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渔船的销路
当陈耕和谢老爷子都对某件事取得了共识之后,这件事就算是这么定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整个润华实业就像是被上紧了发条一样:
与法国雪铁龙汽车协商技术合作的细节;
与伊朗霍德罗汽车制造公司就合作的细节问题进行详细磋商,并且在3个月后大家终于签订了合作协议;
与狼堡的合作终于谈崩了,但狼堡邀请陈耕帮狼堡设计一款汽车,面对开了高价的狼堡,陈耕心情愉快的答应了下来:这几乎算是自己的私活……
汽车方面忙的一塌糊涂,船舶这边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双方第一次接之后的一个月,双方就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润华实业以200万现金入股,获取了造船厂67%的股份以及对船厂绝对的管理权,水警区只保留了相关的财务人员以保证股东的利益;
双方的合作协议正式签订之后,润华实业早就准备好的各路人马立刻发动,与国内相关的科研院所协调引进技术、与相关设备供应企业协调引进设备、想方设法的从国内各大船舶制造企业挖人……
最后这一项工作倒是最简单的,现在国内造船业不是很景气,很多单位的经验丰富的师傅为了让孩子尽快工作,都是不到50岁就提前办理了病退、内退手续,这些人的经验、技术正处于人生最巅峰的状态,可为了孩子能有份工作好成家立业,他们不得不黯然离开了自己工作了多年的岗位。
润华实业的出现,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就是个意外之喜,尤其面对润华实业给开出来的高工资,很多人都心动了,尤其是在这个住房条件很很紧张的时代,自己老两口去海洲还能给孩子们腾出一间卧室来,挣到的公司还能补贴一下孩子,很多润华实业的想到自己去润华实业……
这个时候,陈耕觉得自己要疯了!
狠狠的踹了一脚眼前这台从616厂采购的船用柴油机,嗯,硕大的船用柴油机当然纹丝未动,陈耕牙都要咬碎了:“这tm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山柴的那帮混蛋就拿这玩意儿糊弄咱们?”
渔船当然也是需要动力的,在经过考察、同时询问了请来的老师傅和专家们之后,陈耕决定从山柴引进一批柴油机作为渔船上的动力系统的主机,此前在山柴从德国mtu公司引进新型大功率柴油机技术的时候陈耕曾经作为代表团成员一起去过德国,还帮了山柴不小的忙,在这个过程中陈耕对山柴的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原本觉得山柴的动力系统应付渔船的使用绰绰有余,没想到事与愿违,先期运过来进行测试的三台发动机无一例外的都没有达到测试规定的运行小时数。
“其实只要不连续开机这么长时间,或者开机8个小时后稍稍歇一歇机器,山柴的机器也是不错的,”从江南造船厂请来的车间主任徐学红师傅50来岁,是有多年的使用山柴发动机的经验,对这第三台发动机出问题早就见怪不怪,在他看来,按照陈耕的这个测试法子,发动机不出问题那才是奇怪了:“陈总,您别怪我说话不好听,哪有您这么狠命的用发动机的?大家用发动机都是开几个小时歇一会,开几个小时歇一会,机器歇的时候人也跟着歇歇,吃个饭、喝个水什么的,人需要休息,其实机器也一样需要休息。”
“不是这样的吧?”陈耕摇摇头,道:“mtu和man的船用发动机,可以连续运行7*24个小时不休息,我要求咱们的发动机7*24小时的连续运行,没有一台发动机能够连续运行3*24小时,这就太说不过去了。”
何止是3*24小时啊,运来测试的这三台发动机没有一台发动机能够在中等负载的情况下连续运行48个小时,更别说重载连续运行了,这样的发动机,在陈耕看来简直就是个渣渣。
但徐学红不是这么看的,他觉得陈耕的这个测试条件就只就是吹毛求疵、简直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可陈耕是老板,而且还是个对工人很不错的老板,所以他还是尽职尽责的劝道:“陈董,您说的都对,可咱们国内渔船用发动机的水平怎么能和人家德国人的比?而且德国人的发动机多贵啊,您也别多想,其实山柴的船用柴油机已经算是数得着的了,大家对这个发动机都很满意呢,要不是您在山柴那边与关系,排队都不知道要派到哪儿去。”
陈耕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那大连船柴和琴岛海西船柴的发动机怎么样?”
“大连船柴?琴岛海西船柴?”徐学红看着自己的老板就像是在看着傻子,在徐学红的眼里,自己这个老板对船用柴油机的了解也真的和傻子差不多:“老板您不知道吗?这两家柴油机厂虽然是专门生产船用柴油机的企业,不过他们只生产远洋海轮使用的大型柴油机,小渔船上面用的这种小机器人家不生产的。”
丢人了!
丢大人了!
陈耕的一张脸如同火烧,丢人丢大发了。
相比于丢人,这种大型渔船(相对于渔民现在使用的这种二三十吨、三四十吨的近海渔船来说,这种200吨的远洋渔船就是绝对的大型渔船)的销售情况才是最让陈耕头疼的。
谢老爷子也很头疼,眼看着首批生产的2艘200吨集捕捞、分拣、加工、冷冻等多功能于一体远洋综合捕捞渔船快要完工了,但这两艘船的下家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咱们的业务人员不但跑遍了整个江南省,连江南省北面、南面的两个几个沿海省份都跑遍了,可没有一家单位肯买咱们的船。”谢老爷子愁眉不展的道。
“谁让咱们此前名声不显呢,”陈耕很明白原因出在了什么地方,这也让他格外无奈:“名声不显,大家对咱们的产品质量就信不过,我听说还有人说咱们的船到海里,一个浪头过来说不定就会沉?”
“是有人这么说,”不提这个也就罢了,说起这个谢老爷子也格外的愤怒:“当时我是没在,当时我要是在,我能抽烂那个混蛋的臭嘴……有江南造船厂的副总工把关,一个200吨的渔船会翻?真是天大的笑话!”
愤怒归愤怒,可不能当船卖出去,两人盘算了一圈,发现这还真是个问题,有钱的不肯卖,没钱的买不起,两人对视了一眼,都读懂了对方的眼神:难道咱们还真的要自己消化了?
“自己消化就自己消化!”
左思右想没有办法,陈耕也恼了,一拍桌子:“不就是两艘船么,最差的情况,也无非就是空跑一趟,可如果咱们能带着鱼回来……”
“如果能带着鱼回来,就说明咱们的船没有问题!”听到陈耕这话,谢老爷子也激动了:“就这么干!”
“另外海洲的老渔民多,他们对洋流、对渔情熟悉,咱们就按照之前商量的,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渔民帮咱们坐镇……你还记得我之前提到的那个贷款买船的计划不?”陈耕忽然问道。
“贷款买船?”
谢老爷子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之前陈耕的确和自己说过这个设想:相比于那些国有的渔业单位,各地的渔民才是渔船购买的主力,但80年代的渔民的经济条件普遍比较困窘,这种具有综合加工能力的远洋渔船不是还这些渔民能够买得起的,但他们又有购买渔船的比较强烈的愿望,怎么办?
办法就是分期付款,可以几家渔民凑一笔预付款,直接就把船开走用于海上捕捞作业,尾款分期偿还,这样就降低了渔船采购的门槛。采用这种模式,渔民们可以快速致富,润华实业也可以尽可能的多卖船,毕竟,只靠润华实业能够消化得了几条船?
当时谢老爷子觉得风险太大,总觉得不保险,可现在,谢老爷子沉吟了片刻,终于点点头:“那就先试试……我的意思,是从这趟跟咱们出海的这批人身上选几个出来,都知根知底的,也能控制好风险。”
“我也是这么想的。”陈耕点点头:“至于这个首付比例,这样吧,这第一批船,咱们先了解一下情况,如果他们实在是连首付款都那不出来,那就给他们弄一个‘以租代购’的模式,先把船租给他们。”
以租代购这种商业模式,国内基本上还没有企业实行,但谢老爷子知道,在国外,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商业模式,能够极大的降低企业采购装备的门槛,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以租代购”的确是首次投入成本最低、进入门槛也最低的一种方式了,他点点头:“如果他们真的连首付款都给不起,那也只能是这样了。”
ps:兄弟们,不好意思,第557章关于控股权的那部分出了点岔子,不过现在已经修改了,对于给大家带来的不便,千年再一次的向大家说一声抱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