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 > 第99章 第 99 章

第99章 第 99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小刘和小李都吃得赞不绝口, “你们这西瓜怎么就能长得这么大?难道真的是牛粪的功劳?我们实验室里的化肥也用了不少, 结果只有你们的一半大小, 味道还没有这么甜。”

“这种发酵过的粪水营养丰富, 你们的化肥只能补充某些氮肥磷肥。”萧长风得意洋洋地说,不知道的只怕还以为这块地的西瓜是他种的呢!

今天家里来了客人, 裴静姝便让顾老三杀了一只鸡和一只鹅。上次她向周老三买的那七只鹅全都长大可以吃了, 虽说鹅肉肉质不够细嫩,但要是做好了的话, 还是很美味。更何况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哪里有那么多挑的,有肉吃就很不错了。

初夏的时蔬最多,各种调料也应有尽有, 因为地里的豇豆、辣椒长得实在太好,裴静姝放了不少在泡菜坛子里。她从泡菜坛子里捞出一些泡椒和泡豇豆, 将之切碎,又切了生姜蒜和新鲜青椒等, 一会儿炒鹅肉好用上。

鹅肉的腥味比鸡肉要重一些,这些去腥味的调料必不可少, 酒也是去腥的调料之一,不过现在很难买到料酒, 本地的高粱酒倒是很便宜,裴建国有时也喜欢喝一杯,家里倒是有存酒。

萧长风帮她买了几只煤火炉, 一开始裴静姝还不太习惯用这种炉子, 因为它们没法像煤气灶那样自如地调节火候。不过用久了之后, 裴静姝也渐渐习惯了,有了火炉,煮东西煮猪食等也方便。只要不是熬糖,炒点菜烧个水什么的,完全没有问题。

平时家里吃饭的人多,基本上一直都有两只火炉是燃烧着的,一只火炉可以用三只并排的煤球,另外一只火炉则只用一只。火势小的就用来煮汤烧水等,火势大的则用来炒菜。

小刘小李见了裴静姝家里的情况,都感叹不已,“你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我们城里人也没你过得这么好。你这里要什么都有,门口还有压水井,而我们喝水还得自己去水井旁担水吃,你这火炉也很方便……”

“我们乡下哪里能跟你们城里比啊?你们可都是吃铁饭碗的,我们乡下人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收成。”杨孟英谦虚地说道,但心中听着他们的夸奖,其实早就乐开花了。

裴静姝这里的生活,就没有几个人说不好的。杨孟英现在也觉得自己过在蜜罐里,以前看着别人家有肉吃,她都能羡慕很久。现在天天都可以在裴静姝这里吃肉,鸡鸭鹅鱼还天天不重复,而且随她吃个够,她这些日子都不馋肉了,有时候吃腻味了,还想吃点素菜调节一下。

每每享受着别人艳羡的目光,杨孟英就很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也让她的性格跟着起了变化,至少不再像以前那么斤斤计较。有时候看到一两个生活上过得差的,她也乐意出手帮助,顺便享受一下别人的赞美。

“你别以为城里人就过得很好,我们一个月也就只有几斤肉票,哪像你们这里还养了这么多鸡,还有兔子鹅鸭等。上次长风带过来的风吹排骨,可把我们所里的人都馋得口水直流,我们一年下来也吃不了几次排骨,去肉市买肉也要排半天队,早上六点就要去排着,还只能买一两斤半肥瘦的。”小刘说道。

小李赶紧附和:“就是这个道理,你们还有那么多新鲜的蔬菜吃,我们去菜市场买菜还要花钱呢。家禽就更难吃到了,买一只活鸡可不便宜,要想吃这种东西,只能去下馆子。管子吃一盘鸡肉就是几块钱,我们那点工资,能下得了几次馆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萧长风带去城里的卤鸡非常好卖,不仅味道好,还很实惠。后来发生鸡瘟之后,萧长风没有卖卤鸡,那些人都很不习惯,还问萧长风什么时候才有鸡肉卖呢。

杨孟英听着他们说着这些,心中别提多高兴,又带他们去裴静姝的鸡舍看了那些家禽。

炉子里的火正燃得旺盛,裴静姝把洗干净的铁锅放在炉火上,倒了一些菜油在锅里,菜油的香气很快飘散出来。

“原来你们家里还用菜油炒菜?”小李吃惊道。

在当地菜油可比猪油贵多了,由于榨油技术的局限,现在的菜籽出油率并不高,当地人用猪油居多。因为物以稀为贵,这菜油的价钱就比猪油高了一些。

“我们何止用菜油炒菜,还用菜油来当油灯呢!裴静姝就是一个不懂得节约的,家里又没有那么多煤油票,平时就用菜油当油灯使。”杨孟英说,又指着墙角的灯台给两个小伙子介绍。

小刘小李走过去一看,那灯台上面确实放着许多盏油灯,每一盏油灯里都有灯芯和菜油,走近去一闻还可以闻到菜油的清香。

“这个灯台挺漂亮的,上面竟然有这么多油灯,你们用得了这么多吗?”小李好奇问道。

杨孟英笑着说:“怎么用不了?我们晚上要把这个灯台里的灯全部都点燃,静姝说她的眼睛不好,光线太暗了看不清楚。”

小李和小刘听了都瞠目结舌,现在的乡下人都这么富有吗?怎么感觉他们反而像乡下人了?

他们还真有这样的感觉,这一路走过来,他们在路上也遇上了许多人,这些人看上去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艰难困苦,甚至有些人衣着还不错。裴静姝家中这几位就更不用说了,连干活的帮工穿着都很干净,衣服裤子鞋子看上去都像新的。

裴静姝看不惯他们穿得破破烂烂的,就从他们的工钱中扣掉一部分钱,自己再贴一些,给他们每个人都制了两套衣服。窦涛罗小慧顾老三等人自然是开开心心,他们活这么多年其实也没穿过几套新衣,顾老三全都是捡的家里两个哥哥的衣服,窦涛虽然深受家里长辈宠爱,但长这么大也是捡来的衣服多。

现在的布也确实不便宜,他们自己出五块,裴静姝帮他们出三块,每人就有两套长衣长袖和一套短袖短裤。款式都是非常简单的,布料也都是棉布,穿着舒适,适合干活。

裴静姝已经把作料炒香,接着就将鹅肉倒进去,加一点水焖熟。三排煤球一起发力,没过一会儿,锅里就传来了肉的香气。

在菜园地里仔细转悠了一圈的柳博衍感慨万千,恨不得把裴静姝这块菜园地搬回他们实验田,把她们实验室的所有种子都放在这地里好好研究一番。

清风徐来,带着一股诱人的肉香,柳博衍才发现自己的肚子有些饿了。今天早上他吃的是稀饭,稀饭这东西不经饿,现在肚子开始闹腾。

柳博衍走近厨房,就看见萧长风和小刘小李一人手上拿着一块鹅肉正在啃。

“柳所长,赶紧快来尝啊,好好吃哦!”小李招呼柳博衍。

“真的,比馆子炒的还要好吃,我还从来没有吃到过这样的味道,太香了。”小刘被烫得龇牙咧嘴,那样子别提多滑稽。

对比下来,还是萧长风最淡定,毕竟这家伙在裴静姝这里什么样的好吃没有吃过。他现在看小刘小李,简直就像看两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

“这个菜不算最好吃的,你们还没有尝过剁椒鲫鱼、粉蒸排骨、干锅鸡翅、麻婆豆腐、口水鸡、爆炒大肠……”萧长风一口气说了十多个菜,而且不带重复,光听这些名字就已经足够诱人了。

小李小刘听得眼睛都在放光。

柳博衍板着脸说了一句:“你就只知道吃。”

萧长风笑得灿烂,“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样的美食怎么可以辜负?不过我知道舅舅不太喜欢吃这些油腻腻的东西,静姝,一会儿给我舅舅做一个清淡点的菜,他老人家喜欢吃清淡的。”

柳博衍大步走了过去,看见萧长风碗里晾凉的鹅腿,拿起来就啃了一口,“你这个混小子,我什么时候喜欢吃清淡的了?裴静姝的厨艺不错,我正想来开开眼界。”

焖熟的鹅肉咸辣适中,完全没有一点腥味,因为加了一点泡豇豆,吃起来非常开胃,柳博衍吃第一口就上瘾了,丝毫不顾形象地又夹了一块。

“我还是第一次发现鹅肉竟然也可以这么香,以前我下乡的时候也吃过这东西,感觉腥味儿很浓,肉质也粗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果然还是做法的问题。”柳博衍说道。

裴静姝:“鹅肉确实没有鸡肉和鸭肉细嫩,但要是做好了,味道也丝毫不逊色。”

柳博衍深以为然,“我刚才在你猪圈旁边看了一眼,你这里的鸡鸭鹅都很大只,这一只鹅有多少斤呀?”

“大概十斤左右吧,上次称过一只,接近十斤。”裴静姝说道,“你们想不想买一只回去?我可以折价卖给你们,还送泡菜等调料,保证你们回去也可以做出这种味道来。”

她没有吃过卤鹅,但是鹅肉没有鸡肉细嫩,不知道卤出来的味道怎么样。她以前吃过烤鹅,味道还将就,但是烤鹅需要用到烤箱,在眼下这种条件显然不适合。

鹅长得快,而且喜欢吃青草和蔬菜叶子,要是能打开销路,倒是一个不错的赚钱项目。不过裴静姝也看了,当地人对吃鹅的兴趣并不高,农村也没几个人养鹅。

柳博衍听裴静姝这么说,果然来了兴趣,就问:“那你打算卖多少钱一斤?我们今天出门没带多少钱。”

“看在你们帮过我们大忙的份上,我就卖你们两毛五一斤,还送调料。我是实在养了太多,又看你们都喜欢吃这道菜,所以才以这样的白菜价卖给你们。”裴静姝开出价钱。

柳博衍等人略微想了下,现在的猪肉也要六七毛一斤,鹅肉卖两毛五确实很便宜了,一只鹅才两块多。

小刘和小李略微商量一下,决定两人合伙买一只,“包杀宰和处理干净吗?”

“我不会杀鹅,但是我们这里有人会,你们多出一毛钱,我帮你们找师傅处理干净。”裴静姝说道。

正好这又可以给顾老三增加点额外收入,顾老三两口子也是倒霉,以前被顾大娘压着,一分钱没存,去年顾老三又摔折了腿。虽说现在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但医生还是叮嘱他不能使力,省得以后留下后遗症,二次骨折可就难治多了。

顾老三这人老实巴交,做活也很卖力,还经常帮裴静姝做一些生活中用的小工具,复杂一些的裴静姝给了钱,简单一些的顾老三就没有收裴静姝的钱。

萧长风接嘴:“你们要是肯多出点钱,还可以让裴静姝帮你们炒出锅,拿一只罐子装好带回去,晚上放在火上热一热就可以直接吃了。”

裴静姝很想用铲子把萧长风的嘴糊住,他倒是很会为她接活。小李小刘今天尝了裴静姝的鹅肉,再加上以前他们也尝过裴静姝的蛋糕风吹排骨等,就立马高兴道:“裴静姝,这件事情就拜托你了,加工费多少?我们给就是了。”

“其实这道菜并不难,你们带回去炒,这样会新鲜一些。”裴静姝说道。

“现在的天气这么热,带回去没准就臭了,你这里帮我们加工好就行,到时候坛子就让长风送回来。”小刘小李说,他们以前也吃过樱桃肉,感觉做好的熟食非常方便,他们回去家里也没有那么多调料,未必做得出裴静姝这种味道来。

“你们要是想加工,那就得多收五毛钱的加工费。”裴静姝说,五毛钱在现在可不算一笔小钱,她是想让这两个年轻人知难而退,没想这两人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我也要一只,一会儿你去选一只大一点的,你外婆那里邻居多,别一人夹了一筷子就没了。”柳博衍对萧长风说道,“这笔钱你先垫着,回头我让你舅妈给你。”

“不是吧,一出门连一分钱都没有带?”萧长风问。

“我又不是出去享受生活,我出来是为了实地考察,带那么多钱干什么?”柳博衍说得理直气壮。

“没事,长风和我们是朋友,这笔钱给不给都没关系。”杨孟英热情地说。

裴静姝简直想翻个白眼,这个杨孟英以前老骂她做亏本生意,没想到今天却做起白送别人一只大鹅这种事。

中午,裴静姝做了一道焖鹅、一只炖鸡、一道鱼香茄子、一道干煸四季豆、一份蒸南瓜、蒜泥黄瓜、白糖番茄、清炒空心菜、以及一道凉拌西瓜皮,柳博衍等人看着那一桌丰盛的菜,都非常过意不去。

“你们不用做这么多来招待我们,我们只是想下乡来看看你们种的那些种子的情况。”柳博衍说道。他虽然算是一个小干部,但是平时的生活是非常节俭的,他从以前那个艰苦的年代过来,也下过乡,见过被饿死的人,自己更是珍惜粮食。

在萧长风小的时候,由于父母疏于管教,萧长风的外公外婆又对他过于溺爱,萧长风可糟蹋了不少好东西,吃饭也经常剩饭。那时柳博衍看不过,就要狠狠教训他,非得逼着萧长风把碗里剩下的都吃完。

柳博衍平时在家也就吃两个菜,咸菜冷菜也不嫌弃,还很少吃过眼前这么丰盛的宴席。

杨孟英笑着说:“柳大哥千万不要客气,你们走到我们这里,就是我们的客人。其实你们不来的话,我们也经常吃这些菜。这里大部分都是我们静姝地里面长的,前段时间静姝杀猪,你没有跟着长风过来,那段时间我们才吃得那叫一个好,顿顿都有肉。”

“你看我给你说你还不信,现在杨阿姨说出来,知道我没有骗你了吧?今天裴静姝这里吃的算是朴素的了,他们家这里不是鸡鸭鹅,就是猪肉鱼肉,糕点点心随时都有,现在连水果也可以敞开肚子吃了。”萧长风对柳博衍说道。

柳博衍半信半疑,如果不是亲眼见识了裴静姝的那块菜园地和她养的这些家禽牲畜,他确实很难想到这乡下竟然还有这么富裕的人家。这桌上这些菜对别的人来说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但对裴静姝而言,确实都不是什么吃了就没有的东西。

“难怪长风你天天都忙着往这乡下跑,你可别说,我都想在裴静姝这里做活了。”小李玩笑着说。

“你不要听他们吹,我这里可请不起你们这样的栋梁。你们是要为祖国的未来做贡献的,我只是想种好庄稼,把日子过下去。”裴静姝道。

小刘:“谁不是想好好过日子?正是因为你想把日子过好,才会努力的改善现在的日子,有这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越过越好。”

“下半年我给你们弄点草莓种子来,到时候静姝你再在地里多洒一点牛粪,没准我们下半年就有吃不完的草莓。”萧长风兴致勃勃的说道。

“赶紧先吃饭吧,再聊天儿,这些菜都要冷了。”裴静姝岔开话题。

柳博衍等人不知多久没有吃到过这么丰盛的饭菜,锅里的大木蒸笼里,满满都是大米饭,随便他们吃。桌上的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小刘小李动了筷子就根本停不下来,柳博衍今天也是敞开了肚子吃。

小刘小李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柳博衍嘴上虽然没有多说,但看得出心中还是很服气的。不得不承认,裴静姝的厨艺真的堪称一绝,就连最平常的蒜泥黄瓜也比他们自己家里做出来的好吃,炒菜就更不用说了。

吃完中午饭,裴静姝让他们去捉鹅,然后又让顾老三给他们宰杀。杀一只鹅可以额外得到一毛钱,张慧英和顾老三两口子也非常高兴,而且杀鹅还有鹅血吃。鹅血做成的血旺汤也是一道美味,顾老三两口子从裴静姝手上学到不少东西,血旺汤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他们煮出来的血旺总是很老,后来见裴静姝做过几次,它们才知道这其中的窍门,包括用多少水、放多少盐、用多大的火候。鹅血比猪血细腻,煮一锅油汤,再把鹅血趁热倒入锅中烫成血旺,味道也很不错,算是一道半荤半素的菜。

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张慧英也帮着顾老三处理鹅身上的鹅毛。鹅血是客人带不走的部分,想着今天晚上又有血旺吃,张慧英心中也美滋滋,干起活来就越起劲。

顾珊珊和裴朝辰两个小朋友最近沉溺于吃西瓜,饭也不怎么吃了,一天到晚就抱着西瓜啃,裴静姝怕他们吃坏肚子,就把西瓜放在高处,不让他们再吃。

顾珊珊还没有过完嘴瘾,眼巴巴地看着裴静姝。裴静姝只好说道:“你们这两天吃的西瓜太多了,今天休息一个下午,乖乖去睡午觉,睡醒了起来我给你们做好吃的西瓜糕。”

“西瓜糕是什么东西?像蛋糕一样吗?”顾珊珊问道,其实她更喜欢吃西瓜,蛋糕她都已经吃够了,还是西瓜更美味儿,又甜又脆,还冰冰的。

裴静姝看出小家伙并没有多少期待,就说道:“西瓜糕和蛋糕不一样,比蛋糕更好吃,但是你们要听话才可以吃得到。”

裴朝辰来了兴致,就叫着顾珊珊去午睡了。

柳博衍这次下乡除了来看裴静姝种的西瓜之外,更多的还想看那些杂交水稻。所以午饭之后,柳博衍就带着自己的两个小助理出门去了,柳博衍这一去就去了好半天,回来的时候一脸兴奋。

“裴静姝,你给你们生产队的水稻种子,真的全都是从我们实验室里拿走的?”柳博衍问道。

“并不全是,还有一些是我以前从一个陌生人的手上买来的,那个人是我无意间遇上的,他当时还给了我一些其他的作物种子,我还分给了村里人,大家种出来的蔬菜都挺好。”裴静姝知道骗不了眼前这个专业人士,她给生产队的稻种其实更多的是从农田系统里得来的。

“那当时你们买种子的时候交流了些什么?他有没有给你说这是什么品种?”柳博衍又追问,刚才他在这个生产队看了一圈,生产队差不多种了三个品种的水稻。

一种是他们县城比较普遍的本地水稻,这种产量低,植株较矮;一种是和她们实验田一样的杂交水稻,这种正在接穗;还有一种植株比较高,接穗多,颗粒很饱满,而且现在已经青黄交接,可能再过20来天就可以收割了。

柳博衍对第三种水稻尤为感兴趣,要是这种水稻能得到广泛推广,那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我当时根本就不懂这些,他给我说的我早都忘了。”裴静姝一问三不知。

“那当时你为什么想着买这些水稻种?”小刘很好奇。

“因为不缺钱。”

小刘:……有钱人的世界果然不一样。

裴静姝想了想又补充说:“我买东西从来不考虑那么多,对方也是个耿直人,他说了这种稻种很好,跟我们本地人种的不一样。反正总共也花不了多少钱,要是真被骗了也无所谓,而且这也是真实的水稻,又不是假的东西,所以我就买了。”

“那你手上还有这种稻种吗?”柳博衍问。

“没剩了,我自己又没有农田,留着也没用,就全部都给了生产队。”

反正有也一定要说没有,不然容易招来麻烦,现在就已经带来麻烦了。这次是柳博衍来,下次又不知道会是谁来,是否每一个人都带着善意……

她现在日子过得好了,每天进账的钱也多,自然也该更加谨慎。

其实现在杂交水稻已经出来了,相信很快就能够得到推广,而随着改革开放、土地下放,今后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就算没有系统提供的外挂,也一样可以富裕起来。

柳博衍觉得非常遗憾,“我一会儿要去给你们生产队打声招呼,今年这些水稻不能随便浪费了,我们研究所要带一些回去研究。”

“柳所,那我们是不是又要下来?”小刘满怀期待,他今天也被承山大队的情况给震撼到了,今年这个生产队的粮食肯定会翻番。对一直从事这个领域的人来说,他们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我们回去开个讨论会,接下来安排好所里的工作,我要到承山大队这边来跟踪观察一段时间,直到这里的水稻全部收割完。”柳博衍想了想,这样的学习机会一定不能浪费了,而且这种高产的新型水稻,他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一定要好好做好记录,对今后的实验研究肯定会有帮助。

萧长风乐了,挖苦道:“哎呀,柳所长,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工作,你跑来乡下待这么久做什么?”

“我来乡下是为了实地考察!”柳博衍义正言辞地说。

他之前一直说教萧长风不务正业,天天只顾着往乡下跑,没想到今天自己来了,也不想走了。

这个承山大队,真的处处是宝藏啊!

裴静姝听柳博衍这么说,倒是忽然想起一事儿,就对窦涛耳语一番,让他跑个腿,去跟生产队带个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