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刚登基就倒下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
俗话说,天无二日,国不可无君。
老皇帝刚逝去才十来天,新皇帝登基了。太子朱常洛在群臣的几番劝进下,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龙椅。
在一番繁琐的礼仪下,众人忙碌了一整天,这皇帝登基仪式才结束。也算是正式昭告天下,万历朝已成历史,现在是泰昌帝御极天下。
皇帝力行新政,诏罢榷税、矿税,撤回监税宦官;先后以吏部侍郎史继偕、南京礼部侍郎沈隺(氵隺)、礼部侍郎何宗詹、刘一燝、韩燝、南京礼部尚书朱国祚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改变了此前内阁方从哲一人当政的不正常局面,同时起用了一些万历朝被斥官员。
朝廷里,大多数人都升官的升官,赏赐的赏赐,就是朱由学这皇帝的次子啥都没捞到,只得了自己父皇的一句安慰话,‘回府好好休息’。当然了也不是他一个人是这样,那杨涟忙里忙外的也是啥都没捞到,杨涟他虽然没有得到什么恩赐,但他那股为国为君的劲头没有就此消失,而是越来越来劲。
新皇登基,百废待兴,泰昌帝的一番措施的实行、政令的下达,令朝野间拍手称好,大呼学有用处。
就在各地有点名气的,有点权利的乡绅,真准备磨墨挥笔大书,歌颂新皇的时候,正直壮年的皇帝倒下了,不是因为繁琐的政务累的,也不是因为糜烂的前线军事焦愁的,而是,因为女色而掏空了身体给虚脱倒下的。
皇帝近来临幸的不是陪他多年的妃嫔,而是与他有前嫌的郑贵妃送来的美色。郑贵妃送来的共有八人,皆有倾城之容貌,个个眉清目秀,苗条动人。她又特地为她们制就轻罗彩绣的衣服,让她们穿上,给熏上香,傅上粉,一齐送给皇帝。
另外,又选一些珍珠宝玉,稀器古玩,真个是价逾连城,贵如和壁。
皇帝虽然过了壮年,好色好货的心思,仍是未减。见了这八名美女,以及那许多珠宝玉器,喜得心痒难挠,于是高高兴兴地接受下来。
皇帝派人将珠玉藏好,让那八名美女轮流陪他睡觉,直快活得活蹦乱跳,哪还记得什么陈帐旧隙?
是夜,便连幸数人,过了好几天这精神头才缓过来,就这样皇帝还大呼爽矣!他现在真正尝到了这权利的甜处,实现了古人的愿望——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八姬之外,另有两个李选侍,都长得妩媚迷人,皇帝能舍得冷落吗?隔几日总要去她们那儿住两夜。
再说这两个李选侍,其中一选侍居东,号为东李;一选侍居西,称为西李。这西李色艺无双,更会妖媚惑主,扭捏造作,无所不精,因此,更得皇帝宠爱。而且,朱由学现在还在怀疑这位西李。
郑贵妃这深宫老手,她现在算是看出门道来了,现在皇长子为西李抚养,而且皇帝甚爱她。她便有意去联络西李,天天与她往来谈心。时间不长,二人居然胶漆相投,融成一片,形同姐妹,无所不谈。
其实二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郑贵妃想做皇太后,李选侍想当皇后。各有心思,各取所需。
两人商议妥当,便由李选侍出面,向皇帝乞求。
皇帝做太子时的太子妃郭氏病死多年了,加之这李选侍甚是可人,也真有想册立李选侍为皇后的想法;只是那郑贵妃想当皇太后一事,确实令他为难。怎奈李选侍在枕头上吹得呼呼风声,令他难以招架,只得含糊答应了。
但是日复一日过去,册立的圣旨迟迟不下来,可急坏了郑贵妃。又去托李选侍催请,可巧皇帝朱常洛生起病来了。
郑贵妃、李选侍都不好再去催了,只能等到皇帝病好以后,再将开口。偏偏皇帝的病有增无减,急得两人非常焦躁,不得已借问疾为名,一同进入寝宫,见到皇帝,她俩略谈了几句套话之后,便问皇帝册封日期。
这时候,皇帝已是头昏目晕,无力应酬,心里也有些反感。遂说道:“册立之事还需与大臣议论一下,朕又在病中,你们不要逼朕嘛!”
二人一听,心里凉了半截子。她们知道,这册立之事,若与大臣们一议论,将没完没了,不知会搁浅到猴年马月。现在只有一追到底了。两个狐媚娇娘,交换了一下眼色,郑贵妃又作了点暗示,李选侍便哽咽着说:“自古以来,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是一般人的言语准则。谁知您这当皇帝的,竟然说话不算数,真是出人意料之外!”
光宗皇帝一听,便急了,但心里又烦得很,连话也懒得讲。只好皱着眉头,头一扭朝床里看去,任她说去。
那郑贵妃更是精于此道。她见皇帝有些不耐烦,就趁势打铁,说道:“君无戏言。前次陛下您已答应咱们了,再找什么人议论,也更改不得的。不然的话,那‘金口玉言’四字,怎么解释?皇帝的威望还能有吗?以后还有人相信吗???????”
这二人一唱一和,皇帝实在招架不住了,于是,他强打精神,说道:“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再讲了,立即就给你们宣布册立的诏书。”
皇帝被逼得招架不住,只得满口应承,遂派人吩咐礼部准备册封的仪式。
但是,那郑贵妃却老奸巨滑,她担心礼部又说不定从中作梗,便偏要皇帝亲自临朝,当面向文武大臣说清楚。于是她说道:“这册封的事,神圣严肃,不是谁能代替得了的。任何人的疱代,都会使册封失去光彩和意义。”
李选侍听了郑贵妃的话以后,也紧跟其后,继续向皇帝施加压力说道:“皇上继位不久,也该趁势树一树威势,给文武百官树个样子!”
再说皇帝听了,无可奈何,勉强起床,叫内侍扶掖出殿。他又派人召见大学士方从哲,对他说道:“根据先帝遗命,朕将尊郑贵妃为皇太后。此事应速令礼部抓紧准备仪式,不能拖延了,也不必再议了。”
说罢,皇帝觉得头重脚轻,站立不稳,赶忙重新坐下。呼喊内侍道:“快来扶朕回宫。”
且说方从哲此人本是一个标准的糊涂虫。不管什么事情,他也不置可否,便将旨意传给礼部了。
谁知礼部侍郎孙如游奋然说道:“先帝在日,并没有册封郑贵妃为皇后;何况如今的皇帝,又不是郑贵妃所生。这件事怎么能如此做呢?”
孙如游又将此事向其他文武大臣一说,整个朝廷之上,像开了锅的饺子,翻腾得厉害起来。
众大臣你一言,他一语,议论纷纷,没有人赞成,就公推孙如游上书力谏道:“??????郑贵妃事奉先帝已经多年了,从未听说有立她为后的打算,又怎能发遗诏于逝后呢?这难道是先帝在弥留之际,仓促之间作出的权宜安排吗???????自古以来,称达孝为善继善述。义可行,则以遵命为孝;义不可行,则以遵礼为孝。因此,臣等不敢奉命!”
这份奏折送到皇帝那儿,他强打精神,支起病体,约略浏览一遍,心中已全明白,觉得折中字字在理,句句有据,不能不听。他派内侍把这份奏折送到郑贵妃那里去。
郑贵妃读罢奏折,心中又急又气,不由得愤怒地说道:“这个孙如游是什么东西!他胆大包天,竟敢挡哀家的驾,连皇上的话也居然不听,这还了得?”
这郑贵妃怎肯罢休,一气之下,她把那份奏折撕得粉碎。还想去请皇帝重行宣布诏书。无奈听说光宗的病势一日重过一日。她觉得,当前,势难急办了,只得再耐心等下去。
其实,郑贵妃他也恨他那死去的丈夫——万历皇帝,他当时要是将大印盖上,现在哪来还有这么多是非。她也恨朱由学,这小东西,也不知将那诏书拿哪去了,不然虽说没有盖印,但怎么也是先帝留下的遗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