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无限江山 > 第一卷 盛世京华 第十三章 兴汉之名

第一卷 盛世京华 第十三章 兴汉之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云南王皮逻阁薨逝,其子皮逻阁即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遣使八百里加急将这个消息送往长安。

而他的二弟于诚节,却还在长安城接待外国使臣的馆舍内一边呻吟着养伤,一边咬牙切齿地诅咒着打伤他的李玹。

李隆基却此刻正在召见宗正寺与礼部诸官员讨论数日后为李玹举行冠礼的一些细节,这次冠礼异常的隆重,以至于京城百官对此都是一头雾水。唯有极少数的人知道李隆基目的之所在乃是为了抑制国内盛行的胡风。

自五胡乱华之后,华夏文化便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胡族入主中原后若是想长久的统治下去,则必然要学习接受华夏文化,但这样一来,华夏文化中便也融合进了许多来自胡人的文化。

胡人汉化,民族融合,这本是一件好事,鲜卑人入主北方之后,北魏孝文帝便开始倾心汉化,并将都城南迁到了洛阳,以示汉化决心。

数代之后,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得到了很好的收益,但是谁料人算不如天算。一个女人,宣武灵太后胡充华的胡作非为让不开教化、仇视汉人的六镇遗胡有机可趁。北魏大通二年,一代枭雄尔朱荣发动了骇人听闻的“河阴之变”,杀死了汉化的鲜卑贵族和汉族大臣两千余人。后来六镇军阀高欢和宇文泰将北方一分为二,分别建立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朝代,而北方也在这之后彻底胡化。曾让天下闻之色变的关陇贵族集团就是在这时出现的,隋唐二朝皇室的先祖也作为其中一员龙兴于此时。

胡化的结果就是隋文帝一统天下之后,满朝文武竟然十之八九都是胡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抑制北方的继续胡化。

李家的先祖与胡人贵族时代通婚,以至于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都有着明显的胡人血统,唐高宗李治的汉人血统竟然只占四分之一!这也是山东士族的代表五姓七望向来看不起皇室的原因。

由于血液中蕴含的胡人性子,大唐皇室对胡风的传来并不排斥,李隆基本人就非常擅长胡旋舞,会摆弄来自龟兹、波斯的乐器,宫廷中也非常流行穿着胡服。

但是皇室可以这样,百姓这样可就不太好。李隆基向来不喜欢国内胡风太过严重,如今的大唐,遍地都是穿着窄袖翻领的胡服的百姓、士子,处处都是弥漫着胡人的气息,这让李隆基很不满意,故而要借这一次为侄儿加冠之礼来重新宣扬华夏传统。

宗正寺和礼部的官员叽叽喳喳的讨论了许久,终于达成了一致,将方案呈给李隆基,李隆基仔细地看了一遍,方才点了点头,代表同意。

满堂朱紫这才纷纷抹了一把汗水,向皇帝告辞之后,纷纷退去。

冠礼,是华夏民族传统嘉礼的一种,是男子的成年礼。《礼记》中这样说道:“冠者,礼之始也。”可见古人对冠礼的重视。

加冠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男子二十而冠,代表从此便已经成年,可以娶妻,可以参加各项活动。对帝王而言,冠礼尤其重要,秦始皇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加冠,从此带剑亲政,用铁与血书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大秦帝国之章!

自周至晋,汉人对冠礼都是尤其重视,到了隋唐之后则渐渐被人所遗忘,只有一些拘守礼节的世家大族才会举行冠礼。所以许多的官员都不理解李隆基为何如此重视此次冠礼,他们想的是,也许是皇帝对这个侄子是真的非常喜爱吧。

而冠礼的主角李玹也被李林甫特批了几天假,这几天一直在礼部接受训导,熟悉冠礼流程,学的苦不堪言。

本已经处于半隐退状态的礼部尚书裴宽被李隆基强行拉过来教授李玹,理由是裴阀乃是河东名门,裴宽身为裴家长者,自然是通晓华夏古礼。

就这样上下一起折腾了五六天。

李玹从礼部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月上中天,明日便是冠礼的日子,他的心中,也是有一点儿期待的。

一个魁梧的身影缓缓走来,李玹回头,拱手道:“裴阁老。”

那人正是裴宽,面色和善,两鬓已经斑白,他身材魁梧,武艺高强,曾经做过范阳节度使,在对契丹和奚的战争中多立战功,后来因李林甫炮制的韦坚案惨遭贬斥,险些丧命在酷吏手下,从此以后对险恶的官场心灰意冷,上书请允许出家未遂,便一直处于半隐退状态,一般政事都不参与,因为常年吃斋念佛,气质上让人觉得十分的亲切。

裴宽点头对李玹还礼道:“天色不早,公子快请回吧,明天可有的忙活。”

李玹颔首:“那晚辈这便告辞了。”

裴宽微笑道:“公子请,他日有空还请公子能来裴府做客。”

李玹应了一声,翻身上马,对裴宽拱了拱手,便跃马疾驰而去。

天色尚未全亮,李隆基便已经派人前来召李玹入宫。车轮碾过坚硬的青石地的声音,在寂静的深夜里异常刺耳。

李隆基也已经起身,在他身旁,是一身明黄色宫装的杨贵妃,看起来十分的雍容华贵。

李玹已经赶到,见了李隆基,连忙躬身道:“侄儿参加皇伯父。”

李隆基笑着扶住他,说道:“免礼,大将军,快带十一郎去准备一下,天已经快要亮了,差不多一切准备妥当,百官就要到了。”

高力士躬身道:“是,公子,请随我来。”

李玹跟在高力士身后便进入了一处宫殿之中。

李林甫也已经准备妥当,穿戴整齐,登上了马车向宫城行去。其他各坊里,有资格参加这次仪式的官员、士族也是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纷纷行去。

李隆基下旨,凡从五品以上在京官员皆要参加,与朝会等同。还有如清河崔氏、弘农杨氏这样的高门望族也都需要派出子弟前来。

一时间丹凤门前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竟有些像热闹繁华的长安西市。

杨氏兄妹也同样收到了邀请前来,此刻杨光程正兴致勃勃的打量着车外,笑道:“你看这些做官的,每天忙得累死累活就算了,好不容易等到休沐了,皇帝一句话就把他们折腾的团团转,哪有我们这样的逍遥人快活,你说是吧阿妹。”

坐在他对面的杨黛儿今天梳着一头高贵而清冷的凌云髻,上面斜插着一支通体晶莹、雕琢细致华美的玉步摇。穿着一件绣着朵朵小花的窄袖短襦,一条高腰淡青色的百褶长裙,还披着一件轻薄的丝质半袖。一身装扮竟集青春靓丽与华贵雍容于一身。

唯一有些不搭调的,可能也就是她手中拿的那卷《后汉书》了,这样美丽端庄的一位女子,手中捧着阅读的应该是一本语句华美的诗集才是。

听到兄长说话,杨黛儿放下手中的书卷,瞥了他一眼,笑骂道:“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懒呀?天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杨光程嘿嘿一笑,继续朝窗外看去。杨黛儿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书,眉宇间却始终有着一抹忧愁之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