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废柴夫妻穿越发达了 > 第22章 第22章(二合一)

第22章 第22章(二合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半个月前, 周敬请鲁大佬赶制出一台机关扇,连夜派人送去京城给他的便宜皇帝老爹。

因为不确定最终这台机关扇最终能不能送到皇帝面前,所以周敬只让鲁大佬做了个简易版去碰碰运气, 没想到这一碰居然还真就给他碰成了。

内务府把赏赐送到岭南的时候已然入秋,其实在这之前, 周敬已经从一些行脚商人口中听说了, 说京中掀起一股机关扇热,不少人都在往岭南这边打听。

周敬没想到给皇帝送机关扇的宣传辐射范围会这么广泛, 看来他之前有点低估古代的信息传播速度了。

刘三宝是太监总管刘盛的干儿子,这回负责来给岭南王送陛下的赏赐, 这差事是他干爹亲自吩咐的,因为除了送赏之外, 还有一些别的任务在身。

周敬命人将赏赐抬回王府,对刘三宝比了个‘请’的手势:

“三宝公公请。”

刘三宝客气谢过,随在周敬身后入内,从张顺和李寿面前经过时,还特地跟他们点头打了个招呼。

这客气的举动让张顺和李寿都颇感意外,因为他们是从宫里出来的,知道刘三宝在宫里的太监中是什么地位, 太监总管刘盛以下第一人, 在各宫贵人面前都有体面。

张顺和李寿二人从前在宫里是小喽啰, 人生第一次豁出去疏通门路就是为了当岭南王的监查使,那时的岭南王可是口不起眼的冷灶。

原以为王爷此生将困迹于岭南这偏远之地,没想到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 陛下居然就派人来送赏赐, 还是派的刘三宝这样级别的, 两人突然生出预感, 自家王爷这口冷灶是不是马上要热起来了?

周敬把这位京城来的天使请到王府客厅中接待,坐下喝茶寒暄了两句后,刘三宝说:

“奴才出宫时还是盛夏,如今到了岭南竟已入秋,这一路虽颠簸,但青山绿水,风景宜人,奴才可好好洗了回眼。”

周敬合手含笑,一派亲和:“风景虽好,道路难免颠簸,公公受累了。”

刘三宝连连摆手:“王爷客气,能为王爷办差是奴才的福分。”

这话说的就有点违心了,别说周敬不敢相信,就连刘三宝自己也觉得稍微有点过,干笑两声后,赶紧切入正题:

“其实,奴才此番前来,除了给王爷送今上的赏赐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事,想请王爷恩准。”

周敬神色如常,顺其自然:“公公请说。”

“呃,就是王爷献给今上的机关扇,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师之手,不瞒王爷说,奴才受了各宫娘娘们的嘱托,想借着来岭南的机会捎带几台回京去,赠与娘娘们高兴高兴。”刘三宝说出来意。

原本这种长途跋涉送赏赐的活儿用不着刘三宝亲自出面,不过是见机关扇在后宫风靡,连皇后和德妃都为之感兴趣。

刘三宝能爬到宫内太监二把手的位置,除了有个太监总管的干爹之外,本身也是个八面玲珑的,他看准了后宫的风向,当机立断的决定亲自跑一趟岭南,要是他能凭一己之力给各宫贵人们捎带回几台机关扇回去,即便贵人们今年用不上,明年总会记得他的功劳。

张顺和李寿在门外对望一眼,心里把刘三宝骂了个遍,这人倒是会来捡现成便宜,他跑一趟,说几句话就要王爷出几台机关扇让他带回去,他是讨了贵人主子们的欢喜,可他们岭南出钱又出力,最终什么也落不下。

自家王爷向来是个和气人,对谁都很大方,也不知听懂这刘三宝的话没有,若是稀里糊涂的应承下可就亏了。

张顺悄悄探头看了一眼,自家王爷神色如常,像尊弥勒佛似的仍旧笑眯眯的坐在那里,看起来特别好骗的样子。

“公公想要几台?”周敬爽快的问。

此言一处,门外的张李二人有些着急,想着要不要直接进去提醒一下自家王爷,就算要送机关扇,也该他们岭南自己送,给刘三宝带回去就是替他人做嫁衣了。

刘三宝一听岭南王的问话,心里就知道机关扇的事稳了。

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成亲第二天就被陛下放到这偏远之地来,无权无势的,自然会百般讨好京里来的人,既然岭南王这么爽快,那刘三宝也就不客气了,对他张开两只手掌,狮子大开口道:

“宫里娘娘多,奴才想怎么着也得送个十台吧。”

说是十台,但刘三宝心里可打好了小算盘,十台机关扇拿回去,点名要的皇后娘娘和德妃娘娘肯定得各送一台,义父那边送一台,他自己留一台,剩下的就放进库房,等到明年夏天再拿出来卖个好价钱,狠赚一笔。

张顺和李寿实在有点听不下去了,十台机关扇,王爷说过造一台机关扇至少三四百两,还不连人工费用,他一开口就是十台,可真敢要啊。

偏偏自家王爷还是笑眯眯的,一副‘我真的很好骗,你还可以再多骗我点’的表情,天真无邪的问刘三宝:

“十台是多了点……不过问题倒也不大。公公是自己运回去还是我们派船给您送回去?”

“岭南有船吗?那太好了。”刘三宝简直惊喜,他没想到岭南王这么上道。

周敬连连点头:“有的有的,我们泉州港有船,花点钱就成。”

“是是是,还是王爷想的周到。”刘三宝连声赞道。

周敬谦虚摆手,对外唤道:

“那个……李寿你进来一下。”

守在门外的李寿应声,看张顺跟他打了个‘提醒提醒王爷’的手势,李寿点了点头后,转身进厅:“王爷。”

李寿抬眼看向周敬,跟他使了个眼色,想提醒王爷别冲动,这一来一回搭进去的可不是小数目。

“去泉州港问问有没有船,再到南边的库房去看看还有几台机关扇,让三宝公公顺道带回京城。”

谁知周敬并没有看懂李寿的眼色,继续说道。

李寿没法子,只好出声提醒:

“王爷,这么大的事要不要等王妃回来再商议商议。”

平日里王爷对王妃那是言听计从,李寿觉得这时候搬出王妃应该有用。

果然,周敬听到‘王妃’两个字后顿时醒悟,一拍脑门:

“对对对,差点忘了还有王妃。”

李寿和门外张顺都暗自松了口气,心道果然还是王妃有用。只要先把眼前糊弄过去,等王妃回来就好了。

“丞相府那边也得送两台,要不显得我这个女婿太小气,是不是?”周敬说。

李寿、张顺很无语,刘三宝却是笑了,刚才还以为这狗奴才要进来坏事,幸好岭南王没反应过来。

“怎么不是呢,王爷既娶了丞相千金,孝敬岳家也是应当,那便十二台,奴才一并带回去,保证亲自替王爷送到丞相府去。”

送是会送过去的,但什么时候送,以谁的名义送,可就不是岭南王能做主的了。刘三宝在心中暗想。

周敬对他拱手道谢:“那就先多谢公公了。”

“应该的,王爷别客气。”刘三宝言笑晏晏。

周敬点点头,对李寿问:“你还愣着干嘛,去办事啊。”

李寿欲言又止,最终没法子,只能按王爷说的去做,经过门边时跟门外的张顺交换了个无可奈何的眼神。

张顺正犹豫要不要悄悄派人去把王妃给请回来,不能眼看着王爷吃亏啊。

刘三宝这样精明的人都是无利不起早,机关扇让他带回去,最后所有好处都是他一个人的,王爷出钱出力都没有任何好处。

“张顺。”

李寿退下之后,周敬又唤了声。

张顺赶忙走到门边听从吩咐,周敬对他吩咐道:“去账房拿把算盘过来。”

算盘?张顺不解看了看周敬,只见周敬对他摆手,意思别多问,张顺不敢耽搁,连跑带走,很快从账房取了把算盘过来。

张顺把算盘呈上。

“嗯。”周敬点点头,见张顺打算放下算盘就要走,周敬赶忙喊住:“哪儿去?本王可不会打算盘。”

说着,周敬把算盘推到张顺手边:

“你替本王算算,一台机关扇算……八百五十两吧,亏是亏了点,但谁让三宝公公亲自来了呢。你算算十台机关扇总共多少钱,然后泉州港的船跑一趟……途中至少要经过七八个码头,每个码头都有费用,林林总总加起来得一千八百两左右,不过总共运十二台机关扇,两台算本王的,就收三宝公公一千五百两就好,三百两从咱们府里出。”

一长串的数字报出来,张顺迷糊了,刘三宝震惊了。

周敬见张顺愣在那里,问道:“怎么不算?没听清题目?”

张顺反应过来,连连摇头表示:“没有没有,奴才听清了。这就算。”

紧接着就是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没一下都像钢锤砸在刘三宝的心上,好半晌才缓过神来,上前按住张顺打算盘的胳膊,冷下脸对周敬问:

“王爷,这是做什么?还跟咱家算钱吗?”

周敬一本正经道:“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三宝公公与我非亲非故,怎么能不算账呢?”

刘三宝差点被气个倒仰,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

“王爷大概是误会咱家的意思了,这十台机关扇都是敬献给宫中贵人的,王爷不会连敬献之物都要算钱吧?这要是传回京城,咱家可不敢保证宫中的贵人们会怎么想王爷。”

这话已经算是明晃晃的威胁了,意思就是:你要敢收钱,老子回京就把你名声搞臭!

周敬却是满不在乎,两手一摊:

“宫里的贵人买东西也得花钱呀。”

刘三宝压着怒火说:“不是买,是敬献!王爷这般聪慧之人,难道这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吗?”

“哦,我懂了。”周敬恍然大悟。

刘三宝稍稍松了口气,正要板起脸批评几句时,周敬又说:

“原来不是贵人们想买,是公公想敬献给贵人们,那就是公公出钱。也行吧,反正我们岭南商号做的是正经买卖,只要钱的来路正常,哪儿的钱都能收。”

刘三宝被气得翻白眼,气急败坏的否认:“什么我出钱?我,我凭什么出钱?”

周敬面露疑惑:“因为是公公想敬献机关扇给贵人们啊,难道公公口口声声说孝敬,却连这点钱都不愿意为贵人们花吗?”

如此这般,压力顿时给到了刘公公这边。

周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刚才刘公公打着给贵人们敬献的旗号空手套白狼,现在周敬打着给贵人们敬献的旗号顺水推手的要钱。

你不是大方吗?要敬献吗?行啊,你得自己掏钱!

刘三宝被这顶大帽子扣得头昏眼花,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偏远之地的小小藩王,敢对他这种天家近侍如此嚣张。

“王爷当真要如此吗?你说的这些话,咱家可是会一五一十禀告给贵人们知晓的,若是贵人们责怪王爷不敬尊长,届时可别怪咱家没提醒王爷。”刘三宝威胁,他可是动了真怒,就算岭南王现在改主意,他回京后也绝对会在皇后和德妃面前上他的眼药。

对此周敬表示:

“你就照实说,我母玉美人早已不在,本王在京城的尊长唯父皇一人而已,父皇那边本王早已敬献过了,公公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千万别客气。”

周敬的记忆中,对皇宫那些人几乎没什么印象,可见平日里肯定被漠视到一定程度。

反正他和齐毓都已经被挤兑到岭南来了,这辈子又不指望回京,要那些个好名声做什么。

“你!”刘三宝震怒岭南王的混不吝。

周敬往张顺打好的算盘看了看,对刘三宝道:

“价钱算出来了,十台机关扇八千五百两,再加一千五百两船费,共计整一万两,公公是付银锭子还是付银票啊?我可把话说在前头,本王,概、不、赊、账!”

刘三宝知道,岭南王这是彻底不想挽回了。

一万两!

他还真敢开口!

可现在他算是把刘三宝架到了火上,买得自己贴钱,不买那不就跟岭南王一样吗?回京说岭南王不肯孝敬时没底气啊。

更何况,刘三宝离京之前,皇后和德妃都派人来知会过他,让他务必带两台机关扇回京,这事儿要是办不好的话,刘三宝在皇后和德妃面前的体面势必会大打折扣。

还有干爹那儿也不好交代,毕竟来之前他都把话给干爹放出去了。

可一万两也太贵了,可若只买三台回去的话又太亏。

思来想去,刘三宝把心一横,算了,十台就十台,他先贴个一万两进去,等到明年夏天,他手上剩下的六台就是奇货可居了,届时再大赚一笔也能把本儿捞回来。

心里的算盘打好以后,刘三宝愤怒又心疼的从荷包中取出一万两银票,得亏出京时多带了些,否则还真要被岭南王打个措手不及。

付了银票给了钱,被周敬打发去仓库看的李寿也正好回来复命,见厅里气氛似乎有些不对,刘三宝那脸都快拉到脚后跟了。

李寿往张顺递去一抹询问的眼神,张顺忍着笑冲李寿努了努嘴,意思待会儿再说,现在看戏就好。

周敬把银票核对了又核对,生怕有假的样子把刘三宝又恶心了一通,核对完银票后,周敬将之折叠好了收入自己荷包,对刘三宝说:

“三宝公公放心,我们岭南商号价格公道,童叟无欺,绝对不会卖你贵的。您且去驿站休息个两日,本王安排好货和船就立刻为您发去京城。”

刘三宝被气得冷笑出声,这岭南王不仅坑他的钱,还让他去住驿站,看样子连顿饭也不想招待,当然了,他招待刘三宝也不想吃,转身的时候就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回京后要怎么添油加醋的编排告状。

经过张顺和李寿身边,两人赶忙低头让路,刘三宝走出去两步又回过头对二人说:

“你们是宫里出来的侍监,随咱家出去说几句话。”

张顺和李寿为难,心道这货不会想在王爷面前挑拨关系吧?他俩好不容易撞了大运随王爷出了宫,脱了身,怎么还能受他的钳制,张顺嘴皮子利索,上前回道:

“刘公公有什么话就在王爷跟前说好了,奴才二人既已出宫,就只需听从王爷一人吩咐即可。”

刘三宝又被怼了,呼吸不畅,指着张顺和李寿点了点好几下,才豁出去,当着周敬的面愤愤然说:

“你二人的监查报给咱家好好的写,若有半句隐瞒不当,咱家定不会放过你们。”

张顺李寿鼻眼观心不接招:“是,奴才谨记。”

刘三宝一拳打在棉花上,有气没处撒,气鼓鼓的走了。

他走之后,李寿赶忙询问怎么回事,张顺往周敬看了一眼,见王爷没制止就把刚才厅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李寿听得瞠目结舌,看向周敬的目光简直可以用‘崇拜’来形容。

还得是王爷啊,豁得出去!

不过,同时也有点担心,李寿说:“王爷,刘三宝其人,心胸狭窄,只怕这回咱们是彻底得罪他了,他回京以后定会大肆编排,王爷可得有心里准备才行。”

对此周敬表示:

“无所谓的。我得不得罪他,他也不会帮我说好话的。”

李寿和张顺想想也对,张顺一拳击在自己掌心,遗憾的说:

“唉,一万两卖他十台机关扇太便宜了,王爷您看着好了,刘三宝从不做亏本买卖,他能实打实的花钱买十台机关扇,可见有利可图,说不定他回京后一转手,就能捞上好大一笔。”

李寿说:“夏天都过了,他能转手到哪儿去?”

张顺反驳:“今年过了,明年就没夏天了?”

李寿一愣:“这……倒是。”

周敬赚了银子,心情大好,起身整理了一番并不乱的衣袖,老神在在道:

“是什么是,你们怎知明年他还能卖的出去?”

今年就是个铺垫,机关扇的赛事本来就是明年才正式开启,在得知机关扇在京城掀起风潮后的第二天,周敬就去找了云大小姐,请云家商行派人悄悄前往京城选地开铺,估计明年春天开始,京城的云家商行就能买到来自岭南的,陛下同款的正宗机关扇了。

到那时,刘三宝手里的几台旧的还能卖得出去就有鬼了。

周敬说完,就揣着银票找齐老师去报功劳去了,留下张顺和李寿在厅里两两相望。

“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李寿问。

张顺摇头:“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刘三宝这根梁子是结定了。”

不过,正如王爷所说,就算他们对刘三宝客气,刘三宝也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既然如此,得罪就得罪了,反正王爷和王妃在岭南过得挺好,根本不在乎这辈子还能不能回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