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风月 > 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离开葛麻子家的路上。

月枕石抬头看了一眼万里无云的天空, “我觉得让前来涪城是师父挖了一个坑。”

何必什么都不愿意多说,说要锻炼徒弟的本事,放手月枕石去闯, 这会让她一不小心就撞破了秘密。而牵扯上了来自大内的杀手, 恐怕乔百川一家已经凶多吉少。

“还是有好消息的,蒋叔一家安稳地过了二十五年了,起码表明背后的人对那个秘密没有继续执着下去,或者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转移了。”

展昭说着却在考虑怎么把此事与欧阳修说, 查到这一步是否要及时抽身?依照水鬼托梦所言的找蒋,基本已经可以确定是找蒋方。

鲁思是公输班的后人, 拘魂木牌与他有什么关联?显然, 乔家的水鬼知道蒋方是作为最后与鲁思接触的人,找蒋无非是找到鲁思留下的东西。

“找蒋要找的东西, 很可能就是火烧葛镖师屋子的黑衣人们想要找的鲁思遗物。”

月枕石顺着这一思路推理着,蒋方之前说了他不知道是什么引来了截杀他的杀手,那么极有可能鲁思是在押镖之际, 顺带把重要的东西带到涪城之侧的云台山乔家。

“可是途中出了变故, 鲁思与乔百川都没能活下来, 这一条线就断了。唯一知道什么就是水鬼,而那个东西早就掉包到了蒋家。”

“镖物。”“镖物。”

展昭与月枕石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这个猜测,蒋方随车带回家的行李里藏着鲁思的遗物, 而这样东西丝毫没有引起蒋方的注意, 也没有引起其他有心人的注意, 它很可能是极其普通的东西。

两人想到这里当即掉头去了蒋方的铺子, 他们严肃的表情唬得蒋方心中揣揣。

蒋方听到有一个引来杀身之祸的东西藏在当年随车的行李,第一反应就是绝对不可能。“当年是轻车从简,完全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也就是锅碗瓢盆之类的。行李带回来之后,一直都是家用的,要是有什么秘密,我怎么可能没发现。”

如果不是水鬼托梦言明找蒋,那么月枕石不会如此确定蒋方家里定然被藏了东西。

“蒋叔,这个东西一定就是近在眼前,非常普通的东西才能避过所有人的耳目。直到今天为止,也许你也一直用着它,你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是过了二十五年都没有扔的?”

蒋方下意识地摇头,这些年来他也是小有身价,当时带来的行李基本都换了一波,哪里还保管着旧物。他想着就顺手用保暖杯喝了一口茶,不知怎么手忽而一紧,盯着保暖杯眼神发直。

“蒋叔?你想到什么?”展昭握住了蒋方忽然颤抖不止的手,蒋方的脸色也变得一片煞白。

蒋方深吸了几口气才缓了过来,压低声音凑近两人说到,“当年我在广元学习制作瓷器,行李里的一些器皿都是自己做的,这些年以来杯子碗碟也碎的差不多了,但有那么一件东西没有扔。你们随我来——”

蒋方慎重地放下了保温杯,他也不知道心里的猜测是否正确,而刚才那一刻的猜想说是福临心至,倒不如说更死晴天霹雳打得他不知所措。

三人出了蒋家铺子的后门,走入街面斜对过的蒋家后面,一同来到蒋方的卧室,就见蒋方从床底下拖出了一只夜壶。

“等我处理一下。”蒋方努力面不改色地将夜壶里的东西清理了,这一只夜壶也是他自己烧制的,款式非常普通就是当年的大众款,而用惯了它就没有再换。“我不知猜的对不对,既然保暖壶能是双层的,这夜壶又何尝不可。”

适才,蒋方在电光火石之间想起了一些事情,当年他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烧的夜壶重量似乎有一丝不对。尽管是自己烧制的东西,可是夜壶不比常用来喝茶的瓷杯,他也说不清是否真的有差,谁吃饱了撑得去关注夜壶。

这一刻,蒋方却不得不亲手砸了这东西,别说夜壶与茶杯什么的一比,它还真没有那么容易摔坏。

‘哐当!’握住壶柄猛力一砸之后,夜壶地底部开裂了。

蒋方一听声音就知道了不对劲,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研烧双层器皿,对于它们碎裂的声响已经非常熟悉。果不其然,反过来就看到底部藏着一卷羊皮。

蒋方的手颤颤巍巍地取出了羊皮,那上面以红色朱砂用蝇头小楷写满了话。仅是一眼,蒋方瞥见了斧头二字就别过头去,“你们拿走,不必告诉我上面有什么。今天过后,我就是换了一只夜壶而已。”

眼前的事实表明一点,这只夜壶是被掉包了。

鲁思当年是一定早有准备,恐怕他早就知道行踪有暴露的可能,带着特质的夜壶随着镖队前往涪城,可以在不引起人怀疑的情况下去往乔家。

再说乔家,乔家说不定也早就同意了鲁思的计划,知道他的偷天换日计划,把东西先换到蒋方的行李里,以待日后从长计议。

对于公输班的传人而言,鲁思想要烧制一只双层壶并非太过困难。因为诚如何必所言,双层器皿早在春秋战国就出现了,鲁班后人有其制作手艺也说得过去。

然而,可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乔家与鲁思都没能活下来,所以这个秘密就被尘封了,直到多年以后有一个两度科举不第的欧阳修进入了乔家旧宅,这才引出了一段未了的因果。

究竟是什么秘密会引来大内杀手的追杀?恐怕莫过于政权更迭。

二十八年前,宋太.宗驾崩。这位宋朝开国后的第二任皇帝赵匡义身上有一个巨大的谜团,他的皇位不是传自父亲,而是继承于兄长赵匡胤,一提起此就会让人想到斧声烛影这个词。

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屏退左右。

两人到底说了什么外头的人没听清楚,而却再最后听到赵匡胤用柱斧戳地,大声说到‘好为之’。随即赵匡胤驾崩,赵匡义继位。

对于赵匡义的继位,朝野不免有所猜疑,好为之三个字,到底是让他好自为之,还是让他好做下一任皇帝?

这件事情的记载不一,虽然没有放到台面上议论纷纷,但是因为赵匡胤不是没有儿子,他的四儿子赵德芳已经十七岁了,这个年龄也足够当朝了。

朝中有人说,赵匡义继位是他的母后既是杜太后定好的事情,早年间杜太后、赵匡胤、宰相赵普就定下了金匮之盟。

主要内容就是杜太后死前让赵普入宫说遗言,她的大儿子赵匡胤做得皇帝,那么赵匡义也是她的儿子,为何不能继任哥哥的皇位?如此这般那般,请赵普劝说赵匡胤将来把皇位传给弟弟。

月枕石乍一见羊皮上的斧头一词便知不好,恐怕二十八年前赵匡义临终前有人翻出了他继位的秘密,才有了乔家在同年入川隐居云台山。

这才匆匆一览,她与展昭就都微微蹙眉,朱砂红字写着秘术一道传自公输班,方物皆可入术,更不谈可以使用随手器物,恰如最稀疏平常木匠用的斧子。

偏偏,宫闱之内最忌巫术,斧子加上巫术,虽是不曾写得清清楚楚,但足以表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死并不简单。而掌握着鲁班秘术的鲁思与其亲人乔家,有怎么能不成为被灭口的对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