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野心勃勃女性政治家[直播] > 第30章 第 30 章(捉虫)

第30章 第 30 章(捉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章

刘邦脑壳一抽一抽地疼。

——在让人意外的这种事情上, 吕雉从不让他意外。

最初是废太子,立皇太女,然后是帝后临朝, 女子可以有继承权,可参加科举考试。

在这个繁衍生息千年之久的华夏大地,她所做的一切全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包括她要推行的新政。

她笃定天幕所说的男女平等男女皆可从政的世界真的存在,不顾一切也要将现在的大汉打造成为未来的后世。

——黔首安居乐业,同时也拥有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

而科举, 便是这个机会。

不识文断字也没有关系,还有其他路子,比如说会种地,你的收成比旁人好,比如说能创造一些利国利民的东西, 再比如你在一些事情上有过人的长处, 总之只要你有才能, 便有出头之日。

新政颁布下去, 九州为之沸腾——

这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机遇,只要能抓住,自己乃至自己后世几代子孙的命运都会为之改写。

于是神州大地一片勃勃生机, 吕雉声望空前高涨,甚至隐隐能与他这位开国皇帝相比。

——当然, 不止是新政的缘故, 也有后来吕雉护住了大汉江山, 让九州黔首免于战乱的缘故。

自己就是黔首出身, 刘邦太了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心里在想什么, 一年累死累活打不下多少粮食, 就这还要交出多半的赋税,他们想从剩下不多的粮食里吃饱穿暖,他们抠抠搜搜,想从牙缝里挤出来点东西当家业存着,想让子孙后代代代吃饱穿暖。

如果有可能,他们还希望子孙后代不要像自己这样苦。

——种地太苦了,生来就是给人当牛做马的命。

所以陈胜吴广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能一呼百应,让无数黔首揭竿而起,不顾一切也要誓死追随。

——最卑微最低贱的人也想当人上人。

但那句话并没有实现。

实现这句话的人是吕雉,她所制定的律法,她所推行的新政,让卑贱了千百年的黔首第一次有了触碰王侯将相的机会。

不用打仗,不用出生入死,只要你有才干就可以。

——这个诱惑性太大太大了。

他几乎可以预见,百年之后世人对吕雉的评价。

那是一个绝对不亚于开国皇帝的评价,他结束了九州的战乱,但吕雉让九州百姓第一次以人的身份鼎立于天地之间。

他们不再是供上位者随意驱使作践的蝼蚁,而是一只只撑起万里疆土的手。

——民强,则国强,民富,则国富。

他们热火朝天执行着吕雉的新政。

朝代的兴衰成败不再与他们无关,他们自己乃至国家的命运都在他们手中。

所以他们干劲十足,紧紧与大汉王朝联系在一起。

百年之后若有乱臣贼子为祸江山,他们会自发组织维护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

——没有人能再给他们更好的政策。

在他们眼里,吕雉的地位足够与他齐平。

理是这个理,但让他现在便写他百年之后吕雉可以登基为帝,他写不来。

——像吕雉邓绥这样的皇后能有几个?

大汉国祚几百年,也不过只出了一个吕雉一个邓绥,他不可能为了未知的事情,便将未来天子权柄拱手相让。

这封诏书若写了,那便是以后的每一任皇后无论才干如何,都可以登基为帝,甚至她们可以混淆刘家血脉,待皇帝死后,待自己大权独揽,她们大可将自己与旁人所生的私生子立为储君。

那他,便是大汉王朝的罪人。

他担不起这个罪责,更不可能去担这个罪责。

殿内有半人高的羽人座熏香炉,他打开熏香盖,直接将吕雉给他的诏书丢进去。

暗红的熏香见了绢帛,顷刻间变成明火,不过半息便将诏书吞噬,留下几缕若有若无的绢帛独有的香味。

他烧完诏书,拍拍手回头看吕雉,“这个位置你若有能力取,你便来取。”

“但若是想让我主动给,那你便是白日做梦。”

“绝无可能。”

他冷冷看着吕雉,斩钉截铁,甚至不容置喙。

吕雉懒挑眉。

——知道他不会给,也没想过他会给,这道诏书不过是又一次试探罢了。

她想要的东西,自己会取,不屑于让别人给。

“陛下放心。”

吕雉端坐在主位,“陛下百年之后,我一定亲手取回这些东西。”

“你随意!”

主位被吕雉坐着,刘邦不想跟她做一块,便直接坐在殿内的锦毯上,“说说吧,你又想做什么?”

“这封诏书可不是你该写的东西,你的后手是什么?”

夫妻多年,虽情分已淡,只剩大汉江山来勉强维持表面关系,但多年的夫妻生活让他们足够了解彼此,对方一个挑眉,就知道对方肚子里打的小主意。

——这不叫夫妻间的默契,叫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对手。

就如他了解对手,所以他太清楚吕雉的手段,先给来一个他接受不了的,再给他来一个他勉强能接受的。

因为先拒绝了吕雉原来的提议,他那为数不多的良心便会有一丢丢的愧疚,只要吕雉后面提的东西不是太过分,他一般不会拒绝。

就像吕雉最开始提议废太子,他都一把年龄了,还折腾废太子做什么?

——他肯定不会同意。

然后吕雉就会拿出第二道诏书,说不废太子可以,让我看护大汉江山也可以,但你得把属于我的东西给我,比如我不满足做你背后的女人,比如我要与你一起临朝,再比如女人可以拥有继承权。

再然后,就是现在了。

刘邦实在不喜吕雉总是与他耍这些小手段,声音有些不耐烦,“说说吧,你还有什么不满足?”

“你还想要什么?”

然而吕雉这一次却一反常态,抬眸看了他一眼,似乎有些好笑他此时按捺不住的暴躁,“不要什么。”

“这个东西陛下既然不想给,那便以后由我亲自来取。”

“我的话已经说完了,陛下可以走了。”

吕后收回视线,翻开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

“???”

你会有这么好说话???

刘邦不信。

不仅不相信,甚至还觉得吕雉在酝酿着更大的阴谋,手一撑,从闲适着看戏的坐姿改成盘腿而坐,对于一个草根皇帝来讲,这个坐姿颇为隆重,更隆重的在后面,他的上半身甚至微微前倾,做出一副聆听的模样来,若不是脸上的表情处处透着不耐烦,倒真有些洗耳恭听的味道。

“别装了,我还不了解你?”

刘邦道,“有什么话就赶紧说,我懒得跟你绕弯子。”

但吕雉却并未回答他的话。

不仅没有回答,甚至还把他当做不存在,自己旁若无人看着战报,面上的表情是他极为少见的欣慰赞许。

“南越首战大捷,陛下要看吗?”

吕雉扬了扬手里的战报,挑眉问他。

“......”

“不看!”

“黥布若是连南越都收拾不了,还如何做项羽的心腹爱将?”

刘邦不耐烦摆手。

“哦。”

吕雉毫不在意,“陛下若不看,我便许了阿元的请奏,迁长安奴隶与庶民在南越安置。”

“跋山涉水,又是背井离乡,便免他们三年赋税。”

“若有商人前往南越经商,其赋税也一同减免。”

吕雉提笔在绢帛处写下批示,“南越乃蛮夷之地,需慢慢教化,才能让其彻底归心。”

“不止赋税,还要有其他政策扶持当地经济。”

这些政策早在让鲁元领兵攻打南越之际便已与萧何细细讨论过,而今南越大捷,后面的政策便要跟上,流民迁徙是个大工程,不能等南越之地全部平定再去迁民,当打下一块地,便迁一部分流民过去。

如此一来,日后南越哪怕再生反心,但周围之地已是中原之人,也只能望地兴叹,自先罢兵。

“此地的官员不可全部罢免,刺头挑出去,换成我们自己的官员。”

吕雉一边说,一边写,“待过个三五十年,他们便是我们华夏大地不可分割的领土。”

“不可全迁长安的人。”

说起这件事,刘邦不去琢磨吕雉心里到底在打什么歪主意了,有嬴政的前车之鉴,他对这件事慎之又慎,“当年嬴政信赵佗之言,和辑百越,迁人入南。是,那么多人去南越,南越确实稳定了,可也成了一方势力,不受中央管制。”

“知道。”

吕雉当然知道这件事,更知道刘邦私下没少嘀咕这件事,“我所迁之人皆是流民,不会动摇长安根基。”

——别说了刘邦了,她自己对这件事也有阴影。

天幕明明白白说了,她执政期间有匈奴南越之患,之所以有这两个隐患,原因再简单不过,匈奴蛮夷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赵佗,则更不用说,嬴政待他不薄,许他兵马,许他物资,许他在南越深耕细作,将其纳入大秦版图。

赵佗的确做到了,然后在势力稳固之后,在大秦帝国风雨飘摇之际,封关,绝道,聚兵自卫,彻底断绝秦朝最后一丝自救希望①。

吕雉道,“在这之前,我已让各地官员统计当地黔首,若有黔首想去岭南之地,皆可报上来,随军一同前往。”

“如此一来,所去南越之人皆天南海北之人,而所行之官,则三年一调,五年一换,不能让其根深蒂固,自成一方势力。如此一来,南越才不会脱离中央管制。”

刘邦这才点头,“这个法子很好。”

“我们不能学嬴政,把自己家底全部砸在岭南,反倒便宜了赵佗这种人物②。”

“我是瞧不上这种人的。”

刘邦嫌弃得很,“嬴政那小子待赵佗不薄,赵佗倒好,中原大地乱成一锅粥,他不仅不出兵平乱,反倒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岭南王。”

“若赵佗肯发兵助章邯,章邯便不是独木难支,更不会降项羽。”

“章不死,秦不灭。”

“章邯望风而降,大秦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可惜咯。”

刘邦感慨归感慨,声音里却没有多少惋惜,反倒有一种本该如此的感觉。

——也幸亏赵佗不曾领兵来救,要不然,中原之地有的乱。

“流民何时动身?”

刘邦问,“领军之人又是谁?”

吕雉道,“今日便走。”

“我二兄建成侯领兵。”

“这是随行官员的名字家世,你看一下。”

她把自己列好的官员递给刘邦,“若无异议,现在便发出。”

“你拿主意就行。”

刘邦摆摆手。

——岭南蛮夷之地,去那当官可不是什么肥差。

那里的官员吕雉随便安插,他根本不在意。

刘邦不看,吕雉便收回诏书,喊门口立着的审食其,将诏书内容今日便发出。

忙完这一切回头一瞧,刘邦仍在原来的位置坐着,手肘撑在膝盖处,掌心之上托着脸,吊儿郎当瞧着她。

“娥姁,你突然这么善解人意,我倒有些不习惯了。”

见她忙完,刘邦慢悠悠开口,“你当真不再问我要什么?”

——他也知道,现在若不要,以后必会栽个大跟头。

吕雉不屑,“我倒想要,你给吗?”

“......”

这倒是。

他才不开皇后为帝的先例。

有能力之人不需要他下诏,自己便能坐到那个位置。

没能力之人的纵然应诏登基,也会很快被人拉下来。

——这种折腾后世的诏书,他才不会下!

“走了。”

刘邦起身。

刘邦身影消失在宫道处,吕雉嘴角微勾,从层层诏书压着的最低下抽出一卷诏书,抬手递给在殿内侍立的审食其,“八百里加急传信公主,一刻不得耽搁。”

刘邦猜对了,她的确有私心。

她的私心是给她的女儿再一层保障,让她百年之后天生反骨的韩信都不会再反她女儿。

·

“英布这厮不过一莽夫,他的计策怎能用?”

提起打仗,韩信谁也瞧不上,“你不必听他之言,我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让南越自乱阵脚。”

“待他们耗于内斗损兵折将之际,便是我们坐收渔利之时。”

“你怎不早说?”

鲁元哭笑不得,“他兵快,眼下早已冲到南越边境了,首战大捷,后面应当也不不差,此时我们纵然飞马传信,只怕也来不及了。”

韩信十分嫌弃,“莽夫之勇,不堪大用。”

“既如此,我们便先不管他,先取南越诸多小国,待取完之后,再与他合兵一处。”

“好呀,都听你的。”

鲁元笑眼弯弯。

哪怕在出发之前父皇曾恶补打仗常识,但打仗这种太吃天赋,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她根本不会干涉战事。

——用兵如神的淮阴侯攻取南越是杀猪用宰牛刀,她放权便好了。

鲁元从匣子里拿出虎符,交到韩信手里,“喏,给你。”

冰凉触感落在掌心,韩信眼皮微抬,瞧了鲁元一眼。

——他从未想过鲁元会直接将兵权交给他。

鲁元不懂兵,英布虽勇,但完全不是他的对手,而樊哙与夏侯婴更是连英布都不如,一旦他掌兵权,便意味着龙入长海,再无阻拦。

“你就这般相信我?”

韩信眉头微动,心里莫名异样,他抬眸看鲁元,似乎想从她眼里看出什么,“难道不怕我领兵之后便倒戈相向,将你囚禁于此?”

这似乎是个好问题,鲁元认真想了一会儿,而后眉眼更加灿烂,漆黑的眸子如墨染,“五万大军虽不多,但对淮阴侯而言,足以割据一方与我父皇母后相抗。”

“可割据一方,哪有后世子孙位尊九五来得好?”

“再者,我信你不会反叛。”

“别人说你恃才傲物,不甘人下。”

“更说你天生反骨,桀骜不驯。”

“若取天下,必先得你,若天下太平,则必先诛你。”

“可是韩信,你戎马半生,疆场饮血方定下这九州天下。”

她第一次叫韩信的名字,声音温柔又笃定,“我怎能不叫你看一眼九州天下的太平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