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欲动
“这么说,大家都跟着回京?”
苏桐眨眨眼,略微算了算,不觉瞠目结舌。讀蕶蕶尐說網
她本来是打算自己跟爹爹回京,作坊、工厂、学校什么的还落户青州,反正一切进入正规了,要是有什么事儿非得她出面,也可以信件联系。
学校里有两个养信鸽养的极好的,通信还挺方便。
虽然是自己一手创办的事业,苏桐心里挂记,不舍得离开,但人生在世不称意,她不能要求事事都要顺着她的心意,不为别人着想。
一开始除了阿夏之外,其他女孩子多不置可否,左右为难,毕竟家在这边儿,便是家里人再不好,便是不肯与家中联系,女孩子还是恋家的。可要她们离开苏桐,心里又难受别扭的很。
这次阿琬出了这种事,她们这群姑娘到下定决心,苏桐去哪里,就跟去哪里。
“京城可比青州好得多,那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早听说龙袖骄民们过得都是神仙日子,如今有机会,怎能不去?”
阿夏笑眯眯道,“除了小姚之外,大家都跟着。”
小姚皱眉:“我也要跟着,凭什么扔下我一个人!”
苏桐忍不住咳嗽:“小姚就要成亲了,你若跟我进京,那你与宋风的亲事怎么办?你舍得扔下他?”
小姚脸一红,随即仰头,哼了声笑道:“让他去京里迎亲呗。”
阿夏大笑,苏桐也乐了。
往日小姚总羞羞答答,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她还担心这孩子嫁进宋家之后会被欺负,可最近这丫头到越来越彪悍,说话也不显羞赧,苏桐叹气,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不过,看宋风天天往学校跑,隔上两天不来就浑身痒痒的模样,想必他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的未婚妻是悍妇。
他三嫂文英和小姚的感情也极好,虽然不知道以后如何,但至少小姚嫁进宋家,一时半会儿的不必担心妯娌难相处。
阿夏搂着小姚,一边笑一边道:“对,反正离成亲还早,就让宋家去京城迎亲,咱们一块儿进京。”
苏桐回过头一想,宋家虽然老宅是青州,根基在青州,但他们家生意做得大,京城也有商号,还有族人亲戚在,进京迎亲到真算不上什么麻烦。
过了片刻,大家笑够了,小姚才细声细气地道:“宋郎下个月也要进京,他姑母过寿呢。”
“…………”
一句话,屋子里的姐妹们都无语,怪不得这般痛快,闹了半天,小姚姑娘还是舍不得情郎。
书院里的先生和学生也多赞同校址搬迁。
“学生们也需要长长见识,我等可在京城再开一家书院,学生们和先生们愿意去的都过去,青州这一家便做分院,想留下来可以留下,先生若是不够,再招人便是。”
陈墨丝毫不见为难,要说像学校里这些各具绝活的先生,世间并不算多,可那也要看是谁要招人。
对赵婉蓉这样在权贵圈子里混了一辈子的女人来说,只有用不过来的能人,就没有缺少人手的时候。
何况苏桐寻求的先生,多是偏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被官家重视的人才。
见陈墨他们根本不把一座学校的搬迁当回事儿,就和只是往京城捎带两箱水果的样子似的,苏桐哑然无语,虚虚地抹了把汗,也不得不承认她的道行还浅的很。
书院搬迁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好,虽然进京的时间尚未定下,也要提前做准备了,苏桐很干脆地把所有事儿都扔给陈墨,一点儿都不觉得欺负一个身患残疾的瞎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一群学生听说要进京,从大到小,就没有一个不乐意去。
苏桐本来还想,大概愿意留下的要占大多数,毕竟有好多学生就是青州本地人,哪个做家长的愿意孩子远游?
她却忘了,‘父母在,不远游’后面还有一个‘游必有方’。
那些长辈们既然愿意送自己的儿女进书院,总归是希望孩子好,长见识,青州再好,哪里比得上东京?
这些长辈便是再心疼,再舍不得,一听说孩子们要被先生带去京城,也是一边偷偷抹泪,一边大把大把的钱财衣物塞过来,高高兴兴地给孩子准备行囊,送他们出行。
这一次和苏文成一起进京的还有足足二十万两的官银,都是税银,这个责任还是挺重大。
苏文成心里打鼓,就和俞知州商量,不如干脆托镖,青州民风彪悍,出名的镖局有好几家,往年没少接皇杠,信誉有保障。
俞知州考虑了一阵子,最后还是没答应,青州的几家镖局虽然多实力雄厚,可这到底是一笔不小的官银,由官军押送更保险些。
如今太平盛世,真正的敢打官银主意的强盗并不多见,若是真和官兵起冲突,那才是不想活了。
银钱再好,也要有命花才行。
苏文成见俞知州打定主意,便不多嘴,他到底是老成持重之人,在这种事情上多话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官银安安全全地运到青州入库,押运官苏桐还见了一面,是和陈墨一起见的。
那天,陈墨主动送他新造出来的短剑样品给苏桐看,两个人立在苏家大门口说话,正好碰上押运官外出。
那个押运官很特别,未穿官服,一身锦衣,总是低着头,不大能看清楚面容,实际上苏桐也不大好意思多看,只觉得他的唇形很优美,比女孩子的唇瓣还要鲜艳。
周围的人对其很是恭敬,却不曾提起过他的品级,官位。
不过,陈墨显然认识他,两个人或许有些龃龉,照面时略显冷淡,都难得端起了那副少见的矜持范儿。“赵允纯也快来了,他请了旨到青州接官银。”没和苏桐多说那押运官的事儿,陈墨的心情却很好,眉眼含笑,“就这么点儿小事儿,哪用劳动他?本来我送了信,让他老老实实在京城呆着,反正咱们也即将回京,没必要再跑一趟,那家伙硬是不肯,也不知是在京里遇见了什么麻烦。”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