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回 纷纷扰扰红尘事(卷一)
在离开燕山府之后,康百里一人返回大理,叶风则转道青州与水寒之会合。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四人一路徐徐南行,燕山府陷落一事在甄玥与李怜玉心中久久不能忘怀。
过了几日,甄玥收到叶风的信笺,信中叶风告知甄玥其与水寒之决定隐居于三川口,但仍将孩儿留在天柱山好生研习武艺,甄玥未予回信,心中却有了一丝释然。
路边茶摊之上,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四人静坐饮茶,此时距四人离开燕山府之日已有半月。甄玥笑道:“我四人许久未得这般静谧了,真是无事一身轻。”
未待甄玥语音落下,七八个人骑着快马直奔过来,甄玥抬头一看,见领头之人乃是李纲将军。
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站起身来,甄玥笑道:“李大人莫不是在找寻我等?”
李纲下马作揖,道:“甄医仙所言极是。”
甄玥笑道:“难不成圣上在怪罪我丢了燕山府?”
李纲道:“甄医仙真会说笑。徽宗皇帝已然退位,太子殿下已经登基,尊为钦宗皇帝。”
甄玥道:“敢问圣上定何年号?”
李纲道:“靖康。”
甄玥道:“圣上让李大人找寻我等,所为何事?”
李纲道:“现今金军已然南下,皇上召请诸位英雄共御京师。”
甄玥笑道:“我等何德何能,竟让圣上这般赏识。”
李纲道:“皇上已言,甄医仙若有何要求,尽可满足。”
甄玥道:“诛前朝六贼,复天慕英名。”
李纲道:“此事不难,且符合黎民百姓之意,还请甄医仙、杨夫人、二位少侠随我回京。”
甄玥笑道:“既然李大人亲自前来,草民等理当顺从。”
过了数个时辰,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随李纲来到开封,五人走进大宋皇宫垂拱殿,赵桓亲身相迎。
李纲跪拜道:“微臣参见皇上。”
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道:“草民见过皇上。”
赵桓道:“诸位肱骨,速速起身。”
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李纲道:“谢皇上。”
赵桓道:“近日,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二位主帅领军南下,兵锋直逼开封,朕真是寝食难安,还望诸位为朕解忧。”
甄玥道:“依草民愚见,皇上此时务须亲贤臣、远小人,以激发举国护卫社稷之志。前朝六贼若诛,倾国百姓必当感恩戴德,大宋军队一出,无不箪食壶浆夹道相迎。天慕冤屈若得昭雪,天地正气便会重归,天下有志男儿势必竞相参军,状我大宋雄威。”
赵桓道:“甄医仙言之有理。朕即刻令张叔夜起草诏书,为杨天慕将军平反。至于诛杀六贼一事,甄医仙有何高见?”
甄玥道:“不妨先行流放蔡京至岭南,令黎民百姓看到一代奸臣的惨痛下场与皇上捍卫社稷的坚强决心。之后,再在押解途中,将蔡京处死。
赵佶会心道:“此举甚妙。”
甄玥续道:“先前听李大人言道,童贯已随太上皇南逃,皇上可赐怜玉尚方宝剑,前去斩杀童贯,以儆效尤。至于其他四人,先行发配,再作诛杀,亦或是直接赐死即可。”
赵佶解下腰间宝剑,递与李怜玉,道:“李怜玉听旨。”
李怜玉跪地,赵佶续道:“封李怜玉为殿前都指挥使,统领禁军,官级从二品,赐予尚方宝剑,予以先斩后奏之权。”
李怜玉道:“谢皇上。”
赵佶道:“甄玥听旨。”
甄玥跪地,赵佶续道:“封甄玥为枢密使,执掌军国政要,官级从一品。”
甄玥道:“谢皇上。”
赵佶道:“还望诸爱卿尽快完成诛杀六贼一事。”
甄玥道:“微臣等定不负皇上重托。”
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告退,走在依旧繁华似锦的开封街头,李怜玉在为夫君即将正名一事,满心欢喜。唐青梅道:“甄玥姐,为何你请求皇上先行流放蔡京,而不是直接赐死?”
甄玥笑道:“我想让蔡京死在潭州,以慰白家满门阴魂,而流放岭南,潭州是必经之地。”
莫如秋道:“甄师姐果真用心良苦。”
甄玥道:“待回了揽月楼,我等便商议蔡京流放一事,此事由青梅、如秋你二人与我随行,怜玉则前去取了童贯首级。”
李怜玉道:“昔日玄天门一战,除了水寒之之外,惟剩蔡京与童贯二人,而水寒之,早已被我宽恕,希望其与叶师弟能过得平安幸福,与世无争。”
甄玥道:“前朝六贼横行一时,今日总算将要终结。但积重难返的大宋,不知可有转机。”
李怜玉道:“皇上不是册封我与姐姐朝中要职了么?”
甄玥道:“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现今金军南侵势如破竹,皇上看在你我在百姓兵士心中的名望,不得不重用你我,等到金军一退,你我又会是何等境遇,有谁能知?”
唐青梅道:“甄玥姐每每皆有深邃的思考,当真令青梅万分佩服。”
甄玥笑道:“青梅,昔日我在青麓宫第一眼望见你时,便预料你我今生不会只是相望数眼那般简单,但我之前确不曾预料你竟是一国公主。”
唐青梅道:“那一年,我尚且二十三岁,是个对父皇、师父惟命是从的女子,怎料今日的我却会离父皇、师父远去,但一路走来,我从未后悔。”
李怜玉笑道:“未来的天柱派掌门夫人,确是比夏国公主要卑微一些。”
唐青梅脸上一阵羞红,笑道:“所谓的天柱派掌门夫人,且不说不及夏国公主地位显赫,比起五毒教下任教主,亦是远远不如。”
李怜玉笑道:“姐姐,你看青梅这般挖苦我,你不帮帮我么?”
甄玥笑道:“与我无关。”
唐青梅道:“不知云燕姑娘身在何处,希望其过得安好。”
甄玥道:“命中若有缘,自会有再相见之时,当下只是时机未到。”
李怜玉道:“这些年,陪在霖浩与思雨身边的时间甚少,所幸一切旧事终将结束,我也好长居大理,相伴孩儿。”
唐青梅道:“无论如何,怜玉姐一年也得来一次淮西,否则,让青梅何等挂念啊。”
李怜玉笑道:“你不能时常去大理看看我么?”
唐青梅笑道:“这是自然。甄玥姐,待到金军离境之后,你有何打算?”
甄玥稍作凝思,道:“普天之下,哪里皆是我的家,而哪里,又皆不是我的家。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亦不知我自己该要去往何处。兴许,你等安好,便是我的安好。”
李怜玉拉着甄玥的手,道:“一直以来,皆是姐姐百般照顾我,而我,虽早为人母,但在姐姐面前,却始终像个十七八岁的少女一般。”
甄玥笑望李怜玉,道:“昔日,在开封街头,我第一眼望见你时,我便在想,这般国色天香、温婉动人的女子,若是天慕能将其取进门,该有多好。所幸,天慕并未令我失望。”
李怜玉笑道:“还不仰仗姐姐一直从中撮合。天慕是个铁血男儿,其不懂女儿心。”
甄玥道:“不知不觉,回忆比未来更加令人心旷神怡。”
李怜玉道:“姐姐所言甚是,但对于某四人而言,未来却是更为期待。”
甄玥笑道:“青梅、如秋,上清师伯、教主师姐。”
李怜玉笑道:“知我者,莫过于姐姐也。”
唐青梅道:“莫师哥,你我你我日后的第一个孩儿,就让甄玥姐为其取名吧?若还有第二个,就让怜玉姐为其取名,可好?”
莫如秋道:“好好。”
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四人一路温情不断,笑语不停,缓缓走回揽月楼。入夜,四人临窗畅饮,多少旧景浮上心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