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佛系宫斗日常 > 第72章 第七十二回

第72章 第七十二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次日, 大雪。

魏祈仍是卯初时睁眼,轻轻挪开秦欣和搭在他肩上腿上的手脚,几乎秉着呼吸下了床, 照旧没有叫在外面守夜的宫人进来伺候,自己慢条斯理的穿好了衣裳, 推开板壁出门去。

孙鲁早早就等在外面,先给他递了杯温热的茶,“皇上。”

魏祈喝了口茶, 这才稍稍醒神,偏过头来吩咐道, “叫宫人把火龙烧的更旺一些。”

“奴才明白。”

没走两步, 魏祈又道, “新进宫那批上好的栀纸回头你送来。”

因那批栀纸十分金贵, 送进宫是要在除夕宫宴上留用于帝后赐福, 孙鲁不得不多问一嘴, “都送来吗?”

“嗯,朕月初收起来的那套笔墨也一道送来。”魏祈说完,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 一边往外走一边皱着眉头想, 上了轿撵, 行至半路,才猛然想起他老早之前就给了秦欣和一对极品镇纸, 那里已经什么都不缺了。

而一直悄悄打量他的孙鲁, 见他舒展了眉宇, 方才小心翼翼道,“那栀纸,去年皇后娘娘说用的好,怕是今年也得用,皇上瞧着是不是,也送一些到仁明殿去?”

魏祈抚了抚怀中的手炉,轻笑一声道,“别了,叫她知晓又要记朕的仇,抓到机会就阴阳怪气,朕可不受这个罪。”

孙鲁料到了他会这么说,并不意外,只在心里想着,果然,看人下菜碟儿这种事就算一国之君也避免不了,这若换做是皇后阴阳怪气,别说坐在那受罪了,他扭头就走都算好的,保不齐一两个月都不踏进仁明殿半步。

轿撵一起一落,到了慈宁殿。

魏祈来给太后请安,正巧魏遘也在,他穿着银红大袄,松绿绫裤,圆圆胖胖的,像寻常富贵人家的小孩,规矩礼数则与秦欣和一脉相承,都是马马虎虎的,勉强能糊弄过关,“遘儿给皇兄请安。”

魏祈笑了笑,偏过头来看向坐在对面的太后,“许久没见,遘儿个子长高了不少。”

太后也笑,微微弯腰,把魏遘抱到了塌上,搂在怀里说,“他这么大,正是一天一个样。”

“书读的如何?”

“他哪里会读什么书。”太后满眼疼惜的看着魏遘,一副对小儿子极度溺爱的模样,“从早到晚的就知道跟宫女太监们疯玩,再一年就七岁了,连字都识不得几个,可比皇帝小时候差远了。”

魏祈挑唇,眼底划过一丝冷意,“母后怎知儿子小时候是如何?”

太后顿时哑口无言。

因她生魏祈时伤了身子,足足调理了两年方才缓过来些,又赶上宣统帝派人到平凉追杀他们一家,母子被迫分散,就这么到魏祈五岁,永昌帝起兵谋反,把长子领到了战场上,一晃又十年,魏祈成了太子,而她身边有了魏遘。

魏祈虽是她亲生骨肉,但从小到大没有养在身边几日,母子情份很是淡薄,而魏遘出生后,已然天下太平,永昌帝极其爱重魏遘,她也把魏遘当成眼珠子,片刻不离其左右,几乎在魏遘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

所以,她便是拼上一切,也不能看着魏祈有了太子后,就把她的遘儿驱逐到边地,不能看着她的遘儿沦为丧家之犬。

太后稳了稳心神,笑着说道,“先帝常夸你,自小就聪慧过人,八岁时想出的计策就可力压一众军谋,哪里是遘儿这般在宫中娇养长大的孩子能比得上的。”

魏遘听到她的话,抬了抬头,又很快低下去,默不作声的摆弄着胸口挂着的寄名锁和护身符。

“遘儿毕竟身为皇储,自要有做皇储的能耐,母后切不可太过娇惯,该让他仔细读书,早明事理的好。”

“皇帝年富力强,让他再多玩几年也无妨。”太后仍是一副慈母作态,仿佛确信自己的孩子将来必不会错了,无需担忧小时候溺爱而坏了他的性子。

魏祈心里十分清楚,私底下太后比谁都看重魏遘的课业,只是在他面前故意装作如此罢了,不过怕他忌惮魏遘,防备魏遘,暗害了魏遘。

多说无益,魏祈起身道辞,太后也没有留他一同用早膳。

……

不到巳正时分,秦欣和就收到了来自魏祈的“创作”大礼包,最上等的纸,最上等的笔,最上等的墨,样样都是拔尖的好东西,若拿这些东西在除夕夜宴上写一笔字,赏赐给王公大臣,那也是非常体面的。

用来写话本儿,实在暴殄天物。

秦欣和犹犹豫豫了半天,还是没舍得落笔,换上了自己平常用的那些,大笔一挥,先写了三个字。

承安传。

景仁帝、宣统帝、永昌帝皆是谥号,魏祈的承安帝则是年号,如今是承安二年末,在过半个多月就是承安三年,虽然魏祈登基只有这么两三年的功夫,但能写的素材还是挺多的,比如他穿麻餐素的为先帝守孝一整年,力排众议废除连坐之罪,文县水患亲临烟阳,收复东部失地等等。

然而秦欣和写下标题后,却不知道怎么写后面了,尽然全讲正派的实事吧,会显得有点假,跟晋史也没什么区别,哪有人听说书爱听史实的,可也不能太跳脱了,有损帝王威严,“编辑”那一关就过不去。

纠结半响,决定暂且放下,先拿那上好的栀纸练练字。

不过多时,高明进到书阁内,“主子,刑部那边有消息了,小秦大人用过两服药后病已大好,今早提审也并未受什么刁难,一根头发丝都没掉。”

秦欣和慢条斯理的写下“天道酬勤”的最后一笔,颇为满意的笑了笑,“刑部那帮人倒是很有眼力价。”

高明有些不解,“主子这是何意?”

“你以为皇上前晚上来了一趟,昨晚又来一趟,是为了寒冬腊月的画风筝?”秦欣和掀开那张纸,又写别的。

高明想了一会,恍然大悟,“皇上特意连着两日来主子这,是为了给小秦大人撑腰?”

“意思差不多。”

其实,要不是魏祈昨晚提点了她那么一句,秦欣和压根想不到这茬。

魏祈说,宫里宫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她看,虎视眈眈的等着拿她的错处,那么同理,宫里宫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魏祈看,萧甚那会,几次三司会审,拖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也未下定论,这期间魏祈没踏入仁明殿半步,摆明了是不想听皇后求情,因此那些官员才会站在秦铮身后鼎力支持。

到秦铮这里,魏祈一连两日宿在姣仪馆,又特命孙鲁亲自来送赏赐,传到宫外,那就是姣嫔兄长无端入狱,皇上心生怜惜,才会这般安抚。

刑部里尽是会察言观色的老滑头,看清了魏祈的立场,还怎么敢苛待秦铮。

所以,即便她不去勤政殿又跪又哭又送手帕,秦铮也能吃饱穿暖有大夫诊治。

秦欣和不禁暗想,她说魏祈心里长了个小算盘,是一点没说瞎。

“心有百窍……主子写这个是何意?”

“古人云,心有窍方能运思,这世上多少人活着只求个穿衣吃饭,一生都难开窍,又有多少人有窍而不通,闭塞且愚钝,而皇上,是心有百窍,窍窍通畅,不佩服都不行啊。”

秦欣和真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太后干嘛非要和魏祈作对,她的儿子是什么样的人难道她不了解吗,这无异于是拿鸡蛋碰石头啊,还要拖秦家下水……

哎,有嘉兴这一茬,秦家想不下水都不行。

“眼下坊间如何了?”

高明一拍脑袋,懊恼道,“主子不问奴才差点忘了说,傅军谋不是去刑部协理此案了吗,他前脚到刑部,后脚就带人强闯贺家,把那个贺大人,还有当时说瞧见小秦大人醉酒杀人的家丁,都给押在了房里。”

“押在房里?”

“那个贺大人就关在贺大人的房里,家丁就关在家丁的房里,整日整夜的盯着他们,也不许和外人来往。”高明说到这,不禁笑,“起初刑部不是也抓过他们俩,无奈贺家老太太一个劲的在衙门前击鼓鸣冤,说刑部的人要屈打成招,百姓也都堵在衙门讨公道,刑部没办法,只好把人放了,这下傅军谋直接把他俩关在贺府里审,叫贺家老太太亲眼看着有没有屈打成招,那人都好好的在屋里待着,不缺吃不缺喝的,贺家老太太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秦欣和感慨道,“啧,这种招数,也只有傅二公子能使得出来,那狗屁贺大人官职也不低,贺家还跟萧家赵家都有姻亲,寻常刑部官员哪个敢强闯人家府邸。”

“这倒是……不过奴才有一点不明白,傅军谋这么关着他二人是何用意?不打不罚如何能让他们招供?”

“俗话说的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他们这会仗着死无对证,或许心里还硬气,可关上几天,等对外面的风向一无所知那会,就该心虚胆颤了,尤其是那贺大人,他如何能信得过区区一介家丁,他害怕家丁会招供,必然想法设法的打探消息,只等他乱了阵脚,这局便不攻自破了。”

话音落下,笔墨尽收。

雪白栀纸上,龙飞凤舞的写着两行小字,那是秦欣和新作的诗,虽仅有一联,并未成篇,但她甚是满意,还特地叫高明读来欣赏。

“寒夜风吹,雪纷纷,今朝梅花,落重深。”

“不对!”秦欣和叉起腰来纠正他,“寒夜风,吹雪纷纷,今朝梅,花落重深,这样停顿才好听!”

高明尴尬的挠挠头,“主子别难为奴才了,奴才也就识得几个字,哪里懂什么诗啊。”

“没劲没劲,我要把这诗写全了,加到我的秦氏诗集里,流芳百世。”秦欣和想了想,低下头来在后面写道,“古早祸民心留痕,承安仁瑞晋安稳……”

写到这里,她突然把那张纸揉成了一团,“不行不行,这么写像个谄媚圣上的马屁精,让后人怎么想我。”

这么好的纸,光练字也是浪费,秦欣和便改而将这首诗写给她爹,虽然勉强通顺,但丢掉了第二种读法了,还是有些可惜。

寒夜风吹雪纷纷,今朝梅花落重深。

千里梯登高攀云,迎英雄叱咤将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