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物价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张大牛没辙,将老爷子带到供销社看物价。张老爷子看了物价,大米白面的价格还算正常,就是杂粮的价格贵了不少这一带其实不产杂粮的,但其实像小米之流的杂粮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万里迢迢运过来价格就不是太便宜了。
张老爷子再看鱼肉价格,真的比米面杂粮之类的便宜好几倍。问那供销社的人员,人家说是美洲进口的肉牛,部队补贴了一些价格就这么高,至于鱼肉,是按时段算钱的。虽然鱼还没死,但是捕捞上来时间越长价格越低。刚死的鱼最便宜,没人要供销社后勤自己就要炖鱼了。
至于龙虾帝王蟹之类的,这里也不缺,而且价格更低如今美国的地主们给奴隶吃的就是龙虾,至于美国地主自己却只敢吃牛肉之流的安全食品。就龙虾那恐怖的样子,已经吓坏了不少美国人了。新军部队会吃的人也少,都是一些会吃的买回去打牙祭。只是这东西在中医医学上是大寒之物,不能吃太多。
张老爷子和张大牛提了一条十几斤重的活鱼和几斤牛肉回去了。张老爷子纳闷:“这么看吃这鱼肉的价格真的比吃粮食便宜。我这几十年算是白活了。”
张大牛:“不都说了,鱼肉是本地特产,附近海里多的是。牛肉牛奶红糖价格是大帅自己掏钱补贴的。”
张老爷子:“那为啥不补贴粮食价格,我看那小米价格就比老家贵一倍了。”
张大牛:“那小米从万里外运过来,产量也低,都吃小米哪够啊。我听司务长说,这是大帅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简单来说,就是多吃肉菜少吃主食。这样人长得壮,有力气。尤其是吃牛肉,部队里都说吃牛肉和豆子涨力气的。不过平时人吃牛肉、豆腐涨力气就行了,豆子豆饼豆渣是要拿来喂养大牲口的。”
张老爷子:“那是,这大牲口一天没有吃豆料盐巴就没力气拉犁。咱们家这些天开了这几百亩地,没他们真不行。”
张大牛拍拍胸口的金质勋章:“咱家这几头大牲口,都是俺得这个金牌牌的时候一起赏的,没花钱。”
张老爷子:“你懂啥,这叫赏功金牌,当年朝廷在的时候,也是有的。尤其是各朝开国的时候武勋多,这种东西发下来的最多。这还不是最高一等的,俺听那说书的人说,这最高一等的赏功金牌叫做丹书铁券。能给子孙免罪的。”
张大牛:“那倒没听说,我们部队最高一等的据说叫做个人特等功,还没有人拿过。”
张老爷子:“你拿个金牌好好收着吧,给子孙后代留个想念。”
张大牛:“在这边不能收着,除了战斗外,只要人活着平时都要戴在身上,让人看得。”
张老爷子:“嗯,这是新朝新气象,重武勋。对你们当兵的,是好事,不过,大牛,附近咋没有县太爷腻。”
张大牛:“这里就是没有县太爷,有事都是军管。但是犯了事,也都是行军法。”
张老爷子:“那要打板子吧!”
张大牛:“没有,够不上杀头的都是关禁闭。”
张老爷子:“这可稀奇了,我听说部队里都是打板子。”
张大牛:“刚才您也说了新朝新气象。”
张老爷子:“也是,晚上,大牛你也加把劲。早点留个后,这样就踏实了。”
张大牛:“哎!”
这世上,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就拿张大牛老家的村子来说。本村中,张大牛家原本人口多地少,还要租种本村地主的几十亩地,才够一家人嚼口。这一下张大牛一家七八口人全投奔张大牛去了,剩下的十几亩地暂时够大哥张大力耕种了,今年也就没有租种土地。
加上阿花一家,以及同村和大牛一起当兵的另一家佃户人家也迁走了。全村的地主家空出百多亩地没人佃租。
中国地主也是分很多种的,有自己一家也干活下地农忙时请些短工的经营型地主,也有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收租型地主。如今这供求关系一旦打破了,就不是以前地主说了算的租方市场了,一下变成了佃户精贵的佃方市场。
佃户们自然是要求更低的租税以及好一些的土地。如今劳动力精贵,就是买那白奴也是价格不菲,而且根据中国人细致的观察,那些白奴很多不善于种地。至少没有自家长工和佃户干得好。怪不得各省督抚买了白奴都是送到矿井里面采矿去,这些白奴采矿卖力气倒是一把好手。
可这点发现并没有什么鸟用,中国的耕地已经被持续不断地耕作了上千年了。土地本身已经很疲惫了,如果没有人精耕细作的话,开春一亩地撒上十几斤种子,一年风调雨顺到了秋天一亩地能收获百多斤粮食那还是老天爷给脸。
要是老天爷不给脸,一年水旱汤蝗颗粒无收也不是没有过。南方地区十年一遇的水灾和北方地区几年一遇的旱灾蝗灾等,压根就没停下过。而且,大灾之后必有大役也是上了古书的话。
这点蝴蝶效应,其实早在宋海平的考虑之中,人多地少和地多人少完全是两种概念。可作为一地之地主,不管你是经营型的还是租种型的,该缴纳的皇粮国税各地的地方官是一分也不会少收的这直接影响到人家的业绩考核也就是前程。
为了让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生产更多的粮食,一些经营型的地主从传说中的日本引进了农业机械和化肥。
其实像畜力收割机、畜力脱粒机、畜力播种机等都是很简单的东西。不考虑质量和耐用性,一些木匠铁匠看一遍就能完成山寨品。古人山寨起来,更是一点节操都没有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推动了机械化,哪怕是畜力机械化宋海平还是蛮高兴的。未来人类一定会走剥削机器的道路。这一点的大方向是不会错的。在这个大方向下,懂机器用机器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