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71章 第四十章

第71章 第四十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自从西凉人围城以来, 整个长安城笼罩在平静而缄默的乌云之中。

原本有人想要逃出城去,却又不知道该逃去哪里,一夜之间,似乎长安腹背受敌, 四面八方都被凉州人包围了, 可是长安不是朝廷所在之处吗?因而又有人安慰地说, 而今不过董卓余孽作乱,必有勤王之师。但又有人反驳说,二十余万凉州人, 兵强马壮,任凭天下哪一路诸侯能够抵挡?谁又敢来呢?

于是话题隐隐地转到了另一个方向, 如果西凉人胜了,又会怎样?王司徒和温侯这种云端之上的大人物是生是死, 市井小民无人关心, 可若有谁曾在宫门前踩过董卓的尸体, 西凉人怕不是进城之后要报复他呢?

这样的流言传来传去之后,大家的惧怕和怨恨逐渐转到了另一个奇异的方向——尽管董卓残暴, 但在他治下,长安城毕竟还有死一样的平静, 就算是饿毙路边, 那到底还是个能看得见的未来,不似现在, 所有人都像是站在悬崖边上,不知道未来是生是死,生该何时生, 死当何时死。

【也许董太师还活着就好了。】

大概没有人将这句话讲出口, 但一定有人这样想。

因为接下来的悲剧, 不仅远超董卓在世之时,甚至远超自世祖皇帝拨乱世,反诸正,重铸江山至今的所有悲剧。

直到围城第八日的晌午,三市如坟墓一般寂静而不安的气氛被李二打破了。

他是一路狂奔回来的,尽管跌跌撞撞,跑得却还飞快,一路跑进这条小巷时,正好张缗家的两个童仆在忙碌着晒青瓜条,见了便开口问了一句。

第一个问,“李二哥为何这般慌张?”

第二个问,“可是城墙上的活计忙完了?”

这一条街上所有的青壮年男性都被带走服劳役,或是加固城防,或是搬运滚石木料,李二自然也不例外,但他此刻两眼发直了一会儿,突然大吼起来。

“城破了——!”

这一声如同惊雷,有纺线织布的,有洗衣缝补的,有嫌晌午太热,偷懒小睡一会儿的,全被惊得跳起来出了家门,议论纷纷。

“城破了?”

“如何破的?”

“城墙如此高厚,怎会这几日就破了?”

“李二,你莫不是哗众取宠,”张缗匆匆从屋里跑了出来,这几日属中无事,他一个小吏竟还得了几日闲,“若是被城尉知了,可要治你扰乱民心之过!”

李二本来是个十分健谈的汉子——甚至有些太过健谈,好出惊人之语,因而张缗的怀疑不无道理——但他此时哆嗦着嘴唇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撒腿便冲进了自己那间小屋之中。

于是街坊们立刻凑在一起,聊了起来。

“若当真城破,该去何处?”

“四面都被西凉人围住了,还能去哪!”

蕃氏有些担心,“他们不会杀人吧?”

大家沉默一会儿,张缗家的夫人最后好言安慰了几句,“这是天子脚下,他们能怎样?不过是抢些东西,为今之计,还是各自把家里的粮食收起来。”

眉娘并未出门,而是站在门口,听了一听院外众人的议论后,那双秀气的眉毛立刻拧了起来。

早些时候,斜对门客舍的主人借了阿谦出门跑个腿,她原本也没想过有什么妨碍,阿谦已经十岁有余,这样年龄的男孩子本来就该帮着家里做些事情。但此时听到李二如此说,心下便不禁焦急起来。

正东张西望时,隔壁的门也推开了,但那位女郎连门也没出,只是站在门口听了听,似是察觉东邻的目光,便小心地向她行了一礼。

眉娘招了招手,“不如过来,也好两厢有个照应。”

那位女郎似乎很是吃惊,又很犹豫,站在那里犹豫了一会儿,眉娘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在犹豫什么。

但她很快就知道了。

“我是董卓的孙女,”待这位女郎来到她这边的屋中之后,她如此小声说道,“若是……若是西凉兵进城,或许我能帮到诸位……”

她讲这番话时有些迟疑,眉眼里却又带着坚决,于是整张小脸就显得格外的天真,看得眉娘发愣了一会儿,终于还是摇了摇头。

“我不信,”她说,“西凉人也不会信。”

她这样说着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隐隐传来了哭声,马蹄声,奔跑声,以及喊叫声。

第一个人指向北方天空时,其余人还什么都没有察觉到,但所有人都向着那个方向望去时,他们无一例外地看到,在正午的烈日之下,浓烟正从长安城的东北角而起,并且在逐步蔓延。

咸鱼觉得,其实守着城墙也不算特别累。

因为西凉人的进攻只有那两日还勉强能一窥西凉铁骑的体统,但从今日开始便迅速滑坠成了家家酒级别,他们依旧驱使着那些百姓攻城,但连督战队都显得心不在焉,到了下午,甚至放任那些百姓四处乱跑,骑兵和弓弩手藤牌兵都不见了踪影。

但她其实希望更累一点儿,她希望能用战斗将前几日发生的事情从脑内摆脱掉。

战斗,永无止境的战斗。

直到西凉人像退潮的大海一样,只留下残骸与遗憾,那时她才能回到她的小屋前,然后用接下来很久很久的平静和懒散慢慢将这些记忆抹消掉。

她站在城墙上时,的确脑子里是在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因而没有察觉到身边的士兵开始了一波调动。

首先是长牌兵与矛手,那些能够维持阵型、阻敌于外的士兵先被调走了;

然后是藤牌兵与刀手,那些非常适合巷战的士兵也被调走了;

最后是民夫,城墙上连负责扔石头的都不在了。

但也许是太过疲惫的缘故,她根本不在乎周身发生了什么,直到有人反复地喊她,甚至拉扯了她一把,她才终于清醒过来。

“将军要你去青琐门!”那个长得很陌生的士兵嚷道,“城下已备马!”

“不,我……”她忽然一个激灵,“哪位将军?”

“吕将军!”

到处都是慌不择路的百姓,到处都是趁机抢劫的匪盗,还有与匪盗无异,也与百姓无异的士兵。须臾之间,长安城变了一个模样,令她如坠冰窖!

西凉兵攻进来了,或是起了内乱,而今应先将城门守住,若有人作乱,便将奸细斩杀,若有西凉兵进城,便一寸地一寸地的将他们赶出去!

骑兵带着她,却没去城门口,而是来到了宫门前,数十名骑将听见马蹄声,便有人拎着马槊,纵马上前,见到是她才放下了一脸的警惕,调转马头,为她让出了一条路。

她几乎认不出那是张辽,因为她印象中的张辽一直是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将军,可能会厚脸皮跑到她家里来蹭饭吃,也可能满不在乎地跟着魏越脱光了在河里扑腾。有边地武人的勇毅,但更能令人意识到身上那锐气而明亮的少年感。

然而现在的张辽一身破烂的鱼鳞甲,鲜血将他的战马也染红了半边。

他脸上带着伤,眼睛里带着冷峻的光。

“将军正等你。”

“……将军?”

于是那数十名骑将散开,中间坐在地上,正由人包扎臂膀的吕布便出现在她面前。

看起来也很惨,但比张辽好些,见她来了,吕布抬起眼睛,“长安守不住了。”

“……为什么?”

“叟人昨夜开了城门,我欲退敌,奈何贼军势大,”他说,“洛城门失守,不过片刻,贼军将至,你得与我们一起走。”

“……去哪?”

旁边那个亲兵已为他包扎完毕,于是吕布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胳膊,“总归要出关中,若能回并州,便回并州,若不能便去关东。”

她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但诺诺地答应了,“那,那我回去让街坊们准备一下,我们这是三市,还有其余几市的百姓……”

正待上马的吕布回头看了她一眼,“你说什么呢?”

“将军不是说要撤出长安?”她有些惶惶然地说,“将军总得带上百姓……”

她那惶恐而飘飘忽忽的声音被吕布的截断了。

“我何时说要带百姓走?”

“将军不带百姓走?”她睁大眼睛,“将军不是说洛城门已破,西凉……”

“西凉骑兵轻骑一日夜可行三百里,你如何带百姓走?”

如何带百姓走……如何……

这并不是一个“如何”的问题,这是一个……

这是……她大概是几日未眠未休的缘故,竟然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而吕布已经骑上了马,居高临下地望着她。

“我从未视汝为杂役。”他说。

“但将军视百姓为草芥。”她说。

但他们不是草芥,他们也不是数字,她想,他们是她的街坊邻居,每一个人她都记得姓名,记得长相,记得声音。

她突然后悔了,她来这个世界之前,她是不是应该把属性,把技能点,把什么能买的奇物能用的资源都砸在魅力上?!如果这里是真的貂蝉,是不是就能说服眼前这位将军了?!

太阳已经略有一点西斜了,远处升起了浓烟,那些破旧的,翻修的,崭新的房屋,其中有公卿世家的府邸,有平民百姓的草屋,它们都将在今夜熊熊燃烧。

吕布的眼神变了。

“我知百姓艰辛,”他说,“但我兵马……”

“他们不是草芥,”她神经质地重复了一句,“他们是供养将军这支兵马的人,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时,织出的布,种出的粮,赚得的钱,都交给了朝廷,供给了将军。”

于是吕布的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悲凉,但转瞬便变换成了无动于衷的冷酷。

“他们不是草芥,我的骑兵更不是。”他说,“我已经为大汉尽了忠,现在该对我的士兵负责了。”

张辽上前一步,伸出了手,似乎想抓住她的胳膊,但她立刻退后一步。

“将军非小人明主,”她恭敬而肃穆地说道,“小人便只能祝将军武运恒昌了。”

“悬鱼……”张辽的声音有些颤抖,“你欲留此死地么!”

她真心实意地埋首在尘土之中,给吕布行了一礼。

“上马!”

头顶遥遥传来骑士们呼喝之声,而后随着马蹄声远去,尘土渐渐落了下来。

她抬起头,青琐门前的石板地上放着一把弓,一袋箭。

那张弓平平无奇,但她却十分眼熟,当她拿起它,想要尝试着拉开弓弦时,立刻明白了。

那是吕布的三石弓。

【走吧,】她将弓箭背于肩后,黑刃拎在手中,【我们回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