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蒸汽大明 > 第80章 开幕

第80章 开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橄榄山停泊在太湖之上, 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与好奇。

那汽轮不论白日黑夜都在不断旋转着,带起湖面上阵阵微风, 翅羽有规律的扇动着, 而白色蒸汽更是绵绵不绝的从管道中排出,太湖湖面上多了几条小船, 都是万国会馆安排的, 以防游船画舫靠近这悬浮之城下, 被蒸汽烫伤或被风浪倾覆。

俞星城叫来了曾经登上橄榄山进行审查的几位吏员来:“你们之前如何登上去的?人数与枪械都查了?”

那几个吏员至今谈起橄榄山上的城市景象,还有些头晕目眩:“是,他们最早停在入海口的长兴岛上,我们得到汇报后要去查看, 是两位驾着小飞艇的神父在上海县附近接上我们,到了橄榄山上。实际一百三十一人已核实,船上无任何枪支与刀剑, 到处都是花园与教堂,整洁, 美丽,也很温和, 他们也其乐融融的, 似乎很崇尚和平。”

俞星城看向窗外, 橄榄山上灯火通明,:“只有一百三十一人么?这样大的飞艇或者说空船, 不需要工人填装煤炭么?或者说, 装多少煤炭也不够他这样没日没夜的运转着啊。”

几个吏员相互看了几眼:“我们也问了, 那个领着我们的神父只说,这里是真正的天堂,靠着人们的信仰就能永不陨落。”

俞星城:“……天堂。算了,既然当局也同意,对方的申报也都合格,就没有拦截的理由。离开幕没有几天了,这‘橄榄山’的展品单子还没提交,你知道有什么方法能联系上他们么?”

那几个吏员面面相觑,正说着,俞星城办事房的房门被敲响了,一位女吏员走进来道:“俞司使,似乎是橄榄山的神父求见。”

俞星城没想到这么巧,但心里又顿了顿。

橄榄山之国,不论是典故还是当时建立之初汇集的狂人,都注重了一个词,就是“预言”。她自然是不相信这世界上存在着预言和先知,但这座浮空之城震撼了她旧有的想法,让她也开始怀疑是否这世界比她想的更多彩,更疯狂。

俞星城对门口点头,女吏员推开门,三位穿着白色披衣,头戴兜帽男人走了进来。

为首者摘下兜帽,露出了花白的胡须与鬓发,里头穿着的神职人员服装也是纯白色,只在高领处有一颗金色苹果形状的纽扣,而衣袖处有橄榄枝的花纹,他微微躬下身,在这个挂着山水画与油画,波斯地毯上架着红木桌椅的办事房内,对俞星城微微一礼。

但俞星城更在意他身后跟着的年轻人。那两个年轻人都一只手拎着皮箱,一只手捧着白色蜡烛。捧着蜡烛的手靠近为首的神职人员,举至脸侧高度,烛油融化,层层叠叠的在他掌心冷却,仍有许多烛油溢出,顺着手臂流入衣袖,二人也毫不在意,似乎全然把自己当做一盏行走的烛台。

俞星城起身回礼,胡子花白的神职人员竟能说一口虽有口音但流利的汉话,他自称斐理伯,俞星城知道那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名字。

在宗教色彩浓厚的橄榄山,拥有这样的名号,只能说明这老头最起码在橄榄山上拥有不低的权利与地位。

俞星城起身回礼,斐理伯十分彬彬有礼:“因路上要让开风暴,所以来晚了许多,让大明上国的诸位久等与担心了。既然迟来,我们理应主动提交展品列表,并将一部分展品带来,请司使大人过目检查。”

俞星城走出去几步,请他们坐在太师椅上,让吏员奉茶来,拱手笑道:“我正在想呢,这样一座浮空之城,要如何避开风暴呢?”

斐理伯抬手仰头道:“因为我们有伟大的先知,所以橄榄山能够避开一切风险,永不会沉没。哦,这里是我们在展会上出售物品的列表。”

俞星城接过来,扫了一眼。对方很贴心的翻译了一份汉字的,可明明每一个字她都认识,怎么放在一起却搞不明白是什么,她正要问,斐理伯抬手:“不如来看看我们带来的样品,您就应该能够理解了。”

那两个手托蜡烛的年轻白袍者,将手中的皮箱放在桌子上,转过来之后打开了皮箱。

俞星城先看到了一台貌似打字机的机械,斐理伯从皮箱内侧抽出几张专用的薄纸,插入打字机中。俞星城问:“所以只要按字母就可以打出字符了么?”

斐理伯微笑:“不,橄榄山几乎从不出产简单的给凡人用的机械,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可以用灵力操控的打字机。”他说着,将两只弯折的金属杆搭在G与H键上,道:“俞司使是修真者吗?可以尝试一下用灵力去操控这两根金属杆,只要你脑内想的字母,便可以被金属杆击中,印在纸上。”

俞星城犹豫了一下,将一点细微的灵力缠上金属杆,她几乎并不会操控金属的法术,但就这样金属杆却忽然竖直起来,她脑内浮现了一个单词,那金属杆精准的瞧过去,很快的,纸面上就精准的出现了三个字母。

GOD。

斐理伯看着她震惊的神情,微笑道:“您只要看过键盘,认得这些字母,用灵力控制金属杆的时候,就会有些波动。它能够识别这些。当然熟练使用之后也可以不看着键盘。我们提供拉丁语系字母与西里尔字母两种机型。”

俞星城看他遥遥抬手,似乎他身上也有一股灵力或者说“魔法”,缠在金属杆上,他面对着俞星城,就打上了一连串字母,换行键一按,一句话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将魔法与机械结合起来。”

俞星城眯起眼睛。她之前想要给自己做一双蒸汽电锯脚的时候,就听肖潼她们说过,大明也有些制作窍机的仙工,他们利用特殊的材料和制作方法,能将灵力与机械结合在一起。

只是掌握技术的人太少,而制作成本又高,一直成了向朝廷特供的工匠。

而这群人却能制作出对外销售的商品吗?

斐理伯笑道:“我们贩售的商品有三种。一是这类魔导机械。二是小型的飞艇。三是橄榄山的公民权。”

俞星城皱眉:“公民权?”

斐理伯:“全世界从今日开始,将听说橄榄山的名号。也将会知道,这片圣土需要虔诚且拥有才能的人,不论是修真者、诗人亦或是铁匠、刀客,只要能有足以进入橄榄山的能力,我们都会为他提供最自由最幸福的土地上生活的权力。当然我们也会请一部分有意愿者,登上橄榄山来了解一下真正的圣土与天堂。”

他微笑:“毕竟这座小小的浮空之城,不过是真正的橄榄山的一个小小的部分。真正的橄榄山,由上百个这样的小城连接而成,正在我们先知与圣父的带领下,环游世界。”

上百个这样的小城?!

环游世界?!

俞星城努力冷静下来,摇头:“最后一点无法成为展览的产品。既没有实物,也无法申报种类,如若有这种意图,请以商业广告的形式,招贴在展台的固定位置。另外,一切在大明本土登上贵国飞艇的各国人士,需要签署免责声明,大明百姓更需要提前出示度牒。”

奉茶的吏员一愣,斐理伯似乎也没想到俞星城的谨慎冷静。

她抬头:“如若有人不签署免责声明而登艇,将视为贵国的引诱与拐骗行为。有人签署声明而登艇不归,此人的家属前来报案,本国将直接向贵国提出交人的要求,或贵国需要登艇不归者提交手写的证明信。以贵国刚刚的言论而看,这座飞艇实际是贵国国土的一部分,因概念模糊,且不在章程内,如果因为所谓贵国邀请公民一事,产生民事事端,万国会馆与大明朝廷将考虑把飞艇请出边境。”

斐理伯的微笑冷淡了几分:“大明上国如此谨慎啊。”

俞星城端起茶盏:“万国会馆访客共来自四十四个国家,我会连夜写出声明,交由仪礼司翻译出多个语言版本,如若贵国邀请人登艇时,请记得人手一份免责声明。实在是怕出事,我不过是个小官,谨慎些总是好的,毕竟这样能替贵国与我大明都省一些事端。”

斐理伯又恢复了彬彬有礼,俞星城也是一脸客气的微笑。

看起来都是极其会装的人精啊。

斐理伯身后两个白袍者合上了箱子,拎在了手里,俞星城将他提交的展品列表收在册本中,等一会儿提交会计司誊抄。

斐理伯:“哦对了,毕竟是第一次来到大明上国,以示对贵国的诚意,也为了能在今后展会的几个月内,与俞司使有更良好的关系,我从先知与圣父那里,得到一份礼物送给俞司使。”

俞星城微微挑眉:“礼物?”

斐理伯:“您可以问一个与未来有关的问题,什么都可以。橄榄山的先知与圣父将给予你指引。”

俞星城看向斐理伯,如果真的要她问,俞星城或许不会问有关自己的问题,她一瞬间心动,却又清醒过来,缓缓的摇了摇头,笑道:“不,我谢过贵国的好意,但我个人,并没有什么问题想要问。不过,若先知如此万能,大概已然知道我会问什么了吧。”

斐理伯:“是啊,或许答案就写在这张纸中。”

他带着十字架纹章戒指的手伸过来,手指间夹了一张羊皮纸条。

俞星城一愣,半晌后伸手接过纸条,却没着急打开。

斐理伯与他的两位仆从,在门口一礼,他开口道:“愿上帝庇护大明上国的荣光。”便一转身,与那举着蜡烛从未放下手来的两位仆从,离开了俞星城的办事房。

门关上,吏员道:“大人真的不问么?万一那个什么先知是真的呢?”

俞星城摇头:“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邪门的灵根,能通过别人的问话利用他人。更何况我很不信那个橄榄山真的如此圣洁美好。”

吏员给她添上热茶,急急辩道:“可我核查时,真的登上去了。那里确实是——仙国一样的地方。”

俞星城喝了口茶:“一个没有阴沟暗巷、废墟破败的城市太虚假可怕了。这部分不允许出现的肮脏与不体面,一定会藏在人们的心里。”

吏员呆呆的,俞星城对他挥了挥手:“下去吧。”

等到合上门后,俞星城呼出一口气,缓缓展开了纸条。

上头就只有简单一行字。

“战争不会发生。”

她手抖了一下,不可置信的又读了一遍。

……难道所谓的先知真的存在?为什么连她没说出口的问题也都知晓?!

所以大明与英国之间,不会开战吗?

俞星城看向玻璃窗外被晚霞染的如梦似幻的橄榄山,握紧了纸条,她对这个城市的不祥预感更深了。

俞星城的惊疑不定,在万国会馆即将开幕的那个清晨,得到了真正的答案。

她天不亮就从家中醒来,炽寰因为天暖和起来,就开始喜欢一条蛇睡在她的漆木桌子上了,应该是早起的鸟妖帮她把门口报箱中的小报叼了进来,不敢靠近桌子上的炽寰,就放在了窗台上。

俞星城揉着眼睛,把小炉的火和灵灯点上,一边热着茶,一边展开报纸,就把报纸搭在了呼呼大睡的炽寰身上,他也没半点反应。

茶热好了,小报翻到后头几页,就在右手边一块看起来不起眼的四分之一大的地方上,写着一条消息。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王后拉克希米,带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教众,与印度二十万雇佣兵反抗英国。”

她连忙往下读下去。

莫卧儿帝国的国王已经八十多岁,在五年前迎娶了当时十五岁的拉克希米为王后,当时大明十分支持这一婚礼,甚至送去了洛阳与武汉制造的上千把枪|械与大量的黄金,作为婚礼的赠礼。大明当时对印度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来自遥远大明的支持,显然为年少无权的王后增加了不少筹码与地位。

十五岁的王后在婚礼之后,立刻领养了一位有四分之一汉人血统的贵族幼童为养子。

拉克希米作为印度王后的五年间,英国在印度进一步扩张,不但大批兼并掌控土地,更使得印度成了原料与劳工的血汗土地。紧接着在今年,英国又妄图取缔印度的第三大产业——雇佣军,为了消除这一法令带来的民众反对,英国背后挑拨,导致印度教徒与清真教徒再度发生流血大规模冲突。

却没想到,在雇佣兵中很快流传出一个恶毒且看似真实的传言:英国用猪油和牛脂混合成润滑油,涂抹在子弹之上。猪油和牛脂正是伊|斯兰教徒与印度教徒的禁忌,英国就是嘲讽他们的信仰,希望他们装填子弹时不自知的手沾禁忌的油脂,并且让他们被子弹击中后无法升上天堂。

这一个流言,没想到整个改变了印度局势,境内不断爆发冲突,雇佣兵枪杀英国军官的事情层出不穷。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印度各地陆续暴动,二十岁的拉克希米竟然作为王后,带领由皇家军队与雇佣兵组成的联合军队,向英国控制地区,发起了总攻。

在联合军队中,被流言改变的最大状况就是,印度人听说大明造枪与弹丸,构件润滑使用的都是菜油,所以在起义战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大明造枪——

只是大明造枪都不是新式来复|枪,而是老式滑膛枪,虽然装填速度还是比来|复枪快一些,但因射击精度低,也引来不少诟病。

而现在王后带领的反抗战争,卷席印度全境。

再加上英国国会还未正式同意入侵大明,如此一招,英国不可能还有精力来对付大明了。

而官府的小报只是有一小片区域,写下这条看起来没多少人关注的印度暴动的新闻,连英国的状况都没多提。

就像是高手过招后轻描淡写的将剑收入剑鞘,连一句“赢了”也没说,就转头离开。

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感受到大明曾经即将在开战的边缘吧。

一切就这样,缓缓的静悄悄的发生了改变,除了日后的史官,没人能真的站在高处,评判这桩桩小事给整个大明与亚洲带来的机会吧。

但俞星城也觉得有些羞耻。以拉克希米王后的手握大权的历程来看,大明早早在印度地区埋下众多引线和种子,大明已明白殖民战争无法避免,最好的就是遥遥操控其他的政权,不要让战火烧到自己身上。

而她还写那公文去提醒建议,好像是上头的人就没注意到这一点似的……

唉,算了,当时也是心急,她也是对各国局势了解的不够多,就算丢人,也有裘百湖和温嘉序的公章陪着呢。

……但不论如何,至少在本国不开战,真的太好了。

她转头看了一眼鱼肚白的东边天色,松了口气,忍不住露出几分笑意。

如果大明与大英打不起来,但法国前往倭国的战船,应该也花不了多久就要到达倭国了吧。

不过她相信,大明还是有应对法国的能力的。

俞星城抖了抖报纸,把报纸盖在炽寰身上,拽了一下炽寰的尾巴尖:“起来了。喂,我可叫过你了,一会儿吃饭没赶上热的别又跟我嗷嗷。我今天要早点出门去了。”

万国会馆周围,车水马龙,各国旗帜飘扬,连各国的飞艇在苏州上空的数量都远超平日,俞星城庆幸自己没选择乘坐马车而是御剑前来。天色熹微,主会馆的塔尖刚刚染上晨光的粉色,她打了个哈欠,飞进了万国会馆中,大门内全是奔走在展厅与展台之间的各国商人与代表,大门外都是手持入场票翘首以盼的百姓。

一切都像她之前安排预演的一般,井井有条的开始着。

俞星城为了今日的开幕,甚至难得化了一点红妆,她拿着最后一次核实的簿册挨个走过各个会馆时,不少已经与她打过多次照面的洋人都微微愣住,忍不住驻足朝她看来。

在万国会馆的主展台前的红色地毯上来回踱步的房巡按,还显得有些紧张。

王德喜王公公一身红袍与通天冠,站在几家奥地利钟表的展台前观看,身后两个小太监似乎想抢着给他付银子买块西洋表。

俞星城走过去,与他们打了招呼,主会馆光线充足的大厅内,各个展台都已经做好最后的整顿,为万国会馆焦头烂额太久的人们,终于能松了一口气。

今日成功开幕的荣光,属于万国七司的每一个官员,大量身着官服的官员走入主会馆,他们或并列站在一楼开幕台附近,或站在二楼围栏处,玻璃与镜子的穹顶反射着日光,映照在众人的官帽与百兽补子上,大家都在兴奋的交头接耳。

王公公一会儿走了过来,俞星城让了个位置,王德喜位置比她高,理所应当站在更中间的位置。

王德喜却伸出手,将手中物品外包着的帕子展开,露出里头一块梅花阴刻外壳的银怀表。

俞星城歪头没明白。

王德喜笑了笑:“辛苦俞司使了,朝堂上美言是另外的事,这算是我不太有诚意的小礼物。他们说表盘下头有一层水晶壳,所以巫师和修真者也可以长期使用。”

俞星城微微一愣,又看了王公公一眼。

王公公:“接了吧。小玩意儿。在场哪一个人不知道,万国博览会今日能无事召开,多亏了你呢。”

俞星城没多客气,嘴唇弯了弯,打开那表盘。

表盘是深蓝色的珐琅,上头有碎钻与金丝做出的星宿图案,指针咔嚓咔嚓转动。她又合上怀表,手指摩挲过梅花雕刻的表盘:“王公公好眼光。我也喜欢梅花。”

王公公收起帕子,背着手立着,目光看向即将打开的万国会馆门口,笑道:“梅花配你啊。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嘛。”

话音刚落,苏州钟楼的鸣钟声响了,漂浮在苏州上空的数艘飞艇齐齐鸣响汽笛,数只雀鸟飞掠过万国会馆的屋顶,万国会馆四个方向的大门正式打开,身着春装的大明百姓、西装高帽的欧洲绅士与缠头蓄须的色目商人,一同在鸣钟声中,快步走入了万国会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