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风月 >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夜叉一词来自于梵语, 它本是一种鬼怪的统称, 其中或分男女夜叉以行动迅猛著称,还有长翅膀的天夜叉与头发冒着绿色幽光的地夜叉之分,皆是面目狰狞让人见之则心生恐惧。

当然,这些有关夜叉的描述都来自于民间野史, 在那些传闻里还说黑暗中的鬼物,它们以吸吮人的血肉为食。不过夜叉也会摇身一变,在佛经故事里因收到佛祖感化了,成为了天龙八部众的护法之一。

正在唱反调的孙老板没管夜叉的来历如何, 他直接说起了三百年前的往事。

“我家祖辈从前唐起就住在昐村,那里原本有一座寺院, 听家里的老人说一到年节佳期寺院都会举办庙会。

有一次在青天白日之际,庙会正好演到小孩爬杆子杂耍。谁想到天上突然飞来一只似人非人的怪鸟,它的身形与人形相似但有着一张鹰脸, 那怪东西一下子就把爬在杆子上方的孩子给抓走了。”

这一突如起来的变故让参加庙会的人都大惊失色, 正在村民们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之时,有人说不如请官老爷帮忙一起找孩子。

当年时逢章仇兼琼镇守蜀中, 这位在川任期八年,大力兴修水利等民生工程,与蜀地读书人的关系也不错, 还较好地处理了与吐蕃、南诏的关系。不过因为章仇兼琼曾经保举了后来的杨国忠入朝, 可想而知在安史之乱后, 章仇兼琼因此事未能有被编撰入史书立传的资格。

恰是如此, 想要了解章仇兼琼所经历过的事情, 只能从其他史籍里找到零星片段。

孙老板说起当年村民去求助的官老爷,正是恰好路过的章仇兼琼。

“章仇大人派出人手到处寻找,几天之后终是在相隔较远的佛塔高顶上发现了孩子。孩子一开始有些痴傻,特意请道士收惊后,他才慢慢恢复了。事后询问得知,抓走孩子的怪物与壁画上的非天夜叉很像,夜叉每天不知从哪弄来了野果也孩子吃,却是一直把他关在了佛塔最高层。”

世事变迁,尽管五代十国时期蜀地没有受到过重的战乱冲击,但是曾经的寺院与佛塔都已经化作烟尘。

即便孙老板说世代居住在昐村,而昐村也早已变了又变。在宋朝建朝之后,昐村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孟庆家在村东靠山一带为种植了大片的花卉。孙老板就是指在花林是曾闹过夜叉的寺院所在。

孟庆听着孙老板说得有鼻子有眼,这人与他一直不对付。孙家是做木头雕刻生意的,照理来说他们两家一个养花一个搞雕刻根本吵不起来,谁想就是一两次没把树木卖给孙家,这就让孙家给记恨上了。

“老孙,你这故事编的可真没道理,天知道三百年前都发生过什么。靠你两张嘴皮子就能坐实一切了?”

孟庆认定孙老板就是来破坏气氛,即便他家那一块真的飞来过夜叉,三百年足够让夜叉断了对他家的偏好而冲着孙老板这个胖子去,谁让他肉多吃起来过瘾。

谁知孙老板还不依不饶了。“我怎么就没根据了?这事情是能查的,一看你就不读书,《太平广记》可不都写得清清楚楚。”

月枕石听到孙老板把太宗皇帝命令人编写的《太平广记》搬出来,如果不是他听得旁人就那一套书谈起过夜叉而是自己一一去读,能在那样一套大部头的书里找出这一则例证也着实是一种执着。

在场的也不是听到《太平广记》就不敢呛声孙老板,有些读过几本书的便开口说话了。

先是八卦起了杨贵妃与杨国忠的亲属关系,又是谈到昔年杨国忠还叫杨钊时在章仇兼琼手下做事,一会说杨家兄妹两人怎么得到了荣华富贵,一会有说安史之乱与其两人的关联。

如此等等,是在佐证因为与杨家有过牵扯,章仇兼琼的往过记载并不详细。因此即便是《太平广记》有过一段记载,可是原文并未谈及到具体的何年何地仅是说起了是在蜀中,故而无法用来引证孟庆所在曾经真的出现过夜叉。

一场闲聊渐渐发展成了考证文献的辩论,这是因为花市时而有文人墨客往来。

花香伴书香是一大雅事,蜀中的那些读书人会趁着天光晴好来亲自挑选一些植株,或是买一些花瓣等物回去自己制作香包。

别管这些文人辩得有多激昂,总算是能让孟庆歇一口气不与孙老板去辩驳,也没人继续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月枕石远观孟庆是松了一口气悄悄起身离开,她在心里反复琢磨了几次吃人夜叉之事,那倒是与崔仵作说的人骨上的怪物齿痕相吻合了。

虽然孙老板说的故事里夜叉没有吃人,但能否认为在峨眉山一带曾经的确有夜叉出没过?如果这个角度出去思考佛掌人骨之事,昐村有过寺庙也就必然存在过泥塑佛像,是否有可能那里曾经就存在一尊以人骨为骨架的佛像?

想要弄清这些事情最好是去昐村实地勘察一番,查阅一下当地的地方志,或是查询一些石刻碑文,从那里面也许能够有所收获。

这事情还真不能由月枕石得了空就能只身前去,谁让她的小孩模样没有说服力。要去村里查询地方志都要有个由头,须得寻一位大人带着或是以编写游记去县衙等地请出相关记录。

从成都府到昐村之间往来大概要六七天,再说于当地查阅线索肯定也要起码也好耗时四五天。如此等到了花市结束,孟庆等人都已经返程,要去查探佛手一行尚且搁置着。

月枕石借以青羊宫对孟家花树感兴趣之名,向孟庆求了一张前往昐村的行路图,但直到三月上旬播种农时到来,私塾开始放大半个月的春假,她才有了足够的空闲走一遭昐村。

此次想要一同前往的人还真不少,且不说经历了山林人骨一事的朱睿与柏淑闻讯后总还想一探究竟,苏洵在程氏坐胎稳当之后来到成都府探望几位新友,在听了人骨之事后对其也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苏洵虽是于考功名无心,但他看了不少杂书,更喜欢游历山水走过不少地方,没想到峨眉山脚下的昐村还有那样一段谜团。

“我听过《太平广记》里的这一则故事,它在唐人李绰的《尚书故实》里也有记载,但都没说具体是在蜀中哪里。你们该是缺一个能快速读碑文的人,带上我一起去昐县就能事半功倍。”

要不后世都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当下苏洵的玩心全都写在了脸上,半点不见静下来做学问的样子。

月枕石完全没有因为知晓一些苏洵之事,就去旁敲侧击劝其用功治学的想法。每个人都有他们的活法,按照他们的生活步调慢慢来又有何妨。

当下她是非常欢迎苏洵通往,可以多了一个查阅资料的帮手,于是此行就变作了七人行。

胡舟很想知道究竟有无夜叉,看起来是他是想要传授展昭对决夜叉的三十六式。再者借着朱家也能考虑发展花卉相关产业的名号,朱睿终于说动了朱大富带着他一起前往。

柏淑听说一行人里仅有月枕石一个女孩,借以担心她无聊的名号也是向柏夫子软磨硬泡求得同意加入了昐村半月游。

七人稍稍加快了驴行速度在第三天的下午抵达昐村东头。

三月桃花开,那一片桃花林正是孟家所种,那比平时所见的桃花是要艳上三分。

驴车里,柏淑小声地嘀咕了一句,“桃花是开得很好,但昐村这个名字总有些不好,怎么叫着像是坟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