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你问我, 我也不是很清楚,听说叶干部一家都是知识分子,不仅家族人丁兴旺, 而且个个都是国家的人才。我也是听阿明说的,这些你要问阿明才清楚。”刘三妹笑道。

刘二娘:“阿明怎么没有和你一起回来?”

刘三妹:“最近要去市里,手头的工作还没交接好, 要迟点才能过来。我懒得等他,又怕你们带来的东西全都被人买走了,才先过来的。”

“你们马上就是市里的人了, 得好好庆祝!”唐二哥插了一句。

“爸妈把鸡都宰好了, 就等着你们来。三妹赶紧把你要的东西捡回屋里去, 一会儿拿货的人过来了,把你要的拿走了,可就怨不得谁了。”刘大从屋里走出来。

最近他们刘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若是以前, 哪敢像这样随随便便宰一只鸡来吃?三妹夫调到城里, 二妹两口子也找到了赚钱门路,反倒把做泥水匠的刘老大衬得没钱途了。

刘家老两口也是高兴, 以前还常常为刘二娘两口子犯愁, 当初刘二娘和唐二的婚事, 他们两口子是不怎么同意的。可刘二娘执拗,看中的人就不顾他们劝阻, 要跟着唐二去金沟村那个穷乡僻壤, 离得又远, 地方又穷。

好在唐二对刘二娘确实好得没话说,小两口也是踏踏实实过生活的人,现在又找到了赚钱方法,老两口对唐二的态度也亲近了不少。

裴静姝最近用面粉用得多,在农场也偷偷种了几波小麦。其实做蛋糕花费的小麦粉并不多,一斤面粉就可以做出许多蛋糕来,不过裴静姝发现从农场系统里收获的小麦种子再度播种下去,产量惊人,比村民送来的小麦产量高了不止两倍。

就算不在那块契约地上种植,发芽率也很高。她的另一块自留地在石梯坡,她种在那块沙质土壤上的小麦长势喜人,比周边另外几块小麦地长得茂密茁壮。

刘支书扛着一把锄头,正从她的土沟里经过,见着她地里的小麦,不禁说道:“没想到裴静姝你种的庄稼竟然长得这么好,可有什么诀窍?给大伙传授传授。”

“可能是这小麦的品种不错。”裴静姝抬头见是刘支书,便笑着回道。

“哦?”刘支书来了兴趣,“难不成你这小麦品种还有来头?”

“这是我那天在集市上买回来的,卖家说这小麦品种抗旱抗冻还高产,是从城里拿回来的新品种。我也是抱着试试的想法买回来,看着长得倒是好,就是不知道产量如何。我家里还剩了一些,刘支书要是也想种来试试,我明天让人给你送过来。”

“这怎么好意思?”正好刘支书也要买小麦种子,他原本是留了种的,结果坛子忘了封口,被老鼠吃得连渣都不剩了。

裴静姝大大方方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正我留着也没用。”

也没等到第二天,裴静姝晚上便让裴朝辰和顾珊珊把小麦种子给刘支书送去了,还送去了一些萝卜种子、白菜种子和豌豆种。

刘支书见两个孩子带来这么多东西,又将两个小孩夸了一番。

其实他们家不缺白菜种子和萝卜种子,豌豆种也不是现在种,他没想到裴静姝这么热情,倒觉得十分意外。

刘家的人口多,自留地也不少,正好还有一块半的土地是空的,他便将小麦种子种在离屋比较近的那块自留地上,萝卜种子随便洒了一些在屋后那块沙地里。

那块沙地土质不行,种其他菜也长得不好,种几个萝卜,今后可以做点泡萝卜和萝卜干。他们家没几个人喜欢吃萝卜,但是泡萝卜和萝卜干可以存放很久,在没有菜的时候也勉强可以拿来下饭吃。

过了三四天,小麦种子已发了芽,钻出土面的小麦苗绿油油的,正迎风而立。这生长速度倒确实比以往的小麦快,就是不知道这新品种产量如何了。以前他也种过一些说是新品种的作物,结果光长叶子不产粮。

庄稼人对来历不明的新品种还是非常谨慎,要是不产粮,那一季就没有收成,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受。不过刘支书是个很喜欢尝试的人,他以前也种过一种新品杂交玉米,产量直接翻了一倍。

刘支书站在麦地里,看着绿油油的小麦苗,满怀期待。

最近一个月,那些小孩天天都送柴火过来,裴静姝的屋内外都堆满了干柴。她这里每天柴火用得虽然多,但送柴火来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有时候还有些大人也抢着做这事。

这样发展下去也不是办法,裴静姝思来想去,就对那些学生说道:“你们要以学业为重,近期我这里暂时不收柴火了。”

大家一听不收柴火,一个个都很震惊,站在人群后面的燕丽听后,更是手脚发冷。

接着又听裴静姝说:“不过你们考试若是能拿到高分,到时候你们拿着成绩单过来,我这里有赏。”

前段时间高考恢复了,这群孩子也算赶上了好时代,他们若是肯努力学习,今后定会有一个不错的前程。现在大部分人们还意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再过十年,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后悔曾经荒度的岁月,然后又把这种遗憾寄托到自己子女身上。

听说要用成绩单来换,大部分小孩都一脸沮丧,只有少数几个脸露欣喜。其中一人问道:“多少才能算高分?是考到班级前10名吗?”

裴静姝想了想,现在的升学率极低,更不用说在这种落后的地方,想要刺激他们努力学习,光是这样还不够,便说道:“要是能考满分,我就奖励10块钱。90分以上的5块钱,80分到90分之间的两块钱,及格到80分之间的,看情况而定。要是考上中专,或者更好的学校,可以到我这里来领一学期的学费。”

现在的教学质量普遍很差,一个班级里及格的人也称得上成绩好的了,要是能考上80分,在承山小学基本算名列前茅。中专的含金量在这个时候还是很高,毕业出来基本也是包分配的,不过想要考上中专,也是很不容易。而中专在这个时候也被笼统地称为大学生。

原本听着那么多钱,个个都心动不已,但是一听到分数,却又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

“这也太高了,及格都难。”有人叫苦道。

——“是啊,学习太难了,还不如让我去干活。”

——“静姝姐,可不可以把标准降低一点?这样我们所有的人都达不到了。”

“所以你们要好好学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如果目标太低,那还算什么奖励?”裴静姝道。

她最近赚了不少钱,拿几十块钱出来奖励这些小孩子还是承担得起的。而她生活在这个敏感年代,又赚了这么多钱,难免会有人眼红,她多做一点好事,既是帮助了别人,也有利于自己的名声。若真有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也许会有人惦记着她做过的好事,而她也有更理直气壮的理由,为自己辩解。

她倒也从来没有期望所有的人都懂得报恩,只要这些人中能有一两个知恩图报明辨是非的,就足够了。激励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努力学习,对彼此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

“哈哈哈!你们的静姝姐说得没错!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不然今后一辈子都只能当个庄稼汉。”伴着一阵豪爽的笑声,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年人背着十来只萝卜过来。

“乔勇平,你三舅来了!”

听到同伴这么说,刚才那个叫苦连天的小少年拔腿就想跑。中年人把他叫住:“你跑什么跑?跑哪里去?不好好念书,成天就知道鬼混!”

那十四五岁的小少年只好乖乖回来,听他舅的训斥。

裴静姝看他垂头丧脑的样子,不禁好笑,又对来人打招呼道:“刘支书,你背这么多萝卜做什么?”

“给你背几个过来,你这萝卜种子到底是哪里买的?真是买得太好了,才一个月就长起来可以吃了,而且煮出来还又软又甜,一个就有一斤多,你刘阿祖不怎么喜欢吃萝卜的,都能吃上一小碗。”刘支书高兴地说道。

他一开始还没怎么注意,后来听别人告诉他,说他种在那块沙土里的萝卜可以吃了,还很大一只,问他是怎么种出来的。刘支书这才跑过去一看,果真长了满块土的萝卜。

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他完全没想到裴静姝这他的萝卜种子长得那么快,而且种出来的萝卜也比他往年种的萝卜大许多。

“我就是赶集的时候买的,你知道我这边没什么菜种子,才每样都买了一点。要是知道种子质量这么好,我就多买一些了。刘支书也太客气了,你留着自己慢慢吃就是了。”

裴静姝睁着眼睛说瞎话,反正每天赶集的人那么多,街上也有些卖菜种的,她这么说没什么不对,总不能说是农场系统里面得来的。

刘支书说道:“我种了小半块土,挖出来得满满几箩筐,怕是吃到明年都吃不完。要不是你送我种子,我那小半块土,哪里产得出这么多萝卜来?你婶婶前些天就催我给你送过来,要我好好感谢你。”

裴静姝倒也没和刘支书客气下去,便请他到屋里去坐,同时也不忘提醒那些学生回去好好念书,考完试拿成绩单过来领奖。

算一算时间,离期末考试也没多久了,不能让他们因小失大,影响了学业。

那些学生见状,才背着书包,拿着自己的糕点走了,他们现在非常后悔,之前怎么就没多赚点钱起来?今后想赚钱、想吃蛋糕可就难了。

“姐姐,你要是能够考上大学,我们是不是可以来找静姝姐姐帮忙?”燕明兴冲冲地问道,他的姐姐学习成绩最好,肯定能够考上大学的。

燕丽却忧心忡忡,勉强笑着点了点头,“所以今后你也要好好学习,这样才有钱,才能生活下去。”

“我会好好学习的,可惜我没有你聪明,我不懂的地方,你要好好教我……”燕明跟着她的脚步,朝着太阳落山的方向走去。

刘支书顺便看了她屋后新修的房子,现在已经修到一人多高了,猪圈这边修得宽大,地上铺满了石板。

“你这房子修的不错!不过只修一间卧室会不会太少了?”刘支书问。

他看得出来裴静姝也不是没有钱,那后面里菜园地还有一小段距离,完全可以再修一间房,两间卧室以后有个客人过来也好住。在农村,只要不是刚刚分家的,基本都有两间卧室以上。

“我也没什么亲戚朋友,父母兄弟都隔得很近,想来不会有别的客人常来。珊珊现在也还小,一间卧室足够了,房间修多了显得太空。”裴静姝说。

她那间卧室占地也不小,完全可以放置两张床,她打算做一大一小两张新床放到卧室,以后搬进来可以和珊珊分开睡。

刘支书倒也没再说什么,看来裴静姝是真的打算在这边住下了。不过他心中也有些好奇,裴静姝还这么年轻,真的没有想过要改嫁吗?

做活的工匠和刘支书也都熟识,大家打了招呼,闲聊了几句。刘支书把萝卜给她背到柴房,杨孟英正在往坛子里装晒干的红薯粉。

见着刘支书和裴静姝一起进来,杨孟英笑着招呼道:“哎哟!刘支书背这么多萝卜过来干什么?”

“红薯粉不用装完,留一部分吧!正好刘支书背了萝卜过来,我们今晚一起搭伙吃萝卜。”裴静姝说道。

“你们自己吃就行,我要走了……”萝卜能有什么好吃的?

“走什么走?留下来,吃了再走!你这萝卜长得漂亮,还给我们送这么多来,真是太客气了!”杨孟英以为刘支书是看他们这边修房子菜不够吃,特地送过来的,觉得脸上倍有面子,就热情地招呼刘支书和他外侄。

刘支书招架不住杨孟英的热情,再加上他也对裴静姝新来的小吃感兴趣,便留下来了。

想起刚才裴静姝对那些小孩说的话,刘支书又教训自己的外侄:“你静姝姐刚才说的没错,读书人要有个读书人的样子,你成天这么吊儿郎当的,将来没出息。”

乔勇平学习成绩很差,这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每次考试都得十几二十几分,乔家可是为这个独子伤透了脑筋。乔家和刘家算是这个地方比较开明的家庭,也都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再加上现在又恢复了高考,都盼着能出个大学生。哪想这乔勇平是个不成气候的,怎么都教不成才。

“静姝姐不是也没考大学,还不是能赚钱?”乔勇平还嘴道。

“你怎么能这样跟你静姝姐比?你静姝姐聪明能干,有一手好厨艺,你有什么?”刘支书问。

“三舅,我真的不适合读书,你逼我念书,还不如让我跟静姝姐学做蛋糕,我听说这东西在城里卖得可好了。”乔勇平嬉笑道。

一旁的杨孟英听了,笑道:“这蛋糕吃起来倒是好吃,但是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好受了,光是搅蛋就可以让你的手酸上四五天,还是读书好。”

“你要是能考上你们班前10名,我就教你做蛋糕,想做月饼或者是其他的也可以。”裴静姝说。

刘支书知道自己这个外侄几斤几两,原以为裴静姝是故意说来为难他,让他知难而退,就附和道:“你听见没有?你考上你们班前10名,你别说你想做蛋糕,你就是想摘天上的星星,也没人管得了你。”

提到学习,乔勇平又沉默了。

刘支书又问裴静姝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裴静姝也没有与他客气,便让他帮自己切萝卜丝,又将切好的萝卜丝加入葱花、盐、适量面粉和红薯淀粉,搓成团子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

那萝卜丝丸子的香味飘散出来,勾得人忍不住想尝。

“别客气,拿来吃吧!”裴静姝招呼道。

刘支书看她比较随和,不像以前那样冷淡,再加上他们俩在劝人读书的态度上立场一致,倒是不少共同话题,便也没有客气,果真拿起了一块吃起来。

那萝卜丝丸子入口香软,用油炸过之后完全没有萝卜的清淡味儿,反而变得十分鲜美,味道居然与酥肉相差不多。

这两年生产队的人陆续开始养猪之后,年底养了猪的人家会炸一些酥肉吃。但那也仅限于年关,平时谁会炸酥肉?

至于炸萝卜丝,那就更没有人这样做了。萝卜在他们眼里都是廉价的菜,别说小孩不喜欢吃萝卜,就连大人也吃够萝卜了。谁又舍得浪费油炸这样的东西吃?

虽说炸萝卜丝好吃,但刘支书看裴静姝那小半锅油,也不禁替她感到心痛。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家里有足够的菜油的话,倒是可以考虑炸点萝卜丸子去卖,反正萝卜又不值钱,只需把油和面粉钱赚到,就亏不了。这丸子的味道还不赖,最近附近的人都赚了些钱起来,也舍得吃了,没准还能小赚一些利润。

但放眼整个生产队,除了裴静姝这边在回收菜籽有这么多油,谁家又能拿出这么多菜油来?

刘支书正这么想着,便听杨梦英说道:“闺女,这萝卜丸子也太好吃了,我们做点让他们卖去?”

“什么都要做,哪里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裴静姝说道,她要看了刘支书一眼,“刘支书不是产了那么多的萝卜,萝卜放久了容易空心,你不若像我今天这样做来试试看。”

实话说,一门赚钱的生意摆在自己的面前,任谁也会心动。刘支书虽然身为支书,其实也没有什么钱,这个年代的干部都比较朴实,也没那么多油水。

“我们家炒菜都不敢多放油,哪里能像你们这样放一锅油炸萝卜丝?说来也不怕你笑话,你们这一锅油,足足够我们家吃两三个月了。”刘支书笑着说。

“刘支书要是缺油的话,这倒简单,最近他们到处卖东西,也收了很多东西回来卖给我,我这里面粉、菜油都不缺,你要是要的话,我可以卖一些给你。”

队里的人来她这里拿东西去卖,也知道她这里收购各种东西,米麦菜籽鸡蛋等都收,而且还比外头收得高一些。于是他们在外面若遇上有人想卖东西换钱,便顺带买了带回来到裴静姝这里换钱或小吃。

这些人到底在裴静姝这里交换了多少,那就没人知晓了。

不过总的说起来,抛开农场系统给她开的挂,裴静姝也算了一笔账,她也并没有亏钱,凉粉和蛋糕的利润高,月饼的利润比较低,如果光卖月饼的话,那几乎就没什么赚。

其实最初的时候她也想过直接卖农场里种出来的粮食,不过那样太引人怀疑了,她每个月分到的粮就只有那么一些,自己吃都不够,哪里有多余的卖?

刘支书没想到她竟然愿意卖油给自己,不过转念一想,又怕裴静姝开价太高,毕竟裴静姝这里收购回来的菜籽价格可不低,她总不可能折价卖给自己。这炸萝卜丸子看上去也挺耗油的,要是油价太高的话,他也赚不了钱。

想到这里,刘支书还是说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油价那么贵,还要面粉红薯粉,算下来这成本也不低呀!”

裴静姝道:“我这里存的油和面粉多,这些东西放久了做出来的食物也不好吃,你如果需要的话,我就以成本价卖给你。”

刘支书听她这么一说,又有些心动,如果只是以成本价卖给自己的话,那肯定还是有赚的。他那半块地收了那么多萝卜,这么放着放坏了也是可惜,只不过他到底是村干部,不好意思带头做这种事。

略微想了一下,刘支书便道:“村里还有那么多事,这活我想干也干不了,我回去问问我兄弟,看他有没有兴趣,正好我那兄弟媳妇折了腿,医生说让她在家里躺床休养一两个月,家里得有个人照顾着。他最近都没时间去挣工分,说着说着就要过年了,到时候他们家的工分不够,还要给人家补钱,他们家都把钱用在病人身上了,哪里有这么多钱来补?”

裴静姝点点头,“行,你回去问问吧!”

本来她也没想过刘支书自己会答应,毕竟刘支书跟普通的村民身份不一样,他肯定不方便出面。刘支书的兄弟,裴静姝不熟,不过他兄弟的儿子,裴静姝却是认识的,以前也经常在她这边拿东西去城里卖,最近半个月倒是没见着他了,原来是家里出了这档子事。

刘支书和乔勇平离开的时候,裴静姝给他们两人各包了一包萝卜丸子,刘支书实在是不好意思,他原本是来感谢裴静姝的,结果反而从裴静姝这里拿了一包东西走。

刘支书回去之后,就把这萝卜丸子分给了他们家的人吃,和刘老二一同商量起这萝卜丸子的生意。刘老二尝了这炸萝卜丸子之后,也是连连称赞。

刘老二是个厨子,帮人掌厨的时候也炸过一些馍馍和小吃,不过这类东西都得有油。他现在听说裴静姝愿意卖菜油给他们,憧憬之余,心中还是不免有些疑惑。

“老三,你说那裴静姝当真有那么多菜油提供给我们?她为什么不自己赚这笔钱?”刘老二问。

其实现在的情况倒也不是说大家真的穷得一分钱都掏不出来,这两年总比以前好多了,尤其是那些吃国家粮的,手上有钱,但是能不能买到吃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粮票也就那么一些,哪能敞开肚子吃?所以集市上的小吃都卖得挺好。

在卖凉粉之前,集市上的小吃也少之又少,而且都是些不管饱的,所以后来的蛋糕、凉粉才卖得那般好。

“我看裴静姝也不像一个扯谎的人,她那里收价收得比别处高,又可以拿这些东西抵货款,愿意卖菜油给她的人也不少。你是没去看过,她放话给那些小孩说柴火能够换钱,结果现在屋前屋后都是干柴,都快要堆成山了,我这个支书的号召力都没她强。”

刘支书自嘲地笑了笑,“至于她为什么不想赚这笔钱,可能觉得利润不高。再说这东西不难做,大部分家庭都做得出来,只是缺油而已,她现在卖蛋糕,月饼,凉粉卖得那么好,可能也没有这么多精力再做别的。”

“爸,我觉得这事儿可以做,你要是不做,我去跟裴静姝说,我来做。”刘兴倒是非常有兴致。

“只要裴静姝当真愿意给我们提供菜油的话,这事儿我们确实能做,反正这些萝卜放久了也不好吃,能卖点钱起来也好。炸东西我在行,能赚点钱起来,今年年底我们也过一个好年。”刘老二说。

有钱赚谁不想?他前两天还在为年底的工分发愁呢,现在他老婆不能下床活动,家里得有个人照顾着,今年年底结算,他们家肯定要给别人补钱。现在这笔钱送到手了,他也可以安安心心在家里照顾媳妇。

他儿子前段时间在裴静姝那里拿蛋糕和月饼去城里卖,也赚了一些钱,正好可以拿这笔钱去裴静姝那里买菜油。

两兄弟商量好之后,第二天傍晚刘兴就跟着刘支书一起去了裴静姝那边。

刚到金沟,两人就听到一阵骂咧咧的声音:“把我的树林里的干柴全部找光,这些柴都是我那树林里的,我凭什么不能拿?”

——“这些柴是我们静姝用钱买的,凭什么给你?做人也要有点脸!”

“你们指使那些小孩到处去捡干柴,把我树林里的那些树折了,你们还有理了?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可以这样欺压我这个老太婆!不就是看我的儿子死了,要是我们明轩在,怎能容你们这样欺负!”

——“到底是谁欺压谁?!偷了我们静姝的东西,还有理在这里大吵大闹!”

“谁偷谁的东西了?这本来就是从我那树林里捡的……”

刘支书刚到裴静姝的屋后,就看见顾大娘和杨孟英争吵个不停,周围还围了一圈人,都是在劝架的,奈何这俩亲家根本就不听劝。

“你们两亲家怎么又争吵起来了?”刘支书问道。

“刘支书,你来得好,给我们评评理!这些刚才全是我们静姝花钱买回来的,我今天在家里做事,就听见外面有动静,出来一看就看见这个小偷在这里偷我们静姝的柴……”

“谁偷你的柴了?这柴本来就是我那树林里面的,你要不要脸!”顾大娘立马反驳。

裴静姝一开始让那些小孩子拾柴火,原本是想让他们学会有劳动才有收获。没想到有了美食的引诱之后,这些小孩的热情高涨,巴不得把到处的树林都扫荡干净。

不过一般说来,他们大部分还是去自家的树林找。其实在现在的乡下,这些树林中的树叶和柴火也分得很清,你要是想去别人家的树林里找柴,得先给主人家打声招呼。

这些小孩在这里土生土长,也都明白这个道理。裴静姝之前也给他们打了招呼,叫他们不要生出事端,去别人的树林前应该征得别人的同意。

没想这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不就是一捆柴的事情,怎么也闹得这样不可开交?裴静姝呢,怎么没看见她人?”刘支书问道。

“和她爸去石场结账了。”杨孟英说,“虽说这只是一捆柴,我们静姝也不是给不起,但她这么偷偷摸摸地来偷,这不就是摆明了欺负我们静姝,还不知道之前偷了多少呢……”

“谁偷了,你说谁偷了?!”

“好了好了,一人少说两句。”刘支书头疼道,“不顾顾大娘,不管这柴是不是从你树林里面找的,你也该和裴静姝好好说,而不是用这种方式来拿。”

正说着裴静姝回来了,见着这里围了这么多人,又看顾大娘夏金桂等人也在这里,心中便有不好的预感。

了解完前因后果,裴静姝也是无语。不就一捆柴的事情,也能上演这么大一出闹剧,她还以为在争什么了不起的宝贝呢!

刘支书倒是处理过很多类似的问题,他原本也不太想插手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儿,不过这次的当事人之一是裴静姝,又想着裴静姝给他萝卜种子小麦种子,还愿意带他做小买卖,若这个时候再袖手旁观,也太不厚道了。

刘支书随便叫住旁边围观的几个孩子:“你们几个小孩过来,这些柴火是你们在哪里找的?”

“这不是我们找的,这是李军拿过来的。”其中一个小孩就说。

“李军人呢?把他叫过来问一问。”刘支书又说道。

“他怕了不在这里,我们去找找。”其中一个活跃的小男孩儿说道。

果然没过一会儿,李大娘和李军也一起来了。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他们说这柴是你找过来的,是不是你在顾大娘的树林里面找的?”刘支书问李军。

李军吓了一跳,连忙摇头,“不是我!是顾小伟!他说他帮我找柴火,我换来的蛋糕和他一人一半。”

一旁的夏金桂听到这话,简直气不打一处来,“顾小伟什么时候去找过柴火?你有没有乱说?”

“我真的没有乱说,我没有去过顾大娘的树林,我也分了一块大蛋糕给顾小伟。”李军觉得自己很委屈。

李家是后面才搬到金沟村这边来的,他们家在金沟村这边只有很小一块树林,能捡到的干柴也很少,也难怪李军会和顾小伟合作。

李大娘啪地给了他一巴掌,“你个惹是生非的饿死鬼,你要吃什么东西,老娘没给你买过!”

李军哇的一声哭出来。

围观的村民们也纷纷评头论足。

“李军你这一巴掌是该挨的,你奶奶平时对你这么好,蛋糕也没少给你吃,你却为了一块蛋糕犯这样的事儿,今后要长点记性。”李二婶说道。

村里的人穷是穷了点,但教育孩子非常看重骨气,要是没点骨气,随随便便伸手向别人要东西,是要被别人说没家教的。

夏金桂也觉得自己的脸丢尽了,她本来是想看顾大娘和裴静姝之间的戏,没想到最后却让周围人看了自己的笑话。

“顾小伟,顾小伟呢?!”夏金桂怒不可遏,起身去找顾小伟,“看我不打死你这个没志气的家伙!”

丁大爷笑道:“顾大娘这是你孙子干的事儿,你要找就应该去找你的乖孙,人家裴静姝是花了钱买回来的。”

“我不管!我只要拿回我的柴!”顾大娘气道。

杨孟英还想与她争执,裴静姝说道:“不就一捆柴,这几分钱我还赔得起。”

顾明春赶过来,劝了顾大娘一句:“妈,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我们回去,不就一捆柴,我们也丢得起。”

顾老二的房间里传来了顾小伟呼天抢地的哭声,顾大娘也听得很心烦,她哪里想到,这些是顾小伟去捡的。

她很想把那捆柴拿走,好面子的顾明春却把她拉走了。

“顾小伟那两兄弟是被惯坏了,要是不好好教训,长大了早晚要吃牢饭。”围观的人说道。

张慧英接嘴说:“他们是顾家的血脉,是我婆婆和二嫂的心肝宝贝,哪里舍得下重手教训。我一个当婶娘的也不敢说什么话,若是说重了,他们还以为我嫉妒。”

裴静姝没再理会这些,见刘支书和刘兴都在,也知道他们是过来买菜油的,便邀请他们一起进屋。

“终于想通要做了?”裴静姝问道。

“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做?还希望静姝姐多多指教!”刘兴笑嘻嘻地说。

“你爸爸就是厨师,哪里还需要我指教?”裴静姝笑着说。

“他只会做一些大锅饭,哪有什么厨艺?要说会想法子,会做东西的,静姝姐称了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刘兴说道。

“你这样贬损你爸爸,小心回去吃竹笋煎肉。”裴静姝玩笑道,“对了,我这里有些用过的油,就是昨天用来炸丸子剩下的,你们要是不介意的话,我半价卖给你们。”

虽说食用油反复使用不好,但是在这个连油星子都少见的年代,哪里有那么多讲究?

裴静姝也知道他们家的情况不是很好,刚才刘支书也出面帮他解了围,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折半卖给他们。

“还有这种好事儿?”刘兴眼睛都亮了。

“你这折半卖不是要亏死了?适当便宜一点就行,再说你那油也只用过一次,我们哪里有那么讲究?过节炸酥肉的油还不是拿来一样炒菜吃?”刘支书说。

“用过的怎么能和新鲜的比?我这里也不是没有油吃,那些工匠师傅帮我做苦力,我也不好意思拿这种用过的油来招待他们,放在那里也不知要放到什么时候去了。你们拿回去炸萝卜丝丸子,正好也节约了成本。”

“既然你这样说,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刘支书笑着说道,“我们这次又捡你的便宜。”

“大家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互帮互助,怎么能算捡便宜呢?”

刘支书现在才发现裴静姝非常会说话,让人听着很舒服。

刘兴把从家里带来的油罐子拿过去,不料却发现裴静姝那罐油太多了,他们那只小油壶还装不完。

“你们就把这只油罐子带回去吧,下次给我拿过来就是了。”

虽说裴静姝说这些油都是用过的,其实不然。裴静姝知道刘支书肯定会再来,昨天晚上又在农场系统里面换了两斤菜籽油,加到这些用过的油里。

裴静姝帮他们称了油,一共有十斤多,不过那油罐子是粗陶制作的,有些沉,除掉油罐子的话,可能也就七八斤。

两叔侄没想到今天捡了这么大个便宜,都高高兴兴地谢过裴静姝,背着回家去了。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一场风暴正在慢慢的酝酿中……,,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