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世界一级保护学渣 > 第134章 第 134 章

第134章 第 134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沈明洲说无所谓,邵炼当然不可能真的无所谓。

他家小朋友困在美国回不来的时候, 邵炼都想直飞过去亲自干翻资本主义了, 更别说后来阿诺德教授遭到的排挤, 足够邵炼把美国拉入黑名单。

然而,国家大义面前, 上过黑名单的家伙都要拖出来。

邵炼这次不让王北壹代劳了, 跟中方代表一起协商应该怎么达成合作。

国内各大研究院主导项目,只要获得美方提名的,都加入了中方代表团,集中准备隐秘的中美会谈。

明面上还在冷战得死去活来, 私底下已经为美国计划起一长条交换清单, 逐个项目的核实意见。

伏光耀的想法和沈明洲差不多。

他只管研究, 成果给不给美国, 换不换东西,都交给高科和国家决定。

一时之间, 高科话语权无限高。

手握美国最需要的量子忆阻器芯片和万物系统,忙得邵炼驻扎在了中方代表团里,绝不可能轻易让美国得到便宜。

相比之下,沈明洲悠闲许多。

他收起智能眼镜研究需要的资料, 自己乖乖的回省科大,在宿舍里晃了一圈,就往光量子实验室走。

智能眼镜的研究几乎脱离了量子领域, 但是沈明洲依旧将试作品拿给自己导师看。

“我打算在边角这里, 加入微型摄像头, 这样可以接收更清楚的图像信号,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信息。”

沈明洲一边解释自己的想法,一边阐述眼镜的主要应用范围。

妄图用这样的小东西,解决视觉上的麻烦。

伏光耀拿着眼镜,翻来覆去的看。

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感应器,却因为沈明洲的构想,让他觉得极有实现的可能。

在俄罗斯的时候,他就知道沈明洲在跟一些研究者、工程师接触。

沈明洲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放弃过学习。

哪怕他们是去做指导交流,沈明洲也愿意和俄罗斯人一起,探讨未来科技的走向。

“想法不错,但是有一个问题。”伏光耀点了点镜框,“盲人失明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仅仅是用摄像头捕捉影像只是你要研究的第一步。怎么将影像数据传回视觉神经或者大脑神经网络,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你需要视觉研究方面的医学专家。”

沈明洲悠闲的大学课程宣告结束,导师亲自制定的课程表里,给他加上了医学院的选修课和必修课。

省科大人才济济,生物医学工程方面教授、讲师都有着丰富的研究经历,收到沈明洲插班学习的申请,无不感到诧异。

高科连医疗系统都做出来了,沈明洲又是项目负责人,他还学什么生物医学?

但是申请写得清楚,直指视觉神经,像极了要做大项目的样子。

众所周知,医疗系统和智能医疗箱走的是基础医疗方向,涵盖各类常见病症,方便广大人民自我诊断,解约医疗资源。

但是视觉神经研究方向更加细致高端,教授们拿着申请书一看,脑海里就想起了语气刻板的万物系统,在手机里说“您好”的语气。

沈明洲这是……

要做一个拥有仿生视觉的完整人工智能?

作为万物系统应用的延伸,教授们的猜测也算正确。

沈明洲收到了教材,耐心做起课前预习的时候,省科大生物医学院内部已经传开了。

就读期间穿梭于军事理论、影视鉴赏课堂的研究天才,居然要来上生物医学基础课程,他们心里除了震撼之外,竟然有一点欣慰。

伏院终于想开了!

沈明洲终于能上点儿正经课程了!

虽然他们生物医学不是医科,但是各门课程严谨程度不低于医科,完美符合“专业选得好天天像高考”的学科定义。

大量的分组实验,能把青春靓丽小白菜泡蔫。

所有沉浸在“下一学期我要预约哪一位学霸才能顺利过关”的学生们,双眼放光,目标明确。

恨不得等着沈明洲出现,上去热情友好的问问:“嗨,沈博,需要一个实验助手吗?你看我咋样?”

生物医学的学生,对待沈明洲空前热诚。

新学期第一堂课,第一排学霸专席,准时出现了沈明洲的身影。

他面前摆着一本厚重的教材,低头刷着手机上的文献。

全息没开,周围的人不好意思凑过去看,就远远的盯着这位叱咤中俄美的天才研究员发愣。

沈明洲去了一段时间俄罗斯,回来竟然都戴上了眼镜。

黑色粗边框,遮住了他大半的脸。

本打算上去提前预定助手席的学生们,见到他的样子,都纷纷伤感叹息。

果然做研究的都逃脱不了近视命运,不过只是早晚而已。

耿教授到达教室,并不意外沈明洲在场。

他亲手批的申请,已经跟伏光耀做过简单沟通,并且给沈明洲的学习方式做出了最为合适的安排。

耿教授例行点名,布置本学期的任务目标,所有学生自行分组以2到3人一组,完成相应的实验课题,期末以实验完成度进行打分。

规则一宣布,沈明洲左手、右手两位学生腰板挺直,随时准备拉拢天才。

结果,耿教授视线一扫,说道:“沈明洲不参与分组实验。”

一句话,引得教室里响起幸灾乐祸和惋惜痛苦的声音。

天才待遇果然不一样。

不用实验都能顺利通过期末的!

还没等学生们低声讨论完毕,耿教授盯着沈明洲,说道:“你跟我一起做项目,期末按表现给分。”

低声讨论立刻哗然一片。

卧槽,不愧是天才待遇,直接去给老耿做助手了!

理论课只占学生们很少的时间。

耿教授通述理论和研究方向之后,剩下的课程全在实验室里。

省科大的生物医学专业,看起来课程表上一周只有那么四五堂课,然而其他的空白全都写满了“做实验”。

沈明洲跟着耿教授去了他的实验室,才发现这位教授做的正好是视觉神经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他比伏光耀更懂得研发一款智能眼镜,需要掌握的知识和程序。

耿教授白得了沈明洲这么一个优秀的帮手,自然格外大方。

“我多年的研究成果,你可以在实验室里调取看看。智能眼镜也做过很多方案,但是助盲方面的研究都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没能投入临床试验,搜集回来的反馈不错,仍是无法完全达到你所要的效果。”

沈明洲的想法和预期足够大胆。

一副眼镜妄图达到人类真正的眼睛感官,难道不比人造器官低。

治疗眼盲和眼疾最优解,一直是移植视网膜,机械永远不可能替代人体精密的器官神经。

可是耿教授和伏光耀的想法相似。

研究大多数都是无法做出满意成果的,只要能够推进科研进步,哪怕最初的想法荒诞无稽,尝试去做一做又有什么要紧。

于是,人工视觉神经实验项目的资料,开放给沈明洲浏览。

在查看了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之后,沈明洲止不住感叹人类视觉的复杂与神奇,视网膜和人眼接收到的信息是二维的,经过大脑的处理之后,才能产生三维的感知。

等到耿教授跟沈明洲确定研究方向的时候,沈明洲想了想,说道:“我打算先研究眼镜解决老花眼的问题。”

耿教授也是一个彻底的老花眼受困者。

这种人体机能不可逆的老化现象,只有配上老花镜才能解决。

换成自己手下的学生,耿教授肯定直接叫换课题了。

花上一百来块都能配的老花镜,何必进行复杂麻烦的研究?

但是面对沈明洲,他顿时犹豫起来,“你是打算把智能眼镜,做出自动调焦的效果?”

沈明洲摇了摇头,“不止是自动调焦,它必须成为眼睛的辅助窗口,获取视觉信息,传导到大脑视觉,最终反馈在镜片上,实现外界与大脑的双向传导。”

耿教授思考着沈明洲提出的视觉传输处理过程,忽然说道:“你想做的智能眼镜,不就是另一种非植入式脑机接口吗?!”

脑机接口一直是未来科学研究的热门方向。

从植入式到非植入式,已经有了大量的应用,最为成功的一款商用型设备,类似一块戴在头上的环,可以进行假肢操控。

沈明洲要做智能眼镜与人体接触点是固定在鼻梁、耳朵,即使贴近皮肤,也与大量脑机接口接触头颅的方式截然不同。

耿教授难得露出诧异的神情。

他做了小半辈子的视觉神经研究,还没有考虑过进入脑机接口方向。

毕竟,成功的少,失败的多。

然而,沈明洲手握各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令他产生了说不定能成功的念头。

耿教授心里突突的跳,总觉得沈明洲要做的智能眼镜,会成为不得了的划时代产物。

像全息手机,像万物系统,成为人们未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习惯。

实验立项迅速,教授们的各种研究,省科大都举双手支持。

更何况,耿教授实验室里有沈明洲,他们批得更快了。

外界还在不着边际的讨论沈明洲去帮耿教授做视觉神经研究。

连英才就收到了准确的消息。

自家师弟被导师放假,送去了视觉神经实验室,而且还要研究脑机接口?!

“老师,怎么师弟不在我们光量子实验室做脑机接口啊!”

在他眼里,沈明洲做什么成什么,这不是明摆着导师把实验室成绩往外送吗?

伏光耀倒是不紧不慢,丝毫不急,“研究方向不一样,他如果做出来脑机接口,我们再来联合研究脑机接口对光量子项目的帮助就行了。”

连英才心里对师弟的实力无限膨胀。

他怎么觉得,等沈明洲做出脑机接口来,那必定直接进入脑机时代,根本不需要联合研究光量子了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