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是奸相他哥遗孀(重生) > 第38章 38、适应

第38章 38、适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知道了。”冯玉贞垂头, 避开他的视线,脸上微微发烫,她扭开脸,轻声应道。

崔净空长了记性, 怕好不容易才落入圈套的寡嫂再次萌生临阵脱逃的想法, 故意站在冯玉贞略靠后一些的位置。

李畴全看在眼里, 见此情景迅速反应过来,知道这个看似纯朴清秀的跛脚女人很有几分需要些分量, 不能随便轻视。

他碎步走近冯玉贞,弯腰喊了一声夫人,分寸把握适宜,并不显得多隆重。好在冯玉贞有先前的铺垫, 倒也只觉得微妙的不自在,李畴像是瞧不见似的,只满脸带笑,恭敬引两人进门。

跨入门槛,踩在平整的青砖之上,一进院东侧摆置错落有致的盆栽怪石, 西侧是供奴仆夜间睡下的倒座房。

继而穿过门柱雕有莲花的垂花门,二进庭院比从前整个砖房都要大很多, 左右树立着两排厢房和耳房, 正房居于正轴, 所有建筑无不精雕细琢。

李畴早历练出察言观色的本事,这位老爷对这些兴趣不大,一路上来眼睛都没往房子上面瞟过几眼, 反而不时落在身前的女人身上。

他于是提起精神, 重点向冯玉贞细心介绍各个屋室, 冯玉贞颇有些眼花缭乱,他说这么多,冯玉贞最后只明白下来一件最要紧的事——

两人睡在正房。

正房的中堂用来议事、接待来宾,西侧是书房,东侧便是寝屋了。

然而冯玉贞一进寝屋,眼里看到的不是雅致的摆设,桌上名贵的茶具,而且那张黄花梨架子床。

这张床上镂空的鸳鸯戏水的繁复花纹,依偎相缠,栩栩如生,几乎是冯玉贞这辈子见过最精美的物件,床面更是宽得三个人在上面打滚都放得下。

这样一张大床面前,冯玉贞只觉得语塞,时隔半年,这个窘迫的问题还是被踢到了她脚下。虽然这些日子而来,两人的关系已经发生天差地别的变化,可涉及到同床……

回头望一眼崔净空表情平淡的脸,看不出他的态度如何,冯玉贞决定退一步,正要开口说自己不若去偏房睡,然而崔净空却冲着李畴径直点头,默认两个人睡在正房,他拿眼睛一扫,两个丫鬟便放下包裹,为他们二人收拾去了。

李畴自然不是那等傻站着碍眼的木头角色,问过两位主子平日吃饭的忌口和偏好,很快退下。

加上两个丫鬟在门口忙活,衣柜在梳妆镜的右侧,一件件收拾、叠放他们的行李。

见终于没人注意到他们,冯玉贞逐渐松弛下来,憋着的话也总算说出口:“空哥儿,怎么就这样答应下来了?”

搬离砖房时崔净空就该想到的,这回搬到镇上,自然寻不到还能让他和嫂嫂在一个屋子里睡觉的理由。想到这茬,心中不无遗憾。可是要让他把吞到嘴里的好处全吐出来——自然是不可能的。

崔净空知道不能把她逼太紧,低声解释:“我夜里歇在耳房。”

耳房连着厢房,是一个小一些的屋室,一般来说,这个屋里是女主人方才生产,便将孩子先放在耳房,易于看顾。

再加上两人搬到镇上,最初的目的便是为了避开日后的流言蜚语,因此一到无人认识的新环境,两人便刻意隐瞒叔嫂身份,所以李畴开口便唤她“夫人”,冯玉贞听得别扭,也只得认下。

搬过来之后的几天里,冯玉贞深切感受到了两处生活的截然不同。村里空间狭小,然而从早到晚种菜、喂鸡、捉鱼、等小叔子回家吃饭,一天下来满满当当的,偶尔去山里看看周芙,虽然日子清贫,也能觉察出一点农家悠然的意味。

可这里——飞扬的檐角、雕栏画壁,无一不让冯玉贞感到目眩神摇,然而日子却突然被拉拽地很长很长。因为既用不着她喂鸡,又不必她下厨,崔净空自从搬开后和她呆了两天,之后便逐渐走动变勤,早出晚归的架势比先前往返于学堂时还要厉害。

虽然也有两个丫鬟寸步不离,非要跟在一旁伺候,但这和陪伴的感觉总归还是不同的。

她正想着,把手里的荷包反面,仔细查看没有露出线头,两个丫鬟,其中一个叫吉祥,现在就守在冯玉贞身边。

这一对丫鬟是亲姐妹,大一点的女孩叫团圆,被两人围着脱鞋梳头的冯玉贞颇为不适应,她认真同她们说过好几次,不必跟在身边,这也没用,连去恭房都站在门外。

油盐不进,冯玉贞只觉得头疼,大抵是她神情中的无奈太过明显,那个这几日在安安生生养马的年轻男人正将东西搬进里屋,凑上来问道:“夫人可有什么要吩咐?”

冯玉贞万没想到又引来一个,开口想要叫他,却想起自己还不知道这人的名字,问道:“你是?”

年轻人连连弯腰道:“求夫人为奴才赐名。”

“你没有自己的名字吗?”

那年轻人想了一想,才道:“夫人唤我田泰即可。”

冯玉贞便喊一声他的名字,下一句话紧接着便是:“我没什么事,你们也不必总跟着我。”

田泰闻言居然真的听话下去了,他像是摸清冯玉贞的性格,没有像先前那样突兀,进退有度,偶尔在冯玉贞身边帮忙,如此倒也不显得烦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冯玉贞也在努力适应崭新的生活 。

崔净空这段时间总回来很晚,行踪令人捉摸不透,说起来冯玉贞还以为他会像话本一样在考中解元后前去京城国子监就读,可算一算这辈子许多事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这点对不上的事也没什么了。

冯玉贞和他每天最多见到两面,他走的时候冯玉贞还没醒,回来时桌上点的蜡都燃尽半柱。

冯玉贞一开始还坚持等他,久等不回,眼皮渐重,便靠在床柱边昏昏欲睡。

明月高悬,放轻的脚步声踩着月光走到她身边,来人将坐在床边的女人抱起,正要把她放躺到床上,冯玉贞半梦半醒,将头依偎进他怀里,脸贴在他胸膛上,轻哼一声:“……回来了?”

青年低低应了一声,心头软下来,垂头在她额上落下一吻,隔天便同她说日后不必等他。

直到昨日,崔净空裹着初秋的凉气,同冯玉贞说他过两日会早些回来,明日晚上,两人便去街上一齐赏灯会。

冯玉贞想起来他先前的邀约,点了点头,巧的是,恰好明天该去交付荷包。不过现在就住在镇上,倒是省事,路程极大缩短了。

本来身边两个丫鬟非要跟来,冯玉贞嘴唇都要磨破皮了,这才答应只让一个人跟着。她照例去绣货行,掌柜的却没有如常收下。

他问道:“冯姑娘可有闲暇的功夫?那位官小姐直言想亲自见你一面,今日可否坐着店里的马车走一趟?不算太远。”

冯玉贞很有些疑虑,但转念一想,倘若这个掌柜真想卖了她,估计也不用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再加上被人赏识,她心底很是欣喜,想着时候还不到晌午,这时候去,应该天黑前能及时回来,于是便带着团圆去了。

结果,此番所耗费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冯玉贞的预料,车子走到半道上,前轮忽然陷在一处泥泞里,好半天才推上来。

走出镇子,不知道过了多久,环视四面已经是青翠的山林,下车才看到森林间赫然矗立着一座宅邸,可比两人的宅子要气派奢华许多。

她说明来意,两个侍女这才放行,领着她沿回廊绕过几个弯,才敲开了尽头的一扇门。门打开时,一阵暖香扑面袭来,冯玉贞只见榻上半躺着两个女子,没敢仔细看,她低下头,生怕冒犯这些贵人。

一个十六七的女孩见有人来了,眼中闪过好奇,她支起身子,目光凝视在她身上,问道:“你就是那个黔山的绣娘?”

“是民妇。”

“嗯……你绣得不错,摸起来格外顺滑,我在这儿呆了三四个月,头一回见这样的。”

她下一句话就说明了要她来的真正目的:“我弟弟马上要过生辰了,这地方连个拿的出手的玩意都没有,你为他绣个锦囊罢,不过你那些花样有些老旧俗套了,给他从书里选一个吧。”

她伸出手一指,侍女就从地上漆金的箱子里掏摸出一本书,那个女孩道:“哝,这是京城最流行的一些花样,你挑着去看看吧,诶,不若给我弟弟绣一个龙虎斗罢,这本书你想抄也成,只要下个月拿给我就行。”

之后她又看向冯玉贞,笑道:“我今日叫你来,就是想看看你到底长什么样,我同娘说,这样手巧的人,自然长得差不到哪儿去。”

冯玉贞僵硬道了一声谢,很有些拘谨,见她局促,对方无意为难,挥挥手叫她走了。

她出门时天色已然不算早,加上打道回府的功夫,等冯玉贞回来,便见往日不见行踪的青年站在宽敞的院子里,身边跪着几个奴仆,他背手而立,听见动静,才缓缓扭过头。

崔净空的眼睛极冷地扫过她,语气淡淡,犹如平静的冰面下暗流涌动,他问道:“嫂嫂,你今日去哪儿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