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唐 > 第54章 品茶(下)

第54章 品茶(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泡茶的地点选在了清虚观后面的一处凉亭之上,依旧在清虚观内,但是地势相对高一些,可以看到流动的山泉、道观不远的龙潭。有清风吹来,清爽怡人,天气倒是不算热。

其实李清提议在这里泡茶未尝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在观中的话相对闷热,如果再喝热茶,自己泡茶的效果就显现不出来,改在清风送爽的凉亭,如果静心品茶的话效果就更加显著一些,这大约算是心理上的一种暗示了。

七巧小心翼翼的端出来一套青瓷的茶具,一茶壶、四个小小的茶瓯,也就是茶碗了,跟后世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接着又拿出很多工具来,有竹夹、纸囊、罗合、水方、瓢竹、盂、都篮、方巾等等二十几种,一部分是竹子制作的器皿,一些却是金银器。倒是让李清大开眼界。

李清打开其中的一个小小的罐子,揭开来里面是细细的白色的粉末,嗯,应该是盐,李清暗道,很多时候煮茶会在里面放些盐作为调味品的。李清示意把这些拿下去,七巧疑惑的看了看李清,随后撤掉了。除此之外还有煮茶用的各种配料,李清也一并让人撤了下去。

李清的举动让在场的人感觉十分惊讶,不知道没有这些东西又如何能煮出好茶来。难道仅仅靠茶叶就可以了?

玉真公主颇为疑惑的问道:

“二郎煮茶真的不需要这些东西吗?”

“不用,我并不是要煮茶。”李清摇了摇头。

玉真公主是颇为惊讶的,在她的印象中,吃茶都是有很多的配料在内,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谁仅泡茶叶喝的。直接用水煮出来的茶叶能喝吗?更何况李清还说自己不是煮茶。而在边上陪着的四娘和七巧就觉得是有些胡闹了,李清刚才的表现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对煮茶什么都不懂的人,公主竟然会允许李清这样胡闹,倒是可惜了作为贡茶的蒙顶石花了。

凉亭中间放置着一个矮的案几,李清在案几前跪坐了。玉真公主和其他几人在边上就坐,想看李清是怎样一个泡茶的方法。

李清拿起那套茶具看了一眼,这是一套青瓷,唐朝这时候的瓷器已经发展的比较先进了,越窑的青瓷以“青瓷如玉”著称,釉色青翠,洁净素雅,釉光莹润,色泽艳丽。青翠色的瓷器配合绿茶最为适宜。瓷青则益茶,反过来,茶色使青瓷茶器愈发深沉含蓄,茶与器相得益彰。看来玉真公主对吃茶还有很有讲究的。李清问道:

“越窑的青瓷?”

玉真公主点点头,好奇的问道:

“二郎连瓷器也都了解的么?”

“不同的茶要配合不同的茶具,所以略微了解一些。这青瓷配绿茶最是合适不过了。”

玉真公主命人焚了香,大约还是把这看成了一个正式的仪式了。

唐朝人吃茶的时候确实有很多的讲究,文人书生喝茶还要净手、焚香,在道门和佛门之中更是有一套标准的礼仪在内的。同样作为皇家的玉真公主在这方便同样如此,把喝茶当成了一项很重要的生活方式。

李清净了手,拿过来方才四娘拿出的那个方团形状的茶仔细的看了看,手中的蒙顶石花色泽青翠,紧致细嫩,全部是一芽一叶,叶芽整齐,手感光滑,是已经烘焙好的极品茶叶,茶叶的烘焙手法十分专业,跟后世的手法差不了多少。

李清把茶叶凑到鼻子前面问了问,一股清幽的茶香扑鼻而至,给人一种飘然清爽的感觉。茶倒是好茶,只是与后世的茶叶的炒的方法有些不同,如果直接冲泡的话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李清深吸一口气,平缓一下自己有些紧张或者说激动的心情,随即把青瓷的茶壶、茶碗放置在面前的案几上,问道:

“这里有什么样的水?”

“山泉水、井水、湖水。还有昨天从瀑布那里取回来的水。”四娘说道。

“就昨天取回来的水好了。”李清说道。

随后有人去取了水。李清命人把水直接拿去烧开。

“二郎对水有什么要求吗?”玉真公主问答。其实这时候的煮茶对水的要求已经很高了,不同的水煮出来的茶味道肯定不一样。

“水为茶之母。泡茶用的水有很多讲究,一般来说,山泉水为上、江河水为中、井水为下。泡茶的水讲究‘轻、清、活、甘、柔’,山泉水一般为软水,最为适合泡茶。……”

李清一边说,一边把方团的蒙顶茶碾开来,放置在边上的纸囊上。一叶一芽的茶叶根根错开,大小几乎完全相同,均匀的放置在白色纸囊中的石花嫩绿明亮,观之就令人神往。

在玉真公主的眼中,此时的李清侃侃而谈,谈吐大方,看上去稳重而又温文尔雅,得体的青色道袍穿在身上,一手捣茶,一手轻抚袍袖,神定气闲,望之清新俊逸。

在李清的要求下,水至三沸,被七巧小心的用水壶端了上来。烧水的方法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

李清小心接过,用滚烫的热水烫了茶壶,有把茶壶中的水倒进茶碗,一一烫过。李清用手摸了摸烫过的茶壶,有些热,水温这时候几近一百度,太烫了,嫩绿的蒙顶茶不能用这么热的水。

李清把水放置在边上,等了约半盏茶的功夫,倒出来一点试了试,温度降到了八九十度是样子,其实这时候只能靠感觉,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值了。

玉真与周围众人一直看着李清的动作,没有人说话,不管对李清的方法有何疑问,但在泡茶的过程中众人依旧把这作为一个很庄重的事情。

接着取过茶叶,依据茶壶大小放了适当的用量在里面,随后拿过水壶把热水直接注入到茶壶里面。沸水入壶,里面的茶叶随水翻滚,叶芽开始展开来,茶色慢慢显现出来。随后盖了盖儿,李清拿起茶壶,把茶水倒入茶碗里。这时候的茶色已经起来了,浅绿色的茶水在青瓷的茶碗中显得莹润碧透。

李清看时,茶碗中的茶水颜色尚浅,有些少许的泡沫,其中还有微小的茶叶沫混在其中。李清拿起茶碗直接把茶水倒掉了,头泡的茶水是不能喝的。

李清高举水壶,把沸水重新倒进茶壶,用了大约十余息的时间,这时候蒙顶茶的清香开始溢了出来。亭中清风飘过,香气四溢,送至众人鼻前,颇为清爽。李清慢慢把茶壶注满,上面已经漂浮出些许白色的泡沫,随后用壶盖把这些泡沫刮了去,盖了盖儿,把茶水倒入茶碗,这次的茶水颜色更加翠绿了。

如是再三。李清边泡边说:

“师父教导我们,道门讲究清静、无为,追求自然之道。饮茶同样如此,清净、恬淡、自由、自然。茶本长在云雾之间、崇山峻岭之巅,秉受自然之甘露恩泽、享尽群山之钟灵神秀,无异于琼浆玉露。

“喝茶喝的自然是茶之原味,现在很多人都把诸多食料放置其中,这样煮出来的茶已经失了本色了。

“茶之妙用,提神养心,颇为符合我道门修行之道。等下公主尝尝这些茶。”

李清侃侃而谈,手中动作不断,犹如行云流水、清晰有序,倒是让看的人收其了轻视之心。

李清把之前三泡的茶水倒去。随后把沸水旋转注入茶壶中,大约三分之一时停了数息,接着注满了茶壶。这时候的水温大约在八十度左右,是最为适宜的时候。壶中的茶水颜色已经完全出来了,顶级蒙顶石花特有的茶香浓郁清香,还没有开始尝,已经让人跃跃欲试了。

李清盖了壶盖,如之前轻轻把沸水沿茶壶四周浇注。过了数十息的时间。李清拿起茶壶,把茶水沿碗边一一倒入茶碗之中,盖了碗盖,轻轻推至玉真公主面前,说道:

“除了洗杯、温杯、洗茶、落茶、冲茶等,剩下的就是看茶和品茶了。请公主品评。”

玉真公主从刚才的凝视中缓过神来,疑惑的问道:

“就这些?”

“越简单越得饮茶之味。”

玉真公主端起眼前的茶碗,掀开碗盖,轻雾氤氲,一股馥郁的茶香飘散开来,直入肺腑。仔细看时,青翠的瓷碗盛着碧绿的茶水,浑然一色,茶水色泽绿润、碧绿莹然,看上去犹如温润的美玉般清爽透亮。此前玉真公主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茶水了,简单至极又感觉丰富至极。

拿在手中的茶碗微微温热,并不烫手,玉真公主将茶水送入鼻端闻香;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少许茶汤入口,含茶水于舌尖回旋细品,有甘甜缠绕舌尖,随后入喉至腹,但觉鼻口生香、浑身通透。

从远处望过来,这绿树掩映的凉亭檐角高耸,清风过凉亭,拂过亭中几人的面颊,扫去几丝热意。亭中端坐一个仪态万种的女道和一个清新俊逸的道童,边上是几个服侍的丫鬟、仆人,场中明净案几、几上放置着些许精美青莹的瓷器,几人说着话,间或微笑着闲聊,清山秀水,山泉亭榭,幽静闲适的味道这一刻弥散开来。

这时候的玉真公主对李清算是有着另眼的看待了,心中暗想,小小年纪对于茶艺竟然有此钻研,真是难得,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惊喜没有发现。

边上的四娘和七巧早就没有什么话语说了,看着闲坐的李清心中微震,好像眼前的已经不是六岁的孩童,而是道行很深的师叔了。

“这就是茶的味道么?确实跟之前的方法不一样,这茶品起来清新许多,远比之前那些茶水让人回味了。”玉真过了半天说道。

“在这热天喝些这样的茶水也算解暑。如果喜欢其他味道,倒是可以放些茉莉花、兰花、挂花、菊花等,算作花茶。另外还有一种凉茶,最为解暑,不过条件不允许,倒是现在没有办法做出来。”李清说道。

其实,李清泡的茶应该没有玉真公主所品尝出的全部意味了。一来是所选的环境幽静,给人一种心清悠然的感觉;二来,玉真公主对于茶之一道还是作为一种庄重的事情来看待,对于李清新的泡茶方法本身就带有一种钦佩的心思在里面;三来,刚才李清在泡茶的时候说的话也给人很大的暗示在里面,这算的心理攻势的一种。

正源于此,李清这并不成熟的茶艺在玉真眼中确实惊人了。

“师父收你为徒也是因为你的茶艺么?”玉真公主问道。

“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师父应该不知道我会泡茶的。”李清笑道。

“哦?”玉真公主的好奇心更重了。

……

“公主且慢品这茶,以后我倒是可以把这些教给服侍公主的人。这几日,玄静师兄即将回山,到时候怕是要考验我的课业。清就先去告辞了。”李清起身说道。

玉真公主点点头,说了请李清有时间过来的话,随后命人送李清出观。

待李清走后,玉真公主问身边的四娘说道:

“刚才的步骤看清楚了么?”

四娘点点头,随后跪坐在李清原来的位置,烧了水按照李清的方法重新冲泡了一遍,端到玉真公主面前。玉真公主接过拼了一口,随即摇摇头道:

“味道不对,看来简单的手法中间也有很多的精髓所在。”

“公主,味道真的有很大差别吗?”四娘问。

“自己喝。”玉真公主让四娘把剩余的一杯喝了,四娘的眼神才变得郑重起来。

“茶艺、茶艺,师弟自创新法,近乎于道了。”玉真公主道。

此时的李清在为李含光考察自己的课业而发愁的时候,李含光已经回转,这时候回到了河南道崇山附近的一个小镇上。

李含光从茅山回来,一路疾行,往王屋山赶去,这一日到嵩山脚下的一个小镇歇息,命酒博士上了饭菜,打算暂作歇息。

这是嵩山脚下的一个小镇,很是繁华,镇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忙碌奔波,偶尔会看到修道的人和出家的和尚。这时候的嵩山有着道观和寺庙,道、佛两家在这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李含光正就餐时,从店外进来一个和尚,肩上扛着一个两三岁的孩童,那孩童也是光头,看来是个小和尚了。

大和尚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放下肩头的小和尚,对着上前的博士说道:

“来些素菜,老衲急着赶路。”

“大师喝点什么?”酒博士问。

“清水好了。”

这时候被放在边上小和尚说道:

“我、我想吃、吃茶。”原来还是个口吃的小和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