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非永恒性的价值 【奥地利】弗洛伊德
美的短暂性会提高美的价值!非永恒性的价值是时间中的珍品。对享受的可能性的限制同样提高了享受的价值。那种美的非永恒性的观点竟给美的愉悦蒙上了阴影,这实在不可理解。
就大自然的美来说吧,它会在冬日的摧残后,于新年之际姗姗而至,而且与我们的生命延续比较起来,自然美的复返还被看做是一种永恒的东西。我们在自身的生命上面目睹着人的形体与容颜的美不断枯萎,不过这种短暂性也给美的魅力增添了一种新的色彩。假如有一朵花,它只在唯一的一个黑夜开放,而我们却觉得它这种昙花一现并非因此就减少了姿色。我同样看不出艺术作品以及精神成就的美与完善竟会由于时间的局限性而失去价值。要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时代,那些使我们至今惊赞不已的绘画雕塑无人问津了,或者我们的后代对我们的诗人和思想家的作品完全陌生,不能理解了;或者甚至出现了一个地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地球上的一切生灵都沉默无语了,而一切美与完善的价值都要依其对我们的感性生活的意义来确定,到那时,美与完善本身就不需要再继续存在下去了,因为它们已不依靠时间而延续了。
因失去了所爱和所赞美的事物而引起的悲愁在普通人看来是极为自然的事,以致他们把他们的悲愁看成是理所当然的。而对于心理学家来说,悲愁却是一个很深奥的谜,它的奇特现象连我们自己也解释不清,但我们却把其他隐秘莫测的东西溯源到它那里。我们设想人具有某种程度的爱本能,即所谓的性力,它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摄住了它自身上的自我以后,又从自我转向了某个对象,这对象可以说是由我们以同样的方式纳入我们的自我中来的。这种转变实际上很早就开始了,一旦对象被毁灭,或者我们失去了对象,那么我们的爱本能就会面临一种不可名状的惆怅。它将寻求另一对象作为补偿,或者暂时返回到自我中去。但是,我们还不明白,为什么性力脱离了它的对象就会产生这种痛苦的过程,此时只能从爱本能地眷恋其对象,排斥他物这一点来推测。我们只是看到,性力紧紧钳住了它的对象,而一旦对象丧失,即使作为补偿的代用品已经纳入,性力仍然不愿放弃那失去的对象。那么,这就是爱的悲愁。
哲语沉思
怀特海认为,伟大的艺术不仅是一时的刺激。它为灵魂增添了自我达成感的恒存的丰富内容。它存在的理由一方面是直接的享乐,另一方面是内在的存在法则。这种法则与享乐并无区别,它是由享乐产生的,它使灵魂变成了永恒价值的体现,超越了从前的自我。这种艺术,是每一时代都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