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 第100章 科举最终站

第100章 科举最终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时间往前推两天, 京城考院内,考官们批卷批到头昏脑涨,总算是批完了, 开始排名。

其实会试只要中了,前边排名前后一两名的差距根本不算什么,因为贡士(会试中榜者)们还要参加殿试, 殿试才是最终决定进士与同进士人选的考试。

所以以往,考官们只有在决定会元的时候会有些争执, 但今年这个情况完全不同啊。

本次会试的两位重头考官,蒋相和姜侍郎却因为一个第十名的缺口别起了苗头。

“蒋大人,依我之见, 还是此子策问更言之有物, 该为上选。”姜侍郎虽身在吏部,但却并不像吏部里的教条那样冷冰冰,整个人还是十分风雅圆融, 是个普通人见之难忘的翩翩君子。

被称为蒋相的人则并不吃这一套,他板着脸, 脸颊的位置有一道深深的八字纹, 身上的衣裳板正,尽管已经在号房里坐了半个月,他身上仍不见随意与疲懒, “你手上的卷子诗赋与行文不足之处多矣,比之此篇差了些意思,落于十一之位更好。”

蒋相是旧派科举标准的忠实拥护者,反对圣上降低‘文采诗情’在考试中的比重, 也是抗拒以策论为主判断举子高低制度的带头人, 他为人刻板, 是先帝遗臣,两朝元老,地位很高,即使他已经把违抗圣意摆在了明面上,圣上依旧很礼遇他。

但姜侍郎也是圣上宠臣,年方四十就成了掌管官员升迁的吏部侍郎,他深得圣心,这两人……

这样打的热闹让那些已经累歪了的考官重新坐直了身子,这莫非要在考院里吵起来?

然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宠臣姜侍郎在听到蒋相的话之后,竟把自己手上的卷子放了下来,就这样轻易退步了,“于文采诗情,此子的确落了一步,那便将他放在十一之位吧。”

这么轻易的退却,让跟姜定修对线的蒋相自己都愣了一下,不过他脸上很快便露出了一丝满意,只是这丝满意只在他脸上待了片刻,因为姜大人在把卷子放下之后,八风不动,随意非常面带笑意来了一句:“我观此子之风,倒是与圣上所提‘真才实学’相近之,过几日再试,他应当能跨过第十之坎,再往上走。蒋相,你说我们在这里相争又有何意?”

他说完,偏头看向其他的考官,“好了,大家辛苦已久,还是快来排其他考卷吧,排完要开始登名了。”他说得轻松,但周围考官寂若寒蝉,因为坐在首位的蒋大人,脸已经完全拉了下来。

……

杏榜张贴,真真热闹非凡。

陈延、叶问和秀秀坐在酒楼雅间之内,陈延派了身边的大山去看榜,他虽识字不多,但他的名字是认得的。

秀秀坐在堂内,紧张地喝了两杯茶之后,发现两个男人倒是不动如山,淡定得很。

“娘子你不必担心。”叶问扶着她坐下,笑着说:“会试他发挥稳定,且风格契合考官,无论如何都不会落榜的。”顶多是名次之差。

他看向陈延,道:“殿试,你也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

叶问休沐的时间不多,陈延从叶家搬出去之后两个人碰面的时间也少了,这次刚好坐在一起,他便和陈延说了说殿试之事。

“殿试只考策问,一般是圣上亲自出题,当今不爱平庸举子,也不避能臣劝谏。”叶问这几句话已经轻描淡写地把宇帝所爱之文的雏形点了出来。殿试殿试,自然是投上位者所好,得上者青眼,名次必不会差。

除题目之外,叶问还说了一些殿试的忌讳,当然,这个陈延经过了这么多次考试,基本也都知道,唯一一点,“圣上喜欢巡视考生。”

今上是个很有意思的皇帝,先帝在时,殿试往往坐于高台之上,下来看也就看那么一两个人,这位不一样,他人人都要看一会儿,有时看得长,有时看得短,有时还会摇头……但摇头也不一定是你答得不好。

“所以若你被圣上关注,无需太过在意,要稳住心态。”

这个,陈延从不担心自己会因为被人看而错卷,他担心的是自己的内心不够看重皇权,他时刻告诫自己,在这个时代,皇权大于天,在‘出格’展示自己的时候,也一定要牢记这句话。

“我知道。”

“嗯。”叶问说完,向窗外看,颇为疑惑,“你那护卫怎么还没回来?”他们距离杏榜的位置可不远。

“大抵是人太多了。”反正陈延也不是很着急看自己的名次。

三个人都在往窗外杏榜那边看,忽然,围着看榜的人动了起来,场地有些骚乱,陈延还疑心是人太多,前边看榜的人打起来了,结果骚乱过不久,就有穿着媒人衫,在人群里极显眼的喜婆婆拉着一个着青衫的举子走了。

他立刻反应过来,这是——

“榜下捉婿这就开始了?”

这也算是京城的一大特色了,叶问嗯了一声,“今日在榜上有名者,来日殿试至少也是同进士了。”虽说同进士,如夫人,但到了这个位置至少已经可以为官了,而今日榜下捉婿的老岳山,大抵都是京城这边的商户,“他们手中钱财多,女儿也多,想拉拢一些年轻的读书人。”

这场由子女婚事衍生的赌约对于商人来说,是赚多赔少的,不走背运,基本都能当官,若有幸选了个合适的,指不定殿试再进一步,由二甲进士出身,官拜知府、知州,甚至于六部中的,也不是没有。

“所以,才会有诗云‘囊空不办行春马,眼眩行看择婿车’么。”

“这就是春光灿灿,红妆看新郎吗?”秀秀对这事儿很好奇,满脸笑意往下看,又道:“那康弟今天下去,会不会被别人捉了?”

“我猜不会。”陈延放下茶杯,“这是榜下捉婿,又不是榜下抢人。”

他这话说得直白,让叶问当场笑了出来。

陈延猜测这种所谓的榜下捉婿,老岳山至少是提前打听过心仪的女婿,并跟人接触过的,不然中了杏榜,也算半个朝廷命官了,普通的商户把人逮了去做东床快婿,人家万一不愿意,这就不是结亲,是结仇了。

“康弟说的也对,不过,既已谈好,那直接找媒人提亲不就好了,为何还要……”众目之下,弄这一遭。

“你看,方才捉婿,这周围的人都在叫好。”看事情,有时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普通情况下,一个进士娶一家资丰厚的商女,少不得被自己的同僚说上一句‘于财委身’、‘贪图钱财’,听起来就矮了人一头。

而被榜下捉婿,人家提起来调侃意远比恶意来得多,将来与妻子若能琴瑟和鸣,百姓再提起、同僚再提起,也会说‘阴错阳差凑成了一道美满姻缘’。有时候,大家虽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差的就是这一层‘佳话美谈’的布遮掩着。

叶问有些惊讶,陈延心思还挺通透,“便是如此了。”

秀秀:……

高门世界里的弯弯绕绕果然很多,“那就没有真的随便捉的吗?”

“有啊。”叶问见秀秀难得露出这样疑问可爱的表情,一脸正色的开玩笑,“真捉的一半不等杏榜,应该是殿试后再捉,一般只捉状元跟探花,捉之前问一句,可曾娶妻,若答没有,那就直接捉走了。”

这熟悉的流程,熟悉的语言,秀秀简直要翻白眼了,“你当我没看过戏文吗?这是榜下捉婿吗,这分明就是赐婚!”

这两人……

陈延忍俊不禁,将在此时,雅间的门忽然被人推开,大山的衣裳皱巴巴的,但脸上却挂着极盛的笑,他眼神明亮,大喊着:“少爷,你中了!江南府川安县西园镇甘田村陈延老爷,高中第十一名!”

过往的每一次,陈延听到自己中了,心里都翻江倒海,热闹非凡,只有这一次,他的内心有一种诡异的平静。

他不知道这是游历三年给自己带来的,还是年龄的增长给自己带来的,但,他觉得这是一种好事,他开始长大了,是第二世的长大。

所以,此刻陈延还能波澜不惊说:“再过一会儿,报喜的差役应该就要到家了,爹娘也该听到这个消息了。”

与陈延所说的不差,李银花和陈多富在家里已经收到了差役的报喜信,他们还是一样沸腾,同之前的每一次一样,给了差役一大把钱,立刻就想写信去江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陈头,告诉陈家的所有人。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省,老陈头抽着旱烟,哒哒地望着京城的方向,陈家其他族人干活也有点心不在焉、在期盼。

这就是这个时代,你好,同宗族的人或许会嫉妒,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族中的某一个人好好发展的,一人得势,全族沾光。

-

陈延回到家之后得到了各种顶级待遇,李银花高兴得恨不得在家里请舞狮队来,但她按捺住了,这里不是江南,是京城,这旁近到处都是进士、官人,以后她的康哥儿还要在这边生活,还是低调点好,

不够饶是如此,她还是高高兴兴地说,“等到时候娘要在江南府办一场!”

陈多富在一边小声提醒,“钱哦,银子怕是不够。”

李银花大手一挥:“不就是没钱吗!那——我们就办小一点,请一些亲近的人来!”

二树也很为陈延高兴,小小的眼睛亮晶晶的,陈延看着他,这还是个孩子呢。

张榜后一两天,陈延接到了许多拜帖,因各种原因,陈延并不想在殿试前参加什么诗会、酒会,便全部推掉了。

至此,古代科举考试真正的终点站,殿试亦随之而来。

殿试正式开始前,这些举子还要去礼部‘培训’,面对皇帝如何行礼,跪拜该如何跪拜,会有严厉的官员告诉你,不可直视天颜,不可大声喧哗,不可行速过快,以免到时候出差错。

进殿试所穿的衣服也是固定的,所有人一个色,穿绿袍,教礼的官员还告诉各位举子:殿试当日,从早到晚,到时候于皇城内考试,所有人均有自己的位置,大家要少喝水,以免有便溺之意。

虽然皇宫可以上厕所,但你要真在殿试,在圣上的面前去厕所,那你这张‘去过厕所的手’写的卷子,基本也与前列无缘了。还是那句话,因为不好上厕所,最好不要喝东西也不要吃东西。

一字一句,字字严格,陈延立于其中,想:怪不得大家会紧张。

若非高门出身,这么一遭下来,不紧张的人也要紧张了。

再练习了几次标准行礼后,一行人终于被放出了礼部,而隔日,就是殿试开始之日。

又是雾蒙蒙的早晨,一群绿袍贡士出现在了皇城口,大家跟随礼官前行,人人目视前方,不敢左顾右盼,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过多的表情,陈延人高,走在其中,他没有左看右看,但皇城的样子还是映入眼帘。

红墙绿瓦,几步一侍卫,果真处处比外边精致。

而到达考试的地点,陈延就发现昨日礼部的官员说行礼一点不标准都不行实属吓人,他们行礼的位置距离前殿怎么说呢……

圣上至少要长一双鹰的眼睛,才能看清他们每一个人的脸吧。

坐在前面的可能清晰一点,后面的么,那就是芝麻里的小蚂蚁了。

站定,便开始了跪跪跪,点名、由专人宣读制诰、散卷,得到了卷子,但仍不能开始答题,先行对圣上行五拜三叩礼,再赞礼,进行了一长串的流程之后,还是跪。

原以为乡试会试在号房里考试已经够惨了,殿试更惨,没有凳子没有蒲团,只有一张桌子,一整天全程跪坐在腿上答卷。

还没有写两个字,腿已经开始麻了。

不等看题,得先在卷子上写上姓名、籍贯,本次答卷,陈延写的工工整整的馆阁体,这也是叶公交代过他的话,殿试阅卷很快,书写也占大分,字一定要清楚。

琐碎的东西写完之后,陈延终于开始看题,一看,他就有点呆了,这圣上——

他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圣上,居于11位,他还是能看清一点的,约莫三十岁左右的男人。

古人的三十岁,应该也是……稳的吧,但看当今这题:

朕在位年间,淮浙遇三十年不遇之大雪灾,淮浙府受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饥民遍地。

……

群臣言:陛下应上天呈罪己诏,以慰泰山之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何解?

好家伙。

这种题目,这是可以出现的东西吗?

所有绿袍人的脸色都跟他们今年穿的袍子一样,惨绿惨绿。

这是可以答的题目吗?皇帝该不该发罪己诏?等等,是谁叫皇帝发罪己诏的?能干这事的,高低得是个权臣,大官儿吧。

说该发,那不就是一刀子捅在皇帝身上?

说不该发,说的慷慨激昂,不就是打了那个提出此事大臣的脸吗?

前是狼,后是虎,别的殿试策问是答题,这个殿试策问……

站在堂下监考的姜定修心下暗笑。

这许多年来,今年这一届的贡士们,脸上的表情是最精彩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