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如果这样读石头记 > 第15章 015 位极人臣自风流,富贵中人看不穿

第15章 015 位极人臣自风流,富贵中人看不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其实这一回,涉及到的话题,就是生命中原本的意义。当然,只是涉及,并没有答案。

在名利场里面滚打,得到功名富贵以后,到底是为了什么?总不能为了富贵而富贵吧。富贵到了极致,如果能懂得进退,知道如何运用财富去创造更好的生活,不被其所累,也就不会为了富贵而富贵。说句用烂的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一句很有禅意的句子,大概可以这样理解:不要忘记最初的信念,或是最初的追求,不要在过程中偏离最初的构想,才能得到与初始目标一致的结果。

不知道你们家里,有没有长辈做过类似的事情:把电视机遥控器用塑料袋子装起来,或者拿个布套装上,直到电视机寿终正寝,遥控器还不见天日,依旧如新。或者买个苹果手机,里三层外三层把它保护好。苹果公司不停把电子产品做薄做轻,我们却不断加壳贴膜。忘记了这些产品本身的价值,不单是实用价值,还有产品设计赋予的美感,都被加壳贴膜给破坏掉——以爱惜的名义,葬送了产品的另外一些价值。直到产品更新换代,丢了不用,卸开手机套,老手机壳子还依旧如新,你已经用上更新一代的手机了。

同理,贾宝玉在贾府,上上下下都对他爱护得不得了,吃茶怕烫着,得丫头吹冷一下;骑马怕摔着,得做马车里面。总之就是捧在手心里怕摔,含在嘴巴里怕化。本来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小孩,可是,被里里外外给包裹起来,像不像上面说的苹果手机?

这一回刚开场,就接着上一回,描写北静王与贾宝玉的第一场见面。北静王名字叫做“世荣”,也有其他版本,叫做“水溶”。透过宝玉的眼睛,我们看看北静王的外貌“头上戴着净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贾蓉其实也是帅哥一枚,可是,都没享受这样的描写。

说说第三回里面,黛玉眼中的宝玉外貌“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如果从视觉上看,这两位像不像?很像吧。总感觉北静王,就是另外一个宝玉。他位极人臣,却风流潇洒,不被世俗礼教所羁。身为王爷,却不受礼教的限制,亲自来吊丧,可以说,他也借着吊丧之名,来与宝玉见面。而且不妄自尊大,让发丧的队伍先走。这些做派,应该都很让宝玉喜欢。

宝玉就是一个装在手机套里面,贴了膜的苹果手机,而北静王就是不贴膜,不加套的苹果手机。

我们先按下后面的情节不表,说说北静王的名字吧。有其他的版本,他的名字叫做“水溶”,刚好和林黛玉的“潇湘妃子”“渔翁渔婆”相暗合,也有学者推断,林黛玉是嫁给北静王,做了真正的“潇湘妃子”。我们也不用太过当真,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总之看得出,北静王是一个风流俊俏的神仙人物。和贾宝玉有一比。

北静王给宝玉见面,聊了几句,欣赏了一回通灵宝玉,又亲自给宝玉带上,这些举动在古代,都是非同寻常的礼遇。之后,送了一串“赐鹡苓香念珠”给宝玉,当做见面礼。这珠子,是皇帝赐给北静王的。鹡鸰香念珠,应该是曹雪芹杜撰的一种名字,鹡鸰是一种鸟的名字,在古汉语里,鹡鸰有兄弟的意思。这串珠子,暗示北静王把宝玉当做兄弟一般的关系来对待。要知道,贾宝玉对男人们的评价,是非常不高的,对北静王如此仰慕,那是相当稀奇。

北静王就这么匆匆和宝玉一面之缘,就退场了,后面的章节,都是侧面带过有北静王的出现。到底北静王放在这,是什么用意呢?曹雪芹一直都在对比,看看不贪权力的北静王,对比看看这一章,佛门圣地弄权的王熙凤,乱搞的秦钟,俗世缠身的空门尼姑,也许就有不一样的体会了。

却说辞别北静王,发丧的队伍轰轰烈烈继续行进。凤姐怕宝玉骑马摔着,于是给宝玉说,“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和女孩儿似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同坐车好不好”。看看凤姐多会说话,如果她说不放心之类的话,估计宝玉还嫌凤姐太婆妈。

《红楼梦》里,极少有这些贵族到民间的描写,而且,他们极少有机会接触到底层的百姓。这一章,难得他们发丧,路过农村,到普通百姓家里借地儿歇脚。他们一行人,到了普通人家,王熙凤上厕所,换衣服,吃茶。而贾宝玉,则好奇农家的生产工具。在小厮们的介绍下,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之后,看到一架纺车,正要碰,结果被一位叫做“二丫头”的姑娘阻止了。

这二丫头,估摸着,怕这些公子哥儿把纺线弄坏了,让他们站一边,给他们演示如何纺织。秦钟在边上,悄悄给宝玉说“此卿大有意趣”,翻译一下,就是“这妞儿不错”。之后宝玉一行告辞,远远看到二丫头,默默留心看。对比一下,就看出秦钟与宝玉的差距。

丧事办到这个田地,已经没了忧伤,也没哀愁,一路谈笑间,就到了铁槛寺,要待客,要做道场,得忙活三天三夜。凤姐这几天是不能回贾府了,宝玉难得出门,当然更不想回去。凤姐觉得在铁槛寺住着不方便,于是就到了不远的馒头庵休息。

接下来,回目中的主要故事,都将在馒头庵里面上演。

曹雪芹深得老庄之道,也对佛经研究略深。但是,在他的书中,这些佛教道观,表面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但是背地里,和尚也好,道士也好,都是乌七八糟。而且不但是这些出家人,还有在这些地方,也上演钱权游戏。还记得吧,第二回里面,贾雨村在破庙,被冷子兴点化的故事吧。反而癞头和尚,跛足道人,表面污秽不堪的人物,他们才是真神仙。

南宋范成大写的“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本身就是一首讽刺的诗。用“铁槛寺”,“馒头庵”做为贾府的家庙名字,本身就有调侃的意味在里面。

好了,继续回到章节中。

却说凤姐在馒头庵住下,晚上,尼姑庵的静虚来求凤姐办事。这个静虚,在前面,第七回的时候,侧面出场过,她就是智能儿的师傅。当时周瑞的家送花给贾府的姑娘们,智能儿就正在和惜春玩耍。

原来静虚是来求凤姐,帮忙退一门亲事。起先凤姐不愿意趟这浑水,可是老尼姑用激将法,使得凤姐开口,要了三千两白银,帮她办了这件事。凤姐也逗,说这三千两她看不上,而是给跑腿的小厮做盘缠。这么好的老板,我也想要啊。而且言谈中,凤姐表达了先进的唯物主义思想,她是不信阴司地狱报应的,这简直就是古代唯物主义的先驱嘛。但是后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时候,她又相信自己的女儿冲了花神,生了病,又让刘姥姥给女儿取名字。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这事情谈妥了,老尼姑又奉承了凤姐几回,凤姐很是受用。看来这个静虚,一点也不静,一点也不虚啊。她庙子里,谈的都是达官贵人,说的都是真金白银。之后几天,王熙凤以贾琏的名义,伪造了一封信件,让她的跟班旺儿,送到节度使那里,以权压人,解决了这宗婚姻诉讼。三千两白银轻轻松松就到手。

这是一次直接的描写,也是透露一个线索,估计凤姐不仅仅包揽这一次官司吧。背地里,不知道做了多少这样的勾当,拿了多少好处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王熙凤在这边弄权,那边跟着她,一起住尼姑庵的秦钟,正在和智能儿幽会。其实贾宝玉是知道他们两个的关系,在白天吃茶的时候,故意让秦钟使智能儿给他倒茶喝,逗他俩玩儿。却说晚上,秦钟跑到后房,智能儿正在洗碗。注意一下,贾府的家庙,应该不会太小,就智能儿一个人在洗碗,估计她是庙里最受欺负的。秦钟搂着着小尼姑就要亲嘴。智能儿急的只跺脚,说除非出了这牢坑,才肯依秦钟。又一次通过小尼姑的口,骂了一回佛门之地。

正当秦钟刚的手,吹灯办事,突然被宝玉按住,吓了他们两个一跳。秦钟起先恼了宝玉,后来一想,是自己冒失在先,让宝玉帮他隐瞒,并且表示宝玉说什么都依。我们看到,曹雪芹也很调皮,写道“却不知宝玉和秦钟如何算账,未见真切,此系疑案,不敢创纂”这句,然后,就没然后了。如何算账?你的思想是如何,你就觉得他们如何算账呗。

看看吧,钱权色,一个不少,都在佛门圣地上演着,比世俗更大胆。也不知道如今大师们,看到《红楼梦》对这些世俗中的寺庙的描写,会不会提出抗议。不过依照出家人超然的思想“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应该不会当做一回事吧。

寺庙发生的事情,我就不做对比批判了。我还是回到这一回开头。如果我们把这些人,和北静王对比一下,他们其实权利也蛮大的,或者条件也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到底在追求什么,想要什么?我也不想继续分析下去,鸡汤文不是我的强项,就此打住吧,如果有兴趣,可以读完后,自己慢慢回味。

“铁门限”“土馒头”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如果运气不错,活到一百岁,人生就那么一百多个月。这么想想,人生真短啊。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到底怎么活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