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 47. 西学东渐学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47. 西学东渐学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明朝朱棣时期——

朱棣自然也是见过那艘无与伦比的巨轮, 就算说是“庞然大物”都不为过,着实震撼人心。

他的确有派人出海的打算,也自认为明朝的造船已然先进。

可那天, 在看过天幕之上的巨轮后, 朱棣就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那艘巨轮......究竟是如何建造出来的?

这和明朝现在所造船只, 单是看上去就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可究竟有何不同......他贵为帝王之尊,尽揽天下好物, 竟是一点都分辨不出来。

如今听着天幕所说,朱棣又不由得想起那艘巨轮。

想要一探究竟的念头也不禁又再次升了起来。

但......他能有机会得到天幕的解惑吗?

一边想着, 天幕还在继续往下说——

【讲完郑和下西洋的必备条件, 让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郑和七次下西洋, 具体都到过哪些地方,以及都做过什么吧, 毕竟不管怎么说, 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也是我国古代航海史的巅峰,同时也是我国大航海时代的标志——】

【前前后后, 从永乐三年,即1405年开始,到宣德八年, 即1433年结束, 共计七次航行。】

【这七次,我们分为三段来简单概括性的讲一下——】

朱棣收了收心思, 招呼左右认真听下去。

毕竟这关乎大明之后的出海航行要如何。

【首先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下西洋。】

【这三次的海上航行范围比较小,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比如越南,泰国,印尼,斯里兰卡等地。】

天幕每说到一个地方,就于天幕之上的地图中标出了相应的地点,以及郑和船队的航行路线图。

一目了然,怎么走的,到了哪里都具体清晰。

这让人也更心下有底——知晓国外哪些地方都有哪些国家。

【这三次航行,郑和率领船队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和那个地方的国家“建交”。】

【不过别忘了先前提到的下西洋目的分析,单是和这些地方上的国家建立联系怎么够,当然还要给点好处收小弟啦。】

【大明朝,不收点小弟过不去吧。】

这次天幕之上,一个戴着官帽的小人,率领一帮小弟站在船上,而船下地面上,则有一群肤色各异,样貌迥异的小人们,这些小人以臣服姿态朝着郑和小人张开手臂——

郑和小人满意点头,然后掏出兜兜,开始给他们撒钱。

“收了我大明的钱,就要做我大明的小弟!”

“记得来拜码头!”

船下那群小人哐哐点头,嗷嗷高呼:“必须滴!必须滴!”

............

朱棣:“......”

咳咳!!

郑和:“......”

不,他应该不会这样......

【不过收小弟这种事,有时候吧,总会遇到点特殊情况。】

【故事是这样的,就比如斯里兰卡有个特别贪财的国王,嘿呦,一看郑和带的东西不少哇,然后就起了心思——这个国王就想把郑和先请进宫里,等骗了郑和后,接着再去围攻郑和的船队。】

嬴政皱了皱眉,听到这里不禁冷哼一声。

然后转向王翦蒙恬等人:“这水军一定要好好训练才是。”

务必要扬我大秦国威!

【这国王算盘打得好啊,精准记账,标准送菜。】

【不是要把郑和骗进宫里嘛,这门口大开的......结果就是郑和确实是进宫了,不过是带人闯进宫里的,而且还把这位国王全家给一锅端了,然后临走的时候,这国王还被带回了大明。】

【你说说,这么不乖要怎么办呢?】

【最后明成祖朱棣还是大度赦免了他的罪,不过下诏让他们国家再重新选了个国王。】

朱棣不禁挑了挑眉,朝郑和看去——

“三保,倒是做的不错。”

郑和恭谨低头:“陛下谬赞了。”

朱棣笑了笑,对郑和越发满意。

想来这之后的出海远航人选,当然还是非郑和莫属。

【之后是郑和的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下西洋——】

【大概是有先前三次远航经验的积累,这三次的远洋航行,去的地方就更远了。】

【除了之前几个收到了小弟的地方,这次郑和率领的船队,还去了西亚和非洲东部。】

【而这几次的远洋航行,下西洋的影响力更大。】

【因为郑和船队路过的国家,不仅派使者跟着郑和回大明拜码头,还送上了自己国家的稀罕之物。】

【就比如说——长颈鹿!】

天幕画面之上骤然冒出了一头长颈鹿,探着脖子,嚼着叶子,惹得历朝历代无数人不由得惊呼出声。

“天啊!这是什么?!”

“怎么脖子那么长?!”

“长颈——果然是好长的颈!!!”

【当时非洲有一个国家进贡了长颈鹿,明朝人从未见过这种动物,于是在当时管长颈鹿叫作麒麟。】

【除了长颈鹿外,还有的进贡了角马,有的进贡了花福鹿,狮子等。

以及还有国家进贡了千里骆驼,鸵鸡,有的进贡了麾里羔兽,有考证说麾里羔兽就是印度的蓝牛,也称蓝牛羚。】

【来大明进拜的使者足有十六国之多,郑和率领船队所经各国及地区也是多不胜数。】

【总而言之,这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的航行,所带来的影响力及收获也确实是更大。】

【到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这最后一次,郑和率领船队走得更远,到达了非洲南部地区。】

【不过据说也是在这最后一次的远航途中,郑和由此去世了。】

郑和倏然一怔,难怪天幕会把“第七次”单独分开来。

原来到这里,他的“下西洋”就“终结”了。

“还要去吗?”

正想着,便听耳边传来一道问话。

郑和转过头,便对上了朱棣的视线。

顿时心中一阵激动,陛下有此一问,难道是已经决定......

郑和立即正色回答道:“陛下,生死有命。”

这不是他能左右的,但是被后世铭记,原本就属于他的“职责”,他绝不会就此放弃!

朱棣瞬间大笑,赞了一声好!

“那如此,朕就期待你的表现!”

【唐朝,万邦来朝,八方来仪。】

【明朝,郑和下西洋,各国使者纷纷跟随船队来朝臣服与进贡。】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天chao上国自居,古代四大发明出自我国,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出自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也是现今唯一留存下来的,如今也有着“东方巨龙”之称谓。】

【在过往,相比于世界其他诸国,可以说,我国古代的发展与进程,一直是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

历朝历代众人不禁自得点头认同——

秦王宫。

嬴政听此言,心中越发的豪情万丈。

有天幕在,大秦帝国自此开始,也必然有更好的发展!

汉朝未央宫。

刘彻心中自然更是豪情万丈,颇以为豪。

强汉,汉人之称......东方巨龙!这个称谓,他实在是喜欢极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与众臣对视一眼,尽是相视而笑。

大唐盛世即在眼前,只会更好更盛!

明朝朱元璋时期。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禁连连点头。

虽心思还很有复杂纠结之意,但另一方面,看朱棣的表情却还是挂着满意欣慰。

尤其这是由他开创的大明!

想当初他是什么身份,由此建立大明,竟在之后能发展到如此地步!

真可谓是——

【明朝,真是个让人纠结的朝代。】

朱元璋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甚至有些茫然——什么?......什么意思?

什么叫“让人纠结的朝代”??

明朝朱棣时期。

朱棣脸上神色也是一僵。

颇有些反应不及。

天幕此话怎讲??

秦王宫。

嬴政倏然一顿,想起了天幕之前说的话。

【之前说了,明朝,它的好与坏,它的利与弊,它的一切种种,都很有“说头”,也很拿得出手。】

【明朝,它也是个“过渡”阶段。】

历朝历代诸人的心稍微冷却下来。

——什么“过渡”阶段?

是......

【从领先于西方国家,再到落后于西方国家。】

【如我们之前说的,展现过的——“落后就要挨打”,那样惨痛的历史,可以说是自明朝开始......】

!!!!!

他们竟是忘了!!!

可先前......先前展示太少,说得也太少了,他们虽震惊难言,却也无法结合到实处。

可现在,天幕又一次的“提醒”,甚至更为清晰明辨——从明朝就开始“落后”了?!从领先于西方国家,再到落后于西方国家?!那样惨痛的历史......

明朝众人更是脸色尽变,霎时间几乎都难看无比起来。

致使国家从领先地位落后于西方国家,是从他们这里开始?!

不——

这叫他们如何能接受!!

才自得于诸多外国来朝的臣服与进贡,怎么就演变成如此......

这究竟是为什么???

汉朝未央宫。

刘彻脸色极其难看,再次想起之前那所谓的“百年屈、辱、史”,不禁又是一阵气血翻滚上涌。

但与此同时,刘彻也突然想起了天幕那时强调过的“科技与发展”?

所谓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难道是因为——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就讲到这里。】

【这四大发明尽是出自我国,然后影响到全世界范围,给世界各国带去了深远影响,这足可见我国古代的发展进步,以及最先有如此发明,其发展总会先人一步,那必然是遥遥领先的存在。】

【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向外“输出”的过程,便给各国带去了不少东西与文明。】

【明末清初第一次“西学东渐”,可是在此之前,却主要是“东学西渐”。】

【比如造纸术的西传——】

【8世纪中叶,我国造纸术在传入巴格达,大马士革,摩洛哥。】

【12世纪中叶,我国造纸术由摩尔人传入西班牙。】

【13世纪末叶,我国造纸术传入意大利。】

【14世纪末叶,我国造纸术传入法国,德国。】

【15世纪,我国造纸术传入英国,荷兰,瑞士。】

【16世纪,传入新大陆。】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还没从所谓的“明末清初”,那“清”是什么中回过神来,便又听天幕给出的“造纸西传”,不由陷入了怔楞。

尽管天幕一直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全世界影响深远”,可是具体听如此的“影响”,却更是叫人震撼且难言。

【磁学的西传——】

【我国宋朝时期,航海磁针在1180年左右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赵匡胤深深遥望着天幕,紧紧握拳。

落后就要挨打,从领先地位,落后于西方国家......明朝可就是在宋之后啊。

那西方国家......现在究竟发展如何,谁又能说得准?

不想落后,不想要那样的惨痛屈辱经历!

宋朝,决不能软弱下去!!

【丝绸的西传,印刷术的西传——】

【其中活版印刷术,经俄罗斯莫斯科传入德国。】

【茶叶的西传,我国古代经典的西传,如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西传等。】

【还有冶金技术的西传,造船技术的西传......】

【悬索桥之类的桥梁技术,我国古代文学,兵法,以及中医学等......这些都慢慢渗透到西方,彼此交互着影响和补充。】

【但与之相对的,西学东渐,主要有两次。】

【第一次就是明末清初,而第二次......就是那场惨痛的历史教训,是被动式的,不得已的,必然的,不得不向西方学习的“西学东渐”,是历经屈辱的,才主动的,带着沉痛教训的,想要站起来的,学习与觉醒的改变!】

!!!!!

被动式的,不得已的,不得不......

屈辱的,沉痛的,想要站起来,学习与觉醒??

李世民骤然吸了口气。

这些词,这些字眼,深想下去,竟是如此令人心惊胆战,不寒而栗!

从领先变落后,再从被动到主动......这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恐怕又哪里是文字能简单表达出来的?

所以......到底因何原因?!!

【18世纪,当西方进入工业革命时,我们却因“闭/关/锁/国”政策,而逐渐落后于世界!】

【工业革命......当西方进入大发展时代,当西方开始向外扩张之时,我们却依旧在“闭/关/锁/国”!】

【甚至于,当时的清朝乾隆皇帝还说:“天chao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无有”,并且在这之后,不仅更是加强了闭/关/锁/国的管控,与此同时,更是将通商口岸缩小为一个,并封锁外界的消息!】

【是啊,天chao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无有。】

【所以那些进入大发展时代的西方国家,可不就来我国烧杀抢掠来了!到最后,连国土都要寸寸割让出去!!】

!!!!!

“愚蠢!愚蠢!!”

刘彻不禁怒吼:“闭/关/锁/国,闭目塞听!”

竟还更加强了管控?!

就算自得于强大之身,可也不该如此狂妄自大啊!!!

就如宋朝那般,如一颗镶金的金蛋,却是外壳酥脆,一碰就碎,这什么清朝,到底有什么底气能保全自身?!

所以世界上别的国家都在发展,你清朝却在“闭/关/锁/国”?!

何其愚蠢!愚蠢!

竟然还割让了领土?!

那究竟割让了多少领土——

刚想到这里,刘彻望着天幕的表情倏然一顿。

只因天幕之上,竟放出了一幕幕画面——

一幕幕屈辱的,割地赔款的时间与条约......

被无情残忍的侵略扩张,被带走的无数国宝,被杀害的国民,牺牲的将士等......还有那被腐蚀的身体与精神,那满国上下,因国土侵占而哭嚎悲切的声音,以及越发悲苦与麻木的民众......

无声的,寂静的,就像默片一样。

只是通过画面,将那时候的一幕幕悲哀与苦痛,尽皆展现于众人眼前。

............

沉默,良久的沉默。

仿佛天地间都安静下来了一样。

嬴政从桌案后站起来,脸色无比严肃默然的望着眼前的一切,下颌紧绷。

刘彻咬着牙,目眦欲裂,却发不出声音。

李世民与众臣更是如此,全都遥望着天幕,呼吸粗重。

明朝——

朱元璋等人更是看得心惊胆寒,愤怒无比!!

天幕之上还给了那些国家的名字——

其中不乏有眼熟的。

而那眼熟之国,竟更是!!

当然,其他国家也决不能忽略......

这些国家......这些国家当真是要警惕防备的对象!!!

朱棣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

半晌冷呵一声:“三保,可要好好看着,记着。”

郑和也是脸色难看,咬牙应是。

“陛下,臣自当谨记!!”

画面过得不算慢。

但尽管如此,那一幕幕掠过的画面,却依旧震撼残存众人心中,惊骇默然,竟是无以言表!

历朝历代众人都是不约而同的沉默。

不是真正的说不出话来,而是实在不知该具体去说些什么!

那是言语无法表达出来的痛与悲,那是感同身受,却又无可奈何的不甘愤怒!

他们......他们如何甘心到最后竟是那样的境地!

他们如何不愤怒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到最后竟是被欺辱至此!

耻辱啊......愤怒啊!

这又如何仅是这几个词能表达出来的心情!!

【工业革命,发展是首要前提,科学技术是必备条件,开放主动,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只自满于本国的丰盛,却不知开眼看世界,那终将被世界所抛下。】

【于是,落后就要挨打,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拳头才是硬道理,弱国无外交......】

【我国自古以来也有这样的思想,怎么到最后,却被蒙住了眼,逐渐自得自满,固步自封起来了?】

李世民深深叹了口气。

自得自满,固步自封......

世界之大,真的要去开眼看世界才行啊。

【关于工业革命等,现在暂且先不表。】

【虽然罪魁祸首可以说是清朝,但别忘了——第一次“西学东渐”发生在明末清初。】

【西方国家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自然,我们的落后也不是一下就显现出差距来的。】

【而且之前也说了,要针对性的,结合当时的实际,来详细讲一下明朝的制度和政策等。】

【所以,借由延伸到这里的话题,借由“闭/关/锁/国”这四个字,想先来给大家讲讲明朝的“海禁政策”。】

朱元璋:“......”

海禁......好的吧。

看来他要再继续,更认真的好好听听了。 .w.com 请牢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