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反攻前夕(下)
在离开方面军司令部之前,罗科索夫斯基先给留在指挥部代替自己指挥的马利宁打去了电话。 他在电话里说道:“参谋长同志,立即把团以上的指挥员,都召集到司令部开会。”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这道命令,马利宁有些为难地说:“司令员同志,这可能有些困难。我们防区内的个别地段,还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假如在这种时候将所有的指挥员集中起来开会,那么会使正在战斗的地区失去统一的指挥。”
罗科索夫斯基听完后想了想,便及时地修改了自己的命令:“这样吧,参谋长同志,让那些能参加会议的团以上指挥员,都立即赶到司令部开会,我要向大家传达今天方面军的最新命令。”
“明白,”马利宁爽快地答应道:“我这就给各部队的指挥员打电话,通知他们赶到集团军司令部开会。”
这边罗科索夫斯基放下电话后,坐在一旁的朱可夫再次叮嘱他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回去以后,要尽快调集部队赶往红波利亚纳地区,千万不能让敌人在那里站稳脚跟。”
“我知道了,朱可夫同志。”知道反攻结果的罗科索夫斯基,在听到朱可夫的这句话以后,信心十足地回答说:“我们绝对不会让敌人炮轰莫斯科的企图得逞。”说完,他抬手向自己的上级敬了一个礼,转身大踏步地走出了指挥部。
返回集团军司令部的路上,罗科索夫斯基努力地回想着关于红波利亚纳的记忆。他记得德军在占领这一地区后,中央集团军群的冯·博克元帅,曾经亲自到达过这一地区,并在教堂的钟楼上,用望远镜看过即将遭到炮击的莫斯科,据说他还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尖顶。
罗科索夫斯基走进指挥部时,看到里面坐了有二三十名各部队的团级以上指挥员,甚至连这两天一直联系不少的副司令员扎哈罗夫,和炮兵司令员卡扎科夫也在场。他冲大家打了一个招呼后,便开门见山地说:“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有两件事。第一件时,我军将在近期,展开对德军的全面反攻,粉碎敌人的重兵集团,并将他们远远地赶离莫斯科。”
他说完这个消息以后,还以为指挥部里会响起一片欢呼声,谁知却是一片寂静。在场的指挥员谁也没有说话,他们用疑惑的目光望向了罗科索夫斯基,心里在嘀咕:司令员是不是说错了,德军如今不断地向我军阵地起攻击,我们的兵力越多越少,坚守阵地都困难,哪里还有多余的力量去实施反攻呢?
罗科索夫斯基从指挥员脸上的表情,猜到了大家所担心的事情,便笑着说:“指挥员同志们,虽然我们现在的处境很糟糕,兵力严重不足,敌人还在不停地朝我们起攻击,但他们的力量已经快消耗尽了。如今我们在莫斯科附近集结了兵力11o万人,7652门火炮,774辆坦克,1ooo余架飞机,这样的力量,足以将早已精疲力尽的德军打垮。同志们,我们报仇雪恨的日子就要来到了。”
“乌拉!”罗科索夫斯基话刚一说完,早就按耐不住的马利宁便带头欢呼了起来,接着洛巴切夫、扎哈罗夫、卡扎科夫等也跟着喊了起来。见集团军领导都表现得如此失态,参会的指挥员们也同时欢呼了起来。在承受了这么多屈辱之后,他们终于等到了扬眉吐气的一天。
罗科索夫斯基等大家欢呼了一阵后,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等室内安静以后,他的脸色凝重起来,语气严厉地说:“第二个消息,是一个坏消息,德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冲到了红波利亚纳。莫斯科的卫戍部队,正在那里与德国人展开激烈的战斗。上级命令我们,立即调集兵力,赶往该地区,消灭敌人的先头部队。”
“司令员同志,”一名指挥员站起来为难地说:“我们的部队几乎都打光了,还怎么去参加战斗啊?”
罗科索夫斯基朝那人看了一眼,现是骑兵第2o师的师长,该师在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后,只剩下不到一百人,根本无法参加较大规模的战斗。罗科索夫斯基想了想,随后说道:“指挥员同志们,红波利亚纳就在莫斯科的郊区,一旦德国人在这里站稳了脚跟,他们就可以在这里部署重炮,对莫斯科实施轰击。要知道在那个位置建立重炮阵地的话,半个莫斯科都在射击范围之内,连克里姆林宫也会受到威胁。”
听罗科索夫斯基提到了克里姆林宫面临着危险,伤势还没有痊愈的近卫第五师师长米罗诺夫上校便站起来,语气坚毅地说道:“司令员同志,我的近卫第五师还有一千多人,您就将消灭红波利亚纳地区敌人的任务,交给我们师来完成吧。”
“不行,米罗诺夫上校。”米罗诺夫的话刚说完,旁边就站起一人,对着他说道:“我看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是交给我们学员混成团吧,不管怎么说,我们团都是以最高苏维埃的名字来命名,由我们来完成这样的任务,是再合适不过了。”
学员混成团的姆拉金采夫中校刚言结束,近卫第九师师长别洛博罗多夫又不乐意了,他也站起来抢任务:“司令员同志,我看还是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近卫第九师来完成吧。上次敌人在我们的防区内占领了几间木屋,使我们师在最高统帅本人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了损害。如今正好是报仇雪耻的时候,我保证消灭在红波利亚纳附近的敌人,以捍卫我们近卫第九师的荣誉。”
“不行,这个任务应该交给我们。”米罗诺夫继续说道:“我们师的驻地,离红波利亚纳只有几公里,只要一个小时就能赶过去。”
听到米罗诺夫这么说,别洛博罗多夫也不甘示弱:“虽然我们距离红波利亚纳稍微远了点,但是我们师的兵力比你们多出一倍,……”
“行了,别争论了。”罗科索夫斯基深怕两人这样一争论,就会变成没完没了的扯皮,连忙制止了两人,同时说道:“别洛博罗多夫上校,虽说你的部队比米罗诺夫的人多,可是你们距离红波利亚纳有差不多二十公里,而且还要抗击敌人的进攻,假如把你们师抽调过来的话,那谁去坚守那一地段?”
见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别洛博罗多夫知道自己是没戏了,轻轻地叹口气后,重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罗科索夫斯基将目光停留在米罗诺夫的身上,对他说道:“米罗诺夫同志,你回部队以后,立即率领部队朝红波利亚纳前进,等和友军部队汇合后,就向敌人起进攻。”
“不知道有哪些部队一同参战呢?”米罗诺夫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后,立即问道:“如果没有其它部队的话,以我们师现有的实力,还是可以消灭位于红波利亚纳的敌人。”
“放心吧,米罗诺夫同志,我不会让你们师孤军奋战的。”罗科索夫斯基接着又点了姆拉金采夫和另外两名团长的名字,吩咐他们说:“你们也和米罗诺夫上校一样,回去以后,就立即指挥部队向红波利亚纳运动,等待对德军实施反击。”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完毕后,罗科索夫斯基便宣布了散会。等指挥员们6续离去,指挥部里剩下没有多少人的时候,卡扎科夫开口问道:“司令员同志,在进攻前,炮兵需要为步兵提供炮火支援吗?”
罗科索夫斯基没有立即回答他,在思索一阵后,皱着眉头问道:“卡扎科夫将军,你目前手里有多少可以动用的炮兵?”
卡扎科夫指着地图,向罗科索夫斯基汇报说:“司令员同志,您请看,在红波利亚纳的西北方向,有我们的一个榴弹炮团,他们完全可以为进攻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由于战事紧迫,罗科索夫斯基也没顾得向卡扎科夫追问他最近的行踪,便点着头说:“好吧,既然这个炮兵团离红波利亚纳这么近,就让他们为步兵提供进攻前的炮火支援吧。”
没等第16集团军的部队到达红波利亚纳,朱可夫就打来了电话,向罗科索夫斯基报告一个坏消息:“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出事了!”
“什么事?”虽然罗科索夫斯基猜到朱可夫的电话,和红波利亚纳有关,但他还是试探地问道:“是和红波利亚纳有关吗?”
“是的,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红波利亚纳在十分钟前失守了,我们的部队被赶了出来。”朱可夫语气严厉地说:“根据我接到的报告,敌人正在红波利亚纳的外围构筑工事,以便在这一地区部署他们的重炮阵地。我现在命令你,无论如何,要在明天消灭冲进红波利亚纳的敌人,能办到吗?”
罗科索夫斯基知道如果自己答应得太爽快,肯定会让朱可夫心里不踏实的。因此他故意沉默了两分钟,才对着话筒慢吞吞地说:“大将同志,我们正在从各个方向抽调部队,朝红波利亚纳方向运动,可能最快要等到明天上午,部队才能全部进攻出位置。”
“部队什么时候进入指定的进攻位置,是你的事情。”朱可夫听后毫不客气地说:“但是在明天天黑以前,你必须消灭那些占领了红波利亚纳的敌人。”
围在罗科索夫斯基周围的几名指挥员,都听到了朱可夫所下达的最后通牒。扎哈罗夫看罗科索夫斯基放下了话筒,便小心地问道:“司令员同志,您看需要我将克林附近的部队,都调过来参与对红波利亚纳的争夺吗?”
“用不着。”罗科索夫斯基毫不迟疑地拒绝了扎哈罗夫的好意,他皱着眉头说:“虽说德军占领了红波利亚纳,但是莫斯科的卫戍部队绝对不会甘心放弃这一地区的,他们肯定会不断地从南面实施反突击。既然德军在南面被牵制了一部分兵力,那么我们从北面起攻击时所受到的阻力就要小得多了。”
……
第二天上午十点,在攻击阵地已潜伏了三个多小时的米罗诺夫给罗科索夫斯基打来电话,他有些激动地报告说:“司令员同志,我看到有一支德军车队进入了红波利亚纳。”
“什么样的车队?”罗科索夫斯基听到这个报告,心跳不禁加了,他猜测来的可能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员冯·博克元帅,所以心情格外激动:“你说具体点。”
“我从望远镜里看到,有一辆黑色的轿车,四辆坦克和相同数量的装甲车,后面还有七八辆满载着士兵的带篷卡车。”米罗诺夫报告完了以后,还主动向罗科索夫斯基分析说,“我觉得可能是德军的大人物。”
“没错,米罗诺夫同志,真的是德军的大人物。”罗科索夫斯基听到车队的规模后,便认定来的肯定是冯·博克元帅,立即吩咐米罗诺夫:“让你的战士们做好战斗准备,我们随时准备对红波利亚纳起攻击。”
放下电话,他立即叫过马克西缅科吩咐说:“上校同志,立即和各参战部队建立联系,我要对他们讲话。”
“我从望远镜里看到,有一辆黑色的轿车,四辆坦克和相同数量的装甲车,后面还有七八辆满载着士兵的带篷卡车。”米罗诺夫报告完了以后,还主动向罗科索夫斯基分析说,“我觉得可能是德军的大人物。”
“没错,米罗诺夫同志,真的是德军的大人物。”罗科索夫斯基听到车队的规模后,便认定来的肯定是冯·博克元帅,立即吩咐米罗诺夫:“让你的战士们做好战斗准备,我们随时准备对红波利亚纳起攻击。”
放下电话,他立即叫过马克西缅科吩咐说:“上校同志,立即和各参战部队建立联系,我要对他们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