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匠相 > 第355章 第三舰队

第355章 第三舰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得知了皇帝给李峰和朱徽妍赐婚的消息之后,这个小丫头郁闷了好几天。讀蕶蕶尐說網5203187然后她就借口呆在家里没有意思,跑到北京来看姐姐了。

当然,看姐姐是假,看姐夫是真。

李峰看到这个妹妹,他现在当然是知道沈婉心里的想法,可是呢,又不好对沈佳说,于是只好假装不知道。反正自己每天在家里呆的时间不长,少和这个丫头见面就是了。

八月初十,南海那边再次传来消息,不甘心失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海袭击了大明远洋商行的船只,虽然商行也都是武装商船,但是在对上了这些正规的海军时,还是吃了大亏。四十多艘商船被扣押在雅加达。就是西班牙的舰队,也在南海一带袭扰远洋商行的舰船。

朱由校得到了消息,勃然大怒,命令郑芝龙立即扩训海军,同时抽调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的部分人员,第二舰队的杭州号和辽阳号战舰,组成第三舰队,驻扎在广州、雷州、和琼州,负责南海的安全。

现在第一舰队已经和登州水师整合完毕,拥有蒸汽战船六艘,其余大小战舰四百余艘,其余的运输船则是都卖给了远洋商行。加上海军陆战队八千人,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人。

为了成立第三舰队,原山东副总兵、登州水师的负责人沈寿崇被任命为第三舰队的司令,原第一舰队的参谋长王谦抽调到第三舰队担任参谋长,第二舰队的郑兴、施大宣、洪旭、甘辉、郑芝凤等人抽调到第三舰队,合并整合原广州水师,原广州水师的参将马丙铨担任副司令。新成立的第三舰队拥有蒸汽战舰六艘,海军陆战队五千人,其余战船三百余艘。

在命令发布的同时,李峰已经命令郑芝龙拟定对南海的作战计划,到时候将会抽调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共同征伐南海。李峰的要求是,这一仗要将荷兰和西班牙撵出南海。与此同时,李峰还要求奇趣阁和大明远洋商行做好远航准备,在海军作战胜利之后,立即就从马六甲海峡南进,携带种子和移民,抢占澳洲及其周围的岛屿。

预计的作战时间要等到十月,待到海上的天气稳定之后。

不过这段时间,李峰也没有闲着。皇家学院那边,玉米已经丰收在望了。去年拿回来的玉米种子播种了十来亩地,经过了这一年的悉心耕种,收成不错。等到明年这些种子就可以覆盖上千亩的土地,过不了几年,便可以在大明推广了。

更为可观的是,因为去年推广冬小麦,所以在收割了小麦之后,接着种了一茬红薯。现在红薯也丰收了。今年在北方大地,随着红薯大面积推广,收成很是不错,每亩足足有几千斤。尤其是红薯不仅人可以吃,红薯和红薯藤还可以用来喂猪。许多以前从来都不养猪的农家都买了几头猪来喂养。

说起大明朝养猪的事情,倒也有意思。传说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因为自己姓“朱”,与“猪”同音,所以便觉得养猪杀猪,等同于“杀朱”,于是便禁止民间养猪,所以在明朝的时候民间养猪的不多。

其实这是一个误传。明朝的确是曾经有过禁令禁止民间养猪,不过那不是朱元璋干的,而是那个不务正业的正德皇帝干的。正德十四年(1519)十二月十九日,武宗在扬州行,以“猪”与国姓“朱”字异而音同,下令禁止民间养猪,屠杀殆尽,以至无猪可供祭祀,竟以羊为替代。次年二月,大学士杨廷和等请罢养猪及宰杀之禁,武宗不理。至三月初十日,因清明节将至,太常寺奏:陵寝祭牲已有定制,猪为必用之物,请弛其禁。武宗才许解除禁令。

但是经过这么一折腾,民间养猪的人就少了许多。尤其是在北地,养猪的人就更少了。

在皇家学院外面的皇庄里,也养了三百多头猪。之所以养这么多猪,一方面是因为学院的学生多,每天会产生许多的泔水,刚好可以用来喂猪。另外一方面,李峰也曾经给学生们下达过研究如何养猪的课题。现在皇庄的农户们每天都会从那皇庄的红薯地里,间割一些红薯藤回来喂猪。这些猪产生的猪粪,又是用来肥地的好肥料。

这几天,李峰便在猪场呆了几天,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听说猪长得很慢,肉也不太好吃,于是便跑来看看这猪是怎么养的。

等到李峰到了养猪场之后,很快就搞明白了原因。原来,这个时代养猪,都没有经过阉割,一栏中的猪长大半大之后,就开始发情。

于是李峰便向宫里找了一个善于阉割的太监,来到了养猪场,给他讲了讲这阉割猪的事情。这个老太监是熟门熟路,只用了几头猪,便将这一套技术摸熟了。在给十几只小猪阉割之后,经过了三天,发现完全没有问题,李峰便让这老太监将猪场中的小猪一半都阉割了,嘱咐那些农户好生饲养,并且叫学生们做好饲养记录,到时候做好对比研究。

忙忙碌碌地,很快就到了中秋节。

这天侯的花园中,早早地就摆好了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众人要在花园中赏月喝酒。

因为沈夫人这几天到京城来办事,因此趁这个机会,沈佳也将她请了过来,在李家一起过中秋。

傍晚时分,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侯府之内张灯结彩,大家坐在一起吃着水果瓜子喝酒,倒也热闹。哪知刚刚开始,就听得有人来报,说是熊廷弼和刘安抚来访。

李峰急急忙忙到了客厅,才知道原来刘安抚回京来,是有事情要禀报。他一回来,便找到了熊廷弼,两人一合计,就直奔李峰家来了。

“二位大人,这大好的中秋节,你们不在家里陪着老夫人们赏月,跑我这里来做什么?”李峰对这两人实在是无话可说。

熊廷弼哈哈大笑,对李峰道:“怎么了,老夫想李鸿章了,过来看看不成吗?”

刘安抚一听,也是眼睛一鼓说道:“就是就是!”

李峰一听,翻了一个白眼道:“哎,你们两个呀,想蹭酒就明说,何必说什么想看看我儿子呢?”

不过,李峰还是赶紧叫人去将李鸿章抱了出来,让两个老头子稀罕了一会儿,才叫人在屋子里摆了酒菜,陪着两人喝酒。

刘安抚这才说起回来的原因。原来,是一个皇家学院毕业分到造船厂的学生,名叫李夏秋的,发明了将两块钢板焊接在一起的办法。原来,这个李夏秋,用焦炭加热的办法得到了焦炭煤气,这种煤气加压后和加压的空气在喷嘴口处混合点燃后产生的火焰可以直接将钢板融化。由此产生的高温,便可以直接将两个钢板焊接在一起。

因此,刘安抚便决定要用此技术生产纯铁甲的战船。不过因为此事事关重大,每一艘战舰的成本会因此大增,他便回来向皇帝禀报。

李峰一听大喜,连忙嘱咐刘安抚尽快将此技术申请专利,如此一来,这项技术也完全可以用在蒸汽机厂。原先蒸汽机的大型设备都是用的铸造技术,但是一些复杂的形状,只好用锻旱和铆接的方式进行,效率很低。有了这种焊接技术,那么在生产上就能有一个飞跃。只不过,现在大明在技术上前进的太快了,以至于让李峰有些担心。

熊廷弼也是有好消息,现在邮政总局的报站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大明全境的县府。从云南到京城,只要天气晴好,消息只需要半天时间便可以传到京城。而且现在全国都有了报站之后,若是一个地方有雨,完全可以采用绕行的办法将消息传递出去,现在已经很少再用快马传递消息了。

尤其让熊廷弼高兴的是,这邮政总局开业将近一年来,业务发展得很快,尤其是报文和汇款以及包裹邮寄的业务在迅速增长,今年邮政总局已经实现了利润五万两银子。虽然这些利润远远不能和钢铁厂水泥厂相比,但是熊廷弼依然很高兴,因为这么大的一个部门,不仅没有要朝廷的一文钱,反而能够有几万两银子的利润,在他看来,这已经是天大的功劳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那个霍维华在被分到山东之后,在建设报站的时候,贪墨了五面玻璃镜子拿回家,折合银两四万两,已经被打入大牢。若是没有疑问的话,判个斩首是没有问题了。

李峰一下子也无语了,尼玛这个霍维华也真是的,你贪污点别的死了也值啊,为了几面成本不过几两银子的大镜子,就丢了脑袋,实在是不值啊。不过一想现在这么大的镜子市价就好几千两银子,就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坑人了,还坑得不轻。

李峰又问了问李自成的事情,熊廷弼还是摇了摇头,表示没有找到此人。李峰一阵郁闷,心道难道这个李自成躲起来了不成?不过李峰没有想到的是,现在的李自成,名字还叫李鸿基,现在是银川邮政局下的一名邮递员,每天都骑着自行车,欢快地驮着绿色的邮包,走街串巷地送信呢。蝴蝶效应,莫过于此!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