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世界之局(一)
长杭京城有专门为到大宋经商居住的外国人修建的生活区域,叫蕃坊。广州、泉州、秀州、密州等海贸繁盛的城市也都有设置。但从大宪四年起各地的蕃坊都统一改坊名为“安和坊”,因为很多外国人加入大宋国籍后也仍然住在坊内,再叫蕃坊就不合适了,而且不利于培养对大宋的归属感。
京城的安和坊建在东外城的清泰门内,坊内共有宋籍外裔和外国居民七千多户,有来自于东洋、南洋、西洋的各国商人、旅行者、学者和手工技匠,也有三佛齐、麻逸、注辇、故临、细兰、阇婆(爪哇岛)、占城、真腊、蒲甘(缅甸)、罗斛(泰国南部)等南洋王国送到大宋读书的王子及随臣,也有到大宋学习的日本公卿之子和高丽国贵族、学者,前几年又新增了来自金洲(大洋洲)、阳洲(美洲)的原住民部落的酋长之子及随从人员赴大宋学习文化。
因为伊本·路西德将在杭京至少停留一年,住客栈当然不合适,范成大便安排他住进安和坊的穆斯林区。路西德住进了清真寺教长阿訇的家里,受到了他们一家的热情欢迎。之后,这位教长阿訇为路西德推荐了一位已经在安和坊居住了二十多年的散班阿訇(不任职者)作为他在京城的导游和通译——虽然路西德会说中国话,但很多俗语和风俗还是不了解的,有本地通的穆斯林引导那是最好。
路西德在安和坊居住一段时间后,认为这里就是一个世界化的居民区。它的居民建筑有宋式的,也有哈里法、罗马、威尼斯风格的……东西方的建筑交汇在这里。这里的居民有着不同的肤色,白皮肤的、黄皮肤的、黑皮肤的、棕红皮肤的,头发有黑色、金色、红色、褐色,眼睛有黑瞳、蓝瞳、绿瞳。这里有十几种民族,汇集着各种语言,各种服装,各种习俗。还有各种信仰,有伊斯兰教,有佛教、道教,也有罗马公教(基督天主教)、拜占庭的希腊正教(基督东正教),还有犹太教,印度教,以及一些蛮族人的原始崇拜。
路西德对于宗教并存可以理解,哈里法也是有异教徒的,但是这个帝国的儒教徒竟然也可以信仰其他教,这在他看来就不可思议了——这个疑惑将随着他对儒学的了解深入而渐渐得到解答。
时间过得很快,又是一年春。
路西德在京城已经待了一年。
他的足迹遍及京城每一个区域,即使土生土长的杭京人也未必有他熟悉京城地方。
在这期间,他还拜访了许多大宋学者。有范成大及他的进士朋友写的引见信,不出意外都能顺利拜会到。这些学者中,有精通儒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学者,也有太医局的医官和坊间知名医生,还有精通法律的刑部和大理寺的司法官员,以及太府寺修订商法的官员。他还去过京城很多大学听课,凤凰书院是首先去的,帝国法学院和帝国民族学院也是他重点“旁听”的。
路西德每日都在汲取新的知识,增长新的见闻,引发新的思考,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日复一日观察审视帝京和这个帝国的时候,也有人在暗中关注审视着他。当然,路西德更不知道,就在他入京后不久,有关他的出身背景和个人资料就已汇集到了某人的书案上。
***
三月初七,枢密院,枢相公房。
白檀木的议事桌上放着一只棕色的档案袋,档案袋上的卷宗目录标记着:伊斯兰诸国及诸势力。
卫希颜正翻阅着军情司收到的最新情报,一边听着军情司知事苍秋举的汇报。
议事桌对面的墙上悬挂着世界地图,帷帘已经拉开到两边。
卫希颜放下那几页纸,目光盯着地图上那一片橘色.区域,清如雪的眸底泛着冷色。
橘色底的区域代表穆斯林国家和地区——与卫希颜记忆中的世界地图对照,包括阿拉伯半岛,西亚的叙利亚、伊朗等国,东非的埃及,北非的埃及、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国,东非的苏丹、索马里,欧洲的西班牙,中亚的阿塞拜疆等四国,以及阿富汗、印度北部、中国新疆,目前都是被穆斯林控制的地域。
按照军情司档案中的记载,伊斯兰教的起源时间大约是在中国的隋末唐初。
阿拉伯人穆罕默德自称先知,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在唐太宗时期率领信徒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王国和部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称为哈里法,意思是哈里发的领地,即历史上的阿拉伯帝国——唐朝以波斯语Tay的音译称之为大食国。
在穆罕默德之后,阿拉伯帝国经历了四大哈里发时期和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王朝——如今即阿拔斯王朝统治巴格达(伊拉克首都)。从四大哈里发起,阿拉伯帝国便以“圣战”为名,不断发动扩张战争,最强盛时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使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半岛、西亚、北非、西班牙、中亚等地大部分居民共同信仰的宗教。
在唐玄宗时代,阿拉伯帝国向大唐西域扩张,先后两次被唐军击败,唐军西进中亚讨伐阿拉伯,但因西域葛逻禄部的背叛而致怛罗斯大败,阿拉伯帝国控制西域,但兵力也损失惨重,止步于阿尔金山,无力再东进。之后唐朝发生安史之乱,自此中原无力收复。尽管阿拉伯帝国在唐朝末年也发生了分裂,之后又因地方势力强大形成割据,除了阿拉伯半岛以外,其他穆斯林地区的统治者都不再是阿拉伯人,但是在宗教上仍然是统一的穆斯林.世界。
宗教信仰贯穿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信仰伊斯兰教的这些非阿拉伯民族的王国,他们在意识形态上仍然是统一的,是同一个世界。
卫希颜认为,任由伊斯兰教或耶稣教这种宗教势力蔓延统治全世界绝不是好事——伊斯兰教和耶教有一种非常不好的倾向,他们都倾向于利用宗教控制世界。无论是从卫希颜的观念出发,还是从名可秀的“致中和”的世界战略出发,任何想以神权统治政权或搞政教合一的宗教势力,都必须进行遏制、打击。
枢府军情司承担了这一重要又长远的任务。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军情司的情报触角已经伸到三大洋的重要国家,可以说,只要有宋商通商贸易的地方,就有军情司的谍报者,其中有大宋的商人、旅行者和探索者,也有收买的当地线人。
军情司对伊教和耶教进行建档立目,对其创教以来的活动进行情报搜集归档,又有精擅道、佛教义的专才研究这两教的“圣典”,又有擅长归纳的司统校尉整合分析,最终出具了长达几十页的分析报告。
名可秀看过报告后,曾对卫希颜道:“一神教的本质决定了它有很强的排他性。这种宗教如果掌握了国家权力,对外往往表现为武力的扩张,强制的信教。——佛教也是一神教,最初传入中国时,也是以阴谋和利益挑动胡族,五胡乱华就有佛教在内搅动的因素,但佛教控制世俗权力的谋划在中国遭到了失败。这就是因为我们中国是儒道文化,儒家崇敬的是祖宗,道教则是多神崇拜,这种文明的影响是深刻入骨的,不可能对某个一神教的唯一神产生疯狂的信仰。”
这种儒道文化也决定了华夏的文明是和平、包容的文明,没有武力扩张性——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文明融合,也具有了这种特性。
所以名可秀和卫希颜才定下了“以教制教”之策,鼓励和扶持佛、道二教向西域和更远的泰西传教,作为遏制伊斯兰教和耶教的措施之一。在这个时期,伊斯兰教还不是完全禁止其他宗教在势力范围的传播,阿拉伯国家也还不是严厉排外的穆斯林国家,即使在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麦地那,都没有绝对禁止其他宗教的传教。而这个时期的罗马天主教,也还没有建立残酷迫害异教徒的宗教裁判所,欧洲被教会严酷禁锢思想的中世纪黑暗时代还没有到来——这与卫希颜最初的认为有出入,当然,这是个良好的出入。
“以教制教”之策首先向南洋诸国推行,这里的宗教多半是原始宗教,或是从天竺大陆传过去的佛教和取代天竺佛教的印度教,大宋的佛、道二教在这里的传教相对来讲比较顺利。
为分裂、瓦解伊斯兰教在中洲西部(即西域和中亚)的势力,枢府军情司遵照卫希颜的指令,暗中推动了“西金”的向西扩张。
西金是完颜宗弼率领的女真余部在金山(阿尔泰山)建立,后来北上叶尼塞河(今俄罗斯境内),征服了当地的突厥人和纥里迄斯人。随着骁勇的女真骑兵的四处征战,至大宪四年,西金已经成为东起金山、西至叶尼塞河流域的霸主,但完颜宗弼并不满足,女真统治的这一片地域并不富庶,金山以南才是他的目标。
大宪五年四月,完颜宗弼开始西金史上所称的“第一次西征”。
金山以南就是高昌回鹘。完颜宗弼先派使者送信给回鹘汗毕勒哥,阐明友好并要求借道去大食。毕勒哥拒绝。西金骑兵越过金山,以他们擅长的闪电奔袭方式,迅速攻下北部两城,一路南下逼近高昌(吐鲁番)。毕勒哥畏惧臣服。完颜宗弼封其为高昌王,领高昌和伊州(今新疆哈密),回鹘其他地方被金军接收,直接控制。
大宪六年三月,完颜宗弼开始“第二次西征”。
金军从新设的伊敦路(今乌鲁木齐)西进,与突厥人建立的东喀喇汗王朝发生战争。
东喀喇汗国战败,金军占领伊丽河(今伊犁河)以北地区。
东喀喇汗的汗王伊卜拉欣软弱无能,就在与金军作战期间,国内的葛逻禄部和康里部趁机四处袭击,进行劫掠,伊卜拉欣不能控制住国内的局势,又畏惧于金军铁骑的骁勇,便派使者请求完颜宗弼进入汗都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坦境内)接管他的国家,让他“摆脱这尘世的烦恼”。完颜宗弼率军进入八剌沙衮,封伊卜拉欣为土库曼王,统喀什噶尔和于阗(今新疆和田),设立为土库曼路,作为西金的羁縻路。
因为八剌沙衮附近是可耕可牧的肥沃地区,完颜宗弼迁都于此,将八剌沙衮改名为盛京。
大宪七年,完颜宗弼开始了西金史上的“第三次西征”。
四月,金军占领西喀喇汗国的四城。同年六月,在忽毡打败可汗马赫穆德亲率的军队,马赫穆德败逃回都城萨末鞬,并向宗主国东塞尔柱帝国求援。帝国苏丹桑贾尔动员伊斯兰诸国参战,集中了呼罗珊、锡斯坦、伽色尼、马赞德兰、古尔等国的穆斯林军队近十万人,开进萨末鞬。
完颜宗弼亲自率军迎战。
三万金军与十万塞尔柱联军在萨末鞬以北的卡特万草原大战,塞尔柱联军惨败。东塞尔柱帝国的势力被迫退出萨末鞬地区,西金占领西喀喇汗国(今哈萨克斯坦)。
大宪九年,完颜宗弼又派大将韩常出兵,攻打东塞尔柱帝国的另一个臣属国——呼似密(今乌兹别克斯坦),在该地烧杀抢掠,逼迫其统治者阿即思称臣,每年进贡三万金第纳尔。
其后,在金国的驱使下,呼似密国不断与东塞尔柱帝国爆发战争,双方的实力都被削弱。
大宪十六年,东塞尔柱帝国的苏丹桑贾尔病重,完颜宗弼趁机联合呼似密出兵,发起西金史上的“第四次西征”。四月,西金联军攻进塞尔柱帝都,东塞尔柱帝国灭亡。
随着这个突厥穆斯林帝国的灭亡,卫希颜在心中将“伊斯兰中亚霸主”划掉——这意味着从阿拉伯帝国东进大唐西域起,统治中亚达三百多年的穆斯林.世界在政权上的瓦解。接下来,就是瓦解其信仰上的穆斯林.世界了。
在金国统治塞尔柱后,这个复兴的女真帝国已经拥有相当广阔的疆域了,东起伊州(今新疆哈密),西至里海,北至叶尼塞河流域,南至昆仑山脉——在这里,分别与大周的唐藏路和大宋的昆藏路接壤。
大宪十六年九月,驻守大宋昆藏路的国防军第十军三百骑兵护送一个商队及佛僧十人越过昆仑山,经由与金国接壤的土库曼路,前往金都盛京。
因为领军的宋军都尉持有卫希颜的亲笔书函,完颜宗弼闻得土库曼王的禀报后,立即派出使者持金牌命令一路放行,将这个“大宋商团”迎入盛京。
卫希颜在信中先是恭贺完颜宗弼成为金国皇帝,继而道,大宋商团欲往贵国行商,希予接洽,又预祝完颜宗弼能够重现大唐丝绸之路的辉煌,后面又道,大宋高僧欲往大食弘扬佛法,希望能从贵国借道,并希望金国皇帝陛下能允其在境内修建佛寺,传播佛法云云。
完颜宗弼看完卫希颜的书函,表情那个叫复杂。
他挥着信对完颜希尹咆哮,“她这是什么?我们是仇人,仇人!灭国之仇,不共戴天!还‘友好通商’?还‘希予接洽’?——朕不宰了他们都是仁慈!还要朕助他们‘华夏大宋帝国’的高僧弘扬佛法?——她当朕是疯了还是傻了?!混蛋!混蛋!!”说着将信狠狠扔在地毯上。
完颜希尹赶紧上前拣起纸质很好、很结实的书信,很珍惜地拿在手里,细细看了一遍,表情很是高兴道:“这是卫体真迹!别人写不出来这样的仙风气韵。陛下可得答应我,这封信归我收藏。”
完颜宗弼额头筋跳了一下,很想吼他的宰相,这个不是重点!
完颜希尹突然叹了口气,目光悲伤又无奈,“咱们回不去了,陛下。”
他们永远也回不去大金的祖地了,东征光复只能是想想而已——即使他们能打败辽国,也打不过“坐山观虎斗”、然后“渔翁得利”的大周帝国,恐怕还是帮助周国铺平了他们的北进之路。
完颜宗弼何尝不知道呢?他们在西征屡屡成功、国力和军力都大涨后,却没有兴师东征、光复故土,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理智和清醒的认识啊!
“……是啊,回不去了。”他表情苦涩。
因为回不去了,宋国不再是占据他们国土的仇敌。
国与国之间,也没有永远的仇敌。
因为回不去了,他们必须在新的土地上扎根,就需要与宋商或周商贸易,单是茶叶一项就是他们大量需要的。
大金的壮大也离不开商贸,“重现丝绸之路的辉煌”是个诱惑也是个威胁——不沟通中西商贸,如何重现?端看夏国,占据河西走廊那么久,把据丝绸之路的主道,却因缺了“宋朝商贸”这一端,这条路就是残的,没能给夏国带去富可盈国的利润——这就是前车之鉴。完颜宗弼不能让大金辛苦打下的这条商路成为一条半死不活的路,就算不与宋国合作,也要考虑与周国合作。
完颜希尹眼也不抬地道:“与宋通商,多多益善。”
这话里的意思是,商贸往来当然是越活跃越好,商团越多,商品货物越多,朝廷抽解才能越多,所以与周、宋两国通商方为上策。
完颜宗弼见他的宰相看着那纸书信一副爱不释手、还忍不住临空描摩字体的样子,就觉得糟心极了。
“陛下要以大局为重呀。”完颜希尹终于抬起头来,脸上流露出类似于“陛下不要因为嫉妒人家娶了你心上人迁怒什么的,做出有损大局的事呀”这种表情。
完颜宗弼额头的青筋又跳了两跳,却拿这位同甘共苦、共同复兴大金的心腹大臣兼好友没奈何,哼声刺他一句,“仆射也要以大局为重。”别因为卫希颜是你钟情的人,就对她的要求不加思虑答应下来。
完颜希尹无语,“……这都多久以前的事了。”还拿出来说,不怕牙疼。
完颜宗弼斜眼瞪他,“不是你‘旧事重提’的么?”
“咳,这个嘛——”完颜希尹聪明地转了话题,“弘扬佛教,似乎可以考虑,至少,那些佛僧们不会想要当官。”
完颜宗弼没有说话。
但两人都知道,相比制定政教法律又控制政权的伊斯兰教,佛教的出世和宣扬忍耐今生之苦、积善行德修来世的教义,更有利于大金对被征服者的统治。事实上,在他们对这些伊斯兰王国的征服过程中,伊斯兰教徒表现出来的那种殉教的狂热已经让他们生出了忌惮之心。完颜宗弼和完颜希尹曾几次讨论,如何以萨满教取代伊斯兰教,但取代的难度相当高,而且所需花费的时间也相当长。
引进中原的佛教,似乎是个可行的办法,至少在遏制伊斯兰教上,佛教与萨满教是一致的——单腿独跳难,那就双腿并行。
“不过,从宋国来的僧人,还是得防着些。”完颜宗弼沉默一会道。
完颜希尹肃声应下,防备和监视都得有,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宋国的细作呢?
作者有话要说:历史上,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了西辽帝国,卡特万战役大败塞尔柱联军,从此成为中亚的霸主。女真骑兵论战斗力还强过辽骑,征服中亚应该不成问题。
话说那位让出王位的东喀喇汗也是史实记载的,历史上让他“摆脱这尘世的烦恼”的是耶律大石。
呼似密:就是后来有名的花剌子模,它推翻取代了塞尔柱帝国,然后继续西进,取代另一个塞尔柱王朝,控制了巴格达的哈里发。
波斯:就是伊朗。
唐军在怛罗斯的战败实在是太可惜了,奇迹般的长途行军,以三万联军对阵阿拉伯帝国十万联军,如果不是唐军主帅高仙芝在西域石国进行大屠杀,葛逻禄部就不会背叛,就不会有怛罗斯的大败,哎,这就是因果呀因果~~~~~:
初期战斗唐军精锐步兵占上风,但是大唐联军的葛逻禄部倒向阿拉伯,葛逻禄部与阿拉伯联军夹击唐军,唐军步兵因此与唐军主力失去联络,阿拉伯联军乘唐军士兵发生暂时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主力对唐朝步兵猛攻,唐军受到阿拉伯联军与葛逻禄部两面夹击,无力支撑而溃不成军。
但怛罗斯之败并没有给唐朝造成大的影响,如果之后没有发生安史之乱,西域是完全有实力收复回来的。可惜的是,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