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 第65章 工匠到来

第65章 工匠到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最惹人注目的, 反而不是正式下聘迎进后宫的皇后,而是佟佳贵妃和郭络罗氏宜嫔。

她们一个在册封这一天有皇上亲自陪着吃了午饭,一个是才进宫没多久, 只承宠两次就挤进这次册封之中。

可以想见, 万岁爷对这位宜嫔,是有多欢喜。

这天晚上,康熙去了坤宁宫, 佟佳氏就叫乌雅氏过来给她值夜。

“本宫还以为, 这次封嫔,你能落着一个位置,”佟佳氏是真的恨铁不成钢, 之前看皇上的样子, 并非不在意这个乌雅氏啊。

乌雅氏低着头听着, 对于自己以后还能不能承宠, 也没有把握。

佟佳氏有些厌烦, 把脚从洗脸盆里提出来, 叫乌雅氏:“把水倒了去, 晚上你就睡外面的榻上。”

乌雅氏还能心平气和的, 屈膝道:“是”, 端起沉重的洗脚盆转身出去了。

看着这沉闷无趣的背影, 佟佳氏觉得指望她还不如指望那郭络罗氏,只不过郭络罗氏现在就是个嫔了,恐怕很难把以后的孩子抱给她养。

越想越是烦闷, 佟佳氏躺在床上看了帐顶半天, 最后烦躁到不行, 刷一下来开帷帐向外面说道:“你拿一本诗集来, 听说皇上最近喜欢读姓苏的诗, 你拿一本来在外面给我读着。”

乌雅氏没有多嘴说是苏东坡,转身到外面拿了本东坡诗集进来。

其实这一天晚上后宫里没有多少人睡得好,正式封嫔的那几个都特别高兴,少不得自己摆一桌庆祝庆祝,没有捞着一点位份的,心里只有难受的,早早躺在床上想着别人的风光,跟有猫爪子在挠心口似的难受。

连康熙,都因为要和钮钴禄氏待一晚上而觉得十分不舒服。

苏辰这些小孩子,是最不受影响的了,他吃过饭玩一会儿那个白虎,再看看察岱表哥送进来的出入账本子,简直沾枕头就睡。

翌日上午。

上书房内静悄悄的,苏辰正在听沈先生对他刚写出来的一张大字的指导,连山出现在上书房前门。

连山道:“沈大人,打扰一下。”

被复康纠正着,连山现在是没有那种一定要为主子效死的危险想法了,办事也比往日妥帖许多。

沈荃站直身体:“公公请说。”

连山看向自家王爷,道:“皇上说请的那些工匠都进来了,已经把懋勤殿偏殿腾出来,叫王爷去见见那些工匠。”

沈荃便道:“王爷先去,您的字已经大有进益了,晚上再练一张,明天下午交给微臣查看即可。”

苏辰高兴答应,站起身道:“先生,保成我也带走了,明天我们俩一起交字。”

小太子现在手小骨弱,沈荃都不要求练多少字的,不上这个课没有关系,但只怕那些个围绕着太子的太傅们知道了,又要上奏说辰王不带着小太子上进。

沈荃到底是嘱咐道:“王爷不要耽误了太子的功课。”

“知道了先生,”苏辰已经拉着保成跑到门外去,沈荃遥遥听到一句话:“我这是在给他减负呢。”

虽然不太明白什么意思,沈荃却觉得辰王和小太子关系这么好,着实难得。

康熙今天没有在懋勤殿问政,相当于把这里都给苏辰用了。

复康和归宁、秋萍等人在偏殿忙碌着,茶点都有准备,苏辰和保成进来瞧了瞧,问道:“工匠们什么时候过来?”

复康回道:“都到了,在前朝等着呢。”

苏辰便道:“把他们都叫进来吧,大概有几个人?”

“不到十个应该是,”归宁说道。

“那都一起进来,连山,你带人把他们做的物件儿都拿过来,还有我昨天晚上写的那些。”

大约一刻钟之后,连山带着苏辰的本子进来了,后面还跟着搬搬抬抬的许多小太监。

保成接过来那本子,看自家大哥都写的什么。

苏辰指挥着把那些玩意成排摆放好,复康这才领着十来个穿着崭新衣服,手指关节粗大,神情拘束的人进来。

“奴才们叩见王爷,”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口,十来人呼呼啦啦跪一地。

礼仪生疏,全程紧张,一看就没见过几次顶头上司。

在苏辰眼中,凭他们的技艺在现代也能称一句大拿,因此很是客气的叫了起,然后跟开展览大会似的,找到做出某机巧的匠人,便问问人家这是怎么造的,能不能更改进一些。

当那个做机关小鸟的被问道:“您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个机关小鸟做的更大,大到足够坐下一个人在天上飞呢?”

一步一步来,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只要能坐一个人了,第二个第三个还是梦吗?

觉得自己特别脚踏实地的苏辰,完全没有考虑过想要让机关小鸟坐人,对于提供它的陈氏匠人来说便已经是牛在天上飞的水准。

但是对上辰亲王认真的眼神,陈宏达只能咬牙答应道:“奴才,试试。”

总不能坏了索相的事,至于说交上来这个机巧可能得官,陈宏达表示,根本没敢想。

苏辰满意点头,又走到自动走路的木头车旁,叫来它的制作者,公输氏匠人。

“你是鲁班后人吗?”跟着哥哥的保成好奇问道。

苏辰:傻了吧,并不是所有姓公输的都是鲁班后人。

而且很震惊,竟然到现在还真的有姓公输的人在。

公输进宝跪下来回话道:“奴才是鲁班十七世孙,叩见王爷、太子爷。”

苏辰倒吸一口凉气,这和孔子家传的一般远啊。

“说说你的机关车。”

鲁进宝很是实诚,从袖子里掏出来两份提前画好的图纸,然后一一指点其中用到的各种榫卯结构。

鲁进宝这个机关车很神奇,只要摁下凸起的小开关,便能利用机关之间的各种环扣,一直一直走。

“直到它磨坏了零件为止?”苏辰惊讶道。

鲁进宝点头:“正是如此。”

牛掰!

他真是鲁班后代吧。

一屋子等待问话的工匠都用惊叹的眼神看着鲁进宝。

辰王肯定会跟皇上说赏他官做,不约而同的大家都达成了共识。

苏辰却在这些人在心里默默肯定的时候,对鲁进宝道:“你能给他加一些钢铁零件,或者用别的方法,让这个车子能走的,赶上马车吗?”

陈宏达同情的看着鲁进宝,这家伙是明相推荐的,他们不像别的自己找门路往宫里递东西的工匠们,王爷的要求再过分,都不敢拒绝的。

鲁进宝觉得声音都不是自己的了:“那奴才,也试试。”

“好好试,对了,给你个东西,”苏辰话落,连山已经把他的小本子递上来,翻了翻找到画着简笔画自行车的那一页,撕下来交给对方:“这样的车子你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鲁进宝看一眼,很有几分把握,道:“三个月后,奴才尽量造出一个一模一样的。”

苏辰高兴道:“好。”

接下来就是制造微缩景观的工匠,他们有三个人,是一个小团队,早年就脱离匠籍,靠着给大户人家做家具花园为生。

这个白虎的啸声,就是工匠三去坊间请教了口技艺人,利用机关摩擦发出来的。

苏辰道:“你们可以和鲁进宝相互交流一下,比如怎么让这头虎跑的更逼真。”

交流?

双方对视一眼,然后心照不宣的别开头。

各家的技艺都是传承的本钱,和别人说了,自家还有什么优势?

苏辰看出来两方匠人之间的暗涌,摇摇头:“鲁工的车子能自己走,你们的老虎也能自己走,这证明让一个物体自动走路的技艺,你们都掌握了,这便不是关系你们技艺的核心命脉,拿出来交流交流,说不定能推动技艺的进步。”

双方都没有说话,苏辰也不多劝说了,这不是两三句话就能让他们打破畛域之间的,还需要有实质的利益促动。

跟着又问了问他们丛林起烟雾的原因,苏辰才想起来问道:“你们分别叫什么。”

“草民雷西武。”

“草民雷东阳。”

“草民雷南风。”

姓雷啊。

苏辰点点头,记得前世的时候他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提到过,世代在宫廷供奉主要是帮皇族建造各种庭园楼阁的那家,就是姓雷。

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家。

不管是不是,苏辰都打算把这一家兄弟全部录取,这三个精通的方面各不相同,尤其是雷东阳,他似乎会很多古代的原始化学。

因为据他们说,丛林里腾起的烟雾,是雷东阳自己从石头里提炼出来的一种粉末造成的效果。

苏辰怀疑他们说的那种粉末,就是干冰。

但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现在的技术手段应该达不到吧。

这烟雾的效果也很不错了,用在舞台上制造情景绰绰有余,总归不算太鸡肋,而且这兄弟三人的景观审美真的达到了大师级水准。

苏辰一定要留下来的。

接下来就是其他的一些小玩意,他和阿玛保成挑选出来的比较有趣的,苏辰都简单的问了问,凡是包含有用的点的,他都把工匠的名字记了下来。

进宫的时候都很紧张的工匠们,离开的时候全是放松的。

辰亲王很好说话,比外面普通人家的小爷都好说话。

官不官的不重要,这一辈子能进一趟皇宫,也算长了见识了。

乾清宫西暖阁,俩孩子跟松鼠似的一人一个圆圆的小凳子,正剥着糖炒栗子吃,康熙换了身玄色的博衣出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

“找了几个可以做官的工匠?”

苏辰把自己准备好的名单,连带着把一个剥的圆溜溜的栗子递给阿玛。

康熙一看,嚯了声,道:“这么多人啊?”

苏辰点点头:“我还想给他们争取一些研究经费,当然了前期都由儿子出钱。对了,阿玛,能不能再给他们单独设一个半公性质的衙门。”

“官还好说,衙门的话,朝廷官员得有嘴皮扯。”康熙故作为难,其实这也看他对于这个衙门的坚持有多少。

苏辰不想阿玛为难,想起公务员单位的设置,道:“那这样行不行,给他们叫个特别的名称,也不要衙门官员的待遇。”

康熙笑道:“什么名称?”

“就,科技发展馆,如何。”

康熙大笔一挥,科技发展馆便在半个月内落地建成了,办事地点就在工部旁边,小小屋子三两间就是科技发展馆最初的办公地点。

苏辰先投了两万两进去,偶尔去一次把自己的要求(异想天开)一说,给他们个方向,便大撒手。

再回到宫里,苏辰的学习就被阿玛抓紧了,每天卯时即起,卯正开始读书,一直到傍晚的酉时。

十五天一次假期,且只有一天的时间。

苏辰出宫的次数大幅度减少,不过好在他有很多可用的人手,连暂时不打算回南的黄宗羲都在粉饼厂开了个启蒙班。

不需要他,一切也都有序的运行着。

苏辰最忙的事情就是数钱了,之外是读书,最后是教宫里的这些在他身边的太监宫女们如何搞各种促销活动。

因为曦光粉饼的骚操作太多,不到一年时间就直接把京城的各类经营也带飞了,一到节日,大家便纷纷大搞活动。

有官员弹劾,这次康熙没有留中不发,训斥那些官员为“太闲”,之后弹劾的官员便很少了。

京城的商业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年末,户部结算,这个是康熙年中的时候才听儿子意见,跟户部提出的要求。

这一结算才发现,去年一年的国库收入,有大半都是商税,还不算地方官的欺上瞒下。

康熙第一次反思以前的看法,是不是把所有人都捆在土地上,这个国家才能平稳的发展?

陈挺被授了八品小官,这到年末也上了折子,汇报他这一年在山东及其以北地区的红薯推广政策,说到很多地方今年红薯大丰收,当地农人收获时又是如何喜悦。

据他计算,一家人若能种两亩红薯,便足够保证度过冬天。

当初派人去南方给陈挺授官时,辰儿叫人捎了红薯粉条制法过去,这陈挺竟不藏私,不仅在种红薯的地方大规模宣传,又找人一地一地的当众试做。

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是多了一项收入来源。

以至于往常每到冬季都要向朝廷要赈济的山东,此次竟然只有请安折。

添了一项红薯就能有如此效用,如果能跟辰儿说的那般,全国撒网找经验丰富的老农,把麦子稻子的亩产量提升到三石呢?

一连好几日,康熙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偶尔到御花园散散心,看着园中冬日里也有绿意的花草,也会想到这个问题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