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世富贵 > 第214章 僵局

第214章 僵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预算?”李迪念着这两个字,一时沉默不语。

听过了徐平的详细解释,崇政殿里坐着的没有人说话,都低头思索。

与陈执中交接之后,徐平正式接掌三司,在安排人事的同时,提出了未来财政改革的路线,正式上奏。今天,大臣在崇政殿济济一堂,对财改的大纲进行讨论。

财政预算制度是第一步,没有明确合理的财政预算,还是像以前那样库里有多少钱花多少钱,后面的改革都无从谈起。为了应付各种临时开支,三司使就疲于奔命,财政的统筹运作哪里还有精力?没有计划,没有统筹,三司便就还是以前那个三司。

最后陈尧佐打破沉默,对徐平道:“此事初听起来繁琐,其实理起来也不难。天下钱粮都在三司,要做预算,也是三司去做,到时报政事堂就好。只要来年各个衙门按着这个预算做事,不要事事临时起意,说起来做事还容易了呢!”

翰林学士程琳道:“相公此话不错,此事中书门下确实不难,各衙门也不难,其实三司做起来也不难。难的不在这里,在枢密院。”

说到这里,看了看坐在赵祯身边的张士逊,闭口不语。

对于正常的行政机构来说,做预算确实不难。本来就是三司掌管天下钱粮,现在再加个预算制度又有什么?大家还容易做事了呢!

但这有什么用?钱粮的大头又不在这里,而是在养兵,在军费。预算好不好做,不在于行政衙门配合不配合,钱粮上没人能够跟三司作对,难的是在禁军。三衙愿不愿意把财政透明,让预算制度深入到军队中去,把军费花销理清楚,才是真正的难点。

三司所收的天下钱粮,和平年代,也差不多是十分中六分到七分养军,再加上占三司收入六分之一的内藏库收入基本用到军费上,军费占总的财政收到约为七成到八成。如果一有战事,这个比例就轻松突破八成,极端时占到九成都不奇怪。

有的时候徐平有一种感觉,大宋就是个把自己打扮成文治国家的军阀政权,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满口国家天下,一众文官高呼圣贤之治,其实不过是为了收军费的装扮。天下大事都由这班文官做主,前提是把养军的军费收上来。军费文官又管不到,天下钱粮的八成先支出去了,真的还有什么天下大事吗?

枢密院掌军令,按制度应该是由他们掌管军费的使用,但是实际上他们能做的,就是按照三衙的版籍足额把钱发下去。至于三衙到底有没有名册上那么多人,这钱有没有发到领饷的士兵手里,钱到底怎么花的,花到哪里去了,一无所知。

禁军其实还是当年五代军阀时的那个禁军,不过宋之前是他们自己收军费,现在国家养了一帮文官帮着收军费。以前想要钱了禁军自己提刀去找老百姓收,现在是提刀逼着文官政府去收,如果这叫文治,这种文治也只是用来装点门面而已。

国家花钱养兵,这兵是用来打仗,可这兵又不能打,最大的本事是抢自己人,这问题可就大了。从太祖时候定下来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军事目的与政治目的那个时候是契和的,对南方的割据政权几乎是秋风扫落叶一般,基本完成了中原的统一。太宗继位,打北汉就信心不足,等到伐契丹便一败再败,对党项,对交趾,几乎无一不败。等到了这个时候,军队的利益便就与国家利益渐行渐远,矛盾也越来越大。

文官慢慢掌握主动权,有一个过程。所谓权,最重的无非是人事和财政,主动权的变化也围绕在这两方面。太祖的时候军队本身掌握财权和人事权,后来杯酒释兵权,决策权慢慢收到了皇帝手中。到太宗的时候达到顶峰,那时禁军里的指挥使以上,领着几百个人的军官,都是太宗亲自策问试武艺,亲自任命的,文官无从过问。

到真宗之后人事权慢慢向文官政府让渡了一些,最明显的就是枢密院开始使用文官并慢慢以文官为主,并成为常制。但这个人事权仅仅是建议权,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

徐平提出预算制度,是要动军队的财权了。财政的绝对大头在军费,不能够动军队手里的钱,改革就只是小孩子过家家。想到这一点的,都沉默不说话。

张士逊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只好道:“枢密院这里也没有大难,版籍现成都有,历年养军之费无非是那样的数字,总起来交给三司就是。”

徐平道:“枢使,有了预算,必然就有决算。到了年终,钱是不是按照预算花的,怎么花的,到底花到了哪里去,可是要查清楚的。”

张士逊摇了摇头:“依往年惯例,这些事情枢密院可是做不了。钱如何花,一向都是统兵官一言而决,军里统兵官不识字的人为数不少,他们怎么可能做得来这件事?”

晏殊道:“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禁军中身居高位之人,随身仆役也绫罗绸缎,甚至芒鞋丝袜,奢侈比于富贵员外。而普通士卒,到手钱粮常被克扣,衣食不继的人不少,怨言载道。如果借着徐平所提预算决算,把钱真花到该花的地方,不失为一项德政。”

张士逊双手虚抱,垂于腹前,淡淡地道:“德政自然是德政,不过老夫却无能为力,此事须与禁军三帅商量才可。他们同意,事情才有可能做下去。”

李迪沉声道:“武夫不预国政,我们定下来,让他们去做就好,何必商议!”

张士逊轻轻微闭双目,再不说话。心里道你跟我耍狠有什么用?有本事跟拿刀的人去说。朝廷花钱,买的就是将领的一个忠心,不让他们克扣军费,出事你负责?

话到这里,便就形成了一个僵局。没有禁军花费的预算决算,徐平财政改革的动作哪怕弄得山响,其实都是小打小闹。赚再多的钱,还是落到了禁军的统兵官手里。而且军费本来是养兵,但实际上大部分的钱都落到了各级军官的手里,真正缺钱的底层兵士依然是衣食无着,甚至卖妻卖女的都有,各种乱象。

是收买各级军官,换来禁军的稳定,不惜以战斗力下降为代价,还是把军费直接拿来真正养兵,赢得军心,从而保证战斗力。赵祯作为皇帝,要作出一个选择。

西北战乱将起,在徐平看来,这个选择赵祯不能拖下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