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白月光替身自尽后 > 第86章我也想信你

第86章我也想信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顾玄镜见着她决然的背影, 面色如雪, 四肢的力气都仿佛被抽干:“你让我信你,安乐,我也想信你, 可是...铁证如山, 你让我该怎么相信你!”

他何尝不想相信自己的妻子!可他亲耳听见她说过要给青澜下毒, 唯一的解药就是她的血。管氏宴席上,她也的确将那一盏酒推给了青澜,青澜中的毒也的确唯有她的血才能解!

要他怎么相信!

虞归晏的步伐猛地顿住。

**

同光殿外, 贤王向太子行了礼。闻清潇随后也向贤王见礼, 贤王赶紧虚扶了他:“世子何须多礼。”

太子见不得贤王一副笑面虎的样子, 笑着暗讽道:“这个时辰了,四弟怎么还在宫中闲逛?”

不好好想想林含光的案子该怎么脱身,也不去兵部, 竟然专程进宫来堵齐王世子,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贤王又如何不知道太子说的是什么, 只是他一向比太子沉得住气:“臣弟前段时日奉命去幽陵巡视,回京后一直没得闲, 拖到今日才整理出了折子,进宫呈给父皇,没曾想这般巧地遇到了皇兄与世子。”

谈及幽陵, 太子厌恶地蹙了蹙眉心, 又听贤王道:“本王听闻父皇命世子同万大人监察林含光一案, 有劳世子多费心了。”

闻清潇还未言语,太子却是讥笑道:“父皇吩咐世子监察,怎地四弟还要跟世子说一句费心。四弟是想做甚?不过也是,毕竟御史台、刑部都按四弟意思办事,父皇突然命世子监察,怕还有诸多不便!”

御史台御史大夫万承业乃是万氏家主,嫡女高为当今贵妃,自然是贤王一党。

贤王闻得此言,骤然冷了脸色:“皇兄慎言!这天下都是父皇的天下,御史台、刑部怎地就按臣弟意思办事了?皇兄这话,臣弟与世子听见也便罢了,若是让父皇听见,只怕该寒心了!”

太子也意识到了自己因着过分忘形而失言了,正想再说些什么挽回自己的声誉,闻清潇却是拱手作揖道:“既然二位殿下有话要叙,微臣先行告退。”

太子见闻清潇没有半分异样,又见他没留下来听贤王的劝说,自然是满意的,立刻道:“本宫正好要出宫,便同世子一道罢。”

贤王见得闻清潇没为世子辩解,当然也是满意的,当即朝太子躬身作揖,又向闻清潇微颔首,便朝同光殿去了。

太子知闻清潇素来不爱多言,便自发寻了个话头同他说话,可都被闻清潇不痛不痒的揭了过去。两人一路行至内宫城外,太子也没能从闻清潇口中问出些什么来。他还待再开口,却忽然见闻清潇止了步伐。

他顺着闻清潇的视线望去,便见着了近来京中议论纷纷的人,齐王世子妃、镇南王。

虽隔得有些远,但他早些时间见过齐王世子妃,自然记得她的衣着。而能在宫中着白衣的,除却镇南王又还有谁?

太子下意识地便看向闻清潇,可闻清潇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即便是此刻,他也未能从他面上窥探出分毫情绪。

**

事到如今,他都还是不肯信她。

虞归晏僵直着身体,不知是该笑自己太无能,竟然连同床共枕多年的丈夫都不肯信她,还是该笑顾玄镜太愚蠢,堂堂镇南王,竟然连一个乔青澜都看不透!

她眼底含着讥讽的笑意,略微侧过首,却是猛地僵住了。

宫城内着一袭雨过天青色广袖长袍的男子,不是闻清潇又是谁!

闻清潇是何时出现在那里的,又在那里站了多久,可有听到她与顾玄镜的话。

尽管她同顾玄镜说话时将声音压到了极低,可此刻见着闻清潇,她还是有些许忐忑,是害怕他发现什么的忐忑。

尽管闻清潇一直对她很好,可若是他知道她曾是镇南王妃,又真的会对她毫无芥蒂吗?她不敢赌,至少现在还不敢。

显然,顾玄镜也看见了闻清潇与太子,他瞬间敛尽唯有面对虞归晏时才会露出的脆弱情绪,轻笑一声:“微臣见过太子殿下。”待得太子点了头,他又朝闻清潇微颔首,“世子。”

闻清潇亦微颔首:“镇南王殿下。”

两人走至内宫外,太子觉着氛围委实有些怪异。

闻清潇已是看向虞归晏,温声唤道:“归晏。”

虞归晏愣了愣,垂眸撞入了闻清潇温和包容的眼眸中。她转了身,便要跳下马车。

闻清潇见状,向马车靠近一些,朝她伸了手。虞归晏见着近在咫尺的手,眉眼间染了笑意,握住他的手,慢慢步下马车。

闻清潇牢牢握住虞归晏的手,嘱咐道:“仔细些。”

两人之间的氛围融洽又和谐,实在般配极了,她看向闻清潇的目光,是当年看他时都没有的信任与依赖。

顾玄镜忽地便想起了她方才说过的,他不能给她的,闻清潇都能给她。他广袖下的手紧紧握成拳,才勉强抑制住了自己动手的冲动,可眉目间的阴沉压抑却是挥之不去:“世子与世子妃鹣鲽情深,连本王都想起了与王妃在一起的时日。”

才向太子行了礼起身的虞归晏便闻得顾玄镜这话,眼眸里露出警惕之色。

闻清潇慢条斯理地道:“王妃已仙去十余载,王爷万要节哀保重才是。”言罢,他又向太子道,“殿下,微臣与内子有事在身,先行告退。”

太子自闻清潇与顾玄镜碰面开始,便觉氛围怪异,可偏偏这两个人,一个是镇南王,一个是齐王世子,他也不好偏帮哪方,此刻闻清潇要走,他自然求之不得:“世子与世子妃既有事,便快些去罢。”

闻清潇礼数周全地向顾玄镜微颔首,才扶了虞归晏上马车。

顾玄镜没有理由拦住两人,她已是齐王世子妃,再不是当年的镇南王妃,他又有何理由拦下她?

他望着远去的马车许久,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缓缓收回了视线。向太子告退后,他步入了宫中。这本也才是顾玄镜进宫缘由,只是恰好挑了虞归晏与闻清潇进宫谢恩的这日而已。

**

惠信帝闻得曹文的禀告,搁了奏折,待得顾玄镜入内行了礼,他笑道:“顾爱卿身体可是大好了?”

赏春宴后,其余藩王都陆续回封地了。顾玄镜还滞留京城,便是因着中毒之故。

顾玄镜道:“多谢陛下关怀,微臣身体已无大碍。只是有一事不明,故来请教陛下。”

惠信帝虽老了,可还没糊涂,怎会不知道顾玄镜所言何意。他眸光微闪,便想起了方才齐王世子请罪之言:“陛下亲临王府为微臣主持大婚,族谱落定后却生了这般事端,请陛下责罚微臣失责之罪。”

的确是族谱落定后方才生了事端更合适。

惠信帝想了想,贤王言说族谱上缺了一个“晏”字时,闻氏宗祠内除了他的人,也没有旁人了,镇南王自然不会知晓。

“爱卿呐,朕不是不帮你,只是你动手太迟了,朕拖了许久,最后委实拖不得了,可你这......”惠信帝长叹一口气,“朕都将族谱落完了,你才动手,朕也没有法子啊!”

“陛下仁德,是微臣策略有失。”顾玄镜虽不知晓是闻清潇故意在言语上将惠信帝往完全不提及刺杀事宜上引,但无论如何,他都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只是惠信帝提及刺杀与否,却是完全不同的。

若是惠信帝主动提及此事,他还尚可一辩;而若惠信帝完全揭过,那他再多提及,也是无益。这也是闻清潇要尽早进宫见惠信帝的原因,完全打消惠信帝对顾玄镜的信任,让顾玄镜无法从惠信帝处下手夺虞归晏。

顾玄镜在惠信帝逐渐震惊的目光下,缓缓道:“为报陛下恩德,微臣愿竭力辅佐太子殿下。”

**

顾玄镜回到隆宴宫的时候,下雨了。

顾礼为顾玄镜撑着伞,身后忽然响起轻微的步伐声。

顾玄镜停了步伐。顾诗、顾义两人疾步走至顾玄镜面前跪下:“属下参见王爷。”

顾玄镜道:“南蜀如何?”

他近来一直忧虑着南蜀事宜。

这也是顾玄镜知道虞归晏与闻清潇成亲后,暂时还未有动作的原因,他身体没有恢复,又还在处理每日传来的南蜀事宜。

顾诗与顾义对视一眼,齐齐垂了头:“启禀王爷,南蜀近来根本没有发生任何天灾,也没有任何流言传出。属下返程途中一直在往京中传消息,告知过王爷。”

顾玄镜一愣:“南蜀没有天灾?”

那他这些时日收到的南蜀的折子都是何处来的?

忽然,他想起了什么,震怒:“闻清潇!”

京城中,除了闻清潇,会算计他,且能算计他的,又还有谁!

思及此,顾玄镜止不住地连连冷笑:“立刻去把信鸽全都截下!仔细地检查!”

顾诗、顾义很快去了便回了:“王爷,信鸽都死了。”

不用再查,顾玄镜已经明白了。

南蜀灾情扩大的时间偏偏那般巧,就在安乐大婚前。只是南蜀连年天灾,他来长安时南蜀也是天灾不止。

因此,得知南蜀天灾扩大,他才未曾多想,更未曾想到有人截了他的信鸽,换了书信。而京城中,知道他折损了众多暗卫,又想对付他的,只有一个闻清潇!

现在闻清潇还派人杀了信鸽,算是什么!对当日他将他调离京城、派人刺杀他的报复?还是娶了安乐的挑衅?

顾玄镜眉宇间闪过一抹极深的煞气。突然间,他控制不住地重重咳嗽了一声。

顾诗、顾义本是跪在雨中,见得面前青石板上的雨水混了血时,猛地抬了头,便见着顾玄镜被顾礼扶着,弯了腰身,不停地咳出血。二人赶紧要去扶他:“王爷!”

怒急攻心牵扯了新伤与旧伤,顾玄镜重重地咳嗽着,眼底赤红。他拂开三人,任由凉雨洒在身上,眼前却似乎不得安宁,一会儿是过往虞归晏乖巧倚靠在他怀中的模样,转瞬却又变为了今日虞归晏倚靠在闻清潇身旁。

他本就苍白的脸色在越发凉透的雨中浸染得如雪一般。恍惚间,他似乎看见了虞归晏的身影朝他走来,他直起身体便要抓住她,可最终什么也没抓住,似乎就像她与闻清潇大婚那日,他拼尽了全力也没能抓住她一样,他嘶声喊道:“安乐!”

**

这厢,虞归晏随闻清潇上了马车。闻清潇似乎半分没有要问她为何与顾玄镜在同一处的意思,犹豫再三,她仰了仰头看他:“夫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