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蒸汽大明 > 第113章 照片

第113章 照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俞星城惊喜之余, 也忍不住猜测。

皇上为何会派水师前来?

几日后,水师到达加尔各答港,小燕王与俞星城等人,在一艘远洋宝船上和带水师前来的将领会面。

来的将领是福建行都司的年轻将领, 说是戚氏后人, 名雨信,年岁虽不过三十上下, 却是曾经剿灭过南海海贼的名将之一。他礼节周到,身材高大, 严肃到一丝不苟的将领,虽然还年轻,却样貌正派死板, 嘴角微微下撇, 似乎世间绝无任何事能让他高兴的起来。

但戚雨信听闻她姓俞, 对她表现出了几分温和,又听闻小燕王介绍她的一些事迹, 面露敬佩,朝她恭敬一礼。俞星城看他如此可靠硬派,却又有君子之风,颇有好感。

也可能是戚氏、俞氏两家有三百年故交——虽然中间各自落魄过很多年。俞氏又重新成为襄护北地的名将家族, 戚氏与俞氏或许相互之间都有些帮衬。

戚雨信不愧是军旅出身,简明扼要的表达了京师朝廷的意思。

他们支援的目的, 一是听说船队受损毁颇为严重, 他们将会随行小燕王, 护送至小燕王到达红海附近,直至任务完成后班师回朝。二是,朝廷想要让小燕王与拉克希米缔结协约,将斯里兰卡岛开辟成特别贸易地。

类似于淡马锡一样,既有一定的自治权,也能给往来的大明商船大开便利,取消关税,甚至有大明官员在此身居要职进行管理。

但问题是——斯里兰卡压根就不是印度的地盘啊。

人家根本就是个独立的国家。

不论朝廷是否知晓此事,是否了解这个国家,现在都不重要了。

这个小国在被荷兰、英国入侵时没能力反抗,到了这会儿大明和印度把它放在餐桌上分食的时候,也一样没得选择。

印度也乐见其成。

毕竟斯里兰卡小国本来就曾因宗教原因与印度有过些不妥,相较于被英国军队驻扎着,当然不如印度和大明共同接管,把这地方变成繁荣的贸易之岛。

斯里兰卡也成为印度在管控南亚次大陆之余,又对外赢得机会的一个窗口。

至于斯里兰卡人怎么想,会议上的大人物确实不怎么在乎。

但英国这时候,终于慢吞吞的又提出和印度和谈,交换人质之类的要求。但实际上,英国最早扣押的一批大明水手船员,早在他们逃离孟买的时候,就没带走,扔在了城内的监狱里,在拉克希米攻下城市的时候,就已经解救了他们。

现在俞星城他们手里握着上千名英军俘虏,还有十几位巫师与迦勒,而英军手里根本就没什么俘虏,谈不上什么交换俘虏。

迦勒快被折磨疯了,几次托消息给亚瑟和俞星城,恳求他们放他回去,甚至说“克拉克家族会用重金来赎他”之类的话。亚瑟倒是几乎不理,俞星城暂时不想放他——这人确实掌握大范围杀害凡人的能力,如果放他回英人身边,他可能会再度参与战事。

她必须拖着人质一事。

而在戚雨信率领水师和小燕王汇合之后的第二天,随着戚雨信前来的鲸鹏,就和斯里兰卡上空的飞艇发生了交火,大批环绕在鲸鹏周围的仙官随行,以肉身飞至英军飞艇附近发起攻击,第一日的交火,就击落了英军过半数的飞艇。

俞星城毕竟是文官,没能参与到进攻计划中,但她也大概能理解戚雨信的意图。

就是轰炸,围岛,与小范围袭击骚扰。

此次下西洋,大明鲸鹏数量更多,但战船的战力稍弱,戚雨信要先打击英军在斯里兰卡上的制空力,而后围控岛屿来消耗岛上的资源,不断轰炸来袭击港口战船与城市,逼迫英军先陷入崩溃。

而且斯里兰卡作为海港众多的岛国,虽然有能够修船停船的船坞,但完全没有能够修复飞艇的技术和能力,只要大明毁掉飞艇,整个斯里兰卡上游就任鲸鹏遨游了。

俞星城比较担心共济会会有些人出来袭击鲸鹏。裘百湖显然跟她想法一致,特意有成队的仙官、天兵襄护鲸鹏,但只有零零散散的下阶巫师出现,并不成规模。

这一点符合戚雨信的预测。

共济会是一个以贵族为主的巫师群体,他们绝不可能会一直冲在前线。如今形势已经如大厦将倾,他们必定是最早逃离印度洋的一批。而斯里兰卡岛上,有的只是被下令坚守在这里的普通士兵,还有一些从印度逃离的官员、商人。

如果英军不为所动,坚持要守着斯里兰卡不离开,届时再在鲸鹏轰炸的配合下,发动抢滩总攻。

俞星城有些佩服这戚雨信,他懂战术更懂人心。如果斯里兰卡的英军既无支援,又无希望,物资不足,围困异乡,必定会先内部崩溃。

再加上鲸鹏又是甚至会投下一些剪报和纸片,剪报上是关于英国境内打压工人,制定谷物法案提高粮食价格的民生新闻,刺激士兵的爱国心,并让他们想尽快回国。纸片则是用铅字印刷着“只求离开,等待和谈”“我们与你们的家人,都只是希望你能够回家”之类的大字。

关于投放剪报与纸片这一点,还是俞星城率先提出来的。在这个时代显然还没有这种宣传手段,几位都司官员似乎也嗤之以鼻。但谭庐与戚雨信都赞成这一举动。

就在这些剪报与纸片被投放的第三天,也就是围岛的第十一天,英军就终于派出代表,驾驶着系有白旗的船只靠近大明的船队,请求和谈。

也有大明的战船不懂白旗的含义,在最早接触的时候还攻击了这只谈判船,幸好被戚雨信立刻传鼓制止。

那艘谈判船到达大明的远洋宝船后,不少护送着代表来到宝船上的士兵,似乎还因为之前的袭击,心有余悸,两腿发颤。

来和谈的不是别人,正是文森特。

在开始和谈的时候,俞星城当时还正在与礼部主事、谭庐正在二楼商议印度修铁路一事,末兰就急急忙忙上楼来:“俞少卿,小燕王请您下去参与和谈。”

俞星城有些疑惑:“只是刚有人来表示了和谈意向,还没到签协约的时候吧?不必我们每个人都到场啊。”

末兰道:“那个来和谈投降的洋人说认识你,想要你也在场。说是以前跟你谈过话,叫文森特……”

俞星城想起来那个肥下巴圆眼镜的英国男人。

她和肖潼一齐赶到下层的主议事间的时候,里头似乎已经有两方争执的声音,鸡同鸭讲的大声说着话,只有译官在其中手忙脚乱的帮忙翻译着。

末兰推开门,俞星城走了进来,那文森特看见她,立马道:“谈判小姐来了。我之前还能跟你交流,要不你来评理。”

俞星城对他一揖:“我人微言轻,私以为这样的大事理应由文森特先生来与我方的军官协商,便没有前来参与。”

文森特鼻头比以前更红,跟土豆似的身子还是牢牢卡在太师椅里:“我是来和谈的,不是来投降的,让我们撤离可以,但是总需要时间,而且煤也不够跑到最近的坦桑尼亚去。”

但戚雨信还是不太能接受,对方明明战败,却提一堆条件。

俞星城看了看文森特提出的条件,包括送还战俘人质,以及提供一定的食物和煤矿,甚至战船零件,然后给予一个月的撤退期等等。

条件倒也不是太夸张,但是文森特又想拖时间恶心人的意图,很明显。而戚雨信从没见过投降还提这么多要求的,他从心底无法接受。

俞星城转头与戚雨信商议,戚雨信让她坐下,俞星城却摇摇头:“没事,我先站着就好。坐下了我说的提议就要比较正式了,我先跟你商量商量,你觉得可以,我再坐下和他谈。”

戚雨信有些侧目:此女不抢功,分主次,不爱冒头,确实比同龄人沉住气的多。

俞星城:“至少英国人没提出什么把岛分南北而治,或者是要求过多少年后再交还,总体上来说我们还是达到目的了。”

戚雨信翻开了一下翻译成汉字的几张折子,满是粗粝老茧的手搭在折子缎面上,沉声道:“你认为要顺着他们走。”

俞星城手撑着椅背,轻声道:“我认为可以大致上顺着他们,但唯有一点不退让。就是在撤离时间上。我认为五日足矣。煤矿食物可以给,但我们定一个日期,如果到时候还有船只停留在斯里兰卡周围五十里内,将直接轰炸。”

戚雨信转头仔细看着她,俞星城并没注意他的目光,只是思索道:“至于士兵战俘,如果安排交接他们也带不走,只会被他们拖时间。我们只交还那十几个巫师和迦勒,其他的普通战俘,通过签订协约的方式,在明年或者后年,让印度人来转交到他们的某个殖民地即可。我们必须对他们撤离的时间死不松口。”

戚雨信清了清嗓子:“可他们战败,反倒是我们要提供大量的物资,这也太……”

俞星城笑:“达到目的即可,此事不会折损我□□大国的脸面,反倒是这些条例,不如都在协约中一一写明。当这份协约传播开的时候,反倒是显露我朝大度有气量的时候。”

戚雨信沉吟片刻:“签订协约总是要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燕王殿下身份,若是跟印度女王会面可以,跟眼前这个男人会面就不合适了,所以他不会出席整个协约签订的六成。所以我来说狠话,你来跟他们商议细节,如何?”

俞星城想了想,笑着点头:“好。”

旁边的吏员替她拉过凳子,俞星城坐在了戚雨信的右手边。

她本以为戚雨信会发怒,会摔东西,来表示自己的威胁与决不让步。

但戚雨信只是让旁边的肖潼翻译道:“我们能容忍贵国再留在这座岛上八天。当下个月一日,也就是八月一日开始,我们就要接手斯里兰卡与其附近百里海域。”

他只是低沉清晰道:“贵国共一百七十六艘战船,包括三十四艘有损坏的舰船中任何一艘,还在我们划定的领域内,我们会在八月一日早晨立刻开始袭击。不论那船上是有你还是有谁。而任何斯里兰卡岛上拿枪的士兵,都会被认定为我们的敌人,将会被直接击杀。其余不拿枪的英人将会被算入战俘中。”

文森特惊于戚雨信对战船数量与情况了如指掌,他连忙道:“八月一日,那时间完全不够!我们——”

戚雨信打断:“够不够,与我无关。如果不是你来了,今日我们便打算登岛进攻,你们会因为拒绝和谈而被屠杀。给你八天的时间滚开,已经足够宽容,毕竟你们逃离印度只用了一天。”

文森特:“八天根本就不可能,你不知道岛上有多少人,这安排绝对无法——”

戚雨信转头对左手边的军官道:“派遣鲸鹏,以昨日的两倍规模,开始轰炸。”

文森特急道:“不——我都已经坐在这儿了!“

那军官丝毫不怀疑戚雨信的命令,径直走出了房间,戚雨信也叠了叠衣袖:“希望这位先生能少说些话。战败者要有战败者的姿态。是否给予仁慈,不过是看我们的心情。”

文森特两手紧紧的攥着一起,他应该已经听到了头顶上的鲸鹏似乎准备前进的汽笛声,面上显露出几分羞辱的神色。

戚雨信也不愿意逼得太紧,起身道:“协议有诸多部分组成,我已经说好了绝不可动摇的部分,若是不能接受便不必多谈,若是能接受,那就请跟你打过交道的俞少卿细细详谈吧。”

说罢,戚雨信叠起折子,毫不犹豫的走出了议事间。

房间里一时沉默了。

俞星城适时开口:“文森特先生,我们还谈吗?如果八月一日做不到,那关于人质、物资的事,也没必要继续商量了。”

头顶鲸鹏的汽笛声已经响成一片,似乎至少有二十余架鲸鹏朝西南方向的斯里兰卡岛而去。

文森特一咬牙:“……谈!”

这协约几乎在两日内就被拟定下来,小燕王确认之后,在远洋宝船的甲板上举行协约签订仪式。

小燕王没有露面参与,协约签订的主官是戚雨信,陪同签字的是俞星城与谭庐。甲板上支起了一张长桌,一侧坐着大明的官员,一侧坐着以文森特为首的文官与军官。

俞星城坐在戚雨信旁边,大明官员清一色穿着官服,英国军官们则大多穿着附满亮晶晶纽扣与勋章的军服。

两方的主持着宣告仪式开始,而后阅读条例,签字盖章。

戚雨信拿的是小燕王与他本人的官印,而文森特则持有旧英属地的印章与他本人的姓名章,在一侧按下火漆印。

文森特最后按下章,刚要把协约文件交还给礼部主事,忽然就听到了一阵欢快的法语:“各位先生——哦,还有美丽的女士,来,朝这边看过来。不要动头,我们要等待一段时间!”

文森特看着那架起的机器,与钻到机器后面盖着布的法国人身上,腾的一下站起来:“这是什么意思?”

俞星城道:“当年在淡马锡协约签订时,不也有画家到场了吗。这次倒不是画家,而是照相师。算是一个见证。当然,为了让世界见证这份协约,我们自然也请来了记者。到场的有印度、法国、大明与普鲁士四地的记者。”

文森特:“这,你们怎么没有提前说?!”

俞星城:“签订协约时有记者到场,不正是贵国的习俗吗?我们是尊重习俗罢了。还请文森特先生坐下,拍照马上要开始了。”

那法国的摄影师似乎就爱看英国人吃瘪,笑道:“曝光需要六分钟的时间,请各位看过来之后不要乱动,我们等待六分钟就好。”

老式摄像机没有闪光灯,而且要等待很久,俞星城他们都不能说话动嘴,因为会导致脸部模糊,所以都这样静静的坐着。直到照相结束,文森特与军官们怒气冲冲的离开甲板,记者们争先恐后的到长桌前,去抄写协约的条目内容。

等到过了几日,俞星城才拿到那一张照片。

或许也是大明能载入史册的第一张外交照片。照片虽然是黑白,也稍有颗粒,但仍然能看清其中各位的面容,也包括坐在这长桌上的俞星城。

俞星城靠近图像中间,在其他人略显呆滞或严肃的表情中,她像是习惯性的露出相机前的微笑,竟成了照片中唯一露出笑容的人,明眸善睐,端然柔和。

依稀能感受到日光海风在照片之中,她表情自信,就像是目光穿过了未来,成为了活在历史中的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