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提前布局
吴畏从来没有怀疑过陆一师会和新来的司令长官产生矛盾,甚至在离开前,专门为了这个给高级军官们开过会,当时他就知道张操靠不住,这个人对于中央政权的服从是天生的,永远不会主动背叛,甚至连背后搞一点小动作都不肯。
所以在那个时候,吴畏就叮嘱陆一师的军官们,凡事只能靠自己,如果有什么意外,一定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吴畏嘱咐得很仔细,基本上什么情况都考虑到了,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这帮家伙在自己的手下嚣张惯了,一点相忍为国的念头都没有,就因为新来的司令吃相难看,居然就把人家给干掉了。
“这跟造反也没什么区别了吧!”吴畏第一次听刘驰说起的时候,脑子里转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
不过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吴畏穿越前就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参军后也只是个普通士官,大棋党这种传说中的存在只能仰望,自己可从来没有想到过会跳出棋盘去。
再加上这个世界与自己从前的那个完全不同,让他无时无刻都能感到心中的格格不入,自然也不会有多大的兴趣来维稳,所以才会显得那么桀骜不驯。
现在手下们有样学样,还有青出于蓝的趋势,吴畏再不满意,自己约的炮也只能忍,这两天一直都在琢磨陆一师的事情,现在也到了应该给出答案的时候了。
回到独立团的军营,他先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拿出事先写好的几封信,交给刘驰,叮嘱了他回去后必须要做的几件事,最好才问道:“西园寺公望怎么说?”
刘驰茫然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道日本方面的态度。
吴畏叹了一口气,这帮家伙只看到了自己行事肆无忌惮,却根本没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敢这么干。
他向刘驰说道:“估计调陆一师回国的命令已经到日本了,我会托俄国海军直接送信去东京,所以无论你听到什么消息,都不要着急,把我交待的事情先办了。”
刘驰连连点头。吴畏又想了一下,摆手说道:“你回打听一下,第三师团的人都有哪些回到了日本,可以和他们联系一下。”
刘驰觉得莫名其妙,问道:“和小日本有什么可联系的。”
武田一男代表第三师团投降这件事在国内被大肆报道,刘驰也了解了一些,对于这支一仗没打就差点全军覆没的部队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感,如果他知道有“逗逼”这个词,一定先给第三师团安上,简直枉费了中俄两国当时在西伯利亚前堵后追时布置下的重兵。
吴畏摇了摇对,知道不光是刘驰,估计陆一师的那帮家伙也未必能想明白这里面的道道。毕竟这种事自己也没有什么准主义,也没办法写进信里,只能先给刘驰吹吹风,让他回去告诉吴晨等人。
日本陆军第三师团出兵西伯利亚的决策现在看起来是非常愚蠢的,这支日军的主力师团调离本州后,不仅没有能够真正发挥到牵制俄国海军的作用,而且削弱了本州岛的防御力量。
吴畏在房总半岛突围后,选择的就是原来第三师团驻防的方向,结果造成日军不得不让第四和第五两个师团跟在吴畏的屁股后面吃灰,给吴畏在运动中削弱日军创造了机会。
当时如果第三师团还在的话,很可能直接把吴畏堵在房总半岛上,几个师团轮翻上阵,陆一师再能打也只有灰灰的份。
但是在吴畏看来,凡事有一弊必有一利,武田一男等人在冬天横渡西伯利亚,为了生存,肯定吃透了苦头,同时也积累下了大量寒带生存的经验,这可是用上万条人命换回来的,正常情况下,人类历史上绝对不可能再出现一次这样规模的开拓行动。也只有高度组织性的军队能够做到这一点。
所以对于吴畏来说,第三师团那些幸存的官兵绝对是个宝贝,唯一的问题是他还没有想到应该怎么使用。
按照武田一男的说法,第三师团有大旦的人员散落在西伯利亚和阿尔泰山与天山山脉之间的广大地区,这些人不太可能再返回日本,没准共和国的民族组成当中会多出一个大和民族来。不知道真要是出了这种情况,以后高举民族融合大旗的良青历们会不会对自己手下留情,不要混到岳武穆袁督师那种民族罪人的地步。
刘驰当然不知道吴畏的思维能够神展开出好几百年去,很认真的把吴畏的叮嘱一一记在心里,怎么理解那是吴晨郭大可他们的事情,自己只要原封不动的把吴畏的话传回去就行,可惜这年头没有录音机,不然刘驰一定给自己起个绰号,就叫“人型录音机”。
刘驰的存在是个秘密,如果可能,吴畏都不希望刘东明知道,所以叮嘱完了,想想再没有什么事情遗漏,就打发刘驰离开了。
吴畏在独立团早就立下规矩,不许迎来送往,刘东明身上军人和技术员的气质多过官僚气,自然也很欢迎这个规定。不然吴畏天天往这边跑,他要是正忙着的时候吴畏来了,你说他是出去迎接还是出去迎接呢。
所以尽管听说吴畏突然又拐回来了,刘东明也没太在意,吴畏这人工作起来没时没晌,叶卡捷琳娜那样的尤物都留不住他,想起什么事情跑一趟办公室实在算不上什么怪事,这要是也大惊小怪,刘东明的小心肝早就碎成渣了。
这些天吴畏给独立团的参谋们布置了装甲部队突击战术研究的任务,刘东明也很感兴趣,只要有时间总是会参与其中。
最近几天来,大家的讨论已经结出了大量的成果,但是真正执行起来会是什么样除了吴畏谁都没谱。
独立团现在有俄国人保障后勤供应,比起在国内是层层扒皮的时候要爽得多,这个倒也不全是因为吴畏的关系。
独立团的车辆众多,北俄方面没有其应的陆军单位,所以后勤保障直接划给了海军。对于海军部门的后勤人员来说,炮车装甲车长什么样大家都没见过,每天这么忙,也没时间去看。
所以见惯了巨舰大炮的海军后勤人员们简单脑补了一下,觉得这些车辆就算比不了战列舰,怎么也得和炮舰差不多吧?再看补给清单,自己都觉得中国同行们脸太薄,估计是抹不开张嘴,于是大笔一挥,要多少批多少,可把刘东明给美坏了。从前在国内练兵的时候,就算有吴畏的面子,独立团也没少吃总参后勤那帮孙子的脸色,哪有现在要什么就给什么的时候?
不光是刘东明,就连独立团的官兵都知道,老毛子就是仗义,办起事情来那叫一个爽快。
既然不用犯愁补给,刘东明也就不用精打细算过日子,反正败家也败不到自己家,所以很自觉的开始盘算怎么在现有条件下模拟吴畏设想中的重装甲部队集群突击。
叶卡捷琳堡虽然就在乌拉尔山脚下,但是西南方向有大片的平原,因数缺少水源的原因,农业也不发达,完全不用担心场地问题,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卡车在原始条件下的越野能力。
独立团从北京一口气跑到叶卡捷琳堡,行程上万公里,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些车辆太娇气了,是个地方坏了就爬窝,高兴了还给你哼哼两声,不高兴了一声不响就是不动地方,急得人火冒三丈还没地方出气。
刘东明要算是技术军官出身,但是当了团长后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装备上面,所以对于车辆的养护和运用只了解个大概,要组织这么一场实兵演练,自然得先听听汽车连机修兵们的意见。
汽车连的连长齐铁柱从前也是机炮连的技术兵出身,在北京第一次接收装备的时候就迷上了装甲车辆,虽然文化水平低一点,但是就连汉阳厂来的工程师都夸他有悟性,能举一反三,没用多长时时间,就学了一身手艺,号称军中第一机修师。
后来追杀俞世海叛军,一军转战三千里,刘东明才发现上当,全独立团里修车最牛X的不是随军的汉阳厂工程师,更不是齐铁柱,分明是平叛司令吴畏中将。
吴畏身上的光环太多,大家早就麻木了,所以对于这个发现,独立团上下也都很坦然,古代有个大胡子说有人生而知之,多半就是说的吴畏这号人了。
吴畏当然可以很牛X,但是车坏了就叫司令来显然不是什么值得推广的经验,这客服体验倒是牛X了,可惜心脏负担太大。
所以齐铁柱带着手下一票从全团划拉来的文化人天天琢磨技术,一个个就魔障了。从迪化动身之后,大兵们有事没事往医疗队那边凑,就算和小护士们说不上说,能看两眼也是好的,只有机修兵们一个视若无睹,就当没这回事。
有这种敢的钻研精神,再加上吴畏言传身教,等到了叶卡捷琳堡,汽车连的司机们一个个的水平已经超过了从前汉阳厂的工程师,上车能开车,下车能修理,只要保障主要部件的供应,已经可以保证不扔车了。
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支技术过硬的后勤团队在,刘东明才敢于设想这种实兵演习。追击叛军的时候顾不上形象,一路上连推带拉算不上什么大事。现在到了俄国人的地盘上,大家都看着独立团,要是全团车辆出动,天亮时跑出去三十辆车,天黑回来八辆,其它都扔半路上了,俄国人不笑话自己也得找块豆腐撞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