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把星际技术上交了 > 82. 发刊 蓝星:我准备去夏国!……

82. 发刊 蓝星:我准备去夏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指挥战斗训练系统可以提前解锁对战模式这件事情, 马普上校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是他忘记了,他只是单纯的不告诉学生们而已。

或者说, 这其实是所有总教官之间门的默契, 如果学生们没有主动找到他们请求帮忙解锁, 他们就会当做这件事情不存在。

至于学生们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总教官们有解锁的权限, 总教官们并不关心, 不管这个渠道是什么, 都是学生自己的能耐。

总是可以开启对战模式之后,学生们有了不小的进步。

顺便一提这事他们也没藏着掖着, 虽然也没有故意宣扬,但告诉了同在特别班的其他学生,而特别班的其他学生自然也会告诉其他同班的学生,而其他同班的学生多少也都有点其他班级关系比较好的朋友, 所以没过多久整个大三这一届的指挥系就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也都解锁了对战模式。

而有了对战模式之后, 古景耀对夏国军演的事情虽然也还惦记着, 但没有那么惦记了,主要还是因为他确实没时间门, 而且军演也不会因为他惦记着就提前。

《天工》的各项事宜都已经确定下来,第一期要刊发的稿子也确定了下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天工》编辑部要忙的, 等到第一期的样刊出来,古景耀再看看也就是了。

唯一的问题是,因为《天工》是初创,所以许部长希望请古景耀写一个刊首语。

这个刊首语写不写,请谁写, 许部长是慎重考虑过的,不过最后觉得还是应该写,而人选没有比古景耀更好的了,毕竟《天工》能够出现,古景耀居功至伟,没人比他更有资格写这个刊首语。

古景耀倒是觉得自己写刊首语有些托大,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了。

《天工》第一期发行的时候,古景耀正在和佟院士他们一起检查月球空间门站广寒宫核心舱的每一个细节,即便是以古景耀强大的精神力,那么多那么繁杂的数据看一下,也不免感觉到疲惫不堪,当《天工》第一期正刊送到他的办公室的时候,他也根本没空去看。

《天工》第一期,主要的订阅者来自国内的各大高校和研究所,基本上每一所高校和研究所都订阅了,只有一些私企的研发单位因为这方面的消息并不灵通,所以大部分没有订阅。

除此之外,国外的一些名校、著名的研究所,甚至于个人也有订阅的。

正如古景耀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夏国这段时间门爆发出来的科技成果让国外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家都对此好奇不已,当知道夏国官方要新创一个综合型的期刊并且对稿件要求非常高之后,想要知道夏国最近科研进展的国外科学家和研究机构自然会订阅一下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内容。

《天工》是中文期刊,但考虑到对国际发行的需求,一开始就有英文翻译的版本,订阅机构或个人可以选择订阅中文版本,也可以选择订阅中文版本+英文翻译版,两者价格自然不同,但不能选择单独订阅英文翻译版。

这样做许部长他们自然是有考虑的,想要把中文变成国际学术圈通用语言,让所有学者来学习中文的梦想,可不是只有网友们才有。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讲究策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天工》的发行,同样也是这样一个开始,至于最后能否达到目的,大家暂时没有想太多,这不是主要的目的,不过是一步闲棋。

不过许部长他们也相信,只要夏国能够成为国际学术圈的核心,只要最重要的科技成果在夏国不断涌现,迟早有一天学者们会为了科学去学习中文。

《天工》期刊的中英文版本就是这样一个阳谋,虽然有英文翻译版,但永远不要怀疑真正有学术追求的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

众所周知,翻译不是那么准确的,如果是文学作品,翻译作品有时候甚至等同于翻译者用另外一种语言把原来的故事重新写了一边,至于重新写了一遍的故事到底有多少翻译者加进去的私货,那可能就只有翻译者本人和阅读过原文书籍的人才会知道了。

文学作品尚且如此,讲究准确性的科学论文更加不能容忍翻译上的任何差错。

为什么夏国的学者都要会英文,至少自然科学领域和数学领域的都要回英文,因为主流科学界是用英文写论文的,学者们往往每天都要阅读相当多的论文,这些论文他们不可能都让人先帮他们翻译出来,实际上科学论文想要翻译的精准要求也是很高的,至少翻译者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学术素养。

有多少翻译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达到这样要求的翻译一天能翻译多少论文呢?

这样的翻译薪资要求又会有多高呢?

这些都是对科研来说不必要的成本,唯有学者们自己能够熟练地读懂英文论文,才能够这样的困境。

更何况,即便真的有学者有条件能够用得起这样的翻译,科学家天生的质疑一切的精神也会让他们在心里产生一个疑问,翻译者翻译出来的内容,真的是完全准确的吗?

现在换成外国的学者也一样,当他们看到英文版的论文,确定了论文了极大价值之后,他们就很有可能会开始怀疑,由翻译而不是原作者翻译的论文翻译版是否准确,在学术论文中,有时候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数值、概念、语义的偏差,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样一来,为了能够读懂论文的原文,可能就会有一部分的学者选择去学习中文。

当然,短时间门内这样的人可能不会有很多,因为他们需要阅读的中文论文并不多,更可能的是他们可能会找一个会中文的学生来帮忙,比起不了解的翻译,学者们对自己的学生会更信任一点。

但只要《天工》能够持续不断地产出高质量的论文,外国学者们迟早会为了实际的需求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能够成为国际知名学者的人,大多数智商都不低,虽然中文的学习难度比较高,但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门语言而已。

如果一切按照预期的发展,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对夏国都是有利的,即便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预期,对夏国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这是后话,现在拿到《天工》期刊的学者们并没有想那么多,首先吸引他们注意的是期刊的封面文章,古景耀特意为了《天工》写的论文,标题是“关于空间门折叠技术的一种理论模型”。

空间门折叠技术也就是人造虫洞,在星际时代已经非常成熟了,哪怕是小国家都可以熟练应用,只是技术水平的高低区别而已,但古景耀的论文自然不可能照抄星际对空间门折叠技术的研究。

他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他考虑到蓝星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现状,用数学方法设计出来的另外一种理论模型,在实际应用之前,谁都不能保证一定可行,不过古景耀在超算“九章”上对这套数学模型进行了模拟,就模拟结果来看,可行性还是比较高的,所有这一切模拟的数据也都在论文中体现出来了。

他把这篇论文发表出来也并不担心会被其他国家,尤其是漂亮国学会,虽然这个理论模型对技术的要求是比较低的,是符合蓝星当前科技水平的,但他说的这个符合,是指他开过挂的夏国的科技水平,漂亮国以前是蓝星第一科技强国,但现在已经不是了,这个理论模型对其他国家来说只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理论而已。

《天工》的封面当然没有论文的详细内容,只有文章的标题和作者,以及一幅夏国最高水平的设计师设计出来的科技感十足的封面。

但很可惜,大多数拿到期刊的学者对封面设计的水平如何不感兴趣,他们的目光长久的停留在了文章的标题和作者上,不得不说这篇文章的标题和迪教授的常温超导一样耸人听闻。

学者们看到这个标题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尤其论文的作者他们此前根本没有听说过,这就显得这篇论文更加不可信了。

但是……想到这个期刊是夏国官方发型的,而且事前做了那么多的造势,再想想夏国的量子计算机和智能系统以及全息游戏,他们又觉得或许不能那么快下定论了。

毕竟夏国官方的公信力,即便是外国人其实也是比较信服的,他们都是知识分子,而不是被媒体舆论牵着鼻子走的无知民众,清楚夏国和媒体报道的妖魔化的根本不是一回事,那些报道不过政客玩弄的把戏罢了,而且他们对这些媒体可没有什么好感,那些无良媒体对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可没少拖后腿。

再者说了,夏国今年拿出来的那些直接在民间门发售的科技产品,哪一样不是他们觉得根本不可能在现阶段制造出来的?但那些东西的成品他们都拿到自己试过了,夏国确实没有夸张,他们的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得吓人。

学者们不禁在心里感慨:夏国真的和过去不同了啊。

当然,他们一直知道夏国是个很神奇的国家,这个东方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也有过璀璨的文明和科技发明,比如夏国的四大发明其实就是外国学者评出来了,认为这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世界科技文明的发展。

而这些年夏国也同样做成了一件件外国人认为他们做不成的事情,不管是战略武器、飞行轨道离谱的□□、空间门站等等,都是举世瞩目让人震惊的成就。

但这些东西还在科学家们可以理解的范畴内,属于确实是蓝星当前的科技可以做到的范围,但量子计算机、智能系统和全息游戏就真的是超过了,就好像全世界都在正常发展,只有夏国悄悄开了个挂。

这些各国的顶级学者们都知道自己国家的政府在关注着这些事情,因为他们多少也被咨询过,不过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并不为政府服务,只对自己的研究感兴趣,只是提供了一些科学上的咨询服务。

不过他们所有人都觉得,这种技术除非真的有外星人来到了蓝星并且教授了夏国人这些东西,否则这些东西绝对不可能是突然出现的,夏国人很可能秘密研究了很久,现在技术成熟了才放出来。

他们都相信,夏国肯定有更好的技术,这在全世界都一样,最好的技术肯定是先应用在军事领域的,等到军事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之后,才会轮到民用领域。

仔细想想,他们觉得这种可能性还蛮大的,因为夏国确实经常会在悄悄研究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有成果了再放出来,他们有很多国家级的秘密研究所,保密等级非常高,外国人也很难窃取这些秘密研究所里的情报,没有人知道这些研究所在研究些什么东西。

那么写了这篇论文的古景耀会是秘密研究所的人吗?

学者们看着古景耀的单位写着的是京华大学,不由再次皱眉,他们当然知道京华大学,这些年京华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也一直在上升,每年都有不少重要的科研成果,他们对京华大学的一些学者的名字也很熟悉,但古景耀这个名字他们确定没有听说过。

不过就像当初常温超导的论文发表之后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确信迪某人就是个骗子,却还是认认真真阅读了迪某人的论文,不少人还去做了重复试验一样,这种重要的论文不管到底靠不靠谱,还是值得看一看的,万一是真的呢?

而且搞科学,讲究的是务实求真,讲究的是有理有据,不能凭感觉做事,即便你很确定一个东西是假的,你也得有理有据地做出123点它是假的的理由,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翻开《天工》之后,第一页就是刊首语。

“天,在中文语境中有很多种含义,天工的天取的可能是最大的一种。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相关的词语,比如我们将基因带给我们的特征称为天生的,我们将自然灾害称为天灾,在这种时候天似乎就是人类行为干预之外的一切。但天又不是那些具体事物,如果一定要给天下一个定义,从科学上来说,我认为应该是世间门的一切规律。

那么所谓天工,便是这一切规律所塑造出来的一切,包括宇宙的诞生、恒星的演化、星系的运动,也包括气候的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更加包括生命的出现、食物链的平衡、人体的奥妙。所有这一切我们归类于自然科学的东西,都是天与天工。

《天工》的创刊,旨在探索发现利用世间门一切规律,所谓人法天便是如此。”

对刊首语的翻译之中,实际上有些词并没有翻译,比如“天”并没有翻译成任何一个英文单词,而是直接用了中文拼音“Tian”,天工的翻译也是如此,还有人法天也没有翻译。

实际上《天工》这个刊物的名称也是没有翻译的,英文版本的《天工》用的刊物名称直接就是《TianGong》。

很多时候因为语言本身的不同,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很难做到信达雅,强行翻译并不是不可信,但大家讨论之后觉得没必要,于是干脆就用了道教界的普遍方法,重要名词直接不翻译。

顺便吐槽一句,道教为什么这些年一直积极在海外传播虽然有了一些成果,却一直无法和佛教等其他宗教比肩,固然有很多其他原因,这种高冷的态度无疑也居功至伟,即便是翻译过的经典或者通俗介绍,外国信徒依然要面对一大堆根本看不懂的词汇,而深入学习之后还会发现不仅必须学中文,还必须学文言文,当时就崩溃了好吗?

当然,学术语言还是道教经典还是不一样的,学术语言讲究的就是一个简单直白,重要的是把事情描述地清清楚楚,就算你想不开要在论文里秀语法、秀文学素养,学术期刊的编辑也不会欣赏的,要秀文笔建议去投文学刊物呢。

这段刊首语对夏国人来说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但外国人看到就有些不是很透彻了,这也是文化环境不同造成的,里面用了很多中文特有的词汇,对中文了解不深的人确实会有些迷糊,但大概意思还是能明白的。

更加引人注意的是这段刊首语的署名,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刊首语的署名还是古景耀。

不知道古景耀的人对他不免更加感兴趣了,能够被刊物邀请写创刊的刊首语的人,肯定不能是一般人啊,这也让他们对古景耀的那篇论文有了一些期待。

在外国学者们开始阅读古景耀的论文的时候,京华大学里知道古景耀的人看到期刊的第一反应就是:古景耀不在学校的这段时间门到底都做了什么,为什么都能被《天工》这样的刊物邀请写刊首语了?而且他不是学材料学的吗?为什么写的论文居然是理论物理学的?

材科院讲师们的大办公室里,有一个人小声嘀咕道:“会不会不是我们知道的那个古景耀?”

另外一个人白了他一眼:“别闹了,除了他之外,京华大学你还听说过另外一个叫做古景耀的吗?虽然《天工》是刚创立的刊物,但上面的决心你不会不知道吧?能够被邀请给《天工》写刊首语的人,能够在《天工》发表封面文章的人,你觉得他会是个无名之辈吗?”

有一个老师眼尖地看到何老师手上也拿着一本《天工》走进来,连忙高声问道:“老何你来了,《天工》上刊首语和封面文章是不是你老板写的啊?”

何老师看了他一样,点了点头道:“是。”

刚刚因为他的出现安静下来的办公室瞬间门爆发出了激烈的议论声,有人问道:“老何,你老板怎么去搞理论物理了?他这个课题,你有参与吗?”

何老师翻了个白眼,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打开了电脑,一边说道:“你当我是我老板吗?我一个搞材料学的,数学也不太好,不懂理论物理。”

顿时有人笑了起来:“不是,我说老何,你在我们面前说你数学不好,这就有点装了哦。”

何老师叹了口气,说道:“你们觉得材料学家的数学水平和理论物理学家的数学水平以及数学家的数学水平,是一回事吗?”

有人好奇地问道:“那你觉得你老板的数学是哪个水平?”

角落里一个人幽幽地说道:“大概是数学家的水平吧。”

众人开始还以为是何老师说的,后来发现声音传过来的方向不对,连忙转过头朝他看了过去:“你怎么知道?”

那人说道:“我一个高中同学是我们学校数院的,有一次我们料到过古景耀,他也知道古景耀这个人,但不知道是我们材科院的,听说之后还很惊讶。不过我问他怎么知道古景耀的,他却没有说,应该是不能说吧。”

众人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这里的都是聪明人,自然听明白了那人话里的意思,数院的人听说过古景耀却不知道他是材科院的,那数院的人是怎么听说过古景耀的呢?

最合理的猜测,应该就是古景耀在数学方面也是个大佬了。

大家也都是天之骄子,只是有些事情也要看跟谁比,这样一番比较下来,他们就觉得这些议论没意思起来了。

有人悄悄看了似乎在认真备课的何老师,低下头看起了古景耀的论文,囫囵读完之后双目呆滞,满脑子都是: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干什么?

大家互相看了看,发现其他人的状态也和自己差不多,心里松了一口气:看来读不懂不是他智商不行,而是隔行如隔山,像这种能够轻易跨学科的天才总是少数,他们这种普通天才,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了。

他们并不知道,隔壁物院研究理论物理的同事们看了这篇论文也是一阵头秃,这篇论文的理论其实并不深奥,上面放出来的数据也非常详实,理论看起来似乎是靠谱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数学上有没有问题。

只是虽然古景耀把数学推演的过程写写得比较详细,后面计算机模拟的数据更是一点都不藏私,可是理论物理学家们尝试计算之后却发现这有点太考验自己的数学水平了。

“这真的是人能算出来的东西吗?”一个人扔掉笔捂住了想要爆炸的脑袋。

另外一个人苦大仇恨地盯着稿纸,半晌才说道:“要不去隔壁数院找人帮忙算算?”

扔笔君冷笑一声,说道:“隔壁数院那些人什么德性你不知道吗?恨不得把纯粹数学和一切其他学科割裂,他们会帮忙算?”

苦大仇深君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也扔掉了笔狂躁地抓着自己稀疏的头发:“啊啊啊啊,这个古景耀不是说是材科院的吗?为什么要给我们出这种数学难题?”

扔笔君看着他扑簌簌往下掉的头发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头毛,心想对方之所以会成为这一届博士生里头最秃的一个是有道理的,自己本来就不多的发量可要好好保护,温柔对待。

至于低头看上论文,他又痛苦了起来,他很像好好善待自己的头发,但这篇论文不允许啊,感觉算完头发至少会掉一半。

古景耀,他头发的一生之敌!

如果说两个小小的博士生想要找个数学家帮他们计算只是妄想而已,漂亮国普林斯顿大学,有人已经把妄想变成了现实。

作为理论物理学界的大牛,菲奇的数学水平绝对不低,当然和他那个得过菲奖的同行比起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古景耀的这篇论文给出的步骤比较详细,当然篇幅所限,也不可能把所有步骤都给出来,只给出了一些关键的步骤,但菲奇用足以骄傲的数学能力尝试计算之后却发现过分吃力。

不过不要紧,他敏锐地意识到了,古景耀的计算方法是他此前没有接触过的,他不确定数学界是否有这样的计算方法,但他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去找高等数学研究院的老朋友问问的好理由。

鸡贼的菲奇拿着英文版的《天工》走进了老朋友数学家、菲奖得主菲尔顿的办公室:“我亲爱的老伙计,看看我带着什么来看你了?”

菲尔顿和菲奇多年的交情,对这个老朋友的了解自然不必说,一听这话就知道对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看了眼他手里拿着的刊物,挑眉道:“这个就是夏国最新发行的那个期刊?据我所知是类似《自然》和《科学》这样的综合类自然科学期刊,和数学没多大关系,我可不感兴趣。”

“话不能这么说。”菲奇一点都不在意地走到菲尔顿旁边,“我发现里面有一篇论文使用的计算方法非常特殊,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这总是数学问题了吗?”

菲尔顿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因为每次菲奇想要让他帮忙计算什么东西的时候,都是这么说的,并且往往他没见过的只是他没见过的而已,不过没办法,谁让菲尔顿的脸皮没有菲奇厚呢,所以每次都被对方得逞了。

次数多了之后,菲尔顿都已经学会直接省略那个拉扯的过程,干脆地答应帮菲奇计算了,这次也不例外,他伸出手道:“想让我帮你算直接说,论文拿来吧。”

菲奇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把《天工》翻到古景耀论文中计算相关的部分递给菲尔顿看:“老伙计,我可没有骗你,真的是我没见过的计算方法。”

菲尔顿都懒得搭理他,直接看起了论文上计算推演步骤,大多数物理学家写的论文里的计算部分,只要专业对口,对他来说就没有什么难度,虽然有时候也需要一段时间门的计算,但那只是因为计算量比较大的缘故。

因此看这篇论文的数学推演过程的时候,菲尔顿也并没有很在意,不过看着看着,他就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了,眉头也不知不觉皱了起来。

菲奇注意到了他的表情,连忙问道:“怎么了?计算过程有问题吗?”

菲尔顿摇摇头:“有点奇怪,有没有问题我不知道,但……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他似乎是在回答菲奇的问题,又似乎只是在自言自语,说话的同时翻出了自己放在抽屉里的稿纸,又从笔筒里抽了一支笔,自己在稿纸上推演起来,不过写满了几页纸之后,菲尔顿又困惑地停下了笔,似乎在思索什么。

站在旁边看着他的推演过程的菲奇不由询问道:“你好像遇到了麻烦,连你不能推演出来吗?会不会计算过程其实就是有问题的?”

菲尔顿抬头看了菲奇一眼,一脸你怎么还在这里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有结果了再通知你,这本期刊就暂时放在我这里吧。”

菲奇愕然:“咦?可是我只订了一本啊。”

其实还有一本,但那是中文版的,中文并不是他掌握的语言。

菲尔顿皱眉,有些不耐烦的样子:“那你就再买一本。”

菲奇闻言摸了摸鼻子,“那好吧,等你的消息。”

作为一个研究重要课题的时候也不喜欢被别人打扰的科学家,菲奇都清楚菲尔顿现在的状态,知道自己现在最好不要打扰他,不然多年的友情肯定要出现裂痕的。

幸好这只是一本学术期刊,而不是什么限量版明星杂志,应该不至于买不到,就是不知道需不需要从夏国发过来,那样的话可能会浪费一点时间门,也许可以尝试去官网上下载?虽然大概要多花一笔钱,但这点钱对菲奇来说自然不值一提。

回到自己办公室的菲奇打开电脑在订购《天工》的时候想了想决定多买几本,然后在刊物送到之前,干脆在海外官网上搜索了一下这篇文章下载了下来,他还想要找个超算尝试一下这个数学模型的模拟结果,看看是否和论文上的数据一致。

就和他想的一样,下载论文需要额外付费,价格和其他的学术刊物或者数据库的价格差不多,让他惊讶的是官网上支付的弹窗说明了论文下载的收入有一半会支付给论文作者,这让菲奇愣了好一会儿才继续支付的步骤。

看着很快下载下来的论文,菲奇难得的没有马上打开论文,而是坐在电脑前思考着别的问题,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声说道:“看来夏国想要对学术界做出一些改变。”

他不确定这种改变是否能够改变学术界的现状,但想到那些和学术出版集团抗争的只能称为小打小闹的举动,想到那些对学术出版集团的抱怨之声,作为一个学者,菲奇知道自己并不讨厌这种改变。

学者们和文学创作者还是不一样的,他们不太在意稿费这种东西,但是谁都不愿意被当成傻子,谁都希望自己受到尊重。

而且,菲奇看向东方,似乎穿越空间门看到了那个繁华热闹的东方古国,那个国家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们从来都是一群能干大事的人,他们想做的事情似乎还从来没有失败过。

菲奇轻笑一声,开始有些期待起来了。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他打开了刚刚下载下来的PDF文件,想了想打了一个电话出去:“亲爱的金斯利,最近还好吗?我想要租用一下你的超算,近期有时间门吗?”

电话那头的金斯利语速很快地说道:“亲爱的菲奇,好久不见,我一切都好,希望你也一样。如果你租用超算是因为《天工》杂志上古的那篇关于空间门折叠的论文的话,我可以免费告诉你一个消息,你不是第一个打电话过来的人,并且已经有人尝试过了,虽然数学模型本身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很遗憾,我们的超算算力不够。”

菲奇愣住,问道:“这个数学模型对算力的要求很高?”

金斯利很肯定地说道:“是的,很高,我估计就算是我们最好的超算可能也会被它搞崩溃。”

菲奇低声说道:“这个数学模型看起来确实很复杂,但真的有这么庞大吗?那古是用什么超算模拟的?”

金斯利看起来并不是第一次回答这样的问题了,平淡地说道:“他在论文里不是标明了吗?夏国的那个新超算,叫做九章的。”

“哦。”菲奇知道这么回事,但他不是研究计算机的,不是特别了解,“夏国的九章算力很高?”

金斯利冷漠脸:“你不知道他们公布的最新的π值以及目前能够计算出来的最大的素数吗?”

菲奇嘟囔道:“素数……我有不是研究数论的,至于π值,算到小数点后那么多位数,早就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不过,好吧,谢谢你的消息,有空一起吃饭。”

这话金斯利今天听到太多次,已经免疫了,“等你有空再说吧,我有新的电话进来,还得去搞个公告,免得更多像你这样的家伙再给我打电话,我已经不想解释了,再见。”

挂了电话的菲奇苦恼地看着打开在电脑屏幕上的论文,数据无法自己验算,数学模型还没办法模拟,菲奇发现自己居然对他毫无办法。

菲尔顿就和菲奇不一样了,他自己尝试推演了许久之后,还真算出了一点东西来,然后立即给高等数学研究院的其他同事打电话,大家一起就这篇论文里的数学推演过程和菲尔顿推演出来的新东西讨论了起来。

讨论到最后,大家的结论都比较一致,“古一定有一套完整的数学体系,他对这种数学方法的使用非常熟练,而且用这种计算方法,确实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

他们所说的简化计算过程,可不仅仅是这篇论文的计算过程,还有还用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或者过去的研究进行了尝试,发现使用菲尔顿找出来的新东西之后,计算过程都变得更加简洁优美了。

菲尔顿眼中闪着光,“我准备去夏国,我要和这个古当面交流!”

另外一个数学家说道:“就算是你,就这么直接过去,也不一定能见到人吧?夏国人对重要科学家的保护很严格的,而且他似乎是研究理论物理而不是数学的,未必愿意和你交流数学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和京华大学联系,以官方的名义搞个活动什么的,这样就比较好说了。”

菲尔顿也反应过来,“也对,那我现在就去安排。”

看着他匆匆往外跑,有人在后面问道:“那我们搞什么活动啊?”

菲尔顿高声回应:“随便什么都好?学术交流?”

说话间门,他的声音已经消失,人早就没影了。

这段时间门要论忙碌的程度,最忙的自然是京华大学和九章超算中心,《天工》发刊之后,看了上面的论文的各界学者在无法直接联系到论文作者的情况下,纷纷把电话往京华大学和九章超算中心打。

最受关注的自然是古景耀的那篇论文,但在最开始的震惊过去之后,那些物理学领域之外的其他科学家也看起了期刊上刊载的其他论文,然后发现所有论文的水平都很高,甚至可以说是都是超越当前科技的。

消息传开之后,除了京华大学的电话被打爆了之外,《天工》的销量也再创新高,不过目前选择长期订阅的还是少数,但《天工》第一期加印了是肯定的,网站上论文的下载量也都很高。

因为这事,许部长最近见谁脸上都带着笑,他自然不在意《天工》卖出去的那点钱,他只是高兴计划第一步的成功。

而《天工》的这种火爆,也让原先犹豫要不要投稿给《天工》的,处于观望状态的学者们改变了态度。

材科院的年轻讲师们也在讨论这个话题,一个人感慨地说道:“刚听说《天工》要发行的时候,我还没当回事,觉得如果是我肯定不会选择给《天工》投稿。现在看来,是我自作多情了,咱们这水平,根本高攀不上。”

有人听到看了一眼正在电脑上打字,不知道做什么的何老师,道:“这个咱们别带上何老师,何老师如果想要投稿,说不准能上呢。何老师,你说是吧?”,新m..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开,老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会打不开的,请牢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