精,孔明就是凌云的偶像,陈莫三就是他的贵人啊。
“还有一座古墓估计是春秋战国时期孙武的墓穴,凌老弟这个墓你有没有兴趣?”又是一个重磅炸弹,被陈莫三甩了出来。
孙子兵法举世闻名,流传出来的残篇就可以安邦定国,这个陈莫三不是一般人,不象他表面上那么简单,能找到一座古墓已非常人,如今他竟然寻到了三座!他到底是什么来历?
“有…有…有…”凌云还处于震惊之中,正消化着陈莫三透露出来的信息。
“最后一座古墓年代更为的久远,是蚩尤还是黄帝,老朽才疏学浅不敢妄下结论。”
凌云听了心想:卧槽……你都把华夏之祖黄帝的墓穴都给找到了?陈莫三你祖上该不会都是盗墓的吧!
当然这些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不敢说出来,否则凌云就会得罪这位贵人的。
“老伯……有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讲?”凌云忽然想到了一问题,总觉的盗先人的墓穴有损阴德。
“无量佛……凌老弟,有什么话当面讲出来,道爷为你答疑解惑。”陈莫三跟个神棍似的,大冷的天还忽闪着个羽扇,不知道是抽的什么疯。
“老伯……我们冒然打扰先辈长眠,总觉得损阴倒德……”凌云竹筒倒豆子,一口气就把心中的疑惑全说了出来。
“呵呵……凌老弟,没有想到你人不大,考虑的事倒很全面,你真是个妖孽啊,怪不得你的眉宇之间有股帝王之相显现。”陈莫三的答非所问,可把凌云气的不轻。
“十几年前,老朽夜观天象,发现华夏运势低迷,乱世将来临,敌寇入侵,苦了众多无辜的百姓。没有想到时止今日真的应验了。为了让华夏这个沉睡已久的巨龙觉醒,老朽走南闯北寻找龙穴多年未果,却找到了华夏历史上了不得的先人之墓!”凌云听得入神,示意陈莫三继续往下讲。
“更让老朽没有想到的是在此能遇到你,看来这是天意啊!”陈莫三自顾自的发泄着自己的感慨,凌云听的正得劲儿,怎么他的话风一转又绕到自己身上来了?
“得…得…得…老伯你说着说着,怎么又把我给扯进来了,什么帝王之势我不关心,也不在乎。我只想早点把鬼子赶出华夏,还百姓一个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