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是奸相他哥遗孀(重生) > 第66章 66、等我回来

第66章 66、等我回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串念珠——冯玉贞略知一二, 它由灵抚寺一位得道高僧圆寂后的舍利子融成,自崔净空十五岁起,每个浮云伴生的弦月夜, 念珠都会做出惩戒,令他痛不欲生。

哪怕是话本中位高权重的崔相,即使他大权在握, 掌控无数人的生死, 使劲浑身解数, 求神拜佛、捆来不世出的得道高僧,全无济于事。

在上回的梦境中, 已然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念珠无疑是崔净空的心腹大患, 这是他自十五岁起的梦魇,处处制肘, 可若是突然出现一个人,竟然能减轻念珠引发的痛楚,他如何能不把她紧紧握在掌心呢?

如此一来, 一切都有迹可循,怪异之处便都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释。

冯玉贞这时才迟钝领悟, 为何话本中本性暴戾, 同“乐于助人”四个字隔着四万八千里之远的崔净空,此世甫一与她相处,便散发出近乎蹊跷的善意。

也该怪她蠢笨,冯玉贞一时觉得可笑, 她浑身上下,从何而来的特殊之处, 能让崔净空对她死心塌地的迷恋?

事情又绕了回来, 初初他展露出暧昧情愫, 她分明还很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一个山野村妇,平庸寻常,崔净空大好前途,为何独独对她这个瘸腿的寡嫂上了心?

本来她心中还有一丝对小叔子的恐惧,然而后来却无可避免沦落了。

崔净空一个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上都能扰动风云的人物,把握她一个孤苦女子的心事,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冯玉贞原以为是真心里掺了假,豁然明朗,才发现捧着的真心整个都是假的,崔净空冷情冷性,心肠铁铸一般,砰一声摔在地上,也只能听个闷响。

这样也好,冯玉贞想,两人不久后便分道扬镳,此番戳穿真相,她也不必再自作多情、恋恋不舍。

抛开这些欺骗和利用的前提不谈,崔净空这整整一年来确也频频出手拉了她好几次,她得到的好处是做不得假。

只当是一桩以物易物的交易,冯玉贞不能再多加要求什么了。

只是……她想起那夜灯会,难过地想,原来那盏鲤鱼灯,到头来,也不是她的。

*

两只麻雀在檐上高高叫唤着,弘慧阖着眼,他好似不用这双眼睛视物,平静道:“你许久未来。”

“弘慧,你何必与我虚与委蛇?”崔净空负手而立,他侧身对着殿内打坐的弘慧,余光黏连在门外那颗梅花树下。

“凭我们的交情,你该高兴才是,倘若不出差池,这便是你我最后一回相见了。”

青年言语中充斥着洋洋自得,弘慧静默半晌,开口道:“你我的交情?是指当年你捂死了那只斑鸠,却栽赃陷害给我一事吗?”

“七岁那年,我与你于后山捡柴时偶然救起一只翅膀受伤的幼鸟。你向师祖寻药包扎,细心看顾,师祖见状,以为你尚存良知,并非那等不可救药的恶徒。”

喉头凭空漫上一股腥气,方才派出去偷偷告知那位女子的沙弥因泄露“煞星”天机而遭受反噬,作为始作俑者的弘慧也自然受到牵连。

他不得不语气一顿,接着道:“然后,你亲手捂死了它。”

不过是件无足挂齿的小事,弘慧时至如今,旧事重提,怕不是又想引他忏悔的陈词滥调。

崔净空冷嗤一声,漆黑的眼珠转了一转:“弘慧,你说错了。我治好它的伤口,每日起早摘嫩叶喂养,为它搭建铺满干草的巢穴,它被我养得羽翼渐丰之时,却独自飞走了。”

“如此顽劣、不知感恩,没过两日,大抵是在外面受了寒,它又重新飞了回来。可我不再相信它。能逃第一次,第二次也不会远,我干脆将它诱到掌心间,合掌捂住,断气后我将其葬于后山,如此它便可安安生生陪在我身侧。”

青年淡漠的话音在空旷的殿内荡开,巨大的神像俯瞰着渺小的两个凡人,面容慈悲又冰冷。

弘慧咽下一口血,没有露出半点破绽,事已成,而崔净空对此一无所知,仍旧执迷不悟。

他已经没有多少精力招架,只长吁一声,意有所指:“你果真从不觉得后悔吗?”

崔净空不在意,他知晓今日这一番话已然接近尾声,不再与他斡旋,扔下意兴阑珊的一个字:“不。”

他头也不回地走出来,冯玉贞还在那棵梅花树下等他。

寡嫂背对着他,她身形纤细,有几根福条飘在青丝之上,崔净空快步走上去,将其拈开。

他喊她:“嫂嫂。”

“……嗯。”冯玉贞有些滞.52GGd.涩地扭过身,她将目光从身旁那群女孩身上挪开,面上挂着丁点儿的笑:“不慢呢,我还以为还要再等一会儿。”

女人言语间嘴唇发干,大抵是她脸色不好看,崔净空不动声色地探进她的袍袖里,轻轻攥住她的手,有些冰凉。

到底是佛门净地,崔净空不在乎,可冯玉贞或许不愿于此地孟浪,神情和动作都透着一股僵硬的不情愿。

崔净空放开她,问道:“可是在外面冻着了?”

冯玉贞摇摇头,轻声道:“只是方才站久,爬山也累,有些倦怠了。空哥儿,我们走罢?”

本来已经抬起脚,崔净空瞧着着已经走开两步的女人,想到她先前那句话,随口问道:“不去求签了?”

冯玉贞这才反应过来,那是她那时找的一个转开话题的借口。然而前后不过一刻,却好似有山水相隔,她的心境已然判若两人。

本来就是个说辞,虽然她确实也动了求签的心,欲图拜一拜菩萨,求她解惑该如何面对小叔子,然而漫天神佛此刻失去用武之地,已不必白费功夫了。

崔净空突地心口错落一拍,冥冥中好似有什么东西从身边游过,他伸手去抓它的尾巴,却如同一颗白昼流星般划过,再寻不到。

他怅然若失,临了下山,一旁已有扛着几顶小轿的脚夫候在一边,等生意上门。

崔净空却不去搭理这些现成省力的手段,只是俯下身,冯玉贞没再坚持,一回生二回熟,缩在他的背上,由人慢慢背下山。

寡嫂大概是真累了,一点声儿也不发。崔净空于是放慢了脚步,此时已然临近晌午,上山下山,人来人往,不时有人向他们张望,只叹少年人情浓炽烈,怕是新婚燕尔,因而倍加疼护。

只是,这对夫妻里,丈夫一表人才,妻子却把脸枕在他肩头,看不见面容。而冯玉贞偷偷掉了两滴泪,很少,连他的衣衫也没有弄湿。

因此,崔净空错失了最后一个体察的机会。

*

回到府上,冯玉贞照常行事,并未露出端倪。待那日初闻时掀起的惊涛骇浪平静下来,她也冒出一点怀疑,掺杂着微不可查的希冀:小叔子对她所有的温柔相待,果真全是逢场作戏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她不愿只听信一人之辞,况且崔净空与灵抚寺本就有前尘纠葛,然而,冯玉贞又不由得自嘲,灵抚寺并没有故意骗她的必要。

如若是假的,她自然高兴,可万一是真的,她又要如何自处?崔净空真会放她走吗?

冯玉贞抬起头,她望向窗户之外,见一只飞鸟掠过这块四四方方的碧蓝长空,拖着绚丽的尾羽,眨眼睛的空隙间便飞去了更广阔、渺远的天际。

冯玉贞一时拿不准主意,将寺庙那件事死死掖在心里,面上不敢显露出半分。

她这才发现这一年跟崔净空的朝夕相处中,她学聪明了许多,于伪装一事上也有五六分天赋。

寡嫂眉眼柔和,自灵抚寺回来后,反倒更为温柔体贴。崔净空以为此番不虚此行,总算金石为开,一时间二人竟呈现出蜜里调油的架势。

二月中旬,崔净空不日后就要启程。

冯玉贞坐在床沿,逐一将春闱需携带的大小物件通通念了一遍。崔净空则里里外外沐浴干净,合着里衣上床。

青年长发濡湿了后背的衣料,偏偏不爱叫他人近身伺候。于是又给冯玉贞添了麻烦,她无奈地拿着晾干的脸帕,为他不紧不慢地绞干湿发。

澄黄的明火下,女人的脸颊窄紧,颈子细细一截,前两日他真有些小心翼翼,在床榻上都不敢乱来,生怕微微一个用力,寡嫂就好似水中月镜中花,是个不存在的虚影,晃一晃便消失在眼前。

崔净空蓦地生出一阵不虞来——怎么每天好吃好喝养着,她还是瘦成这样?

冯玉贞正和他念着,青年瞧她半晌,俄而撑起身,凑近吻过来,女人的两片唇瓣被他吮了又吮、咬了又咬,舌尖也湿润地顶.进来。

他的亲法很有些下流意味,逐渐变了味道,拖着她的腰就要往身下带。

冯玉贞真有些害怕他在床上不管不顾的凶劲儿,又想着不日便要启程,不能耗费精气神,伸手推他,一时着急,又或许是日夜思索,一下按到了那串念珠上。

两人俱是身形一顿,冯玉贞手抖了抖,假装嗔怪道:“别胡闹了,可有什么我没念到的?”

视线有预谋地落在珠串上,冯玉贞好久看到什么新奇物件,她手心冒汗,好奇问道:“空哥儿,你这珠串怎么从没见你摘下来过?”

崔净空眸光一闪,一语带过:“我十岁时一位师父说与我有缘,因而赠予我的。”

他定定看着冯玉贞,神色如常道:“嫂嫂提醒了我,正巧戴了这么些年,珠缝附着灰土,麻烦嫂嫂替我摘了它,洗刷干净,我到时再戴上。”

这自然又是一连串的谎话了。念珠水火不侵,无人能摘下,崔净空却扯谎,骗她伸手来扯下,冯玉贞的心微微一沉,知晓自己恐怕真有异于常人之处,这是个再明显不过的预示了。

只要伸出手,拽一拽,便足以验证沙弥的话。

冯玉贞不清楚自己此刻面上是什么表情,她原本有点畏惧这串拿骸骨制成的佛串,可此时已经顾不上。

她弯起指头勾住念珠一边,动作极为缓慢,两个人都一眨不眨盯着青年的左腕,却见那串念珠真如同普通手串一般,缓缓被她扯离原处。

轻而易举,连冯玉贞自己都不敢相信。也是在这一刻,沙弥的告诫与耳边再度响起,她的心彻底跌落到谷底,暗沉沉的,再无半分透亮。

就当珠串被拉到拇指处,眼见着马上要全数拉下时,一只手却忽地覆上来,崔净空眼疾手快,摁住了她,出人意料的是,他又推了回去。

崔净空自己似乎也神色怪异,想不通自己刚才的行径,俄而捂上自己的胸口,方才一种巨大的恐慌挟制住了他,令他不得不迅疾出手,阻止斩断他和寡嫂之间唯一的这点勾连。

最后,他只用“还是不必麻烦嫂嫂了”一句话搪塞了过去。即使如此,冯玉贞已然确认沙弥口中的话语字字确凿,再无其他可能,尘埃落定,这段时间以来的希冀在今日全数泯灭,她一夜无眠,睁眼到天明。

隔日清晨,崔净空登上马车,冯玉贞同几个奴仆一齐于门口送他。

崔净空撩开帘子,前两日明明把该嘱咐的话都说完了,昨晚也酣畅淋漓纠缠过她。

然而这下只看了寡嫂一眼,前功尽弃,还要再望一望这张白净的脸和湿红的唇,只觉得不够。

一想到此后至少三个月见不到她,骤然生出想要跳下马,把她抱上车随同的冲动。然而此番路途凶险,兴许设有埋伏,他不能带她冒险。

青年伸手摸了摸腰间的锦囊,里面塞着冯玉贞为他求的平安符。前日夜晚功亏一篑、将摘未摘的念珠又盘旋在心头。

崔净空思绪纷乱,然而有一点是反复确定的:寡嫂不能离了他。

冯玉贞听见青年对她的承诺:“嫂嫂,等我回来。”

她应了一声,心里却生出近乎锋利的隐痛来。

青年并未察觉异常。他和寡嫂的此次分离,实际上也并非是难以忍受的两三个月之久,而会被延伸成积年累月的失散别离。

自此千山万水,故人难寻。

可此时的崔净空,尚且一无所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