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汴京生活日志 >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等把沈丽姝辛苦扒好的蒜一顿操作切成了碎末, 宋向民无端受惊的小心脏也恢复了平稳,理智也回来了,才想起来他为什么会险些被蹲在地上表妹吓得吱哇乱叫。

“姝娘, 你不是在那边制什么冰吗, 怎么悄无声息蹲这来了?”

“那个很简单的, 东西都准备好就成,现在只需要等待它结冰。”沈丽姝还觉得无语呢, “敢情我都过来帮忙半天, 您压根没发现呐?”

切菜切得这么投入的吗?

宋向民挠了挠后脑勺, 难掩好奇的问,“这也过去有阵子功夫了吧,还要等多久结冰?”

“不知道,我去看看。”沈丽姝洗了手就去对面查看成果了。

宋向民看看手头的工作进度喜人, 可以抽空摸个鱼,也赶紧洗了手跟过去凑热闹, 然后就看到操作台上一大一小的两个水盆,里头盛的也就是普通水而已。

他们店里和家里都没有井, 饮用水是找送水人预订的山泉水。

不过说是山泉水,也有可能是井水, 只要不是湖水河水沈丽姝就满意了, 对方每天早晚各送两次水,把他们后厨两口大水缸装满, 中途不够用也可以随时招呼一声,花了钱的,服务还是很到位。

入口之外的生活用水, 就没必要花钱买了, 他们店后面就是河, 有这个地理优势,直接从河里打水洗碗洗菜也很方便。

不只是沈丽姝他们勤俭持家,这条街的商家都这么干的,有些小店甚至连饮用水也用的河水。

只要烧开了,也吃不出毛病来。

沈丽姝往小盆里装的就是他们花钱买的水,除了比河水清澈一些,反正宋向民看不出它有任何不凡之处,她忍不住问出了声:“这、这也没变化啊?”

“看着没变化,其实两盆水都降温了。”沈丽姝收回试探的小手,脸上满是尽在掌握的自信。

“真的吗,我可以摸摸不?”

“你摸大盆里的吧,小盆里头结成冰后,是要直接食用的。”

宋向民将信将疑的伸手感受,脸上的怀疑立刻被惊奇和兴奋取代,“真的冰凉了很多,怎么回事?”

书到用时方恨少,沈丽姝说不出其中原理,但也很坦然,“不知道,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吧。”

尽管姝娘上个月就信誓旦旦说用硝石可以制冰,宋向民感情上对她无条件信任和服从,但这套理论实在太超前了,没点亮科技树的古代人想不到它的科学原理,只简单粗暴归结为点石成金那类玄学范畴。

可宋向民是念过书的,知道点石成金只是神话,现实中不可能发生,那姝娘说的水结冰也应该不是真的。

他很想相信她的,可理智让他只能持保留态度,直到现在真正见证了奇迹的发生,宋向民感觉三观都震碎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从此打开,忍不住伸手摸了又摸,确定不只是水变冰凉了,连装水的盆都一片凉意,不由得满心欢喜,“成了成了,把酸梅汤薄荷水弄这么凉,顾客就已经能完满意了,结不结冰都没关系。”

沈丽姝看了眼忘乎所以的小伙伴,坚定道:“别瞎说,不结冰还叫什么制冰术?”

她穿越千年,从现代带过来的神奇秘方,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连块冰都苏不出来,这像话吗?

然而宋向民的话却一语成谶,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水盆也没有要结冰的迹象。

小伙伴们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工作忙到一半忍不住跑过来见证姝娘说的奇迹,冷不丁看到她怀疑人生的背影,心里都咯噔了一下,尝试失败,斥巨资买的硝石都打了水漂吗?

直到凑近些,听到她喃喃自语的内容,他们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沈丽姝自言自语:“这水似乎有回温的迹象,再等也结不成冰,反而很可能从冰水变成常温,不如拿来冲薄荷水喝吧。”

小伙伴们:“还有这种好事?搞快点搞快点。”

既然都觉得她这个提议好,沈丽姝便取来了新鲜的薄荷叶,在捣臼里捣碎,然后倒入铜壶中,加冰水、糖和蜂蜜,充分搅拌均匀后,就可以分装饮用了。

如果是顾客的单子,宋向民还会在小壶或者杯子中适当加入完整翠绿的薄荷叶,不过那只是充当装饰,真正的味道都在捣碎的薄荷汁里了,所以自己人喝可以省略这个步骤。

奶茶小妹熟练完成工作,一抬头,小伙伴们已经自发的捧着碗在旁边排队了。

沈丽姝:……

就连同部门的宋向民,在她忙活的时候,也忍不住放下了手中的事过来围观,此时很自觉的上前道,“这壶挺重的,我来给大家倒吧。”

“可以可以。”沈丽姝愉快的让出位置,“有没有人帮我拿了碗的?”

分赃,啊不,分享美味的时刻,小伙伴们当然不会忘记沈丽姝,不但帮她也带了碗,还主动把第一的位置让给她。

沈丽姝很快捧着一碗薄荷水品尝起来,冰凉入味,沁人心脾,美滋滋。

实验大成功!

就连沈三伯都忍不住对沈四伯感叹,“要是咱们还在地里干活,热得汗流浃背,喝上这样一碗冰凉甘甜的薄荷水,还不得美上天?”

沈四伯:“别说加了糖的薄荷水,就是一碗冰的白开水,也能让咱们立刻消暑解渴,再干一下午也不累。”

“有道理,大热天的冰水就是莫大的享受了。”

听到对话的徐虎当即举一反三,“那等天气再热些,来咱们这吃烧烤也得出汗,冰薄荷水岂不是被受欢迎?”

畅想了下冰饮供不应求的画面,徐虎又是期待又是失落,“不过姝娘,咱们只能做冰的薄荷蜂蜜水吗?其实顾客最喜欢的还是酸梅汤。”

不等沈丽姝回答,全程见证她是怎么创造奇迹的宋向民若有所思道:“这个冰水就是隔着盆冰镇出来的,换成煮好的酸梅汤应该也没问题吧?”

沈丽姝肯定的点头:“没错,待会酸梅汤放凉就开始冰镇,差不多半个时辰后要给顾客们上菜了,到时把点的冷饮一块送上去,他们就可以一边吃着烤肉一边喝着冷饮。”

想想都感动,有她这么用心服务上帝的商家,她的顾客们多么幸福!

徐虎放心了,正式成为经理的第N天,他也学会了从大局出发,关注整个店的KPI,酸梅汤是饮料区的王牌,只要它能做成冰镇,那就销量就稳了。

宋向民不是瞎围观的,此时颇为专业的问,“酸梅汤都做成冰的吗,硝石够不够?”

“不够,所以只能冰一半酸梅汤,另一半用来做冰镇薄荷水。”

“枇杷糖水不做冰的吗?”

“暂时不用,糖水是单卖的,不好涨价。”

听到这话,埋头喝饮料的小伙伴们纷纷抬头,“涨价?”

沈丽姝一脸“我这么用心提供服务,上帝们不加钱说得过去吗”的表情,理直气壮的安排道:“这冰可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人工算不算成本?硝石也是咱们真金白银买回来的,涨价不是理所当然吗,你们待会记得同客人说,咱家推出了冰镇酸梅汤和冰镇薄荷水,也算是小上新,第一天优惠价,每壶八文钱。”

优惠价还要八文一壶?岂不是一下就涨了两文钱,姝娘这胆子究竟是怎么长的,这么勇?

小伙伴们难以置信的看着她。

虽然他们没说出内心的吐槽,沈丽姝却仿佛有读心术,稳如老狗,“你们大约是没见过夏天卖冷饮的行情多么夸张,不过表哥和力子当时陪我去卖花生瓜子,正好赶上了酷暑时节,我们偶尔会买一杯冰饮分着喝。那种平常只要一文钱的,有点冰就敢要两文,也就是刚从井水中取出来的凉度,都没有咱们这的冰正宗呢。”

以至于刚创业的她甚至无法实现冷饮自由,隔几天才能买一次解解馋,还得跟小伙伴们一起分享,毕竟一人一杯的话,他们相当于贷款搬砖,马上就要入不敷出了。

当时沈丽姝就酸溜溜的发誓,等她有了启动资金,也把冷饮搞出来疯狂骗钱。

现在终于实现了,根本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双手。

沈丽姝涨价涨得心安理得,去年他们买的冰饮还只是井水冰镇的程度,老板就敢翻倍卖,她今天做出来的这些,温度跟刚从冰柜里拿出来的有一拼,涨个两三文过分吗?

看她这么信心满满,小伙伴们也渐渐收起了那种下巴掉地的震惊,将信将疑的看向徐虎和徐力,“街上的冰饮真的是翻倍卖的吗?”

哥俩迟疑的点头:“是的……吧。”

当时他们喝的冰渴水,确实高达两文钱一杯,不过老板那里的杯子,或者说碗也足够大。

这么说吧,他们家给客人上饮料的壶子倒那种杯子里,都倒不满三杯,最多两杯半。

跟他们不加冰都要六文钱一壶的酸梅汤比起来,外头加了冰也只要两文钱的酸梅汤,都不算很贵了。

不过他们家的东西卖得贵,却都是挑选比较好的材料,就像酸梅汤,特意去老字号药铺买药材,熬煮时放的料也足,熬出来的酸梅汤色泽浓郁,香味诱人,入口的酸甜度都很足,尝过的客人都说正宗又过瘾,不像外面一两文一大碗的,只有酸没有甜,淡得跟水一样。

所以还真不好评价他们姝娘和外面的老板,到底谁更黑心一些。

只是想一想,他们家六文钱的普通酸梅汤,都让老食客爱不释手,冰镇的比之前贵两三文,应该也许大概不算过分?

反正姝娘也说了,冰镇和不冰的都备了,舍不得加冰,就原价买不冰的,全看顾客的选择,他们也没有强买强卖。

兄弟俩就这么把自己说服了,默认了姝娘的说法,没再补充说明,给将信将疑的小伙伴们注入强心剂,也让沈丽姝彻底沉浸在她果然是良心卖家的莫名感动中无法自拔。

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还真是相当合情合理,小伙伴们再不觉得沈丽姝过分了,还有人注意到她说的是一壶,确认般的问道,“所以冰镇的只能按壶卖,一杯一杯的不可以,是吗?”

沈丽姝回过神来,给问到重点的沈大路点了个赞,话术张口就来,“对,要记得告诉顾客,是因为冰的数量有限,没法敞开来提供,索性一壶一壶卖了。”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她划的重点都记下了,薄荷水也喝完了,简单收拾了现场,便又各自忙碌起来。

很快到了营业时间,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安利下,饮料订单雪片般飞到后厨,顾客们似乎已经get了他们家限量供应的精髓,那就是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

赶上了就不要客气,先抢购了再说,毕竟下次再来就未必抢得上了。

于是还不到十二点,大堂位置都没坐满,沈丽姝就不得不告诉小伙伴们这个遗憾的事实,冰镇饮料基本被预订光了,记得告诉后面来的顾客,他们只能选择普通饮料了。

当然安利还是要继续安利的,中午的冷饮供货不足,不代表晚上没有,家里还囤着十来斤硝石,反复制冰,一晚上光冰饮怕是就能赚好几贯钱,理想估计,他们甜品部每个月盈利几百两,这波血赚。

沈丽姝敢这么理想,是因为中午才营业不到三个小时,其中冷饮只卖一个小时,算算销量就有将近四贯钱,晚上各部门的销量翻倍属于基本操作,相当于全天营业额至少有十二贯,一个月就是三百六十,减去原材料、水费木材费,以及硝石的损耗,净利润应该也能稳住百分之八十,四舍五入算它三百贯吧。

上个月统计的时候,饮料甜品的利润接近二百两,凉菜一百出头,奶茶小哥负责的部门刚好净利润三百两,沈丽姝给他算了百分之五的提成。

当然烧烤组也是有提成的,刨除成本高达四五百两的净利润,当了一个月烧烤师傅的沈大山和沈大力平分五个点的奖金,把他俩乐得,强烈申请以后就全职当烧烤师傅了。

不过想也知道,这个岗位比大堂接待的奖金稳定多了,好处不能让一个人占尽了,大家伙的烧烤水平都不差,公平轮班的优秀传统不能丢。

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地摊时期的每天轮岗,调整成了每月一轮。

想要固定某个岗位也可以,努力当上管理层吧。

后厨同样有主管有厨师长,只不过厨师长的任职条件相对特殊,暂定要求是谁能研究出一道新品,并且得到顾客的认同,加入常规菜单,那他就是厨师长了。

当上厨师长以后,研究新菜单也属于KPI考核范畴,发明创新越多,奖金提成也就拿的越多。

可惜小伙伴们目前还没有独立创造的意识,以前被她安排得太过明白,放开思维也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满打满算才开业一个月,沈丽姝倒也不是很急。

总而言之,开业第一个月,实体销售净利润七百多两,剩下三成的业绩来自VIP包厢的卓越贡献。

VIP包厢比较不稳定,业绩好坏全靠运气;烧烤组倒是稳定了,可这不部门的工作量是最大 ,成本也高,提升的空间有限,沈丽姝才会选择在奶茶甜品部下大功夫。

如今看来前途无量,只是提供了冰饮,保守估计月利润就能增加近一百两,那她抓紧时间把奶茶这个大杀器弄出来,岂不是一本万利?

人都赚麻了。

算完中午的业绩,沈丽姝搬砖的热血再次被点燃,今天轮到沈四伯带着新来的两个表哥回家给大家提饭,留意到他们准备出发了,沈丽姝眼疾手快的拉上奶茶小哥,“四伯,等等我,我们一起回去。”

沈四伯笑道:“姝娘是要回去拿什么,还是交代一些事情?跟我们说一声也成,就不必你亲自跑一趟了。”

“不是,中午的冰都远远不够用,我想把家里剩下的硝石都搬过来,晚上能多卖些。”

一听说她要拿硝石,沈四伯就收起了代劳的心思,不是他不想,而是不敢,那玩意儿太神奇了,放水里就能成冰,宛如仙家之物,沈四伯不敢擅自动用,便只是笑呵呵点头,“行,那一块回去吧。”

沈丽姝也怕他们操作不当发生危险,才亲自走着一趟。

带上宋向民是因为她并不是奶茶甜品部的直属负责人,宋表哥才是,等她把该研究的项目研究好了,这些东西都要交到他手上,那从一开始培训当然是最简单高效的。

回去拿东西的路上,沈丽姝顺便跟奶茶小哥商量,“现在每天要制冰,且因为冰饮的推出,连带着不冰酸梅汤和薄荷水,都比以前卖得好了些,你手上的任务只会越来越重,要不调个人过去帮你?”

沈丽姝说的是帮而不是共事,相当于奠定了他部门老大的地位,宋向民当然只有欢喜的份,忙不迭点头:“好的好的。”

“那你有什么人选吗?”

这次新来的小伙伴里面,有宋向民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他第一反应就想选弟弟,像爹娘在信里叮嘱的那样,他是大哥,出门在外应该照顾好比自己小几岁的弟弟。

但是转念一想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不仅仅是因为避嫌,他也担心真把二弟调到身边,二弟会像在家里一样的依赖他,那就失去了和大家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这反而对二弟不好。

何况姝娘对他们这些新来的后来的全都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每个人都有表现和进步的机会,只要有成长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他也实在没必要为二弟担心。

于是,本着对老板的绝对信任,宋向民轻松道:“我都可以,还是姝娘你来安排吧。”

沈丽姝神色一动,目光落在前面走路还好奇张望左右的张小松身上。

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张小伟他弟了。

“你觉得小松哥怎么样?”

宋向民闻言笑了笑,毫不犹豫点头,“可以,小松比大家年纪小些,去其他部门可能适应得很慢,先跟着我打下手也好。”

沈丽姝选择张小松是有这个原因,当然他说年纪小,其实跟徐虎和沈大柳同龄,还比她和徐力大一些。

她就不加入比较了,否则会有不讲武德的嫌疑,但同龄人徐虎和沈大柳,已经在经理和副经理的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了,徐力年纪垫底,KPI可从来没垫底过,这个月开始由他和王武负责VIP包厢,两人配合默契,这工作能力算是比较出挑的那一批。

跟他们比起来,张小松他哥的表现都很一般,新来的张小松就更是云里雾里,还带着这个年纪的跳脱,说实话,有一点点熊,沈丽姝不但不敢轻易把他往大厅里放,听说他晚上跟着二堂哥去出摊,都犯过一两次小错误,属于问题员工了。

但这不是态度问题,工作能力可以说一般,但也不能算差,因为这个年纪的男生大多如此,只是她身边聪明能干还懂事的小伙伴们太多,让她忽略了这一点。张小松是第一个问题比较大的,却不是最后一个,所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应该是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因地制宜的安排工作,把人退回去再换新的,只是治标不治本。

她给张小松的第二个机会就是调去奶茶甜品部当学徒。

当然沈丽姝这么做,也不完全是照顾弱者,她笑着解释道,“向民哥可能没注意,小松哥力气很大,上午还跟三伯四伯去河里打了几次水,都没把他累趴下,等他去了你那边,就可以帮你搬东西了。”

奶茶甜品部说起来很轻松,其实也是个体力活,很多盆盆罐罐需要他搬上搬下,宋向民听她这么说,脸上的笑容更欣慰了,“那小松很适合我这里了,力气大能做很多事情,至于其他的,多教几遍也就上手了。”

听到自己名字后凑过来的张小松也拍着胸脯保证:“姝娘,向民哥,有什么搬东西的活只管找我,我力气大,在家就专门负责挑水。”

沈丽姝面带微笑,她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果断安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