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之网络金手指 > 第384章 李春生的京城生活

第384章 李春生的京城生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春生自从父亲李老爷去世以后,把李家纺织厂的生意交给了哥哥李春来,告别了母亲李老爷的二姨太,再次去了京城。这次去了京城就不打算回来了,以后可能就要定居在京城了。京城毕竟有老师和自己心爱的人,在老师的报社工作,做一个勤勤恳恳的编辑。为了自己的事业,李春生放弃了家里的产业和生意,到京城来闯天下,也是自己的天下。

这次到京城,不能再住在老师家里了,上次来对京城不太熟悉,就暂时住在了老师家里。老师家里是四合院,有几间房子,还是比较宽敞的。但是时间长了还是不太方便,上次李春生在老师家里住了不到10天,已经是打扰了一段时间。

这次李春生来了京城就去租房,找了一个离报社不远的地方,这是胡同里的一个民居,有几户人家,但还算是安静。每月租金不到10块大洋。京城的房子还是租金挺贵的,吃的东西也挺贵,现在市场上可是有点通货膨胀。可能是战乱带来的经济不好,物价也很高。老百姓的生活民不聊生,有钱的官僚资本富贵流油,这就是当时的民国生活写照。

京城这个地方,本来找工作就不好找,李春生若不是有老师的帮忙,那工作也不太好找,一个穷的书生,没有用武之地。过去读书人,要么去教书,当一个小教员,要么去做文职工作。李春生学的专业就是搞新闻,到老师的报社当编辑,正好是学以致用。做新闻,就是要有职业操守,有社会责任感,报道真实事件。新闻来不得半点虚伪,更不能延误了时机,否则那就不是新闻了。新闻要有及时性,最快第一时间报道出去。作为一个编辑,李春生牢记这些因素,自己也拿起笔写一些实事评论,揭露一些社会问题。

李春生的文笔很有风格,这可能受到一些民国时期的作家影响。比如李春生喜欢看鲁迅先生的文章,经常看先生的杂文,真是过瘾。先生的杂文就像是匕首,刺向那些政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李春生也要做先生那样的人,有着民族精神的人,向那些反动派走狗,用文笔做刀枪,和那些封建思想做斗争。李春生受鲁迅先生的感染,写出来的文章也锋利无比,像疾风闪电,划破黑暗的夜空。

李春生早晨起来的很早,到胡同外面去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京城的早晨也格外热闹,有晨起锻炼的,有遛鸟的,有练嗓子唱戏的。还有各种小摊小吃的,这些就很吸引李春生,让李春生更了解京城的生活。

李春来跑步锻炼完了,直接在小摊上吃点早餐,煎饼果子和豆浆,这是京城的典型小吃。李春生就愿意吃这一口,自己现在也是京城人了,说话都带有京城的方言。见到认识的邻居就问:“您吃了吗?”对方回答:“还没吃吶,出去遛遛弯。”

李春生喜欢京城的生活,这里的风土人情都是那么朴素,平易近人,即使就在皇城根下,皇上住过的京城,那也只是皇宫里的生活,老百姓都是平平常常过日子。你看谁家不都得油盐酱醋茶,离不开这些烟火气。

李春生回到报社正式上班做事,同事们看到李春生回来,大家都很高兴。李春生和同事们相互寒暄完了以后,去办公室见老师范主编,也可以叫范社长。

范主编见到自己的学生李春生回来,心里非常高兴,脸上洋溢着笑容。自己培养多年的学生,特别看好李春生的才华。当初李春生回家奔丧,照顾李家生意,跑纺织厂销售的业务,要接手李家的买卖,这让范主编感到非常可惜,可惜了李春生这个人才。自己的学生,自己了解,李春生就是一个搞新闻的人,头脑清晰,看问题准确,文笔风格都不错。

范主编曾经劝过李春生,但是还是让自己心爱的学生,自己去选择今后的道路,还好李春生选择了新闻事业。和老师一起把报社干起来,报社没有李春生,还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李春生如果能坚持干下去,还是很有前途的,当一个报社的副总编,这也是范主编要培养自己的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回来啦?这回把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吧?”范主编问李春生,李春生看着老师,老师和蔼可亲,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