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风月 >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结识年轻的苏洵在前, 在山野偶遇欧阳修也算不得奇事了。

展昭已经用雨水将厨房里的旧锅洗干净, 虽然旧锅的边缘缺了一块,好歹不漏水可以凑活一下。院中的井不知到还能不能使用,不如直接取用从天而落的无根水,这会已经在屋内架起了一口锅, 撒一些碎茶叶煮起了茶水。

“相逢即是缘,当得一起喝碗茶。”

展昭一边简单介绍他与月枕石一番,一边就给欧阳修盛了一碗热茶水。出门在外方便行事带的都是木碗,也不讲究什么风雅直接就碗喝了。

月枕石对史上的名人生平都是一知半解, 反正此宋并非正史所存, 不必算苏洵与欧阳修谁的年纪更大一些,她单是好奇这位怎么会来到涪城。

欧阳修喝了一些热茶脸色好了些许, 他凑近火堆取暖着回答说起此行是回故里看看。二十多年前他在涪城出生, 当时父亲在涪城做官, 是五十六高龄才老来得一子, 谁想三年后父亲过世,他随母亲去了湖北随州投靠叔叔。

“说来惭愧, 我两次科举都不得中, 三年再三年,人也不能总是窝在书堆里, 就想着四处走走。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欧阳修语气里难免有一丝苦闷, 但并没有为此沮丧, “蜀中人杰地灵, 这山上就有不少奇景。听闻前唐时山上有建了不少庙观,听说还有一处战国公输班留下的奇物——推开道观的大门能听到凤鸟啼鸣声,这就想要亲眼见识一番。”

月枕石观察欧阳修的神色便知他还没能寻到那处道观,前唐留下的道观多已毁于战乱,即便那扇会发出凤凰叫声的大门还在,想要刚巧遇到却也不容易。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有些事费了力气却没找到的,多半是时机没到。眼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说不得要到春日才适合遇到凤凰啼鸣。欧阳大哥也不必急于一时。”

欧阳修不让月枕石与展昭称呼他为先生,说是没能高中当不起如此称呼,还是以兄弟相称比较好。

可见眼前的欧阳修是两次落第之后,特意来山川间排解郁气,而寻找那带着神秘色彩的道观山门,多半是想要沾沾吉祥之气。

虽然比之一般书生,欧阳修的身板看起来没有太过单薄,但是终不似那名字相近的西毒欧阳锋有一身高深武功,所以他真的不适合冬天在深山闲逛。

月枕石说的这些话真没有更多深意,她也没想后来的文忠公也会屡试不第,但是金子总会发光,那些轮不到她操心。

此时,她仅是单纯地劝解欧阳修没有好体格就别吹冷风,可别一不小心就此挂了,需知这年头风寒发烧算不得小事。

欧阳修闻言却是愣住了,听闻豆蔻年华的少女说出此话,一时间仿如自己真是寻隐者不遇而撞见了对答的山间童子。

松下问童子,他寻的又何止是传说中公输班制造的奇门,更是想问一问为何自认满腹才华为什么两度落第?是他还不够努力,还是真的自视过高,或真是时也命?

展昭见欧阳修不知怎么就陷入了沉思,眼带疑问地看向月枕石带,‘这位怎么了?’

‘文人多思。’月枕石无声地说了四个字就笑了。她觉得还是展昭好,虽说将来欧阳修成了一代名臣、文坛领袖,但还是像展昭这般会舞刀弄枪的更能给人安全感,不必担忧冬日的山风是否会把他吹出病来。

展昭摇了摇头,一个两个都怪怪的,有说着就发呆的,还有说着就发笑的。

情绪是会传染的,展昭也不着边际地想起一件事,刚才月枕石称呼欧阳修为大哥,而叫他亦是展大哥,往后遇上年岁差不多的恐怕亦是如此称呼,那岂不是难分亲疏?往日里不觉得,当下却觉得哪里不妥,又说不出哪里不妥。

水汽袅袅,茶香淡淡,屋内三人是一时无话。

谁想好的不灵坏的灵,两个时辰后,雨势有所减缓但并没有停止。天要留人,三人只能在破院里过上一夜。

好在月枕石早就考虑过山间露宿等餐饮问题,事前把自制方便面这种家居旅行必备利器给苏了出来。它的味道比不上后世的鲜美,但因冬季伙食易储存,往锅里煮面的时候加入腌制好的肉干与调料,滋味总比啃干粮要强上百倍。

欧阳修有幸尝了一碗简易版方便面直呼美味,当听说是自制的干面,他还是头一回厚脸皮求问能否透露配方,想来是被行路中餐风露宿之苦给弄得头疼了。

自制方便面并没有复杂的制作步骤,简单的话就三步,煮面、晾半干、炸面,其中的煮、晾、炸的尺度决定了好吃与否。

月枕石把方便面苏出来之后,对钱的味道高度敏感的朱大富就找上门来,他一下就估算出每年往来蜀中的商队会需要多少分量的方便面,无疑那会带来巨大的利润。

可惜的是这种利润并不长久,别把其他人当傻子,出来混口饭吃的都不好糊弄,更不谈那些对铜臭敏感的商人。

方便面的制作方法简单,想要模仿是轻而易举,最多就是在调料上有所区别,但是制作简单这一点就会引来不少竞争者,而更多会是出行的商队自产自销。

‘单说方便面此物,还是在行军打仗时最有用。如果有人上达天听,提出此种想法的人少说能被夸一句为民着想。’

何必一针见血地指出要点,但此等政绩于他们这波人无用,而政治风云变化莫测,军需的利益分配更是一潭深水。

最后还是由青观主出面,将这个说不好是烫手山芋还是头等好物的东西扔给了成都知府,不想还真让他在政绩上记了一笔好。

由此无心插柳柳成荫,月枕石成功搭上了官府的这条路,算是半靠大树能乘凉了。

月枕石简单地说了前因后果,拒绝了欧阳修想要出钱的买配方的请求,直接把此物当做人情送了出去。反正算不得多要保密的东西,就当顺水推舟与日后大佬搞好关系了。

欧阳修从一碗方便面里吃出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味道。

深山里战国公输班所造的神门不知藏在云雾深深的何处,而从基本生活所需出发的方便面却是近在眼前。他不必再去找什么凤鸟啼鸣,那都比不过找到一条让人吃饱穿暖的法子来得重要,不必为缥缈不得的而悲,只需为切切实实的而喜。

这番感想让月枕石愕然,她觉得自己还真是俗人一个,反正无法从一碗面想到那么多。也难怪欧阳修能写出那么多折磨后来学子的诗文,而她单是在思考破院的一面墙为何水渍甚浓。

展昭算是明白了文人多思的意思,眼看欧阳修大有提笔作文三百篇的打算,让欧阳修这样侃侃而谈下去今夜就别想睡了。他与月枕石熬一夜倒还好,但是欧阳修刚刚喝了几口酒暖身体,要是兴奋地彻夜长谈,估计第二天的脸色比刚遇到时还惨白。

这就当机立断地打断了欧阳修的文思泉涌,又将防虫的药粉撒了一圈,决定三人还是早点休息的好。

“我看时间也不早了,欧阳大哥不如早些休息,靠着火堆近些,暖一晚上就能把冷风带来的寒气驱走了。”

欧阳修的一肚子文章就堵在了喉咙口,而对上展昭坚定不移的表情,他竟是说不了半个不字。

此时的欧阳修不知道时隔多年后,他会与包黑炭坐下来一起吐槽展昭,包黑炭也是对上了展昭的脸不得不放下开封公务,不会秉烛至深夜。当然,包黑炭的吐槽对象还多了一位公孙策,那些都是后话了。

此夜,欧阳修窝在了一张椅子里混混睡去。不知睡了多久,竟是隐约觉得后背有些湿湿的,仿佛是被雨水喷溅半身。

‘我是靠在火堆边,这水又从哪里来?难道是小月姑娘或展小兄弟不小心弄的?’

欧阳修迷迷糊糊地想着就微睁双眼,发现对面的两人仍是抱臂而坐在椅子上瞌睡着,伸手一摸后背衣服分明是干的。

也许是发梦糊涂了?欧阳修想着又合眼睡了过去,这就不曾看到在火光摇曳之中,他背对的那面东墙上水渍渐浓。

须臾之后,墙上的水渍竟是缓缓凝成了一个人形,这水人半只脚居然跨出了墙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