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寒雀图
第九十二章寒雀图
徐鸿听了胖子的话,就笑道:“你这家伙就想着赚钱,你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呀!那些专门收藏古画的人,比我们精明多了,只要是仿古的作品,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过说又说回来,要是碰到一个二愣子,一个不识货又有钱的主,怕是也能骗一些钱,可是要碰到这样的人,就和中彩票差不多呀!
在收藏界不是有一个术语就叫做捡漏吗!谁都想捡漏,可‘漏’是那么好捡的吗!没有超人的运气,怕是根本捡不到‘漏’呀!”
胖子听了徐鸿的话,他不在吱声了。
“徐鸿说的是呀!不要想着那些一夜爆富的事了,还是想着怎么把我们的《新星艺苑》经营好吧!要是有朝一日,我们的‘新星艺苑’也象‘天南画报’一样火,那我们还不都成了大款了呀!”
赵明看胖子不吱声,他倒是又说了几句。
“没错,干事业就是要脚踏实地,光想着怎么很快致富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富翁。那一个富翁还不是从小本生意开始,之后又慢慢把财富积累起来的。
我们现在是不怎么样,可我们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新星艺苑’做大做强,我们这些人,自然也都算是成功了吗!”徐鸿听了赵明的话,又附和着说了一句。
“好了,好了,徐哥,赵哥,我也就是随随便便说说吗,看,你们俩可都当真了呀!我会和你们一起努力把‘新星艺苑’办好的,还是徐哥说的有道理,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把‘新星艺苑’做大做强,让我们的‘新星艺苑’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怎么样呀!”胖子咧着大嘴,看着大家笑道。
“行了,徐哥,你这作品是不错,可我们的画报不能光刊登这一幅作品呀!还得要几十幅作品呢!你这一次,难道就画这一幅作品了吗!”张泽想,徐鸿上一次,是把所有的画,画好之后,才让他们欣赏的,这一次,他只画了一幅作品,就让他们来欣赏,难道他不副其他的作品了,都要赵明他们自己画呢!
“哈哈,张泽,看你说的,我是主编,也是‘新星艺苑’的主要画家,我会只画这一幅作品吗!当然,还要再画几幅了。”徐鸿当然不能光画这一幅作品了,他还得再画十幅呢!这是徐鸿每一次给自己规定好的作品数量,也是他能够保证‘新星艺苑’作品质量一定具有上乖之作的原因。
要说徐鸿既然想要‘新星艺苑’的画作质量上去,又为什么不全让他一个画呢!那不是会让画报的质量更高了吗!
其实,这一点,徐鸿不是没有想过,可他思来想去,觉得那样做是不合适的。
艺术作品不能普通的商品那样,好就是好,差就是差,是外观可见,是谁都能够看出来的。
然而艺术作品就不一样,首先艺术的好坏,不仅仅是从外表可以看出来的,这和欣赏者的爱好还有审美偏好都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说,一个人特别喜欢一些画马的作品,那他对这一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一般画马的作品,他看不上,只是喜欢一些名家的作品。
可有人要是根本不喜欢画马的作品,他则对这方面的作品,欣赏水平就不够高,一般的作品,他都会觉得画的不错。
这并不是人的欣赏水平问题,只是个人爱好问题。同样是喜欢画作的人,对于画作的题材和技法也是各有不同的爱好。
所以说,一个人是很难满足市场上各种各样人的‘胃口’的需求的,只有让几个画家一起画,这样才能满足大家不同的‘胃口’的。
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作品的好坏,还和作品之间的比较有很大关系。
也就是说,好的作品和差的作品放在一起,可能会让好的作品更加好,而让差的作品是更加差。这就是一种衬托作用。
这样一比较,就会让徐鸿的作品,有一种出类拔萃的感觉。
徐鸿这样做,也就是要让画报中的作品,分出层次了。有好的,有一般的。也有一些不怎么好,这也是一幅画报之中的正常现象,谁也不敢说,他创办的画报之中的作品,全都是精品之作,每一期能有个几副作品,能受到观众的好评就不错了。
这就象是文学网站的作品一样,网站不可能让所有推荐的作品都火起来,每一个分类,能有几本火起来就不错了。
徐鸿让赵明和张泽胖子,他们也画画,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这样才会让‘新星艺苑’的作品,让更多的人露台,也会让更多的人记住作品之中的精品之作。
现在徐鸿已经画完了一幅精品之作,那接下来,他要画的就是另外十幅优秀作品了。
第一幅叫《寒雀图》,是宋代花鸟画名家崔白的作品。
《寒雀图》描写隆冬的黄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栖入寐的景象,有清高宗弘历题诗一首:“寒雀争寒枝,如柳月初妬;设有鹊来跂,舍仇无救护”。
画中麻雀情态各异,充满活力,表现出了麻雀好动的特性,麻雀用笔干细,敷色清淡,树木枝干多用干墨皴擦晕染而成,无刻划痕迹。“崔白的《寒雀图》形势风格上工致优雅,突破了北宋花鸟画中占主导地位的平和富丽的特色。”
崔白新创的花鸟画改变了流传百年的黄筌画派的一统格局,推动了宋代花鸟画的发展。
第二幅叫《出水芙蓉图》‘无名氏作品’。
《出水芙蓉图》精致生动,用的是没骨画法,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全用色彩画成,不见墨线的痕迹。其画法精细,设色浓艳,又采用俯视特写手法,描绘了荷花的富态雍容之貌,便人赏花似能闻到沁腑的馨香。
“花鸟画就是要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这就要求画家能把握住欣赏者的心理状态,《出水芙蓉图》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